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林琅低头掰着手指算了算,眼睛一亮,“感觉还挺赚的!”
  沈莹莹也点点头笑道,“对啊,要是一天织个十米,那就是一千块。”
  导演笑呵呵地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始终没插话。
  苏棠棠一抬眼,恰好对上他笑眯眯的眼神,那目光里藏着一丝狡黠,怎么看都像是憋着一肚子坏水。
  第14章 他敢做小白脸,还怕人说……
  早餐过后, 苏棠棠一行人准时前往导演处集合。
  导演再次说一次安排之后,并特别提醒道,“报名考收割机驾照的各位, 请今天下午四点回到这里集合,我们会统一组织大家前往镇上的收割机驾校练习。”
  众人纷纷点头回应。
  随后,在导演事先安排好的工作人员带领下, 男生组去了采摘园, 女生组去了镇上的织布工厂。
  -
  很快,苏棠棠他们一行人到了织布工厂。
  进去一看, 众人惊了一下,本以为会是用机器织布, 只需要学会操作就好, 没想到到了现场一看, 竟然是最原始的手工织布方式。
  果然, 一米一百的工资不是那么好赚的。
  提前联系好的师傅见他们到来,热情地迎上前打招呼, 随后带领他们走向工作区。
  这里人还不少,每个人分工明确。
  看到他们这一行人, 尤其是还有扛着摄像机的,工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手中的活儿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织布的第一步,是要把蓬松、短促的棉花纤维变成强韧、连续的纱线,”师傅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介绍, “我先带你们大致了解一下流程。”
  他们走到一个棉花堆积如山的工作区。
  苏棠棠注意到在这里忙碌的,大多都是老年人。
  “刚从地里收来的棉花是带籽的,”师傅指着一台机器说, “这台轧棉机的作用,就是把棉绒和棉籽分开。”
  师傅讲解时,苏棠棠他们一行人都听得很认真。
  “既然要学织布,咱们就得从头了解,至少得知道棉线是怎么做出来的,”师傅继续讲解,“棉籽分离之后,我们就要清理掉棉花里的杂质。”
  这时,沈莹莹指着一个布满钢针的滚筒问道,“师傅,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师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这是梳棉机,把棉花梳理整齐,”他边说边操作了一遍。
  转眼间,原本凌乱的棉花就被拉成了平整的棉条。
  “棉花梳好后,我们要把几根棉条合并、牵伸,让纤维更顺直均匀,提高后面纺纱的质量,”他一边解释,一边熟练地操作着。
  “处理好之后,我们会把棉条稍微拉细,加上轻微的捻度,做成强度还不太高的‘粗纱’,这样更方便后续使用。”
  师傅动手能力非常强,棉花在他手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根细细的棉线。
  “好厉害啊,”吴晓佳看着师傅忍不住的夸赞。
  师傅笑了笑,继续道,“棉花到棉线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你们主要的工作是织布,我现在交你们怎么使用织布机。”
  说着师傅坐到一台织布机面前,分别跟大家介绍了一下机器每个零件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之后开始操作。
  他边操作边说,“我们先将卷布轴用腰带固定在腰间,然后用脚蹬住经轴,通过向后倾斜身体来绷紧所有经线。”
  周艳忍不住感叹,“天啊,感觉真的好难。”
  林琅也点头附和,“完全学不会的样子……”
  大家小声吐槽了几句,又继续专注地看师傅操作。等师傅把整个流程演示完,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看着大家一脸茫然,师傅笑了笑安慰道,“没事的,刚开始都这样,多练几遍慢慢就熟了。”
  苏棠棠在一旁接话,“这完全要靠手动,每一步都得靠手、脚、腰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吧?”
  师傅点头,“没错,手脚协调特别重要,一个环节出错,后面全乱。”
  苏棠棠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师傅,一个熟练的织布工,一天大概能织多少米?”
  师傅回答,“就算是熟练工,一天可能也就织出几十厘米,最多一米左右的布。”
  众人一阵沉默,心里不约而同浮起“被导演坑了”的念头。
  苏棠棠继续追问,“那为什么不用现代织布机器呢?”
  师傅笑呵呵地解释,“有些客户就指定要原始手法织的布,这样卖价高,但确实特别耗人力。”
  “原来是这样……”沈莹莹轻声接话。
  师傅点点头,鼓励道,“你们可以实际上手试试,有不会的随时问我。”
  大家纷纷应声。
  空闲的织布机只有两台,五个人便轮流上前练习。
  苏棠棠坐上去操作,刚没几步,就忘记了,她笑着看向师傅,“师傅,接下来怎么操作?”
  师傅耐心的说,“用打纬刀竖直插入这个梭口中,并旋转90度使其水平,以撑开并保持这个梭口。”
  苏棠棠点点头,按照师傅说的操作。
  她隐约记得后面的步骤,便没有再问师傅。
  没过多久,她竟然自己摸索成功了,只是动作还不熟练,有些步骤总是忘记,得想上好一会儿才能继续。
  另一边,沈莹莹也在操作织布机。
  和苏棠棠比起来,她上手得更吃力些,怎么试都感觉不对劲,心里也越来越烦躁。
  越是做不好,她就越不甘心,尤其看到苏棠棠已经能顺下来整个流程,自己要是做不到,岂不是输给了她?越想越急,手下反而更乱了。
  师傅在一旁提醒,“不对,这个地方要这样……”说着又亲手给她演示了一遍。
  织布机数量有限,苏棠棠刚练完一轮,周艳就接了上去,只是她也没记住多少步骤,一直不停地问苏棠棠,倒正好让苏棠棠趁机巩固了一遍。
  时间过得很快,一上午转眼就过去了。
  中午,师傅带着他们去食堂吃饭。
  “我们在这儿吃饭是包餐的吗?”苏棠棠问。
  师傅回答,“一个月有二百餐补,超出的部分要自己付。”
  食堂离工作区有些距离,他们走了七八分钟才到,食堂负责人给每人发了一张饭卡。
  大家拿着饭卡排队打饭。
  这会工人们还没有下工,所以他们几个人打饭很快。
  落座后,苏棠棠看着眼前的饭菜,掏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霍翌舟。
  至于为什么发,她也不知道,可能因为他们是“假情侣吧”,总要维护一下吧!
  霍翌舟刚摘满一筐蓝莓,感觉到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是那个网名叫“今天也要加油鸭”的用户发来了消息,自从上次加了苏棠棠,他一直没改备注。
  点开消息,是一张饭菜照片,三菜一汤,摆得整整齐齐。
  他静静看了几秒,回复:「吃吧。」
  对方很快又问:「你们吃饭了吗?」
  霍翌舟打字:「还没。」
  今天也要加油鸭:「好吧,那我先吃啦!」
  他回了一个「嗯。」
  聊天结束了,可霍翌舟却仍盯着屏幕看了好一会儿,才收起手机,继续摘起了蓝莓。
  一旁的赵只亦瞥了他一眼,凑到顾青稞身边低声说,“你看他,孤僻得要命,一上午一句话都不说。”
  其实赵只亦看霍翌舟很不顺眼。
  一方面,是觉得他一个大男人不好好找工作,偏做“小白脸”;另一方面,则是前几天借钱的事还梗在心里,更别提霍翌舟说话总是怼他,每句都呛得人想动手。
  “他可能就是那种性格吧,”顾青稞瞥了一眼霍翌舟,语气平淡地接话。
  其实他心底对霍翌舟同样没什么好感,不过是仗着苏棠棠的关系罢了,真不知道这人平时有什么好傲的。
  至于苏棠棠,这段时间的反常表现也让他捉摸不透,不知道她究竟在盘算什么,但不管她做什么,他依然一如既往地讨厌她。
  赵只亦故意抬高声音,“可能做小白脸的都是这副德性吧。”
  这话响得刚好让周围每个人都能听见。
  霍翌舟却像没听到似的,仍旧埋头做自己的事,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赵只亦最恨的就是他这副不理不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