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那儿臣就不打扰母后歇息,现在便去把剩下的阿胶糕送给各宫娘娘。”
皇后赶紧叫住她:“且慢!”
又给孙嬷嬷使了个眼色,孙嬷嬷立马上前,脸上堆起笑容,拦在了江芙诗身前。
“玉荷公主,娘娘的意思是,您这份孝心实在难得,娘娘心里甚是欢喜。只是……”
“这各宫娘娘的体质各有不同,有的虚不受补,有的忌口颇多。您一番好意,若是哪位主子用了不适,反倒不美,岂不是辜负了殿下的一片纯孝之心?”
“依老奴看,这些阿胶糕,还是暂且都留在凤仪宫,由娘娘代为斟酌分派,方为万全之策。”
江芙诗看了眼皇后,又看了眼嬷嬷,一副纠结的模样。
皇后适时说:“孙嬷嬷说得是,你身子骨弱,近日又受了惊吓,不必再为这些琐事劳神,且先回府养身体。”
江芙诗敛衽行礼:“儿臣谢母后体恤,这便回府静养。”
转过身,迎着宫门外照进来的阳光,直到出了凤仪宫的正殿大门,江芙诗脸上才露出松懈的笑容。
皇后刚才的表情真是太丰富了,早知道,就再备一份送到瑶光殿,就说:感念姐妹情深,特奉上滋补之物,愿皇姐早日康健。
恰从御花园穿行,远远瞧见瑶光殿的掌事宫女领着两个小宫女走过,江芙诗叫住她:“请留步。听说皇姐前段时间玉体违和,不知现在可大好了?”
那掌事宫女见是玉荷公主,虽心下诧异,仍恭敬回话:“劳公主挂心,玉瑶公主已无大碍,就是身上还有些痒痕未消,心情郁结,不愿见人。”
江芙诗故作忧心忡忡:“那本宫便不去打扰了。还请转告皇姐,好生将养。”
掌事宫女恭敬应下:“奴婢定当转达。”
真是畅快舒爽的一天,江芙诗心情愉悦地乘马车出宫。刚在公主府后门停稳,早已在此等候的曹三便快步迎了上来。
这些天,她每隔三日就会给曹三一包药粉,让他伺机加到曹彰的茶水里。
按药效估算,曹彰应该出现初期症状了。
江芙诗问道:“曹彰最近身体可有什么异样?”
“是。”曹三压低声音回禀,“近些时日,曹彰时冷时热,偶尔还会伴随气虚,请了府医来看,说是纵欲过度,体虚之症,只开了些温补的方子,并未起疑。”
哦……
纵欲过度,她倒是从没有联想到这一点,之前她还以为会被误诊成风寒入体或脾胃失调。
“你作为曹彰的贴身长随,对他的日常应该十分了解,你且说说,他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曹三略一思索:“回殿下,曹彰素来喜好流连撷芳阁。先前最宠爱的嫣红姑娘因触怒了他被撵走了,如今正痴迷于新来的桃花姑娘。”
“听闻三日后便是桃花姑娘的梳拢之礼,曹彰放话势在必得,届时必定会亲往撷芳阁。”
江芙诗莞尔一笑。
那正好。
让曹彰身败名裂的良机,当然要选在大庭广众之下。
她随手赏了曹三一锭银子,叮嘱道:“这药粉,待他酒酣耳热、防备最松懈时再下。”
第18章 这哪是什么‘教导礼仪’……
江芙诗离开后,皇后气的直接把手里的瓷杯摔在地上。
周边服侍的宫女吓得魂飞魄散,齐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垂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孙嬷嬷连忙挥手示意宫女们收拾碎片退下,自己则小心翼翼上前:“娘娘,消消气,何必为了那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气坏了凤体?”
皇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
要不是知道玉荷体弱无能,在宫外没见过世面,察觉不出这些药材的底细。
不然,她真怀疑那贱婢是故意这么做来反将一军。
玉荷十岁时被接回宫,生母被追封为蕙妃。当年陛下御驾亲征时与蕙妃相识,情意深浓,一度让她这个皇后都形同虚设。
而今陛下并未立下太子,她的三皇子年纪尚小。在玉荷回宫前,玉瑶本是陛下唯一的嫡出公主,享尽独一份的尊荣。
可现在,陛下多了一个选择。
即便玉荷出身有瑕,也难保陛下不会出于补偿,将她许配给某个重要势力,从而分薄本应属于玉瑶的政治资源。
若是未来,玉瑶的婚事因此被比了下去,她这个皇后的颜面何存?
服侍皇后十余年的孙嬷嬷岂能不知她在想什么,当即上前一步,提议道:“老奴知道娘娘心绪难平,欲除之而后快。”
“可现在不是动手的时机。”
“老奴有一法子,可让玉荷名正言顺地吃些苦头,还叫她有苦说不出。”
“哦?道来听听。”
孙嬷嬷靠近皇后,挨着她低声细语。皇后听完,满意颔首。
“就按你说的做,去吧。”
“是。”
娄冰菱来的时候,刚好是未时初。
江芙诗午睡刚起,就见她提着一个书匣子翩然而至。
“殿下快看,我给您搜罗了什么好东西来?”她打开书匣,里面是几本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的古籍,分别是《药草拾遗》和一套《千金方详解》。
“殿下不是想学医?这些书是我特地命人去找的孤本,费了好大功夫呢。”
其实典籍上的内容江芙诗早已滚瓜烂熟,但面对娄冰菱赤诚的心意,她仍表现得如获至宝,珍而重之地让青黛收好。
两人并肩坐在窗下的软榻。
紫苏端上刚出炉的杏仁茶,浓郁的甜香立时在室内弥漫开来。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茶盏和两人纤细的手指上,暖意融融。
“殿下……”娄冰菱俏皮挑眉:“您还记得那日,慈安寺遇到的永嘉侯嫡女,李婉如吗?”
“嗯?”
那当然是记得的。
李婉如偷偷往她要点燃的盘龙香上洒红宝草粉,意图让她受伤,结果被她将计就计,把沾了七步乱神散的线香递到她手中,让她佛前失仪,丑态百出。
“她怎么了?”
娄冰菱身为太尉之女,消息远比深居简出的江芙诗灵通。
“她呀,‘出大名了’。那日她在慈安寺忽然发疯一幕,被在场的香客们传开了。”
“她在佛前言行无状、秽语连连,已经成为了京中谈资。”
听了这话,江芙诗端起杏仁茶,轻轻吹了吹气,唇角弯起一抹淡淡的弧度,“是么。”
“李婉如平时仗着自己的身份,言语刻薄,在京中贵女圈里早就树敌无数。”
“这回她出了这么大的丑,京中那些与她有过节的贵女们得知后,都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巴不得她再也翻不了身。”
“因为这事,李婉如这段时间都称病躲在侯府里,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对了殿下。”娄冰菱话锋一转:“您与曹彰结下梁子,他毕竟是皇后的亲侄,皇后她……”
有些话不经说,一说就应事。
这不话音刚落,院外就通传,凤仪宫的大太监林公公来了。
江芙诗与娄冰菱对视一眼,神色微凝。
娄冰菱立刻会意,起身就想避开。
照理说,娄冰菱作为臣女,是需要下跪迎接皇后谕旨的,可此刻现身,难免被林公公看在眼里,多生事端。江芙诗轻轻按住她的手,用眼神示意她暂避到屏风后去。
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裙。
林公公笑眯眯地行至跟前,略一躬身:“玉荷公主殿下,又见面了,老奴这次前来是奉了皇后娘娘口谕。”
“娘娘念及公主久居宫外,于宫廷礼仪生疏了些。特赐恩典,明日起,请公主每日辰时入宫,至凤仪宫偏殿,由宫中积年的老嬷嬷为您悉心‘教导礼仪’,巳时方可归府。望公主勤勉习之,莫负娘娘一番苦心。”
……
江芙诗低垂眉睫。
“是,儿臣谨遵母后教诲,明日必定准时入宫,不敢有误。”
“那老奴便回宫复命了。”
等到林公公的脚步声走远,娄冰菱才从屏风后头出来,皱眉道。
“这哪是什么‘教导礼仪’?分明是磋磨人的由头。”
“这么多年,皇后娘娘都对您不闻不问,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想起要尽‘母后’的责任了,铁定是曹彰的事,要变着法地整治您呢。”
这一点,江芙诗也猜到了。
皇后吃了个哑巴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只怕后头还有狠招。
但事已至此,懿旨已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了。
第二天一早。
江芙诗还没来得及吃早膳,就被青黛轻声唤醒,告知宫里的马车已到府门外等候了。
她匆匆换上宫装,马车颠簸着向皇城驶去。
车帘外,天蒙蒙亮,街道上行人稀疏,唯有车轮碾过青石路的辘辘声。
说好辰时入宫,现在才刚过卯时,皇后这是存心不让她安生。
皇后赶紧叫住她:“且慢!”
又给孙嬷嬷使了个眼色,孙嬷嬷立马上前,脸上堆起笑容,拦在了江芙诗身前。
“玉荷公主,娘娘的意思是,您这份孝心实在难得,娘娘心里甚是欢喜。只是……”
“这各宫娘娘的体质各有不同,有的虚不受补,有的忌口颇多。您一番好意,若是哪位主子用了不适,反倒不美,岂不是辜负了殿下的一片纯孝之心?”
“依老奴看,这些阿胶糕,还是暂且都留在凤仪宫,由娘娘代为斟酌分派,方为万全之策。”
江芙诗看了眼皇后,又看了眼嬷嬷,一副纠结的模样。
皇后适时说:“孙嬷嬷说得是,你身子骨弱,近日又受了惊吓,不必再为这些琐事劳神,且先回府养身体。”
江芙诗敛衽行礼:“儿臣谢母后体恤,这便回府静养。”
转过身,迎着宫门外照进来的阳光,直到出了凤仪宫的正殿大门,江芙诗脸上才露出松懈的笑容。
皇后刚才的表情真是太丰富了,早知道,就再备一份送到瑶光殿,就说:感念姐妹情深,特奉上滋补之物,愿皇姐早日康健。
恰从御花园穿行,远远瞧见瑶光殿的掌事宫女领着两个小宫女走过,江芙诗叫住她:“请留步。听说皇姐前段时间玉体违和,不知现在可大好了?”
那掌事宫女见是玉荷公主,虽心下诧异,仍恭敬回话:“劳公主挂心,玉瑶公主已无大碍,就是身上还有些痒痕未消,心情郁结,不愿见人。”
江芙诗故作忧心忡忡:“那本宫便不去打扰了。还请转告皇姐,好生将养。”
掌事宫女恭敬应下:“奴婢定当转达。”
真是畅快舒爽的一天,江芙诗心情愉悦地乘马车出宫。刚在公主府后门停稳,早已在此等候的曹三便快步迎了上来。
这些天,她每隔三日就会给曹三一包药粉,让他伺机加到曹彰的茶水里。
按药效估算,曹彰应该出现初期症状了。
江芙诗问道:“曹彰最近身体可有什么异样?”
“是。”曹三压低声音回禀,“近些时日,曹彰时冷时热,偶尔还会伴随气虚,请了府医来看,说是纵欲过度,体虚之症,只开了些温补的方子,并未起疑。”
哦……
纵欲过度,她倒是从没有联想到这一点,之前她还以为会被误诊成风寒入体或脾胃失调。
“你作为曹彰的贴身长随,对他的日常应该十分了解,你且说说,他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曹三略一思索:“回殿下,曹彰素来喜好流连撷芳阁。先前最宠爱的嫣红姑娘因触怒了他被撵走了,如今正痴迷于新来的桃花姑娘。”
“听闻三日后便是桃花姑娘的梳拢之礼,曹彰放话势在必得,届时必定会亲往撷芳阁。”
江芙诗莞尔一笑。
那正好。
让曹彰身败名裂的良机,当然要选在大庭广众之下。
她随手赏了曹三一锭银子,叮嘱道:“这药粉,待他酒酣耳热、防备最松懈时再下。”
第18章 这哪是什么‘教导礼仪’……
江芙诗离开后,皇后气的直接把手里的瓷杯摔在地上。
周边服侍的宫女吓得魂飞魄散,齐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垂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孙嬷嬷连忙挥手示意宫女们收拾碎片退下,自己则小心翼翼上前:“娘娘,消消气,何必为了那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气坏了凤体?”
皇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
要不是知道玉荷体弱无能,在宫外没见过世面,察觉不出这些药材的底细。
不然,她真怀疑那贱婢是故意这么做来反将一军。
玉荷十岁时被接回宫,生母被追封为蕙妃。当年陛下御驾亲征时与蕙妃相识,情意深浓,一度让她这个皇后都形同虚设。
而今陛下并未立下太子,她的三皇子年纪尚小。在玉荷回宫前,玉瑶本是陛下唯一的嫡出公主,享尽独一份的尊荣。
可现在,陛下多了一个选择。
即便玉荷出身有瑕,也难保陛下不会出于补偿,将她许配给某个重要势力,从而分薄本应属于玉瑶的政治资源。
若是未来,玉瑶的婚事因此被比了下去,她这个皇后的颜面何存?
服侍皇后十余年的孙嬷嬷岂能不知她在想什么,当即上前一步,提议道:“老奴知道娘娘心绪难平,欲除之而后快。”
“可现在不是动手的时机。”
“老奴有一法子,可让玉荷名正言顺地吃些苦头,还叫她有苦说不出。”
“哦?道来听听。”
孙嬷嬷靠近皇后,挨着她低声细语。皇后听完,满意颔首。
“就按你说的做,去吧。”
“是。”
娄冰菱来的时候,刚好是未时初。
江芙诗午睡刚起,就见她提着一个书匣子翩然而至。
“殿下快看,我给您搜罗了什么好东西来?”她打开书匣,里面是几本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的古籍,分别是《药草拾遗》和一套《千金方详解》。
“殿下不是想学医?这些书是我特地命人去找的孤本,费了好大功夫呢。”
其实典籍上的内容江芙诗早已滚瓜烂熟,但面对娄冰菱赤诚的心意,她仍表现得如获至宝,珍而重之地让青黛收好。
两人并肩坐在窗下的软榻。
紫苏端上刚出炉的杏仁茶,浓郁的甜香立时在室内弥漫开来。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茶盏和两人纤细的手指上,暖意融融。
“殿下……”娄冰菱俏皮挑眉:“您还记得那日,慈安寺遇到的永嘉侯嫡女,李婉如吗?”
“嗯?”
那当然是记得的。
李婉如偷偷往她要点燃的盘龙香上洒红宝草粉,意图让她受伤,结果被她将计就计,把沾了七步乱神散的线香递到她手中,让她佛前失仪,丑态百出。
“她怎么了?”
娄冰菱身为太尉之女,消息远比深居简出的江芙诗灵通。
“她呀,‘出大名了’。那日她在慈安寺忽然发疯一幕,被在场的香客们传开了。”
“她在佛前言行无状、秽语连连,已经成为了京中谈资。”
听了这话,江芙诗端起杏仁茶,轻轻吹了吹气,唇角弯起一抹淡淡的弧度,“是么。”
“李婉如平时仗着自己的身份,言语刻薄,在京中贵女圈里早就树敌无数。”
“这回她出了这么大的丑,京中那些与她有过节的贵女们得知后,都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巴不得她再也翻不了身。”
“因为这事,李婉如这段时间都称病躲在侯府里,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对了殿下。”娄冰菱话锋一转:“您与曹彰结下梁子,他毕竟是皇后的亲侄,皇后她……”
有些话不经说,一说就应事。
这不话音刚落,院外就通传,凤仪宫的大太监林公公来了。
江芙诗与娄冰菱对视一眼,神色微凝。
娄冰菱立刻会意,起身就想避开。
照理说,娄冰菱作为臣女,是需要下跪迎接皇后谕旨的,可此刻现身,难免被林公公看在眼里,多生事端。江芙诗轻轻按住她的手,用眼神示意她暂避到屏风后去。
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裙。
林公公笑眯眯地行至跟前,略一躬身:“玉荷公主殿下,又见面了,老奴这次前来是奉了皇后娘娘口谕。”
“娘娘念及公主久居宫外,于宫廷礼仪生疏了些。特赐恩典,明日起,请公主每日辰时入宫,至凤仪宫偏殿,由宫中积年的老嬷嬷为您悉心‘教导礼仪’,巳时方可归府。望公主勤勉习之,莫负娘娘一番苦心。”
……
江芙诗低垂眉睫。
“是,儿臣谨遵母后教诲,明日必定准时入宫,不敢有误。”
“那老奴便回宫复命了。”
等到林公公的脚步声走远,娄冰菱才从屏风后头出来,皱眉道。
“这哪是什么‘教导礼仪’?分明是磋磨人的由头。”
“这么多年,皇后娘娘都对您不闻不问,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想起要尽‘母后’的责任了,铁定是曹彰的事,要变着法地整治您呢。”
这一点,江芙诗也猜到了。
皇后吃了个哑巴亏,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只怕后头还有狠招。
但事已至此,懿旨已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了。
第二天一早。
江芙诗还没来得及吃早膳,就被青黛轻声唤醒,告知宫里的马车已到府门外等候了。
她匆匆换上宫装,马车颠簸着向皇城驶去。
车帘外,天蒙蒙亮,街道上行人稀疏,唯有车轮碾过青石路的辘辘声。
说好辰时入宫,现在才刚过卯时,皇后这是存心不让她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