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又盯着人儿看了一会儿,他才吹了蜡烛,脱了外衣,因为只有一床被子,他便也钻进了被子,两人间的距离近了些,绵长轻柔的呼吸也呼上了他的脸,难得惹起一阵热意。
时怀瑾想将人搂进怀里,正踌躇着怎样轻手轻脚才能不把她惹醒,昭黎竟此时翻了个身,便朝他怀里钻去,同时伸手搂住了男人劲瘦的腰身。
时怀瑾愣了一瞬,明显感觉到她同自己不同的身躯,身子明显一僵,而后又调整了下位置,让她睡得更舒服些,下巴轻轻抵在她头顶,从肩膀处搂住她,也就睡下了。
再醒来,已是鸡鸣入耳。
作者有话说:
----------------------
第7章
听见鸡鸣昭黎也睁开眼睛,见时怀瑾已经起身,便迅速穿好衣服,又听见皎月在外头敲门:“少奶奶,我见早市开了,就去买了些早点来,您起了吗,要不要吃一些?”
“进来就是。”昭黎答。
皎月在外头应了声,便推门进来了:“少奶奶少爷您看,我买的桃酥、笼包子、豆浆还有几块红枣馒头,这都是少奶奶平日里爱吃的,”她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同时怀瑾道,“也不知道二少爷喜欢吃什么,所以就只买了平日里常见的和少奶奶爱吃的。”
“无妨。”言罢时怀瑾便拿了块红枣馒头来吃。
昭黎吃了几口包子,又问:“皎月吃过了?”
皎月点点头:“嗯,奴婢已经吃过了,少奶奶放心就是。”
既如此,昭黎便不再多问,又应付着吃了几口,眼见差不多了,便拽了拽时怀瑾的衣袖:“二哥我们启程罢。”
“好,走吧。”
一行人又踏上了行程,一路上都比较平顺,没什么要紧事也没什么堵塞,昭黎因为感觉像之前那样着急,与其把身子都搞坏了,倒不如路上好好歇下,养足了精神再去忙之后的事。
想着想着昭黎便坐着闭目养神,若更乏了便自觉靠进时怀瑾怀中小憩片刻。
如此过了二日,终于到了京城。
几人找了京城的一处酒家歇下,伪装成商人,安顿好便开始在屋内商量对策。
“二哥,父亲只跟我们说是商人,却没告诉我们是做哪些生意的,还是说哪些都可以?”
时怀瑾拿出一张皲裂的宣纸,上面的小字密密麻麻的,他看了一会儿像是在寻什么话一般,指着一行字道:“你看这里,孟絮此人妻妾成群,宠妾无度,且其小妾皆年十五至二十之间,便是同你相仿的年纪,夫人想想,你最喜欢什么玩意儿呢?”
昭黎歪着脑袋,双唇微抿,有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整个人笼罩在光晕中,连发丝都在发光,美得如闲山伴月。
“我的话,看见些脂粉珠钗,还有好看的衣裳,新兴的杂书都觉欢喜——”她话锋一转,“我明白了,我们扮作布料贩子就好,顺带还做点脂粉生意,来这里想开辟新的商机,便去寻了孟大人作贺礼,望其多加关照。可行得通?”
时怀瑾点头表示赞许:“夫人说得极是。”
“那事不宜迟我们快去寻陆大人吧!”
“好,即刻动身。”
京城繁华,不比渝州那般静谧温馨,这里喧闹异常,只是寻常的日子,便把所有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见如此,二人便决定步行过去,简单交代了丫头小子几句就去了。
“二哥,你知道陆家在哪吗?”
“儿时去过,不过年岁久了也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应该在朱雀大街上,陆家世代显赫,若去了朱雀大街,最排场的那处府邸便是陆家,想是没错的。”
昭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们先找些本地人问下朱雀大街在哪。”
言罢便见了一个拿着糖葫芦跑来跑去的小女娃,昭黎拦住她,将随身带的蜜饯递给她道:“小姑娘,你是京城本地人吗?”
那小女娃收了蜜饯,虽不知眼前的人所为何事,但瞧着面善,便点点头。
“那你知道朱雀大街在哪里吗?”
女娃鼻尖上沾了糖,点头如捣蒜:“我知道,我家就在朱雀大街!”
闻言夫妻二人便知这想必也是哪家小姐,偷跑出来玩的,昭黎又蹲下身笑道:“那你能领姐姐去朱雀大街吗,姐姐还给蜜饯吃哦~”
听见还有蜜饯,小女娃便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带着二人去了朱雀大街。
昭黎又觉她看上去七八岁的年纪,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安全,便把蜜饯塞给她后道:“谢谢你,这些蜜饯都给你,不过你要答应姐姐一件事,姐姐看着你乖乖回家好不好?你还这么小,自己一个人不安全的,万一被坏人掳走了怎么办?他们都吃小孩的!”为了让她信服,昭黎还特地作了特别夸张的鬼脸。
那小女娃满口应着,昭黎看着她消失在一户人家门前才放心地去寻陆家。
这一切被时怀瑾看在眼里只觉这小女娃可爱,央央更是讨人欢喜,原以为她作为她家里最小的孩子应不懂得哄小孩子,但看样子并非如此,想着,他便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这笑恰好被昭黎捕捉到,问道:“二哥你笑什么?”
两人边走着边说:“我在想,一个女婴从出生长到刚刚那个小姑娘这样需要多久,从七八岁的小姑娘长成你如今模样又需要多久呢?”
昭黎没听懂他的言外之意,便跟了句:“你连女儿都没有你考虑这么些干什么?”绕道到他前面倒着走,仰头看他,“二哥想要女儿吗?”
时怀瑾不置可否:“要长得你这般可爱才好。”阳光下男人眼底的笑意渐浓,只是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毫无波澜的样子,还是一副谦谦公子模样。
被他看得不自在,昭黎打了个冷战:“大街上的胡说八道,你倒是不嫌害臊!”
见眼前的女孩红了脸,时怀瑾也不再逗她,忽瞥见前面一处宅子惹眼得很,同其它宅子通身的气派就不一样,眯了眯眼,看得清了些:“央央你回头看眼,前面是不是陆府?”
闻言昭黎转身而望,定睛一看——
“陆宅”二字正硕然与门匾上,前头是两个看门的小厮。
二人前去询问,被拦住去路:“站住,这里岂是闲杂人等能擅闯的?”
时怀瑾作揖道:“在下时卿之子时怀瑾,今携妻来拜访陆叔父,劳烦小哥去通禀一声。”
“时家人?你们且在此等候,待我前去回了我家老爷。”其中一个小厮说罢便进了府。
不消片刻,那人就回来了:“老爷有令,请时二少爷和二少奶奶进府中详谈。”
听见这话,夫妻二人便跟了来引路的小厮去了正厅,只见那陆大人正来回踱步,见他们二人来了,才舒展了眉头。
遣散了丫鬟小子后,陆大人才道:“前日晚上时家就来人告知我了,我这就盼着贤侄来呢,时大哥在信里说事情要贤侄来面谈,我这左盼右等,终于把你们二人等来了。”
陆大人盯着昭黎看了几眼,开口道:“承风,你这媳妇我看着面善,想是谁家小姐?我许是见过的。”
昭黎忙行礼道:“回陆叔叔的话,小女沈正天之女。”
“沈正天的女儿?”陆大人也知道渝州沈家这些天遭难了,又道,“沈正天家的小女儿?”
“正是。”
“都长这么大了。”
昭黎看了眼时怀瑾,他会意:“陆叔叔,我们快先进入正题吧。”
三人皆入了座后,时怀瑾便把这些天沈家的遭遇详细地说了一遍,又把昭黎在渝州寻了那么多人都没人愿意帮忙的事情一同说与他。
陆大人听了这些话连连叹息:“哎!想那沈正天一生清廉,一直奉行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他过于耿直,这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才被孟絮那样的小人算计了去,如今落得这么个下场,我同他不算太熟,都觉得唏嘘。”
陆大人又道:“你们有什么打算?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尽管提就行,不拘于什么,银两也好,权力也罢,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尽管提就是,”他的脸忽地就冷了下来,“毕竟那孟絮,强抢民女、私吞军饷、做账造假,无恶不作,如今有个机会,我定要参他一本!”
见得陆大人如此气愤,二人便知这方的助力是稳当的了。
昭黎拿了包袱里装的账簿和渝州几位官员的供词来给陆大人看:“陆叔叔您看,这是我父亲当初同孟絮生意还有军务以及各类事务交接的账簿,上面看来,似乎就要确定是孟絮造假,便能还我母家在贪污上的清白。这里还有些通敌的信,都是从渝州另外那些同这件事情有牵扯的官员那里拿来的,都是被我父亲扣押下的,我认为——”昭黎顿了顿,不知该不该说。
“你说就是,陆叔叔自有定夺。”
听时怀瑾这么说,昭黎便继续说下去:“我认为我父亲早就知道了孟絮通敌叛国的事情,只是这些信一直来往着,父亲就想着等证据链完整了再把此事奏上去。只是没想到孟絮狡诈阴险至此,竟将我父亲反将一军,颠倒黑白。我竟不知父亲忠君爱国的性子会是割断他兢兢业业多年的刃……”
时怀瑾想将人搂进怀里,正踌躇着怎样轻手轻脚才能不把她惹醒,昭黎竟此时翻了个身,便朝他怀里钻去,同时伸手搂住了男人劲瘦的腰身。
时怀瑾愣了一瞬,明显感觉到她同自己不同的身躯,身子明显一僵,而后又调整了下位置,让她睡得更舒服些,下巴轻轻抵在她头顶,从肩膀处搂住她,也就睡下了。
再醒来,已是鸡鸣入耳。
作者有话说:
----------------------
第7章
听见鸡鸣昭黎也睁开眼睛,见时怀瑾已经起身,便迅速穿好衣服,又听见皎月在外头敲门:“少奶奶,我见早市开了,就去买了些早点来,您起了吗,要不要吃一些?”
“进来就是。”昭黎答。
皎月在外头应了声,便推门进来了:“少奶奶少爷您看,我买的桃酥、笼包子、豆浆还有几块红枣馒头,这都是少奶奶平日里爱吃的,”她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同时怀瑾道,“也不知道二少爷喜欢吃什么,所以就只买了平日里常见的和少奶奶爱吃的。”
“无妨。”言罢时怀瑾便拿了块红枣馒头来吃。
昭黎吃了几口包子,又问:“皎月吃过了?”
皎月点点头:“嗯,奴婢已经吃过了,少奶奶放心就是。”
既如此,昭黎便不再多问,又应付着吃了几口,眼见差不多了,便拽了拽时怀瑾的衣袖:“二哥我们启程罢。”
“好,走吧。”
一行人又踏上了行程,一路上都比较平顺,没什么要紧事也没什么堵塞,昭黎因为感觉像之前那样着急,与其把身子都搞坏了,倒不如路上好好歇下,养足了精神再去忙之后的事。
想着想着昭黎便坐着闭目养神,若更乏了便自觉靠进时怀瑾怀中小憩片刻。
如此过了二日,终于到了京城。
几人找了京城的一处酒家歇下,伪装成商人,安顿好便开始在屋内商量对策。
“二哥,父亲只跟我们说是商人,却没告诉我们是做哪些生意的,还是说哪些都可以?”
时怀瑾拿出一张皲裂的宣纸,上面的小字密密麻麻的,他看了一会儿像是在寻什么话一般,指着一行字道:“你看这里,孟絮此人妻妾成群,宠妾无度,且其小妾皆年十五至二十之间,便是同你相仿的年纪,夫人想想,你最喜欢什么玩意儿呢?”
昭黎歪着脑袋,双唇微抿,有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整个人笼罩在光晕中,连发丝都在发光,美得如闲山伴月。
“我的话,看见些脂粉珠钗,还有好看的衣裳,新兴的杂书都觉欢喜——”她话锋一转,“我明白了,我们扮作布料贩子就好,顺带还做点脂粉生意,来这里想开辟新的商机,便去寻了孟大人作贺礼,望其多加关照。可行得通?”
时怀瑾点头表示赞许:“夫人说得极是。”
“那事不宜迟我们快去寻陆大人吧!”
“好,即刻动身。”
京城繁华,不比渝州那般静谧温馨,这里喧闹异常,只是寻常的日子,便把所有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见如此,二人便决定步行过去,简单交代了丫头小子几句就去了。
“二哥,你知道陆家在哪吗?”
“儿时去过,不过年岁久了也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应该在朱雀大街上,陆家世代显赫,若去了朱雀大街,最排场的那处府邸便是陆家,想是没错的。”
昭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们先找些本地人问下朱雀大街在哪。”
言罢便见了一个拿着糖葫芦跑来跑去的小女娃,昭黎拦住她,将随身带的蜜饯递给她道:“小姑娘,你是京城本地人吗?”
那小女娃收了蜜饯,虽不知眼前的人所为何事,但瞧着面善,便点点头。
“那你知道朱雀大街在哪里吗?”
女娃鼻尖上沾了糖,点头如捣蒜:“我知道,我家就在朱雀大街!”
闻言夫妻二人便知这想必也是哪家小姐,偷跑出来玩的,昭黎又蹲下身笑道:“那你能领姐姐去朱雀大街吗,姐姐还给蜜饯吃哦~”
听见还有蜜饯,小女娃便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带着二人去了朱雀大街。
昭黎又觉她看上去七八岁的年纪,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安全,便把蜜饯塞给她后道:“谢谢你,这些蜜饯都给你,不过你要答应姐姐一件事,姐姐看着你乖乖回家好不好?你还这么小,自己一个人不安全的,万一被坏人掳走了怎么办?他们都吃小孩的!”为了让她信服,昭黎还特地作了特别夸张的鬼脸。
那小女娃满口应着,昭黎看着她消失在一户人家门前才放心地去寻陆家。
这一切被时怀瑾看在眼里只觉这小女娃可爱,央央更是讨人欢喜,原以为她作为她家里最小的孩子应不懂得哄小孩子,但看样子并非如此,想着,他便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这笑恰好被昭黎捕捉到,问道:“二哥你笑什么?”
两人边走着边说:“我在想,一个女婴从出生长到刚刚那个小姑娘这样需要多久,从七八岁的小姑娘长成你如今模样又需要多久呢?”
昭黎没听懂他的言外之意,便跟了句:“你连女儿都没有你考虑这么些干什么?”绕道到他前面倒着走,仰头看他,“二哥想要女儿吗?”
时怀瑾不置可否:“要长得你这般可爱才好。”阳光下男人眼底的笑意渐浓,只是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毫无波澜的样子,还是一副谦谦公子模样。
被他看得不自在,昭黎打了个冷战:“大街上的胡说八道,你倒是不嫌害臊!”
见眼前的女孩红了脸,时怀瑾也不再逗她,忽瞥见前面一处宅子惹眼得很,同其它宅子通身的气派就不一样,眯了眯眼,看得清了些:“央央你回头看眼,前面是不是陆府?”
闻言昭黎转身而望,定睛一看——
“陆宅”二字正硕然与门匾上,前头是两个看门的小厮。
二人前去询问,被拦住去路:“站住,这里岂是闲杂人等能擅闯的?”
时怀瑾作揖道:“在下时卿之子时怀瑾,今携妻来拜访陆叔父,劳烦小哥去通禀一声。”
“时家人?你们且在此等候,待我前去回了我家老爷。”其中一个小厮说罢便进了府。
不消片刻,那人就回来了:“老爷有令,请时二少爷和二少奶奶进府中详谈。”
听见这话,夫妻二人便跟了来引路的小厮去了正厅,只见那陆大人正来回踱步,见他们二人来了,才舒展了眉头。
遣散了丫鬟小子后,陆大人才道:“前日晚上时家就来人告知我了,我这就盼着贤侄来呢,时大哥在信里说事情要贤侄来面谈,我这左盼右等,终于把你们二人等来了。”
陆大人盯着昭黎看了几眼,开口道:“承风,你这媳妇我看着面善,想是谁家小姐?我许是见过的。”
昭黎忙行礼道:“回陆叔叔的话,小女沈正天之女。”
“沈正天的女儿?”陆大人也知道渝州沈家这些天遭难了,又道,“沈正天家的小女儿?”
“正是。”
“都长这么大了。”
昭黎看了眼时怀瑾,他会意:“陆叔叔,我们快先进入正题吧。”
三人皆入了座后,时怀瑾便把这些天沈家的遭遇详细地说了一遍,又把昭黎在渝州寻了那么多人都没人愿意帮忙的事情一同说与他。
陆大人听了这些话连连叹息:“哎!想那沈正天一生清廉,一直奉行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他过于耿直,这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才被孟絮那样的小人算计了去,如今落得这么个下场,我同他不算太熟,都觉得唏嘘。”
陆大人又道:“你们有什么打算?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尽管提就行,不拘于什么,银两也好,权力也罢,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尽管提就是,”他的脸忽地就冷了下来,“毕竟那孟絮,强抢民女、私吞军饷、做账造假,无恶不作,如今有个机会,我定要参他一本!”
见得陆大人如此气愤,二人便知这方的助力是稳当的了。
昭黎拿了包袱里装的账簿和渝州几位官员的供词来给陆大人看:“陆叔叔您看,这是我父亲当初同孟絮生意还有军务以及各类事务交接的账簿,上面看来,似乎就要确定是孟絮造假,便能还我母家在贪污上的清白。这里还有些通敌的信,都是从渝州另外那些同这件事情有牵扯的官员那里拿来的,都是被我父亲扣押下的,我认为——”昭黎顿了顿,不知该不该说。
“你说就是,陆叔叔自有定夺。”
听时怀瑾这么说,昭黎便继续说下去:“我认为我父亲早就知道了孟絮通敌叛国的事情,只是这些信一直来往着,父亲就想着等证据链完整了再把此事奏上去。只是没想到孟絮狡诈阴险至此,竟将我父亲反将一军,颠倒黑白。我竟不知父亲忠君爱国的性子会是割断他兢兢业业多年的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