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书上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沦为别人的工具。可我却不这么想,只要让我做我想做的事,做别人的工具,也没什么不可以。
户部的帐不只是京城的帐,而是全国的帐,自然要彻查各地。贪腐就像顽疾,如果放任沉疴旧患不根除,这个国家怎么会好起来呢?
晏无辛无奈道:那也不该由你牵头来做啊,吏部呢?涉及了那么多官员,吏部的人怎么不去查?
项如蓁道:我提过要和吏部联合调查,吏部尚书说年底事多,吏部要忙官员考核升降的事,抽不出时间。只能派两个主事给我,算是帮手。
陆锦澜气道:吏部这是推诿。
项如蓁笑道:可能她们怕了,但我不怕。你不是常说有些人自己不下基层,天天在朝上瞎指挥吗?我现在下基层了,你们不会不支持我吧?
陆锦澜愁道:我们当然支持你,可是可是用我娘的话说,就算你做的事是对的,但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做呢?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雪卿也快生了,你这个时候出去,万一有个好歹
项如蓁坚定道:因为我想去做。
还记得咱们在学院时说的话吗?锦澜说过,盛世和皇帝是不是仁君没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是否有治世能臣。
我自负有几分本事,便要担起能臣之职。危险的事,总是很少有人去做。可我不做,又有谁能做?
咱们出身不同,你们大概没体会过在法治最涣散的地方,滋生了多少腐败。
我们县里有一条路,从我记事起总是修了挖,挖了修。年年修年年挖,折腾了近二十年,户部年年拨钱,鼓起来的却是当地官员的钱袋子,老百姓走的还是一条破路。
类似的还有摇摇欲坠的破桥、打不上水的破井、四处漏雨的破学堂你们无法想象,我从小看着这些事,我有多恨贪官。
项如蓁回忆起旧事,情绪有些激动,不觉握紧了拳头。
晏无辛轻声道:我们都恨贪官。但随即补充道:但肯定没你这么恨,你是忌恶如仇,我们我们还是太懒了。
项如蓁道:你们不必像我一样,你们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没理由抛下一切去和那些恶人缠斗,何必拼个你死我活?但我不一样。
虽然我现在做了大官住了大宅子,夫郎在怀,衣食无忧,但我忘不了那些让我握紧拳头的日子。
我忘不了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寒窗苦读,一路过关斩将,凭着一腔热血走到京城走上朝堂。
我甚至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她在期盼着我践行当初的承诺,打造一个太平盛世。官场清廉,百姓富足。即使如我一样出身寒微的学子,依然可以平等的争取一切机会
晏无辛忙道: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几千年以后都未必能做到。你不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根本没有那样一双眼睛在看着你。
有!项如蓁坚定道:那双眼睛属于曾经的我,那时的项如蓁一无所有,只是一个偏远山村打猎为生的贫苦少年。
可她一直在期盼,期盼有一个英雌能够出现,给她一个律法赋予的清明世界。让千千万万个如她一样的人,过上好日子。
我要做那个英雌,就如我曾经所说,无怨无悔,至死方休。也许哪怕我有百年寿命,也完不成理想中的盛世大业。但我要去做,我要一直去做。
我可以死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因为夫郎孩子、因为我的挚友担心,我就选择放弃。你们是这世上最理解我的人,这一次,我希望你们也能理解我。
陆锦澜红了眼眶,开口时已经有些哽咽,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要不你等两天,等我把手里的事交托一番,我陪你去。
晏无辛擦了擦眼泪,没错,我们陪着你,好歹放心些。
项如蓁笑着摇头,不必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出门还带两个伙伴?你们手里现在也有不少事,忙你们的吧,我会小心的。家里就劳烦你们照看,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
陆锦澜道:家里这边你不用担心,你一走,我就让凛丞把雪卿接过去,到我府上待产。那边医师都是现成的,凛丞他们也有经验。可我还是更担心你,你带多少人去?
项如蓁算了算,皇上给我配了四个大内侍卫,我说人手不够,想让隋之带着一小队人马跟着我,皇上同意了。
左隋之现在禁军营做校尉,她胆大心细。有她在,陆锦澜和晏无辛总算稍稍放下心。
晏无辛道:我以协查的名义,从兵部再给你拨两百名精锐。为了以防万一,你到了当地,最好只用自己带去的人。
陆锦澜道:京城周边还好说,大不了派人送信回来,我们即刻过去。边关也好说,宋家军和赤诚军,都是你的强援。只怕是中间这段两不相靠,你要万分提防。
项如蓁笑道:知道知道,你们怎么公公爹爹的,这么磨叽呢?我会当心的。
她瞥见陆锦澜放在桌上的条陈,这是什么?
陆锦澜差点忘了,这是我写的关于普及科学种田的具体方案,本来想跟你讨论这个事儿,没想到你要出门。
项如蓁一愣,科学种田?何为科学啊?
陆锦澜:就是融汇各科目之学,总之就是一个融会贯通,更好做事的一种表达。讲求科学,任何事都能做得更好。
项如蓁将条陈收起来,好,那我拿着路上看,有了想法我写信给你。我要去科学查贪了,拜托二位不要愁眉苦脸。
我把锦澜送我的霸王鎏金枪带上,我再穿上金丝软甲。咱们可是沙场征战之人,那些不过是一群中饱私囊之徒,想杀我?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陆锦澜叮嘱道: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小心人家给你耍阴招。我这儿有一瓶解毒丸,你一定要带在身上。
两人千叮万嘱,第二天一大早陆锦澜和晏无辛站在城外的青山上,目送项如蓁的钦差队伍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陆锦澜:我有时真羡慕如蓁,她永远这么不顾一切,永远都能豁得出去。
晏无辛笑了笑,我看你也挺豁得出去的。
陆锦澜摇头,以前是,现在不能了。不过也很好,母父安康,挚友在侧,夫郎孩子热炕头,这也是我理想中的日子。
晏无辛长叹一声,唉,如蓁是个猛人,你是个狠人。只有我,这辈子其实就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富贵闲人。要是没有你们,我才懒得理朝中这些乱糟事。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策马回城。
陆锦澜笑道:那你等等吧,等如蓁忙完了要忙的事,咱们三个带上家眷一同隐居世外。终日赏花斗酒,骑马打猎,岂不快哉?
晏无辛哼了一声,看如蓁这劲儿头,只怕到她不忙的那一天,我头发都白了。偏偏咱又舍不得,让她一个人面对这诡谲的朝堂。哎,我是舍命陪君子啊,为了陪你俩,我真是一片苦心。
陆锦澜勾起嘴角,调侃道:呦,晏大人又开始诉苦了。这是想让我请你喝酒,还是又看上我家什么东西了?
晏无辛嘿嘿一笑,要不说咱是知己呢,你把你这宝马借我骑两个月。
陆锦澜不依,又惦记我的马?我这马每天有专人伺候,可是我的宝贝。
咱比亲姐妹都亲,我还能害你的马啊?到了我那儿,我也让专人照料,保管给它养得白白胖胖的。
户部的帐不只是京城的帐,而是全国的帐,自然要彻查各地。贪腐就像顽疾,如果放任沉疴旧患不根除,这个国家怎么会好起来呢?
晏无辛无奈道:那也不该由你牵头来做啊,吏部呢?涉及了那么多官员,吏部的人怎么不去查?
项如蓁道:我提过要和吏部联合调查,吏部尚书说年底事多,吏部要忙官员考核升降的事,抽不出时间。只能派两个主事给我,算是帮手。
陆锦澜气道:吏部这是推诿。
项如蓁笑道:可能她们怕了,但我不怕。你不是常说有些人自己不下基层,天天在朝上瞎指挥吗?我现在下基层了,你们不会不支持我吧?
陆锦澜愁道:我们当然支持你,可是可是用我娘的话说,就算你做的事是对的,但为什么一定要你去做呢?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雪卿也快生了,你这个时候出去,万一有个好歹
项如蓁坚定道:因为我想去做。
还记得咱们在学院时说的话吗?锦澜说过,盛世和皇帝是不是仁君没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是否有治世能臣。
我自负有几分本事,便要担起能臣之职。危险的事,总是很少有人去做。可我不做,又有谁能做?
咱们出身不同,你们大概没体会过在法治最涣散的地方,滋生了多少腐败。
我们县里有一条路,从我记事起总是修了挖,挖了修。年年修年年挖,折腾了近二十年,户部年年拨钱,鼓起来的却是当地官员的钱袋子,老百姓走的还是一条破路。
类似的还有摇摇欲坠的破桥、打不上水的破井、四处漏雨的破学堂你们无法想象,我从小看着这些事,我有多恨贪官。
项如蓁回忆起旧事,情绪有些激动,不觉握紧了拳头。
晏无辛轻声道:我们都恨贪官。但随即补充道:但肯定没你这么恨,你是忌恶如仇,我们我们还是太懒了。
项如蓁道:你们不必像我一样,你们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没理由抛下一切去和那些恶人缠斗,何必拼个你死我活?但我不一样。
虽然我现在做了大官住了大宅子,夫郎在怀,衣食无忧,但我忘不了那些让我握紧拳头的日子。
我忘不了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寒窗苦读,一路过关斩将,凭着一腔热血走到京城走上朝堂。
我甚至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她在期盼着我践行当初的承诺,打造一个太平盛世。官场清廉,百姓富足。即使如我一样出身寒微的学子,依然可以平等的争取一切机会
晏无辛忙道:你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几千年以后都未必能做到。你不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根本没有那样一双眼睛在看着你。
有!项如蓁坚定道:那双眼睛属于曾经的我,那时的项如蓁一无所有,只是一个偏远山村打猎为生的贫苦少年。
可她一直在期盼,期盼有一个英雌能够出现,给她一个律法赋予的清明世界。让千千万万个如她一样的人,过上好日子。
我要做那个英雌,就如我曾经所说,无怨无悔,至死方休。也许哪怕我有百年寿命,也完不成理想中的盛世大业。但我要去做,我要一直去做。
我可以死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因为夫郎孩子、因为我的挚友担心,我就选择放弃。你们是这世上最理解我的人,这一次,我希望你们也能理解我。
陆锦澜红了眼眶,开口时已经有些哽咽,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要不你等两天,等我把手里的事交托一番,我陪你去。
晏无辛擦了擦眼泪,没错,我们陪着你,好歹放心些。
项如蓁笑着摇头,不必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出门还带两个伙伴?你们手里现在也有不少事,忙你们的吧,我会小心的。家里就劳烦你们照看,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
陆锦澜道:家里这边你不用担心,你一走,我就让凛丞把雪卿接过去,到我府上待产。那边医师都是现成的,凛丞他们也有经验。可我还是更担心你,你带多少人去?
项如蓁算了算,皇上给我配了四个大内侍卫,我说人手不够,想让隋之带着一小队人马跟着我,皇上同意了。
左隋之现在禁军营做校尉,她胆大心细。有她在,陆锦澜和晏无辛总算稍稍放下心。
晏无辛道:我以协查的名义,从兵部再给你拨两百名精锐。为了以防万一,你到了当地,最好只用自己带去的人。
陆锦澜道:京城周边还好说,大不了派人送信回来,我们即刻过去。边关也好说,宋家军和赤诚军,都是你的强援。只怕是中间这段两不相靠,你要万分提防。
项如蓁笑道:知道知道,你们怎么公公爹爹的,这么磨叽呢?我会当心的。
她瞥见陆锦澜放在桌上的条陈,这是什么?
陆锦澜差点忘了,这是我写的关于普及科学种田的具体方案,本来想跟你讨论这个事儿,没想到你要出门。
项如蓁一愣,科学种田?何为科学啊?
陆锦澜:就是融汇各科目之学,总之就是一个融会贯通,更好做事的一种表达。讲求科学,任何事都能做得更好。
项如蓁将条陈收起来,好,那我拿着路上看,有了想法我写信给你。我要去科学查贪了,拜托二位不要愁眉苦脸。
我把锦澜送我的霸王鎏金枪带上,我再穿上金丝软甲。咱们可是沙场征战之人,那些不过是一群中饱私囊之徒,想杀我?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陆锦澜叮嘱道: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小心人家给你耍阴招。我这儿有一瓶解毒丸,你一定要带在身上。
两人千叮万嘱,第二天一大早陆锦澜和晏无辛站在城外的青山上,目送项如蓁的钦差队伍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陆锦澜:我有时真羡慕如蓁,她永远这么不顾一切,永远都能豁得出去。
晏无辛笑了笑,我看你也挺豁得出去的。
陆锦澜摇头,以前是,现在不能了。不过也很好,母父安康,挚友在侧,夫郎孩子热炕头,这也是我理想中的日子。
晏无辛长叹一声,唉,如蓁是个猛人,你是个狠人。只有我,这辈子其实就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富贵闲人。要是没有你们,我才懒得理朝中这些乱糟事。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策马回城。
陆锦澜笑道:那你等等吧,等如蓁忙完了要忙的事,咱们三个带上家眷一同隐居世外。终日赏花斗酒,骑马打猎,岂不快哉?
晏无辛哼了一声,看如蓁这劲儿头,只怕到她不忙的那一天,我头发都白了。偏偏咱又舍不得,让她一个人面对这诡谲的朝堂。哎,我是舍命陪君子啊,为了陪你俩,我真是一片苦心。
陆锦澜勾起嘴角,调侃道:呦,晏大人又开始诉苦了。这是想让我请你喝酒,还是又看上我家什么东西了?
晏无辛嘿嘿一笑,要不说咱是知己呢,你把你这宝马借我骑两个月。
陆锦澜不依,又惦记我的马?我这马每天有专人伺候,可是我的宝贝。
咱比亲姐妹都亲,我还能害你的马啊?到了我那儿,我也让专人照料,保管给它养得白白胖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