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为人父母,为子女之计深远,彦博远的这个要求,他沉思一会儿便觉得可行,彦举人其人一看就不会拘于这个小小府城,不如与人结个善缘,他的夫郎跟着郑家学习,关系自比单拿个铺子当礼物,一锤子买卖来得深厚,娘家与士族有了交情,小哥儿在夫家也能得脸,硬气地挺直腰板。
郑长颂想定,回道:“彦夫郎跟着掌柜的学做生意,是郑家之幸,只是不知彦夫郎是准备做些什么生意,我家专精布匹绸缎,在多年经营下,胭脂水粉、金银首饰、日常杂货的铺子,包括酒楼茶楼等皆有涉及,品类混杂,夫郎要是想学经商,可有目标,要是没有也不打紧,有空了就来寻我或是郑家的管事,多看看多尝试,挑个看得顺眼的感兴趣的钻研也不晚。”
郑家绸缎铺子能屹立百年不倒是因为有染坊,手里抓着秘方,郑长颂不怕云渝要掺和绸缎生意,至于其他行业,郑家不靠那些立身,府城每天都有新铺子开新铺子倒,谁开也不是开,还不如让交好的人家开。
云渝的年纪和郑家哥儿相仿,郑长颂看他就像看小辈,忍不住把他想成了自家哥儿的另一种选择,有些心痒。
想要把他当成自家哥儿去教,若是真教出个闻名商贾的哥儿出来。
郑长颂心中摇头叹气,惋惜自家哥儿,他要是当初把小哥儿做男子养大……
凡事没有如果,事已至此,就好好教彦家夫郎生意经,让他看看以哥儿的身份,他能做到何等地步。
第66章
“郑老爷打听来的消息不错, 我确是有开酒楼的打算,想来想去,还是想做吃食方面的买卖。”
许是以前饿过肚子, 云渝对吃的方面格外执着些,和食物打交道时心中格外满足。
“吃食好, 民以食为天, 这行当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 既然夫郎想做吃食方面的, 不如这样, 夫郎您拿酒楼六成利,当自家产业管着, 账房管事也能直接找你做主, 我在旁指点一二,以后彦举人入仕做官,您不方便留在府城管理,我也能帮着管理。”
郑家这个酒楼属于脚店, 不能自行酿造酒水出售。
店里卖的酒还需去郑家正店买,利润不如大店,但单六成的利,也让云渝有连吃带拿的感觉, “这……”
郑长颂看出云渝的纠结, 诚心说道:“这酒楼原本就是做谢礼送给你们的, 以后彦举人去京都做官,花钱的地方多, 虽说这酒楼不大,但府城繁华,一年下来刨除其余的也有千两收入, 这点银子在京都不算什么,但总归也是个进项,能补贴一点家用不是。”
云渝被他说动,不着声色地看了眼彦博远,郑长颂说得不错,云渝虽没去过京都,但也知道京都的开销大,能多攒些银子也好。
“六成太多,我只拿四成,我还想学其他营生。”
“好好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这是吴伯,郑家的大管事。”郑长颂指着身边人介绍,“夫郎若是有不懂的,也可去寻他。”
郑长颂坐镇绸缎庄,生意繁忙,不得空时就可去寻管事的,他愿意教授已经是占便宜,不能真让一个商人放下生意去教书,管事的能力出众,云渝没有异议。
于是就这么开启了和彦博远一块上下学的模式。
会试已经近在眼前,只有不到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夫夫一体,彦博远时间紧张,作为他夫郎的云渝,时间也松快不到哪去。
彦博远有意识地将云渝的想法往好处想。
既然是好那就是一举及第,考上进士留在京中,再不济也要被派往外地上任,九成不会回安平府居住。
云渝想在彦博远定下前多攒些银钱,用来买宅子定居。
这也是往好地想了,外放做知县住府衙,不住私宅,买房子定居是做的留京的打算。
京都房价贵,能多赚就多赚些,而且有师傅带着教导的机会难得,去了京城总不能再有一个师傅手把手教,是以他格外努力,恨不得自己是海绵,一口气把知识全吸肚里,能够涉及的行业都去了解学习。
铺子立身的核心技术云渝有意避开,经营各个行当的相通处是半点不放过,管理经验噌噌升。
他分寸掌握得当,郑家的管事们生不起反感。
郑长颂为人实在,做师傅手把手教得诚心实意。
郑家当初满府城求人帮忙,就差上街拉个人就问一句,你有没有认识的老爷愿意做保人,是以彦博远出手帮忙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郑老板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带着云渝参加商户中的大小宴会,做足了拉拔的势头。
云渝觉得自己得郑家照顾良多,但郑家也觉得是己方占便宜。
郑家旁支有个读书郎,资质不错,彦博远让他一个月去寻他两次,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解元公做半个夫子,郑家求之不得,读书郎也知道机会难得,努力学习。
云渝和郑家的读书郎就像质子交换生,两边都想着自家孩子/夫郎多学些,彦博远和郑长颂默契地认真教学,不藏私。
郑家的哥婿在郑长颂所说的时间内平安回到了安平府,顺利迎娶郑哥儿。
亲哥儿人生大事落定,族中小辈得了个良师,往后有出息也能盼着他考出个功名,庇护家族。
郑长颂一改先前愁苦面容,面皮都展开了,每日笑得和弥勒佛似的,肉眼可见地迅速长膘,想来之前愁哥儿官配时掉的斤两已经补齐,并且有往上长的趋势。
彦博远起早贪黑上学,云渝起早贪黑做生意。
放以往,彦博远大早上出门去官学,下了学去裴府上小课,累一天回到家里和夫郎说两句小话就要睡觉。
没法子,不早睡第二天起不来,两人实际在一块,脑子清醒的时间满打满算都不到一个时辰。
这回云渝攒足了精神花在外头,夫夫二人作息同步了,同步成回家倒头就是个睡,温存时间极限压缩。
彦博远想找云渝说说话,做些儿事情,一看夫郎困得眯眼,再多的想法也偃旗息鼓,哪还舍得,放轻手脚给人擦洗,抱着软乎夫郎蹭蹭亲亲,一并安然入睡。
时间在人忙的时候过得飞快,一晃眼就到了年关。
云修的年礼赶在年前送到,整整一车的礼物,连带着的还有他升官的喜讯。
他现在是五品的千户了,云渝眼皮子一跳,饶是再不懂朝廷的事情,他也觉着云修的升迁速度太快了。
大哥的性子他是了解的,报喜不报忧,事情都是往好了说,官途顺畅,云渝自是为他高兴,但就怕他是豁了命去拼。
他从军才不过多久,到如今这地位,不知要拿多少军功来换,嘉南有山有海,境内有山匪海寇,疆土之外又有蛮夷,时不时就来骚扰,再小的摩擦那也是要死人的,都是将士的命去填。
大哥送的东西越多,信中写得愈好,云渝心中愈不安,见满车物件,不免睹物思人,神情落寞。
带有柏树苦涩气息的熟悉艾香味悠悠传来,一只大手越过他的后背落在他的肩头。
云渝因忧思而紧绷的身体放松,往后靠入彦博远怀中。
“大哥说他一切安好,可我这心里不踏实。”
他抬手捏了捏自己蹙起的眉心,苦笑一声。
这是他在彦家度过的第一个年,也是自出生起,独他一个云家人过的年,姆父和父亲不在,大哥远在千里之外,算算日子,他逃难到安平府也一整年,成亲也有九个月,不过一年,日子天翻地覆。
大哥又报喜不报忧……
彦博远轻抚他的后背,给怀中之人顺着气,另一只大手盖在云渝捏着信纸的纤细手指上,将纸对折抽出后道:“大哥能力出众,得上峰赏识又有贵人帮扶,升迁速度是快了些,但也在能理解的范围,你说大哥报喜不报忧,可你不是也如此,每次在给大哥的信中不也只有喜么。”
“那不一样,我这是真的无忧,可大哥上战场去前线,那是搏命,哪是我这样的能比。”云渝匆匆打断。
彦博远笑了,“你这样的?夫郎怎样的?”
云渝撇撇嘴,“你知道我什么意思。”
“是是是,为夫知道夫郎的意思,大哥拼的是命,朝不保夕,你有吃有住,性命无忧。
可你在外做生意,遇到客人刁难,这些就不是委屈了?担心夫君不能中举,要为全家生活奔走,努力赚银子养家,这些就没有半点忧愁?
这些你半点不提,不就是担心大哥担心你,我说大哥没半点危险那是假的,大哥不是三岁孩童,他还有你这个弟弟在,他岂会拿生命当儿戏。”
郑长颂想定,回道:“彦夫郎跟着掌柜的学做生意,是郑家之幸,只是不知彦夫郎是准备做些什么生意,我家专精布匹绸缎,在多年经营下,胭脂水粉、金银首饰、日常杂货的铺子,包括酒楼茶楼等皆有涉及,品类混杂,夫郎要是想学经商,可有目标,要是没有也不打紧,有空了就来寻我或是郑家的管事,多看看多尝试,挑个看得顺眼的感兴趣的钻研也不晚。”
郑家绸缎铺子能屹立百年不倒是因为有染坊,手里抓着秘方,郑长颂不怕云渝要掺和绸缎生意,至于其他行业,郑家不靠那些立身,府城每天都有新铺子开新铺子倒,谁开也不是开,还不如让交好的人家开。
云渝的年纪和郑家哥儿相仿,郑长颂看他就像看小辈,忍不住把他想成了自家哥儿的另一种选择,有些心痒。
想要把他当成自家哥儿去教,若是真教出个闻名商贾的哥儿出来。
郑长颂心中摇头叹气,惋惜自家哥儿,他要是当初把小哥儿做男子养大……
凡事没有如果,事已至此,就好好教彦家夫郎生意经,让他看看以哥儿的身份,他能做到何等地步。
第66章
“郑老爷打听来的消息不错, 我确是有开酒楼的打算,想来想去,还是想做吃食方面的买卖。”
许是以前饿过肚子, 云渝对吃的方面格外执着些,和食物打交道时心中格外满足。
“吃食好, 民以食为天, 这行当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 既然夫郎想做吃食方面的, 不如这样, 夫郎您拿酒楼六成利,当自家产业管着, 账房管事也能直接找你做主, 我在旁指点一二,以后彦举人入仕做官,您不方便留在府城管理,我也能帮着管理。”
郑家这个酒楼属于脚店, 不能自行酿造酒水出售。
店里卖的酒还需去郑家正店买,利润不如大店,但单六成的利,也让云渝有连吃带拿的感觉, “这……”
郑长颂看出云渝的纠结, 诚心说道:“这酒楼原本就是做谢礼送给你们的, 以后彦举人去京都做官,花钱的地方多, 虽说这酒楼不大,但府城繁华,一年下来刨除其余的也有千两收入, 这点银子在京都不算什么,但总归也是个进项,能补贴一点家用不是。”
云渝被他说动,不着声色地看了眼彦博远,郑长颂说得不错,云渝虽没去过京都,但也知道京都的开销大,能多攒些银子也好。
“六成太多,我只拿四成,我还想学其他营生。”
“好好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这是吴伯,郑家的大管事。”郑长颂指着身边人介绍,“夫郎若是有不懂的,也可去寻他。”
郑长颂坐镇绸缎庄,生意繁忙,不得空时就可去寻管事的,他愿意教授已经是占便宜,不能真让一个商人放下生意去教书,管事的能力出众,云渝没有异议。
于是就这么开启了和彦博远一块上下学的模式。
会试已经近在眼前,只有不到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夫夫一体,彦博远时间紧张,作为他夫郎的云渝,时间也松快不到哪去。
彦博远有意识地将云渝的想法往好处想。
既然是好那就是一举及第,考上进士留在京中,再不济也要被派往外地上任,九成不会回安平府居住。
云渝想在彦博远定下前多攒些银钱,用来买宅子定居。
这也是往好地想了,外放做知县住府衙,不住私宅,买房子定居是做的留京的打算。
京都房价贵,能多赚就多赚些,而且有师傅带着教导的机会难得,去了京城总不能再有一个师傅手把手教,是以他格外努力,恨不得自己是海绵,一口气把知识全吸肚里,能够涉及的行业都去了解学习。
铺子立身的核心技术云渝有意避开,经营各个行当的相通处是半点不放过,管理经验噌噌升。
他分寸掌握得当,郑家的管事们生不起反感。
郑长颂为人实在,做师傅手把手教得诚心实意。
郑家当初满府城求人帮忙,就差上街拉个人就问一句,你有没有认识的老爷愿意做保人,是以彦博远出手帮忙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郑老板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带着云渝参加商户中的大小宴会,做足了拉拔的势头。
云渝觉得自己得郑家照顾良多,但郑家也觉得是己方占便宜。
郑家旁支有个读书郎,资质不错,彦博远让他一个月去寻他两次,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解元公做半个夫子,郑家求之不得,读书郎也知道机会难得,努力学习。
云渝和郑家的读书郎就像质子交换生,两边都想着自家孩子/夫郎多学些,彦博远和郑长颂默契地认真教学,不藏私。
郑家的哥婿在郑长颂所说的时间内平安回到了安平府,顺利迎娶郑哥儿。
亲哥儿人生大事落定,族中小辈得了个良师,往后有出息也能盼着他考出个功名,庇护家族。
郑长颂一改先前愁苦面容,面皮都展开了,每日笑得和弥勒佛似的,肉眼可见地迅速长膘,想来之前愁哥儿官配时掉的斤两已经补齐,并且有往上长的趋势。
彦博远起早贪黑上学,云渝起早贪黑做生意。
放以往,彦博远大早上出门去官学,下了学去裴府上小课,累一天回到家里和夫郎说两句小话就要睡觉。
没法子,不早睡第二天起不来,两人实际在一块,脑子清醒的时间满打满算都不到一个时辰。
这回云渝攒足了精神花在外头,夫夫二人作息同步了,同步成回家倒头就是个睡,温存时间极限压缩。
彦博远想找云渝说说话,做些儿事情,一看夫郎困得眯眼,再多的想法也偃旗息鼓,哪还舍得,放轻手脚给人擦洗,抱着软乎夫郎蹭蹭亲亲,一并安然入睡。
时间在人忙的时候过得飞快,一晃眼就到了年关。
云修的年礼赶在年前送到,整整一车的礼物,连带着的还有他升官的喜讯。
他现在是五品的千户了,云渝眼皮子一跳,饶是再不懂朝廷的事情,他也觉着云修的升迁速度太快了。
大哥的性子他是了解的,报喜不报忧,事情都是往好了说,官途顺畅,云渝自是为他高兴,但就怕他是豁了命去拼。
他从军才不过多久,到如今这地位,不知要拿多少军功来换,嘉南有山有海,境内有山匪海寇,疆土之外又有蛮夷,时不时就来骚扰,再小的摩擦那也是要死人的,都是将士的命去填。
大哥送的东西越多,信中写得愈好,云渝心中愈不安,见满车物件,不免睹物思人,神情落寞。
带有柏树苦涩气息的熟悉艾香味悠悠传来,一只大手越过他的后背落在他的肩头。
云渝因忧思而紧绷的身体放松,往后靠入彦博远怀中。
“大哥说他一切安好,可我这心里不踏实。”
他抬手捏了捏自己蹙起的眉心,苦笑一声。
这是他在彦家度过的第一个年,也是自出生起,独他一个云家人过的年,姆父和父亲不在,大哥远在千里之外,算算日子,他逃难到安平府也一整年,成亲也有九个月,不过一年,日子天翻地覆。
大哥又报喜不报忧……
彦博远轻抚他的后背,给怀中之人顺着气,另一只大手盖在云渝捏着信纸的纤细手指上,将纸对折抽出后道:“大哥能力出众,得上峰赏识又有贵人帮扶,升迁速度是快了些,但也在能理解的范围,你说大哥报喜不报忧,可你不是也如此,每次在给大哥的信中不也只有喜么。”
“那不一样,我这是真的无忧,可大哥上战场去前线,那是搏命,哪是我这样的能比。”云渝匆匆打断。
彦博远笑了,“你这样的?夫郎怎样的?”
云渝撇撇嘴,“你知道我什么意思。”
“是是是,为夫知道夫郎的意思,大哥拼的是命,朝不保夕,你有吃有住,性命无忧。
可你在外做生意,遇到客人刁难,这些就不是委屈了?担心夫君不能中举,要为全家生活奔走,努力赚银子养家,这些就没有半点忧愁?
这些你半点不提,不就是担心大哥担心你,我说大哥没半点危险那是假的,大哥不是三岁孩童,他还有你这个弟弟在,他岂会拿生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