第95章
但皇帝的话,不能真当是闲聊扯糊,下位者猜测上位者心思是必修课。
不待太子细想,皇帝也不为难他们。
说到了今年巡按御史的名单上。
太子立时明白了。
为何要把臣子□□里的那点儿事拿来说。
原因无他。
彦博远不能近女色这事,对皇帝有好处。
前些日子朝廷出了个丑闻。
负责今年兴源府的巡按御史死在了任上。
要死不死的是,他的死法很不体面。
极其不体面。
他死在了花舫姐儿的床上。
御史去往地方监察,做的是天子耳目,有密奏渠道,直达皇帝案前,遇到特殊情况,甚至可以先行代为处理,权限极大。
这就免不得被好吃好喝招待。
遇到心虚或是内心有些小九九的官员,常有贿赂。
金银财宝美人风月,尽数捧到面前。
这些事儿皇帝一清二楚。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事上不出错,其余的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
但不能把巴掌打他脸上。
私下收受贿赂,那是官员的事情,但死在女人肚皮上就不行了。
他是王朝的官员,他的脸面就是朝廷的脸面。
他是替天子巡查,闹出这事,打的哪是朝廷的脸,打的是皇帝的脸!
皇帝年纪上去后,就修身养性,少有动怒。
听到这消息,也气得绷不住了。
当场砸了一套文房。
但凡与此案有牵连的,都喜提牢狱之灾。
他是让他去巡查,不是去逛窑子。
他倒好,底下人一贿赂,美人计一使,直接把自己玩死在了当地。
有一个算一个,促成这事儿的,一个都没逃过。
路过沾了点水气的狗,都得逮着问话。
兴源府地方不大,农业不发达,但每年的税收极丰,全赖倡馆花楼。
有道是圣人君子去了,也要软着脚出兴源府的地界。
但只要不是头脑昏聩的,都知道这事不能长久。
哪怕税收颇丰,皇帝也一直有意打压。
想要让其百姓专心农业,巡察御史每年换着人去,督促地方改倡为农。
往常再如何,甭管有没有受贿,人都是活着回来的。
这回死画舫里头,朝廷还要捏着鼻子,替他在民间遮掩一二。
委实气人。
人死了事还没办完,还需再派一个过去。
但皇帝不提,底下人不说。
不敢去触霉头。
这事就搁置了。
直到今天,皇帝把彦博远拿出来说事。
彦博远这个就很妙。
瞌睡来了送枕头,往帝心眼里送。
收钱贿赂也比死楼里好听。
太子会意,父皇这是想要彦博远去巡查。
他去,最起码不用担心美人计。
敌方少一计,我方先胜一筹。
妙哉,妙哉。
太子上道,当即提议让彦博远顶上。
皇帝颔首,“就按太子说的办。”
孙公公领旨,请了秉笔太监来拟旨。
今日彦博远沐休,在家里夫郎热炕头。
圣旨就这么没半点准备得到了。
晴天大白日的,彦博远衣服都穿不利索。
云渝还软着身子,躺在床上帮不上忙。
“皇上怎么突然给你下圣旨了。”
彦博远也不明白,回想平日的行为。
京中大体官员和前世一般,没多少变动。
彦博远对他们熟悉,知道个人的喜好,各家的隐私。
对待他们拿捏有度,左右逢源,哪怕是在世家和寒门对冲的时候,两家也没人觉得他哪里不好,一点不带磕绊地融入官场。
那是要赞许有赞许,要人脉有人脉,别看官小,面子可大。
“许是奖赏,前些日子我主笔修撰的文集递了上去,估摸着是这件事。”
其他也没事儿了,不年不节,宫中恩赏也轮不到他。
彦博远将乌纱帽戴好,复又理了理衣摆,在有些脏污的镜子前照了照。
人模狗样,没哪里不妥。
彦博远满意点头,嘱咐道:“我去去就回,你好生歇着,困了就睡会儿。”
云渝顶着潮红的脸点头,“知道了,你对公公恭敬些。”
他现在的状态不好去接旨。
想到彦博远平日的表现,忍不住多嘴提醒。
彦博远无奈哂笑,他在夫郎心中,到底是什么个形象啊。
“嗯,听夫郎的。”
云渝被累了一通,正是困倦的时候,听他答应下,懒熏熏道:“快些去吧,我先睡了。”
把被子一裹,往里一转,睡觉也。
也不知到底是谁需要对公公更恭敬些。
圣旨都到家门口了,还睡得着觉。
另一边,彦博远匆匆赶到正堂。
宣旨的公公由管家领着进了门。
彦博云连忙迎上去。
旨意是对彦博远所下,公公没在意只来了一个彦博远,不见主君家眷。
见他来了,公公直截了当道:“彦大人接旨吧。”
“臣在。”彦博远当即撩摆跪下,听旨。
宣旨太监的声音尖细洪亮。
旨意不长,一会儿便宣读完毕。
兴源府及其附近三个小府为一个大州,彦博远任御史,前去巡查农耕进度。
彦博远接了旨,不动声色地给公公塞了一个荷包。
公公也颇为娴熟地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这趟出来不亏,态度和蔼了几分,“咱家恭喜彦大人,去往兴源府的马队已经备下,还望彦大人早日动身。”
圣旨来得突然,期限也急,最晚三日后就要动身。
这事宜早不宜晚。
兴源之前闹出的动静大,彦博远知道朝廷为什么这么急着送人去。
但他没想到这活,最后落在自己的头上。
彦博远一路将公公送出院门时,有意试探,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在皇上面前提点了几句。
公公收了钱,他又是由太子举荐的,有意交好,便把尚书房的事情隐晦说了。
彦博远不禁莞尔,想不到竟是因为这个。
别人入皇帝眼,是因为能力出众,他入皇帝眼,是因为那点事儿。
旁人不知的是,皇帝原本就属意他去办差。
那点儿私事只不过锦上添花罢了,真要那么在乎,他何不选个太监去办差,那可比朝臣好用多了。
裴寰虽然退出朝堂,但他原先太师的身份,便不能让皇帝轻易忘记。
他这个小徒弟,皇帝早就有印象了。
先皇后是裴寰的嫡妹,他想捧太子,彦博远这等年轻才俊,就是个很好的切入口。
-----------------------
作者有话说:皇帝:不能好色的臣子好啊,好用,爱用
正在小鱼肚皮上辛勤耕耘的彦某:啊?你说我啊?
某掌印:正是在下。
未来某厂公:是我,是我,说的是我!
(ps:古代男女均可称倡,本文有小哥儿这个性别,全文用倡字表示小哥儿的性别,妓为姐儿。参考书目:《中国娼妓史》)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啾咪!~[撒花]
第71章
彦博远一路将人送到府门外, 宫里的马车没了影才回去。
大门在他身后缓缓闭合。
看着手中的圣旨,红笔朱印。
这趟差只要能活着回来,以皇帝的性子, 必定会让他官升一级。
明明是喜事,他不该郁郁。
彦博远敛起笑容, 面色阴沉地往后院去。
巡查地方不好带家眷, 此次一去, 数月不可归家。
他即将要与夫郎分居两地。
唉, 愁。
到了卧房前, 彦博远脚步一顿。
“大人不进去吗?”
仆役见他手半扶在门上,却不用力, 疑惑问道。
大人这般落寞的神色罕见, 就像,就像主君时常拿出来说的。
跟夺了小黑嘴里的肉骨头一样。
好不易吃到的肉被人抢去,可怜巴巴的护不住。
彦博远闭眼,再睁开时, 一扫适才的阴郁沉闷。
如先前离开时一般无二。
门“吱嘎”一声开启。
彦博远入内,会心一笑。
只见自家夫郎把自己裹成个小蚕蛹,只留顶部一点儿头发漏在外面。
呼吸平缓,已然深睡。
开启的门复又关上, 彦博远去另一个屋子换衣。
不打扰夫郎好眠, 有事也等夫郎睡醒了再说。
不待太子细想,皇帝也不为难他们。
说到了今年巡按御史的名单上。
太子立时明白了。
为何要把臣子□□里的那点儿事拿来说。
原因无他。
彦博远不能近女色这事,对皇帝有好处。
前些日子朝廷出了个丑闻。
负责今年兴源府的巡按御史死在了任上。
要死不死的是,他的死法很不体面。
极其不体面。
他死在了花舫姐儿的床上。
御史去往地方监察,做的是天子耳目,有密奏渠道,直达皇帝案前,遇到特殊情况,甚至可以先行代为处理,权限极大。
这就免不得被好吃好喝招待。
遇到心虚或是内心有些小九九的官员,常有贿赂。
金银财宝美人风月,尽数捧到面前。
这些事儿皇帝一清二楚。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大事上不出错,其余的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
但不能把巴掌打他脸上。
私下收受贿赂,那是官员的事情,但死在女人肚皮上就不行了。
他是王朝的官员,他的脸面就是朝廷的脸面。
他是替天子巡查,闹出这事,打的哪是朝廷的脸,打的是皇帝的脸!
皇帝年纪上去后,就修身养性,少有动怒。
听到这消息,也气得绷不住了。
当场砸了一套文房。
但凡与此案有牵连的,都喜提牢狱之灾。
他是让他去巡查,不是去逛窑子。
他倒好,底下人一贿赂,美人计一使,直接把自己玩死在了当地。
有一个算一个,促成这事儿的,一个都没逃过。
路过沾了点水气的狗,都得逮着问话。
兴源府地方不大,农业不发达,但每年的税收极丰,全赖倡馆花楼。
有道是圣人君子去了,也要软着脚出兴源府的地界。
但只要不是头脑昏聩的,都知道这事不能长久。
哪怕税收颇丰,皇帝也一直有意打压。
想要让其百姓专心农业,巡察御史每年换着人去,督促地方改倡为农。
往常再如何,甭管有没有受贿,人都是活着回来的。
这回死画舫里头,朝廷还要捏着鼻子,替他在民间遮掩一二。
委实气人。
人死了事还没办完,还需再派一个过去。
但皇帝不提,底下人不说。
不敢去触霉头。
这事就搁置了。
直到今天,皇帝把彦博远拿出来说事。
彦博远这个就很妙。
瞌睡来了送枕头,往帝心眼里送。
收钱贿赂也比死楼里好听。
太子会意,父皇这是想要彦博远去巡查。
他去,最起码不用担心美人计。
敌方少一计,我方先胜一筹。
妙哉,妙哉。
太子上道,当即提议让彦博远顶上。
皇帝颔首,“就按太子说的办。”
孙公公领旨,请了秉笔太监来拟旨。
今日彦博远沐休,在家里夫郎热炕头。
圣旨就这么没半点准备得到了。
晴天大白日的,彦博远衣服都穿不利索。
云渝还软着身子,躺在床上帮不上忙。
“皇上怎么突然给你下圣旨了。”
彦博远也不明白,回想平日的行为。
京中大体官员和前世一般,没多少变动。
彦博远对他们熟悉,知道个人的喜好,各家的隐私。
对待他们拿捏有度,左右逢源,哪怕是在世家和寒门对冲的时候,两家也没人觉得他哪里不好,一点不带磕绊地融入官场。
那是要赞许有赞许,要人脉有人脉,别看官小,面子可大。
“许是奖赏,前些日子我主笔修撰的文集递了上去,估摸着是这件事。”
其他也没事儿了,不年不节,宫中恩赏也轮不到他。
彦博远将乌纱帽戴好,复又理了理衣摆,在有些脏污的镜子前照了照。
人模狗样,没哪里不妥。
彦博远满意点头,嘱咐道:“我去去就回,你好生歇着,困了就睡会儿。”
云渝顶着潮红的脸点头,“知道了,你对公公恭敬些。”
他现在的状态不好去接旨。
想到彦博远平日的表现,忍不住多嘴提醒。
彦博远无奈哂笑,他在夫郎心中,到底是什么个形象啊。
“嗯,听夫郎的。”
云渝被累了一通,正是困倦的时候,听他答应下,懒熏熏道:“快些去吧,我先睡了。”
把被子一裹,往里一转,睡觉也。
也不知到底是谁需要对公公更恭敬些。
圣旨都到家门口了,还睡得着觉。
另一边,彦博远匆匆赶到正堂。
宣旨的公公由管家领着进了门。
彦博云连忙迎上去。
旨意是对彦博远所下,公公没在意只来了一个彦博远,不见主君家眷。
见他来了,公公直截了当道:“彦大人接旨吧。”
“臣在。”彦博远当即撩摆跪下,听旨。
宣旨太监的声音尖细洪亮。
旨意不长,一会儿便宣读完毕。
兴源府及其附近三个小府为一个大州,彦博远任御史,前去巡查农耕进度。
彦博远接了旨,不动声色地给公公塞了一个荷包。
公公也颇为娴熟地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这趟出来不亏,态度和蔼了几分,“咱家恭喜彦大人,去往兴源府的马队已经备下,还望彦大人早日动身。”
圣旨来得突然,期限也急,最晚三日后就要动身。
这事宜早不宜晚。
兴源之前闹出的动静大,彦博远知道朝廷为什么这么急着送人去。
但他没想到这活,最后落在自己的头上。
彦博远一路将公公送出院门时,有意试探,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在皇上面前提点了几句。
公公收了钱,他又是由太子举荐的,有意交好,便把尚书房的事情隐晦说了。
彦博远不禁莞尔,想不到竟是因为这个。
别人入皇帝眼,是因为能力出众,他入皇帝眼,是因为那点事儿。
旁人不知的是,皇帝原本就属意他去办差。
那点儿私事只不过锦上添花罢了,真要那么在乎,他何不选个太监去办差,那可比朝臣好用多了。
裴寰虽然退出朝堂,但他原先太师的身份,便不能让皇帝轻易忘记。
他这个小徒弟,皇帝早就有印象了。
先皇后是裴寰的嫡妹,他想捧太子,彦博远这等年轻才俊,就是个很好的切入口。
-----------------------
作者有话说:皇帝:不能好色的臣子好啊,好用,爱用
正在小鱼肚皮上辛勤耕耘的彦某:啊?你说我啊?
某掌印:正是在下。
未来某厂公:是我,是我,说的是我!
(ps:古代男女均可称倡,本文有小哥儿这个性别,全文用倡字表示小哥儿的性别,妓为姐儿。参考书目:《中国娼妓史》)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啾咪!~[撒花]
第71章
彦博远一路将人送到府门外, 宫里的马车没了影才回去。
大门在他身后缓缓闭合。
看着手中的圣旨,红笔朱印。
这趟差只要能活着回来,以皇帝的性子, 必定会让他官升一级。
明明是喜事,他不该郁郁。
彦博远敛起笑容, 面色阴沉地往后院去。
巡查地方不好带家眷, 此次一去, 数月不可归家。
他即将要与夫郎分居两地。
唉, 愁。
到了卧房前, 彦博远脚步一顿。
“大人不进去吗?”
仆役见他手半扶在门上,却不用力, 疑惑问道。
大人这般落寞的神色罕见, 就像,就像主君时常拿出来说的。
跟夺了小黑嘴里的肉骨头一样。
好不易吃到的肉被人抢去,可怜巴巴的护不住。
彦博远闭眼,再睁开时, 一扫适才的阴郁沉闷。
如先前离开时一般无二。
门“吱嘎”一声开启。
彦博远入内,会心一笑。
只见自家夫郎把自己裹成个小蚕蛹,只留顶部一点儿头发漏在外面。
呼吸平缓,已然深睡。
开启的门复又关上, 彦博远去另一个屋子换衣。
不打扰夫郎好眠, 有事也等夫郎睡醒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