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索红珠坐在马上,频频回首,只见赫连央端坐在马车中,专心致志的翻动着书本。
小小的人儿,似乎一点也不怕冷,随意披着貂裘毯子,身上只穿着薄薄的棉衣。她手举着书,那样认真的看着,跟个大人似的。
她还不到五岁,怎的这般沉静?
留意到索红珠注视的目光,赫连央送目过去,笑问:大将军为何这般看着我?
索红珠微笑道:天这么冷,殿下怎么还开着窗?
赫连央道:我天生体热,无惧寒冷。再说凉快些,让人头脑清醒,更有助于读书。
索红珠劝道:马车颠簸,殿下睡一会儿吧。你年纪小,人又聪慧,何必如此紧张功课?
赫连央给她看了眼手中的书封,这倒不是功课,是义母送给我的史书。我闲来无事,看着玩玩。如今嬅国境内的官道都是柏油路,我的马车又换了嬅国新制的轮胎,一点也不觉颠簸。
我年纪虽小,却也该勤学苦读。若有一日天降大任于我,好从容应对。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带着一丝狡黠,那副神态简直是活脱脱的小陆锦澜。
索红珠心里咯噔了一下又一下,她本来是痴狂的血统论者。
赫连央不是先皇骨血,让她心有疑虑。
可她现在忽然想:赫连央既然有陆锦澜的骨血,能不能也像陆锦澜那样,成为一代英主呢?
或许,可以试试?
*
姜国忙着内乱,嬅国却在准备着春耕了。
项如蓁看着各地送来的喜报,高兴极了。当初她和陆锦澜坚持推行的科学种田法,一年比一年完善,农户的收成几乎翻了一倍还多。
项如蓁兴冲冲的去找陆锦澜,发现陆锦澜正在命人收拾东西,关山月和徐琳也在。
项如蓁忙问:皇上,你这是要做什么?
陆锦澜笑道:我正想派人通知你和无辛,正好你来了。你也回去收拾东西吧,咱们准备下江南。
之前陆锦澜让关山月寻人,关山月寻到了,有人在姑苏大孤寺附近见过清玄。
陆锦澜一想,她还没下过江南呢。这些年都在北方折腾,见惯了大漠孤烟塞北风光,见识了西风残照辽阔高原,还没去看过江南水乡。
都说这江山是她的,可她还没仔细瞧瞧呢。正好借此机会,出趟门,旅旅游,享受享受,顺便把清玄和孩子接回来。
她是这么想的,但她当然不会这么说。朋友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但就因为推心置腹,她完全知道项如蓁会怎么想。
所以当项如蓁问:下江南做什么?
陆锦澜刚要拿出新编的理由,关山月已经开口道:之前皇上让我寻访的清玄法师找到了,在姑苏大孤寺。
话一出口,陆锦澜便揉了揉耳朵,她预感到项如蓁要开始念经了。
徐琳不了解情况,还在一旁附和道:啊,皇上真是重情重义。
果然,陆锦澜紧接着便听到项如蓁深吸一口气,开始吟唱。
皇上身负天下,岂可为了一个男人大动干戈?皇上出门不是小事,一路上花费不少。
眼下咱们虽然国力昌盛,但也要居安思危。这几年咱们大兴土木搞建设,已经花费巨大。今年工部的工程规划比往年更多,又要有许多大的开销。
皇上这一出宫,各地官吏军民接驾送驾,实在是劳民伤财
陆锦澜连连摆了摆手,找清玄只是顺便的事儿,朕心系天下,岂会为了一个男人折腾千里?这不是快春耕了吗?江南是鱼米之乡,朕想巡视春耕,体察民情。
无需叨扰大小官吏军民一干人等,朕微服私访,花不了多少钱。朕把皇母带上,一应开销,自有陆家出,不必动用国库的钱。
关山月眉头微蹙,还在暗自寻思:皇上刚才没提巡视春耕的事啊!
徐琳已经面不改色,老成持重地说道:皇上重情重义不假,但更重农。
关山月猛地看向她,她没见过世界上这么会拍马屁的人,还能这么急转弯?
如此一说,项如蓁的担忧通通解决了。她便不再说什么,只是欣然地问道:那咱们何时启程?
*
三天后,一辆商人打扮的车马出了京城,一路往江南去。
陆锦澜、晏无辛、项如蓁三人骑着马在前,关山月、徐琳骑着马在后,马车里坐着陆今朝和平希玉。
平希玉原本是怎么也不肯上车的,一个劲儿念叨着:没有皇上骑马,我坐车的道理。
陆锦澜直接把她按在车上,咱们出来了就不分皇上臣子了,都是老百姓。您是我的长辈,你就坐车吧,我倒愿意和她们骑马。
一句长辈把平希玉弄得眼圈都红了,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陆今朝拉着她笑道:这孩子一向如此,当了皇上也没架子的。你陪着我坐车,别看坐车轻巧,这些年轻人都是只做大事不理杂事的,路上食宿都指着咱们两个老家伙操心安排呢。
陆锦澜闻言笑道:我就说带两个男人出来,应付些琐事,您非不让。这么一来,可不就得您和平掌柜操心了吗?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江南,只顾着玩,别的我可不管了。
项如蓁策马过来,说什么呢?
陆锦澜嘿嘿一笑,说体察民情的事儿。
几天行程下来,陆今朝最先后悔。她来找陆锦澜说话,一见面怪道:你这裤脚怎么湿了一块?
陆锦澜:别提了,我刚去倒洗脚水,手一滑溅了我自己一鞋,裤脚都湿了。
陆今朝笑问:你是不是好几年没倒过洗脚水了?
陆锦澜笑道:岂止啊!自从有了夫郎,我就没自己洗过脚。
在家里腰都不用弯,在宫里也有人伺候着,就是在军营里也有打杂收拾的。
这回出来,您不让我带男人,说琐事您来管。如蓁不让我带随从,说她伺候我,早不知道她跑哪儿去了,我不伺候她就不错了。
母女俩笑了笑,陆今朝道:不让你带男人出来,是娘错了。咱们这一群大女人,还真需要几个细心周到的男人照顾。
我看,咱们路上找找,合适的带回宫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买几个侍男,让他们打打短工,咱们多给些工钱。只不过这样一来,咱们路上说话就不便了。
陆锦澜听着话音儿,陆今朝是仔细寻思过这事儿了。
她愣了一下,这有点突然吧?一时半会儿的,上哪找去?咱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合适的啊。找到清玄就好了,他回不回宫的另说,先让他把我这脏衣服洗了。
陆今朝微微一笑,你是皇上,找男人自然严格些,不好找。我就不一样了,我这个岁数,又是个商人,不难找。
陆锦澜脑内一阵乌鸦飞过,她突然开始怀疑:陆今朝一开始不让她带男人,不会就是为了路上收几个吧?
晏无辛进屋的时候,看见陆锦澜坐在床边发呆,你想什么呢?
陆锦澜回了回神,没什么,想到一句诗,老妇聊发少年狂。对了,你干什么去了?
晏无辛喜道:我到街上打听新鲜事啊!你猜怎么着?真让我打听到一件趣事。
本地富商刘员外家的两个儿子要出嫁,听说个个长得如花似玉,堪称绝色。明儿个公开招亲,这附近十几个镇的少娘都来了,咱也去凑个热闹?
陆锦澜不以为然,这小地方,能有什么绝色?明儿个看看再说吧。
两人正说着,徐琳在外面求见,皇陆二侠,方便进去吗?
进来。
徐琳端着一大盆热水进来,皇上,您要不要洗个脚?
陆锦澜叹了口气,你来晚了,我都洗完了。
小小的人儿,似乎一点也不怕冷,随意披着貂裘毯子,身上只穿着薄薄的棉衣。她手举着书,那样认真的看着,跟个大人似的。
她还不到五岁,怎的这般沉静?
留意到索红珠注视的目光,赫连央送目过去,笑问:大将军为何这般看着我?
索红珠微笑道:天这么冷,殿下怎么还开着窗?
赫连央道:我天生体热,无惧寒冷。再说凉快些,让人头脑清醒,更有助于读书。
索红珠劝道:马车颠簸,殿下睡一会儿吧。你年纪小,人又聪慧,何必如此紧张功课?
赫连央给她看了眼手中的书封,这倒不是功课,是义母送给我的史书。我闲来无事,看着玩玩。如今嬅国境内的官道都是柏油路,我的马车又换了嬅国新制的轮胎,一点也不觉颠簸。
我年纪虽小,却也该勤学苦读。若有一日天降大任于我,好从容应对。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带着一丝狡黠,那副神态简直是活脱脱的小陆锦澜。
索红珠心里咯噔了一下又一下,她本来是痴狂的血统论者。
赫连央不是先皇骨血,让她心有疑虑。
可她现在忽然想:赫连央既然有陆锦澜的骨血,能不能也像陆锦澜那样,成为一代英主呢?
或许,可以试试?
*
姜国忙着内乱,嬅国却在准备着春耕了。
项如蓁看着各地送来的喜报,高兴极了。当初她和陆锦澜坚持推行的科学种田法,一年比一年完善,农户的收成几乎翻了一倍还多。
项如蓁兴冲冲的去找陆锦澜,发现陆锦澜正在命人收拾东西,关山月和徐琳也在。
项如蓁忙问:皇上,你这是要做什么?
陆锦澜笑道:我正想派人通知你和无辛,正好你来了。你也回去收拾东西吧,咱们准备下江南。
之前陆锦澜让关山月寻人,关山月寻到了,有人在姑苏大孤寺附近见过清玄。
陆锦澜一想,她还没下过江南呢。这些年都在北方折腾,见惯了大漠孤烟塞北风光,见识了西风残照辽阔高原,还没去看过江南水乡。
都说这江山是她的,可她还没仔细瞧瞧呢。正好借此机会,出趟门,旅旅游,享受享受,顺便把清玄和孩子接回来。
她是这么想的,但她当然不会这么说。朋友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但就因为推心置腹,她完全知道项如蓁会怎么想。
所以当项如蓁问:下江南做什么?
陆锦澜刚要拿出新编的理由,关山月已经开口道:之前皇上让我寻访的清玄法师找到了,在姑苏大孤寺。
话一出口,陆锦澜便揉了揉耳朵,她预感到项如蓁要开始念经了。
徐琳不了解情况,还在一旁附和道:啊,皇上真是重情重义。
果然,陆锦澜紧接着便听到项如蓁深吸一口气,开始吟唱。
皇上身负天下,岂可为了一个男人大动干戈?皇上出门不是小事,一路上花费不少。
眼下咱们虽然国力昌盛,但也要居安思危。这几年咱们大兴土木搞建设,已经花费巨大。今年工部的工程规划比往年更多,又要有许多大的开销。
皇上这一出宫,各地官吏军民接驾送驾,实在是劳民伤财
陆锦澜连连摆了摆手,找清玄只是顺便的事儿,朕心系天下,岂会为了一个男人折腾千里?这不是快春耕了吗?江南是鱼米之乡,朕想巡视春耕,体察民情。
无需叨扰大小官吏军民一干人等,朕微服私访,花不了多少钱。朕把皇母带上,一应开销,自有陆家出,不必动用国库的钱。
关山月眉头微蹙,还在暗自寻思:皇上刚才没提巡视春耕的事啊!
徐琳已经面不改色,老成持重地说道:皇上重情重义不假,但更重农。
关山月猛地看向她,她没见过世界上这么会拍马屁的人,还能这么急转弯?
如此一说,项如蓁的担忧通通解决了。她便不再说什么,只是欣然地问道:那咱们何时启程?
*
三天后,一辆商人打扮的车马出了京城,一路往江南去。
陆锦澜、晏无辛、项如蓁三人骑着马在前,关山月、徐琳骑着马在后,马车里坐着陆今朝和平希玉。
平希玉原本是怎么也不肯上车的,一个劲儿念叨着:没有皇上骑马,我坐车的道理。
陆锦澜直接把她按在车上,咱们出来了就不分皇上臣子了,都是老百姓。您是我的长辈,你就坐车吧,我倒愿意和她们骑马。
一句长辈把平希玉弄得眼圈都红了,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陆今朝拉着她笑道:这孩子一向如此,当了皇上也没架子的。你陪着我坐车,别看坐车轻巧,这些年轻人都是只做大事不理杂事的,路上食宿都指着咱们两个老家伙操心安排呢。
陆锦澜闻言笑道:我就说带两个男人出来,应付些琐事,您非不让。这么一来,可不就得您和平掌柜操心了吗?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江南,只顾着玩,别的我可不管了。
项如蓁策马过来,说什么呢?
陆锦澜嘿嘿一笑,说体察民情的事儿。
几天行程下来,陆今朝最先后悔。她来找陆锦澜说话,一见面怪道:你这裤脚怎么湿了一块?
陆锦澜:别提了,我刚去倒洗脚水,手一滑溅了我自己一鞋,裤脚都湿了。
陆今朝笑问:你是不是好几年没倒过洗脚水了?
陆锦澜笑道:岂止啊!自从有了夫郎,我就没自己洗过脚。
在家里腰都不用弯,在宫里也有人伺候着,就是在军营里也有打杂收拾的。
这回出来,您不让我带男人,说琐事您来管。如蓁不让我带随从,说她伺候我,早不知道她跑哪儿去了,我不伺候她就不错了。
母女俩笑了笑,陆今朝道:不让你带男人出来,是娘错了。咱们这一群大女人,还真需要几个细心周到的男人照顾。
我看,咱们路上找找,合适的带回宫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买几个侍男,让他们打打短工,咱们多给些工钱。只不过这样一来,咱们路上说话就不便了。
陆锦澜听着话音儿,陆今朝是仔细寻思过这事儿了。
她愣了一下,这有点突然吧?一时半会儿的,上哪找去?咱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合适的啊。找到清玄就好了,他回不回宫的另说,先让他把我这脏衣服洗了。
陆今朝微微一笑,你是皇上,找男人自然严格些,不好找。我就不一样了,我这个岁数,又是个商人,不难找。
陆锦澜脑内一阵乌鸦飞过,她突然开始怀疑:陆今朝一开始不让她带男人,不会就是为了路上收几个吧?
晏无辛进屋的时候,看见陆锦澜坐在床边发呆,你想什么呢?
陆锦澜回了回神,没什么,想到一句诗,老妇聊发少年狂。对了,你干什么去了?
晏无辛喜道:我到街上打听新鲜事啊!你猜怎么着?真让我打听到一件趣事。
本地富商刘员外家的两个儿子要出嫁,听说个个长得如花似玉,堪称绝色。明儿个公开招亲,这附近十几个镇的少娘都来了,咱也去凑个热闹?
陆锦澜不以为然,这小地方,能有什么绝色?明儿个看看再说吧。
两人正说着,徐琳在外面求见,皇陆二侠,方便进去吗?
进来。
徐琳端着一大盆热水进来,皇上,您要不要洗个脚?
陆锦澜叹了口气,你来晚了,我都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