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只可惜,她终究没能等到她的希望,握住了命石,却未能握住命运。
  秦烈辨认出那是他妹妹的手,全部的哀恸再也止不住,在黑夜里大声嚎哭起来。
  那是全书里秦烈第一次落泪,却也就此哭干了他所有的眼泪,自此开始,秦烈刀山火海、披荆斩棘,终于成了那个世人谈之色变的残剑修。
  原书剧情暂且略去不谈,陶鸿悦却在这电光火石之间突然悟到了什么。
  有了原主的记忆后,他很清楚自己自幼就和嫡兄陶钦没什么感情。
  原主是个只会吃吃喝喝的纨绔公子,陶钦却是从小就很有嫡兄的架子,知道自己会去修仙,和他们这些蝼蚁凡人是不同的。再者陶钦都是那种能把血亲炼成仙骨以供自己修行的人了,能指望他有什么良心或善心么?
  因此要说陶钦为他这庶弟供奉的行为感动,甚至得知他不回去还要亲自过来看他,简直是无稽之谈。尤其还要给他带什么仙灵石来福泽一下是要他的命还差不多!
  所以,会不会那仙灵石发出的光芒其实并不是什么福泽深厚与否,而是对一个人修仙资质的测试与展示?
  思路一顺,陶鸿悦便很快想明白了这一切!一定正是如此!否则陶钦也不过区区炼气修为,怎么一眼就能看出他陶鸿悦的根骨奇佳?
  基于目前已经掌握的所有信息,最合理的推断便是,陶钦通过某些手段发觉他自己根骨不佳,修炼难以进境,又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些歪门邪道的手法,知晓了可以利用他人的根骨修仙。
  所以此次回家,表面上是炼气后回家探亲,实际上则是回来寻找根骨的替代品!不然他为什么硬是要每个人都摸到那块仙灵石?这不就是在测试谁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竟然要残害自家人,陶鸿悦倒也觉得很好推断。其一是就像现代器官移植也需要找不排斥的,想必这根骨替换也有相似的属性,自家人有血亲,更好适配。其二则是,去外面找太过于麻烦,难道随便拦住路人让别人来摸仙灵石?这种行为也太过于古怪。
  在江州,修士残害凡人是重罪,陶钦若是杀了陶家人,只要家族里能掩盖下去,便不会有人追究了,但若是在外面杀了人,只要被人发现蛛丝马迹,等着他的就是胤琼门严厉的处罚,甚至还有可能会累及陶家后代!
  只是陶钦一桩桩一件件考虑得十分到位,他陶鸿悦却该怎么办?
  陶钦竟然执意要见他,说明陶家其他人都已摸过那仙灵石了,并且都没能让陶钦满意。他们算是逃过一劫了,自己却还能往哪里逃?
  第9章
  危险警报拉响,陶鸿悦的大脑飞速转了起来。
  往山下逃,大隐隐于市?可现在正是嫡子嫡女们前往胤琼门求仙的关头,所有人都在上山,只有他一个人下山,目标太过于明显。至于在后山玩野外生存作为一个纯都市人,陶鸿悦断定自己活不过三天。更何况如果陶家组织人搜山,他一定逃不掉。
  陶鸿悦磨了磨牙,这简直就是在把他逼上仙山啊!
  想起自己方才翻阅的客人名册,陶鸿悦此刻也不得不破釜沉舟了。
  好,我这就回房去收拾一番。陶鸿悦先稳住管事,不能叫他发现异常,也麻烦管事立即调派所有人手把仙途观好好收拾整理一番,我这嫡兄素来最爱干净,可不能让尘埃污了他的眼睛。
  唉唉,是!小人这就去办!听到陶鸿悦这么说,那管事立即重视起来,转身便去吩咐安排,一时也顾不上陶鸿悦这边了。
  而陶鸿悦则定了定神,长舒一口气,直冲着他刚刚看到的一位客人房间而去。
  等管事火急火燎盯着众人都行动起来,将整个仙途观好好清扫一番,陶家父子的车架也已经到了。管事四下寻不见陶鸿悦,心里着急却也无法,只能先行去道观门口迎接两位大人。
  陶延岩率先下车,一脸肃穆,陶钦紧随他的脚步,双手背在身后,脚尖一点车架轻飘飘地落地,一派风流倜傥之貌。
  然而他双眼一扫,将眼前情况一瞧,眉心却是轻轻一蹙,仙途观迎接他的声势虽谈不上宏大倒也称得上一句尽心。只是眼前这些人中,并没有他唯一缺席的那位庶弟。
  陶延岩也自然发现了陶鸿悦竟然不在此处,顿时脸色一板,就指着那管事道:吾儿鸿悦呢?不是已经事先通知,怎的没有出来迎接?
  这二少爷恐怕还在静室之中供奉香火,小人这就去寻!管事额角沁出汗水,也不敢说自己情急之下遍寻不到陶鸿悦,只想着再稍微拖延些时间,好叫其他人再仔细去找。
  陶延岩刚要点头答应,陶钦那边却轻笑一声:既如此,我们便一起去看看吧。毕竟那静室也好,香火也罢,说到底都是为了我,我合该也亲自去供奉一下。
  是,是。管事心中大感不安,却也没有别的办法,眼下陶钦都已发了话,只能引着众人往后院单独辟出的那间静室走去。
  然而越是靠近目的地,陶钦脸上的笑容便也越淡。他虽只是刚刚炼气,修为也就比普通凡人高上一丁点儿罢了,可还是能探到人的气息的。眼下不用开门,他都知道,那间静室里空无一人。
  而随着管事敲门无人回应,最终不得不将静室的门打开,便彻底坐实了陶钦的探测,陶鸿悦并不在此处!
  至此,陶钦双眸微微一眯,后槽牙咬了咬,反倒露出个饶有兴味的笑容来,我这庶弟还大变活人消失了不成?
  管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不吭,虽然只是庶子,但陶鸿悦毕竟也是陶家的二少爷,如今丢在了这仙途观里,他作为管事难辞其咎。若是无人发现,还可事后说是二少爷自己贪玩不知跑去哪里,可如今正当着老爷和大少爷的面变成这样,他还有活路吗?
  不过陶钦却并没有当即追究管家的意思,反倒对陶鸿钦这人更加在意了起来。
  说实话,身为陶家嫡子,他可说是整个江州最尊贵的人也不过分。那些庶子之流,他从来都不放在眼中,对于名叫陶鸿悦的庶弟,更是只有半分印象罢了不过一个只会吃喝玩乐,胸无大志的区区庶子,还入不得他陶钦的眼。
  尤其从他踏上仙途开始,他就是陶家这一辈里所有人巴结讨好的对象,在家中的地位比他父亲还要尊崇。但这陶鸿悦却竟然对他避而不见?一次还能说是巧合,三番五次下来,他直觉这陶鸿悦身上有大问题!
  陶家作为江州最大的家族,其地位正是由前序每一代都有人修仙成功奠定下来的。
  这种成功不是说要有谁修到多高的层级,成为名声多么响亮的大能,而是在于一种稳定和传承。
  有的家族幸运地拥有一位天才,可修至金丹元婴,但家族后继无人,随着时间过去,这位修士也就与家族的联系越来越浅薄,直至完全断绝,家族便又衰落下去。
  而陶家,则是靠着十几代人纷纷修仙成功,至少都踏上筑基这一层修为,再彼此进行一些互帮互助,稳定住了家族的地位。
  虽说胤琼门要求炼气之后正式成为门派弟子,便要以宗派大过于家族,渐渐斩断与凡人界的联系。但血缘亲情是一条流淌的暗河,并不如何容易真的彻底断绝。就像现代社会也有宗族势力,成年后的社会人喜欢找校友、老乡这种联系一样,修仙者也会因同门、同姓等原因稍微亲近几分。
  就如同陶鸿悦所猜想的那般,陶钦的确是为在陶家寻一把仙骨而来的。他在进入胤琼门外门学习后,便得到了陶家一位前辈修者的帮助,并在其的指导下发现了自己修行的劣势。随后前辈便私下里偷偷告诉了他仙灵石的另一个妙用,且坦言自己就是这般才能顺利修行到金丹境界。
  不仅如此,这正是陶家十几代人,每一代都有人能修到筑基以上的秘诀。
  陶钦听后自然心动不已,更何况这还算是陶家的传统,他自然借着回家探亲这一趟机会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只是可惜,一干庶子,包括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竟然都不堪大用,居然没有一个比他根骨资质强的。这叫他从何炼仙骨而起?正郁闷之际,有下人来向陶延岩回报,说是二少爷不愿从仙途观下山,又得了老祖宗托梦,叫他切记不可离开道观。
  陶钦这才想起原来自己还有一位庶弟,并且这似乎才是与他年纪最相近的一位血亲,只比自己小上三岁,或许根骨也会更契合些?当即陶钦又起了兴趣,询问陶延岩前因后果。
  在听了陶延岩将事情首尾说明后,陶钦更是觉得有趣。
  他却是不相信什么老祖宗托梦这一套的,这等说辞,骗骗凡人尚可,没有哪个仙人会相信。可陶鸿悦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于是陶钦便提出要去仙途观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