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晏无辛道:圣旨是真的,只是皇上圣意有变,不信的可以去内廷司察看皇上亲笔书写的原件。
  另一个也起身不服道:皇室血统,不可混淆!我们只认原来的大皇女。
  晏无辛眉头一皱,火速拔刀,唰唰两下解决了二人。
  电光火石之间,许多人都未反应过来,只是张着嘴,惊诧地看着这一幕。
  晏无辛将刀入鞘,我再说一遍,圣旨上真的。谁敢抗旨,立斩。还有谁有异议吗?
  众人望着乌压压的赤诚军,纷纷低下了头。
  *
  赵祉钰将立储的圣旨放在枕下,正安然入睡,忽听得外面杀声震天。
  她的心腹亲随闯进来,殿下,陆锦澜反了。大家顶不住了,您快逃吧!
  赵祉钰惊道:怎么可能?她能有多少人马?两万禁军都顶不住?
  她提着剑就要冲出去,走到门口,却被陆锦澜的剑刃抵了回来。
  陆锦澜警告赵祉钰,你不要挣扎了,你不是我的对手。
  她使了个眼色,岳蝉立刻带人将赵祉钰身边的亲随拿下,押了出去,顺便下了赵祉钰的兵器。
  赵祉钰双眼一闭,心知大势已去,颓然地跌坐到椅子上。
  身后的亲卫搬了张椅子过来,陆锦澜也坐下来,与赵祉钰面面相对。
  陆锦澜道:上次我来找你,你不肯见我,如今咱们还是见了。其实有一个问题我早该问你,只不过之前我以为那是巧合,所以从未问过。
  赵祉钰紧绷着面色,你想问什么?
  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在想什么?
  赵祉钰长叹一声,那是我第一天到学院报到,看见你在和学长据理力争,而后大打出手。那时你是新生中的名人,大家都认识你,你那么出风头,身边还有两个朋友和你一起共同进退。
  我那时候在想,你可真让人羡慕,不过没关系,我也不差。我是大皇女,以后皇位都是我的,你们三个都是我的臣子。在你没有威胁到我的时候,我一直对你不错,不是吗?
  陆锦澜笑着摇头,你对我不错,是因为我对你有用,还想让我因此感激你吗?
  我问你的不是学院初相识,而是真正的第一次见面。
  你忘了吗?在开学之前,我们在逢春楼已经见过了。
  赵祉钰脸色一变,陆锦澜从怀里取出楼家岳母那封信。
  楼鉴明,当初因大不敬获罪,流放长州。世人只知道她获罪,却不知她因何获罪。如果不是这封信,我想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你曾在街上打死过两个平民。
  皇上一向护短,斥责你几句便想了事。楼鉴明碰巧得知此事,上本参奏,便被皇上以大不敬治罪,累及全家。
  她写信告诉我内情,是想提醒我,让我提防。因为她知道,你这人狠戾,惯爱挟私报复。没想到,如蓁意外看到了此信。
  赵祉钰冷笑一声,我运气真差,第一次出宫就遇到了两个小偷。我当时一时气愤,就将二人打死,这算什么大事?
  可项如蓁这个人就是死心眼儿,她来质问我,还说什么我这般性情做不得仁君。正在立储的节骨眼儿,她竟然跟我说这样的话?
  我承认我怕她,因为她这个人太固执了,一旦揪住一件事,就会死抓着不放。如果我不除掉她,她第二天就要参我了。
  我稳住她,立刻去见母皇。其实母皇也忍项如蓁很久了,她身为相尊,满嘴什么百姓为重,动不动就和母皇争执。母皇不喜欢她,我们一拍即合,就将她杀了。
  赵祉钰抿了抿唇,她说我性情残暴,我有吗?她竟然跟母皇说我不宜承继大统,让母皇早早另做打算。哼,我看她分明就是想找借口拥立你上位,好保她一生富贵荣华。
  陆锦澜摇了摇头,就算她想拥立我上位,说你性情残暴也是事实而非借口。她想拥立我上位,绝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你与我们相识这么多年,原来互不了解,真是白白认识一场。
  赵祉钰不屑,我怎么残暴了?那是小偷,我打死两个小偷算什么罪过?
  陆锦澜冷笑一声,我姑且相信那两个人真是小偷,可你活生生打死两条人命,总不能是一时失手吧?
  赵祉钰道:我只是手重了些。
  陆锦澜摇头,不要狡辩了,你忘了我刚才问你的问题,那晚你去逢春楼干什么了?
  赵祉钰咬了咬牙,我去喝花酒。
  胡说!你分明就是去报复的。
  陆锦澜沉声道:楼鉴明因你获罪,全家女眷被流放,男眷被卖入青楼,可你仍然不满意。你还要到逢春楼去,那晚如果不是我意外出现,你就要买下楼雨眠。我猜,你也会手重些,再打死一条人命,对吧?
  赵祉钰紧咬着牙关,陆锦澜怒视着她,无话可说了?不狡辩了?如蓁一点也没冤枉你,她只是识破了你,你便不顾多年情分,断然决绝地害死了她。说你性情残暴,真是一点没错。
  陆锦澜不耐烦地放下一瓶毒药,我再也不想和你多说一句,你自尽吧。
  *
  一夜喧嚣,到黎明终于平静下来。宫城内外皆定,神武门再次大开,各处将领纷纷进宫汇合复命。
  孔鸾到了宫内,见孙乐闻、楚易舒等人都站在一处宫殿外面,便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孙乐闻为难道:陆侯让赵祉钰自尽,可她只是坐在那里,到现在还不肯死。
  孔鸾道:她不肯死不行啊,你们帮她死啊!总不能等陆侯登基后亲自动手,那不是要背负杀害手足的罪名吗?
  楚易舒道:我们都是同窗,还是同寝,我们下不去手。刚刚派人去叫岳将军了,让她来处理吧。
  孔鸾莽道:等她干什么?我来。
  她说着提着刀踢门进去,你就是赵祉钰?
  赵祉钰一愣,上次只匆匆见过一面,她已经认不出孔鸾了,疑惑道:你谁啊?
  孔鸾懒得回答,一刀封喉,血溅三尺。她转身出去,对外面的人道:她自尽了。
  *
  曾颖办事很是得当,天微微亮,已在各处张贴公告,告诉所有臣民:皇上殡天,死前遗命,认回皇长女陆锦澜,并将其立为皇储。皇储殿下将于今日临朝,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另附几份详细的公文,比如皇上亲笔书写的诏书,比如为项如蓁平反的卷宗。再比如,陆锦澜这位新帝有多么高尚的德行、多么突出的才能、以及出生时天降祥云等等。
  可以说老百姓一觉醒来,就有一本厚厚的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可看。
  皇宫内,许闰年拿着连夜赶制的龙袍,伺候陆锦澜更衣上朝。
  陆锦澜握住他的手,这几年委屈你了,等我封赏后宫时,一定给你个位份。
  许闰年摇了摇头,我不在乎什么位份,只要你心里有我,哪怕一辈子都只能做你身边的奴才,我也心满意足。
  陆锦澜捏了捏他的脸,你知足,我舍不得。等我忙完,好好给你取个封号。旁人都不在,今晚你来陪我。
  许闰年红了脸,连忙跪倒,谢主隆恩。
  陆锦澜一笑,朕去上朝了。
  *
  陆锦澜端坐龙椅,文武百官一同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锦澜深吸一口气,平身。
  谢皇上。
  陆锦澜挥了挥手,曾颖立刻拿着拟好的圣旨上前宣读。
  那是论功行赏的旨意,晏无辛首功,封为太尉,位列三尊。金云凝还做她的御史令,老人家历经风雨,一转眼成了三朝老臣。
  其余人等,均有封赏。
  圣旨很长,曾颖读了很久。久到陆锦澜看着空出的丞相之位,默默出神。她不由想:如果如蓁还在,该有多好。
  刚刚登基的那段时间是最为忙碌的,诸事繁杂。有朝政要理,有太上皇的丧事要办,还得派人去把刚刚折腾到曲国的家眷都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