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李秋月不再做绣活贴补家用,常驻在铺子里,拿着高于市面的工钱,到了月末,云渝和陶安竹分完账后,云渝将赚得的钱再分出一部分,给李秋月家用。
虽说是家用,但钱多支出少,李秋月也攒下了不少银子。
这回也是,拿上账册和钱箱子,云渝和陶安竹围坐桌前数钱分账。
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随着彦博远在书院那头扬名,铺子里的客人不光有贩夫走卒,还有不少文人士族,几个月的经营,光陶安竹这头就分得了百两银子,大头的利润出在供给酒楼的贵价点心上。
铺子红火,供货量也在提高,人手不够,云渝和陶安竹一直在物色后厨的帮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铺子里的小伙计宋二表现不错,涨了几次工钱,前头送完了货物,也会进后厨帮把手,他现在的工钱,快顶上外头的小掌柜了。
陶安竹离出月子没几天了,他一直在月子里思索如何扩大生意,现在看账本上进项多,本钱有了,就想起了洒扫婆子向他打听的话。
“你觉得,芳婆子的为人如何。”
芳婆子就是那个洒扫婆子。
当初会雇佣芳婆子,就是觉得她勤恳老实,云渝答道:“踏实肯干能吃苦,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她怎么了?”
“前些天,她朝我打听镇上哪家酒楼的后厨缺人。”
芳婆子的汉子是村里走村的厨子,带着两个儿子在村里承接酒席。
年纪到了,大小儿子想要独立出去,地就那么点大,一个尚且能吃饱,两人一块就要抢生意,芳婆子就想让小儿子到镇上寻个酒楼,进去当厨子。
但酒楼大厨是门面,村里出来的想进酒楼,就得从帮工做起,还得看大厨脸色。
大厨也有徒弟,对半路出来的看不太上,去酒楼做了段时间,遭到排挤,做不下去了,芳婆子就求到了陶安竹这头。
厨子难求,虽是乡里来的,但也有点手艺在身,做酒楼大厨可能差些,但做食肆后厨妥妥的够了。
陶安竹:“我想开个食肆。”
在镇上做糕点铺子,做到有间糕点现在这样,客单量已触到上限,人就那么些人,再开分店也没用。
不如开个新铺子,贸然跨行,容易跨过裆,稳妥些的就是继续弄吃食,现在有现成的厨子摆在那,陶安竹动心,他去打听过那人,被挤兑是因为利益冲突,人品没问题。
云渝也心动了,陶安竹继续说,他和芳婆子提过一嘴开食肆的打算,芳婆子要回去和小儿子商量一下,这几天他在村里走村办席面,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要是小儿子同意,陶安竹这边去定铺子,为开业做准备,小儿子那边也不用急着找工,继续跟在父亲身边做活,等铺子开起来,他直接来铺子里做工。
这事儿和云渝通过来气,陶安竹一出月子,就放开手,大干一场。
云渝幼时被家里宠着,也没什么挣大钱的宏伟想法,陶安竹自小苦出来的,浑身充满干劲。
陶安竹出去揽生意开拓新铺子,云渝稳住大后方,做背后的支撑,分工明确。
说完生意,糖糕在侧,两人说着说着,就将话题转到糖糕身上。
见着小孩子,思绪就飘到了陶安竹生产那日,彦博远提议的吃药一事上,云渝不禁摸向脸上的孕痣。
时人认为孕痣的红艳程度,代表了哥儿的生育能力,每个人的孕痣位置不同,有的在手和脸这种明显位置,也有的是在身上。
在身上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家人说红就是红,像云渝这种在脸上的,别人一下就能看见,容易惹闲话。
陶安竹的孕痣在眉心,又红又艳。
要是红艳能得不少好话,可随之而来的艳话也不少,长在明面上的,就跑不得被人说嘴。
像云渝这种暗淡的,村里闲聊的婆娘、夫郎的嘴里就全是恶语,自家小爹没少为这些碎嘴的闲话出去吵架。
彦博远主动提议不生时,云渝内心是松口气的。
云渝幼年不懂尚且无谓,长大些后,时不时有人在他耳边叨叨,年纪稍长,也知道些关于生儿育女的事情,云渝内心一直对自己是个哥儿有些自卑。
他和彦博远成婚还没一年,彦博远对他的好他都放在心中。
汉子越是对他好,午夜梦回,儿时遇到的碎嘴婆子说的话在耳边萦绕不散,被人指指点点。
说他是不下蛋的鸡,被夫家扫地出门的扫把星。
家中未出事前,云渝想的是赶出来就赶出来,在赶出来前,他就先回娘家了,他还不乐意伺候呢,但到现在,那夫家成了彦博远。
一直模糊虚幻着的夫,有了样貌名字,长出了肉身活血,成了一个叫彦博远的人。
云渝不舍了,他开始害怕,怕哪天他们嘴里的话,成了现实。
那一直惴惴不安的心,被彦博远当太监的浑话一冲,洪水归流,悬着的心,就这么一下子安定了。
彦博远当真去问了大夫,奈何小镇上的大夫医术有限,配不出这些。
彦博远转而想吃素,云渝不让,云渝想生。
这事儿就随缘了,不特地去求,也不特意避着。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孕痣的颜色我还记得,比现在暗淡,说明孕痣在变红,年轻身体好,孩子早晚的事儿,不急。”
见云渝摸着孕痣出神,陶安竹将孩子抱起,往他怀里塞。
云渝接过孩子,从最初手不知道放哪,到现在的有模有样,进步飞速。
他没好意思说自己孕痣本来就这个艳度,逃难的时候营养不良,孕痣才更暗浊。
聊孕痣这个话题,云渝比陶安竹害羞。
云渝低低点头应声,将话题重新扯回孩子身上。
吃奶几回,睡了几回,云渝巴巴问。
陶安竹话多不带停,云渝当提前学习,了解了不少东西。
芳婆子没让陶安竹久等,他出月子那天,芳婆子来回话说,自家小子答应了。
前脚话说完,后脚陶安竹和云渝一块去看铺子。
兴宁这头的秀才名下能有一间铺子,其中,年收益三百两以内的能抵免部分商税,彦博远名下挂了糕点铺子,份额已经用完,新开的食肆就用不着彦博远了。
云渝和陶安竹连看了几日,最后定在距离溪水巷不远的,一条名叫溪安巷里的铺面,那边靠近码头,做活的汉子多,食肆不似酒楼,规模小价格便宜,就要往贩夫走卒里扎堆。
那店面比糕点铺子大些,出门就是主街大路。
到了饭点,屋檐下的布棚子往外一撑,放几张桌椅板凳,就又是一个摊子。
客人急着做工,吃得也快,里外两间加起来也够用。
他们挑了个黄道吉日开业,等彦博远从书院回来,家中又多了一处产业。
第42章
最热闹的饭点过去, 食肆的客人陆续离开,店里的伙计把棚子下的桌椅板凳收回。
下一个高峰是晚食的时候,大多数在外做工的人晚食会选择回家吃, 客人就以走街串巷的小贩为主,铺面里的桌椅就够用了。
食肆刚开业不久, 陶安竹在这边镇场子主理, 云渝得空会过来搭把手。
店中零星坐着几位客人, 吃着酒。
门口进来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一身石青色布棉长裙, 衣裙洗得有些泛白, 头上簪着三根木簪,面色红润。
“客官您里面请, 客官您要吃些什么?我们这里有炒菜也有面食、馄饨……”
老妇人没有先回答小二的招待, 而是打量起食肆。
小二见惯不怪,客人对环境挑剔,对菜单挑剔的事情时有发生。
店中刚送走热闹的人潮,后厨的饭菜香味还没有散去, 老妇人轻嗅空气中的饭菜味,态度和气,“你们掌柜的在吗?我找你们掌柜的。”
陶安竹和云渝对视一眼,没因那身素朴的衣裳, 而轻视对方。
“我是这儿的掌柜, 婶子快坐。”
陶安竹从账台后出来, 将小二身上搭着的抹布拿下,亲自擦了遍凳子, 请妇人入座,倒了一碗茶水。
妇人咕嘟两口喝完,没卖关子:“我家小儿考过了童生, 要办个谢师宴,酒楼厨子我家请不起,就想找个食肆承接,闻到你这头饭菜味香,就进来问问掌柜的接不接席面。”
这事儿他们还真第一回碰见,陶安竹有些激动,“接,当然接,婶子稍坐,我去拿纸墨算盘来。”
“好。”妇人的视线随着陶安竹,见他到了账台和一夫郎说了几句,那夫郎拿着纸墨,两人并肩过来。
虽说是家用,但钱多支出少,李秋月也攒下了不少银子。
这回也是,拿上账册和钱箱子,云渝和陶安竹围坐桌前数钱分账。
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随着彦博远在书院那头扬名,铺子里的客人不光有贩夫走卒,还有不少文人士族,几个月的经营,光陶安竹这头就分得了百两银子,大头的利润出在供给酒楼的贵价点心上。
铺子红火,供货量也在提高,人手不够,云渝和陶安竹一直在物色后厨的帮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铺子里的小伙计宋二表现不错,涨了几次工钱,前头送完了货物,也会进后厨帮把手,他现在的工钱,快顶上外头的小掌柜了。
陶安竹离出月子没几天了,他一直在月子里思索如何扩大生意,现在看账本上进项多,本钱有了,就想起了洒扫婆子向他打听的话。
“你觉得,芳婆子的为人如何。”
芳婆子就是那个洒扫婆子。
当初会雇佣芳婆子,就是觉得她勤恳老实,云渝答道:“踏实肯干能吃苦,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她怎么了?”
“前些天,她朝我打听镇上哪家酒楼的后厨缺人。”
芳婆子的汉子是村里走村的厨子,带着两个儿子在村里承接酒席。
年纪到了,大小儿子想要独立出去,地就那么点大,一个尚且能吃饱,两人一块就要抢生意,芳婆子就想让小儿子到镇上寻个酒楼,进去当厨子。
但酒楼大厨是门面,村里出来的想进酒楼,就得从帮工做起,还得看大厨脸色。
大厨也有徒弟,对半路出来的看不太上,去酒楼做了段时间,遭到排挤,做不下去了,芳婆子就求到了陶安竹这头。
厨子难求,虽是乡里来的,但也有点手艺在身,做酒楼大厨可能差些,但做食肆后厨妥妥的够了。
陶安竹:“我想开个食肆。”
在镇上做糕点铺子,做到有间糕点现在这样,客单量已触到上限,人就那么些人,再开分店也没用。
不如开个新铺子,贸然跨行,容易跨过裆,稳妥些的就是继续弄吃食,现在有现成的厨子摆在那,陶安竹动心,他去打听过那人,被挤兑是因为利益冲突,人品没问题。
云渝也心动了,陶安竹继续说,他和芳婆子提过一嘴开食肆的打算,芳婆子要回去和小儿子商量一下,这几天他在村里走村办席面,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要是小儿子同意,陶安竹这边去定铺子,为开业做准备,小儿子那边也不用急着找工,继续跟在父亲身边做活,等铺子开起来,他直接来铺子里做工。
这事儿和云渝通过来气,陶安竹一出月子,就放开手,大干一场。
云渝幼时被家里宠着,也没什么挣大钱的宏伟想法,陶安竹自小苦出来的,浑身充满干劲。
陶安竹出去揽生意开拓新铺子,云渝稳住大后方,做背后的支撑,分工明确。
说完生意,糖糕在侧,两人说着说着,就将话题转到糖糕身上。
见着小孩子,思绪就飘到了陶安竹生产那日,彦博远提议的吃药一事上,云渝不禁摸向脸上的孕痣。
时人认为孕痣的红艳程度,代表了哥儿的生育能力,每个人的孕痣位置不同,有的在手和脸这种明显位置,也有的是在身上。
在身上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家人说红就是红,像云渝这种在脸上的,别人一下就能看见,容易惹闲话。
陶安竹的孕痣在眉心,又红又艳。
要是红艳能得不少好话,可随之而来的艳话也不少,长在明面上的,就跑不得被人说嘴。
像云渝这种暗淡的,村里闲聊的婆娘、夫郎的嘴里就全是恶语,自家小爹没少为这些碎嘴的闲话出去吵架。
彦博远主动提议不生时,云渝内心是松口气的。
云渝幼年不懂尚且无谓,长大些后,时不时有人在他耳边叨叨,年纪稍长,也知道些关于生儿育女的事情,云渝内心一直对自己是个哥儿有些自卑。
他和彦博远成婚还没一年,彦博远对他的好他都放在心中。
汉子越是对他好,午夜梦回,儿时遇到的碎嘴婆子说的话在耳边萦绕不散,被人指指点点。
说他是不下蛋的鸡,被夫家扫地出门的扫把星。
家中未出事前,云渝想的是赶出来就赶出来,在赶出来前,他就先回娘家了,他还不乐意伺候呢,但到现在,那夫家成了彦博远。
一直模糊虚幻着的夫,有了样貌名字,长出了肉身活血,成了一个叫彦博远的人。
云渝不舍了,他开始害怕,怕哪天他们嘴里的话,成了现实。
那一直惴惴不安的心,被彦博远当太监的浑话一冲,洪水归流,悬着的心,就这么一下子安定了。
彦博远当真去问了大夫,奈何小镇上的大夫医术有限,配不出这些。
彦博远转而想吃素,云渝不让,云渝想生。
这事儿就随缘了,不特地去求,也不特意避着。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孕痣的颜色我还记得,比现在暗淡,说明孕痣在变红,年轻身体好,孩子早晚的事儿,不急。”
见云渝摸着孕痣出神,陶安竹将孩子抱起,往他怀里塞。
云渝接过孩子,从最初手不知道放哪,到现在的有模有样,进步飞速。
他没好意思说自己孕痣本来就这个艳度,逃难的时候营养不良,孕痣才更暗浊。
聊孕痣这个话题,云渝比陶安竹害羞。
云渝低低点头应声,将话题重新扯回孩子身上。
吃奶几回,睡了几回,云渝巴巴问。
陶安竹话多不带停,云渝当提前学习,了解了不少东西。
芳婆子没让陶安竹久等,他出月子那天,芳婆子来回话说,自家小子答应了。
前脚话说完,后脚陶安竹和云渝一块去看铺子。
兴宁这头的秀才名下能有一间铺子,其中,年收益三百两以内的能抵免部分商税,彦博远名下挂了糕点铺子,份额已经用完,新开的食肆就用不着彦博远了。
云渝和陶安竹连看了几日,最后定在距离溪水巷不远的,一条名叫溪安巷里的铺面,那边靠近码头,做活的汉子多,食肆不似酒楼,规模小价格便宜,就要往贩夫走卒里扎堆。
那店面比糕点铺子大些,出门就是主街大路。
到了饭点,屋檐下的布棚子往外一撑,放几张桌椅板凳,就又是一个摊子。
客人急着做工,吃得也快,里外两间加起来也够用。
他们挑了个黄道吉日开业,等彦博远从书院回来,家中又多了一处产业。
第42章
最热闹的饭点过去, 食肆的客人陆续离开,店里的伙计把棚子下的桌椅板凳收回。
下一个高峰是晚食的时候,大多数在外做工的人晚食会选择回家吃, 客人就以走街串巷的小贩为主,铺面里的桌椅就够用了。
食肆刚开业不久, 陶安竹在这边镇场子主理, 云渝得空会过来搭把手。
店中零星坐着几位客人, 吃着酒。
门口进来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一身石青色布棉长裙, 衣裙洗得有些泛白, 头上簪着三根木簪,面色红润。
“客官您里面请, 客官您要吃些什么?我们这里有炒菜也有面食、馄饨……”
老妇人没有先回答小二的招待, 而是打量起食肆。
小二见惯不怪,客人对环境挑剔,对菜单挑剔的事情时有发生。
店中刚送走热闹的人潮,后厨的饭菜香味还没有散去, 老妇人轻嗅空气中的饭菜味,态度和气,“你们掌柜的在吗?我找你们掌柜的。”
陶安竹和云渝对视一眼,没因那身素朴的衣裳, 而轻视对方。
“我是这儿的掌柜, 婶子快坐。”
陶安竹从账台后出来, 将小二身上搭着的抹布拿下,亲自擦了遍凳子, 请妇人入座,倒了一碗茶水。
妇人咕嘟两口喝完,没卖关子:“我家小儿考过了童生, 要办个谢师宴,酒楼厨子我家请不起,就想找个食肆承接,闻到你这头饭菜味香,就进来问问掌柜的接不接席面。”
这事儿他们还真第一回碰见,陶安竹有些激动,“接,当然接,婶子稍坐,我去拿纸墨算盘来。”
“好。”妇人的视线随着陶安竹,见他到了账台和一夫郎说了几句,那夫郎拿着纸墨,两人并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