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殷柏内心如何想便如何说出,等话一脱口,想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之后,全身血液全往上冲,脑子一片空白,只想起一句话。
完了。
姜康裕的脸当即沉了。
这事往小了说是办事不力,往大了说就是给他姜康裕下脸,要给他个下马威呢。
学子作弊的小事都要他个山长出面,姜康裕看殷柏的眼神不善。
彦博远更是连退两步,离殷柏远些。
“住口,满口胡言乱语,分明是你心术不正,还在这狡辩。”
又站出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呵斥住殷柏,转而又对山长:“山长,巡考检查人员均是书院老人,绝不会做出与学子勾连的糊涂事,我看这就是殷柏看不得彦博远位列书院榜首,心怀嫉妒,恶意诬告,那纸条怕是给彦博远准备的,忘记自己还没塞给他。”
说完小心觑山长脸色,殷柏在下方还要说话被他狠狠瞪了眼。
这人在书院有些地位,又与许家有些渊源,殷柏不敢顶嘴。
旁边又有夫子搭腔,话里话外都是殷柏见不得人好,蓄谋已久,山长交代的事,手下人都尽善尽美。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将这事定了性。
姜康裕脸色渐渐回缓,尤其是站在他侧身的一位长侍打扮的人,在他耳边低语过后。
被长侍劝解初来乍到,事有缓急的姜康裕面色转阴为晴。
更重要的事在后头,这等小事不用抓着不放。
殷柏被众人训斥一通,顶着自己夫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含恨认下。
反倒是彦博远这个被他检举告发的人,在一旁似乎被人遗忘了。
还是姜康裕出言问彦博远,“听说你平日成绩不错,今日考得如何?”
彦博远心神一凛,先夸赞题出得妙极,最后谦虚着将自己答题思路一言带过。
为显对季考的重视,姜康裕推了夫子拟定的题目,亲自给学子们出题,对于彦博远的恭维,他听下来极为满意。
众人从怒斥殷柏的情绪,骤然变成了赞赏彦博远。
第25章
风向转变之快, 让门口等着的何生叹为观止,夫子们挺会变脸。
诬告事件来得突兀,散的敷衍。
彦博远先行告退。
将殷柏此次成绩作废, 姜康裕带着众同僚离开,将殷柏留给自家夫子处理。
殷柏在山长那留下了品行不端善妒的名头, 连带着自家夫子脸上无光, 留殷柏训斥惩罚自不必说。
秀才功名不至于体罚, 于是惩罚以精神羞辱为主, 例如跪祠堂打扫书院等。
殷柏这回两个都得了。
书院坐北朝南, 祠堂是书院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处建筑,内供有先贤祖圣, 童生平日打个手板心, 秀才这头就是罚跪。
跪天地宗师,怎么能算体罚呢。
本学期在书院的最后三天,殷柏不参与季考,被迫诚心跪圣贤。
为表悔过还要在跪罚中抄四书五经以正心, 纸笔自备。
许伯常忙着考试,也没发现身边少了个殷柏,直到考完才听说殷柏被罚,具体因为什么旁人不知, 但殷柏不敢隐瞒, 一五一十老实说了。
最后还要狡辩, 说是为了给许伯常出气才出了昏招。
“我有什么气?”倒把许伯常整懵了,怎么就算他头上了, 他为什么要气彦博远?
“自从那彦博远回来后,许兄……”殷柏觑了眼许伯常,说话声音小下去, “许兄便再也没能上榜一。”
把许伯常说得不如彦博远,殷柏有些胆怯,“在我心中,那彦博远样样不如许兄,许兄才当是书院第一人。”
“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等心气狭窄之人?”许伯常气恼,“学识才气不如彦博远,我气我自己技不如人,到了你眼里竟成了嫉恨彦博远,这还成了我的不是了!”
当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气煞他也。
他最初是有不忿,到了后面就是心服口服。
自来高傲的许伯常受不得这委屈,甩起袖子,双手背在身后,在殷柏面前来回踱步。
“是我心胸狭窄,许兄高风亮节,是我鬼迷心窍,是我嫉妒彦博远。”殷柏说着说着,就露出了那副从骨子里透出的奴颜,惶惶然。
“行了,事已至此,虽是你一念之想,但也是我的疏忽。”
许伯常再如何不想见彦博远,这回也得低头,明眼人都知殷柏是他的人,为了名声着想,“明日,你随我去向彦博远道歉。”
说完,许伯常长叹一口气,希望不要被彦博远记恨。
“是。”
许伯常拿了枚松烟墨带着殷柏来道歉,彦博远对许伯常改观不少,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到底面上功夫做到位了。
殷柏已被夫子惩戒,彦博远顺水推舟将此事谅解。
殷柏老实下去。
没了他在考场后抓耳挠腮乱动,彦博远未来两天考试更是顺当。
一晃儿季考结束。
书院给学子多留三日时间,整理衣物被褥等需要带回家的,以及最后一日公布成绩排名,分发学奖。
彦博远没多留,考完当日就赶夜路回家。
向文柏不走,留在书院等排名。
彦博远准备三日后再跑一趟书院,学奖他有把握,期间若有事情,则是拜托向文柏帮忙留意。
何生则是留了书童自己回去了。
这头学子结束休息,那头夫子开始忙碌。
大厅还是那个大厅,大厅聚首众夫子。
姜康裕高坐主位。
前头摆着众学子考卷。
按理说成绩排名这种事情,山长只需过目批准,让人公布成绩,最多看两眼前三名的答卷。
姜康裕现今的样子却有把学子答卷都翻一遍的势头。
每人一张桌子,夫子们埋头批改,批改过后的卷子,由侍从归整完毕,放到姜康裕的桌前。
侍从再从大厅正中的长桌上拿了卷子分发给夫子。
厅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姜康裕翻开手里卷子,没看到什么特别突出的答卷,想到前两日见的那个被诬告的学子。
“将彦博远的卷子拿来。”低声吩咐侍从。
侍从领命去翻找。
姜康裕接过小厮递来的茶盏,浅抿一口,垂目小憩。
“山长,这三张就是彦博远的答卷。”侍从找到彦博远的卷子,重新回到姜康裕身边,将卷子平铺在山长面前。
姜康裕睁眼看去,就被那一手标准的馆阁体怔住。
不抱多少期待的内心,一落一提之中,更是高看彦博远。
都说见字如见人,这手翰墨当有三鼎甲的风范。
科举取士字写得好不好也很重要。
可以说能够进士及第的人,书法必然出类拔萃,现今虽没明文规定,必须用馆阁体书写,但大家都会选择方便考官阅卷的字体。
姜康裕当即起了兴趣,认真看他的答卷。
当日彦博远谦虚,姜康裕便当真以为他成绩寻常,只不过是在县城书院中才显得出挑。
这朝翻看,姜康裕是越看越欣赏,想到彦博远为人谦逊有礼,遇到诬告也能稳住心神,才气更是拔尖。
一篇翻到头,忙不迭看去下一篇,三篇看完,抚须称赞,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啊。
呵呵笑着叫停下头批卷的夫子们,让侍从将卷子给他们轮看一遍,夸赞一番。
不愧书院第一人,心下满意,姜康裕当即说道:“这回季考红榜除却惯例学奖,再每人一套笔墨,正巧我带了本京中新出的书,做个添头奖给榜首。”
“山长慷慨,是诸位学子之福。”有人恭维。
姜康裕摆手,“当不得,都是为朝廷造才,继续忙吧。”
众人继续批改,姜康裕拿出新卷子翻看。
书院还在为季考扫尾,彦博远已经夫郎、兔子热被窝了。
赶着回家睡了个饱觉,第二日日上三竿醒来,怀里是夫郎,床头是兔子崽,可不滋润。
昨夜回来晚,陶安竹已经歇下,也就没叫起让人回去避嫌。
于是众人一道吃了个朝食。
云渝跟彦博远说看中那间带后院的铺面。
彦博远:“赶巧不如赶早,吃完饭我们一道去镇上看看,也让陶夫郎和娘小妹掌掌眼,要是看得上,今日便租下。”
陶安竹道:“我就不去了,那屋子我见过,今日份的糕点还没做,我留下做糕点。”
糕点摊子能不支,但定下的茶楼份额却是不能不做。
完了。
姜康裕的脸当即沉了。
这事往小了说是办事不力,往大了说就是给他姜康裕下脸,要给他个下马威呢。
学子作弊的小事都要他个山长出面,姜康裕看殷柏的眼神不善。
彦博远更是连退两步,离殷柏远些。
“住口,满口胡言乱语,分明是你心术不正,还在这狡辩。”
又站出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呵斥住殷柏,转而又对山长:“山长,巡考检查人员均是书院老人,绝不会做出与学子勾连的糊涂事,我看这就是殷柏看不得彦博远位列书院榜首,心怀嫉妒,恶意诬告,那纸条怕是给彦博远准备的,忘记自己还没塞给他。”
说完小心觑山长脸色,殷柏在下方还要说话被他狠狠瞪了眼。
这人在书院有些地位,又与许家有些渊源,殷柏不敢顶嘴。
旁边又有夫子搭腔,话里话外都是殷柏见不得人好,蓄谋已久,山长交代的事,手下人都尽善尽美。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将这事定了性。
姜康裕脸色渐渐回缓,尤其是站在他侧身的一位长侍打扮的人,在他耳边低语过后。
被长侍劝解初来乍到,事有缓急的姜康裕面色转阴为晴。
更重要的事在后头,这等小事不用抓着不放。
殷柏被众人训斥一通,顶着自己夫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含恨认下。
反倒是彦博远这个被他检举告发的人,在一旁似乎被人遗忘了。
还是姜康裕出言问彦博远,“听说你平日成绩不错,今日考得如何?”
彦博远心神一凛,先夸赞题出得妙极,最后谦虚着将自己答题思路一言带过。
为显对季考的重视,姜康裕推了夫子拟定的题目,亲自给学子们出题,对于彦博远的恭维,他听下来极为满意。
众人从怒斥殷柏的情绪,骤然变成了赞赏彦博远。
第25章
风向转变之快, 让门口等着的何生叹为观止,夫子们挺会变脸。
诬告事件来得突兀,散的敷衍。
彦博远先行告退。
将殷柏此次成绩作废, 姜康裕带着众同僚离开,将殷柏留给自家夫子处理。
殷柏在山长那留下了品行不端善妒的名头, 连带着自家夫子脸上无光, 留殷柏训斥惩罚自不必说。
秀才功名不至于体罚, 于是惩罚以精神羞辱为主, 例如跪祠堂打扫书院等。
殷柏这回两个都得了。
书院坐北朝南, 祠堂是书院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处建筑,内供有先贤祖圣, 童生平日打个手板心, 秀才这头就是罚跪。
跪天地宗师,怎么能算体罚呢。
本学期在书院的最后三天,殷柏不参与季考,被迫诚心跪圣贤。
为表悔过还要在跪罚中抄四书五经以正心, 纸笔自备。
许伯常忙着考试,也没发现身边少了个殷柏,直到考完才听说殷柏被罚,具体因为什么旁人不知, 但殷柏不敢隐瞒, 一五一十老实说了。
最后还要狡辩, 说是为了给许伯常出气才出了昏招。
“我有什么气?”倒把许伯常整懵了,怎么就算他头上了, 他为什么要气彦博远?
“自从那彦博远回来后,许兄……”殷柏觑了眼许伯常,说话声音小下去, “许兄便再也没能上榜一。”
把许伯常说得不如彦博远,殷柏有些胆怯,“在我心中,那彦博远样样不如许兄,许兄才当是书院第一人。”
“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等心气狭窄之人?”许伯常气恼,“学识才气不如彦博远,我气我自己技不如人,到了你眼里竟成了嫉恨彦博远,这还成了我的不是了!”
当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气煞他也。
他最初是有不忿,到了后面就是心服口服。
自来高傲的许伯常受不得这委屈,甩起袖子,双手背在身后,在殷柏面前来回踱步。
“是我心胸狭窄,许兄高风亮节,是我鬼迷心窍,是我嫉妒彦博远。”殷柏说着说着,就露出了那副从骨子里透出的奴颜,惶惶然。
“行了,事已至此,虽是你一念之想,但也是我的疏忽。”
许伯常再如何不想见彦博远,这回也得低头,明眼人都知殷柏是他的人,为了名声着想,“明日,你随我去向彦博远道歉。”
说完,许伯常长叹一口气,希望不要被彦博远记恨。
“是。”
许伯常拿了枚松烟墨带着殷柏来道歉,彦博远对许伯常改观不少,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到底面上功夫做到位了。
殷柏已被夫子惩戒,彦博远顺水推舟将此事谅解。
殷柏老实下去。
没了他在考场后抓耳挠腮乱动,彦博远未来两天考试更是顺当。
一晃儿季考结束。
书院给学子多留三日时间,整理衣物被褥等需要带回家的,以及最后一日公布成绩排名,分发学奖。
彦博远没多留,考完当日就赶夜路回家。
向文柏不走,留在书院等排名。
彦博远准备三日后再跑一趟书院,学奖他有把握,期间若有事情,则是拜托向文柏帮忙留意。
何生则是留了书童自己回去了。
这头学子结束休息,那头夫子开始忙碌。
大厅还是那个大厅,大厅聚首众夫子。
姜康裕高坐主位。
前头摆着众学子考卷。
按理说成绩排名这种事情,山长只需过目批准,让人公布成绩,最多看两眼前三名的答卷。
姜康裕现今的样子却有把学子答卷都翻一遍的势头。
每人一张桌子,夫子们埋头批改,批改过后的卷子,由侍从归整完毕,放到姜康裕的桌前。
侍从再从大厅正中的长桌上拿了卷子分发给夫子。
厅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姜康裕翻开手里卷子,没看到什么特别突出的答卷,想到前两日见的那个被诬告的学子。
“将彦博远的卷子拿来。”低声吩咐侍从。
侍从领命去翻找。
姜康裕接过小厮递来的茶盏,浅抿一口,垂目小憩。
“山长,这三张就是彦博远的答卷。”侍从找到彦博远的卷子,重新回到姜康裕身边,将卷子平铺在山长面前。
姜康裕睁眼看去,就被那一手标准的馆阁体怔住。
不抱多少期待的内心,一落一提之中,更是高看彦博远。
都说见字如见人,这手翰墨当有三鼎甲的风范。
科举取士字写得好不好也很重要。
可以说能够进士及第的人,书法必然出类拔萃,现今虽没明文规定,必须用馆阁体书写,但大家都会选择方便考官阅卷的字体。
姜康裕当即起了兴趣,认真看他的答卷。
当日彦博远谦虚,姜康裕便当真以为他成绩寻常,只不过是在县城书院中才显得出挑。
这朝翻看,姜康裕是越看越欣赏,想到彦博远为人谦逊有礼,遇到诬告也能稳住心神,才气更是拔尖。
一篇翻到头,忙不迭看去下一篇,三篇看完,抚须称赞,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啊。
呵呵笑着叫停下头批卷的夫子们,让侍从将卷子给他们轮看一遍,夸赞一番。
不愧书院第一人,心下满意,姜康裕当即说道:“这回季考红榜除却惯例学奖,再每人一套笔墨,正巧我带了本京中新出的书,做个添头奖给榜首。”
“山长慷慨,是诸位学子之福。”有人恭维。
姜康裕摆手,“当不得,都是为朝廷造才,继续忙吧。”
众人继续批改,姜康裕拿出新卷子翻看。
书院还在为季考扫尾,彦博远已经夫郎、兔子热被窝了。
赶着回家睡了个饱觉,第二日日上三竿醒来,怀里是夫郎,床头是兔子崽,可不滋润。
昨夜回来晚,陶安竹已经歇下,也就没叫起让人回去避嫌。
于是众人一道吃了个朝食。
云渝跟彦博远说看中那间带后院的铺面。
彦博远:“赶巧不如赶早,吃完饭我们一道去镇上看看,也让陶夫郎和娘小妹掌掌眼,要是看得上,今日便租下。”
陶安竹道:“我就不去了,那屋子我见过,今日份的糕点还没做,我留下做糕点。”
糕点摊子能不支,但定下的茶楼份额却是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