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晏维津抬了抬眸,你就没问问她,是像哪位故人?
  陆锦澜笑道:我问了,她不肯说。
  晏维津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她,哦?她不肯说,你就没有好奇?就没有追问?
  陆锦澜点头,有啊,但她就是不肯说。
  陆锦澜勾着嘴角话锋一转,说起来,我也想问问相尊大人。
  您也说过我像一位故人,我问您是哪位故人的时候,您也不肯说。到底是哪位故人呢?我好奇极了。
  问题骤然被丢了回来,晏维津一时语塞,这个这个
  陆锦澜笑吟吟地倚在桌边,看着她纠结的神情,追问道:到底是哪个啊?
  桌上有一杯热茶,陆锦澜手肘支在那儿,一旁的宫男低声提醒:陆侯小心。
  陆锦澜瞥了他一眼,是个模样周正,天生了一双笑眼的美人。
  陆锦澜勾了勾嘴角,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新来的?
  小宫男腼腆地点了点头,轻声回道:奴才原来是在御花园喂鹤的,皇上偶尔喝了我沏的茶,夸我沏得好,才把调到南书房来。
  陆锦澜笑着打量着他的身姿,嗯,你这脖子长得好看,果然养鹤人都有几分鹤的身姿。对了,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晏维津以为陆锦澜见着美男已经忘了追问她了,她便在一旁瞪了她一眼,心道:这是南书房,不是逢春楼,你在这儿撩拨什么?
  没想到陆锦澜跟小宫男说着话,突然又提醒她:相尊大人,你想到了没有?我等着您的答案呢。
  晏维津咬了咬牙,陆锦澜又看向那宫男。
  小宫男道:奴才十六了,贱名恐污了陆侯尊耳,不值一提。
  陆锦澜不依,我偏要问,你不说,我就要猜了。你叫鹤卿,是不是?
  小宫男噗嗤一笑,连忙摇头。
  不是?那我要乱猜了,你是不是名字太难听了,才不敢告诉我,难道你叫馒头?
  小宫男急得红了脸,陆侯欺负人,谁会叫这个名字啊?
  陆锦澜笑道:你不告诉我,我只能猜这个。
  晏维津听着两人打情骂俏,越发心浮气躁。
  偏偏陆锦澜铁了心不放过她,说笑之余对她道:相尊大人想到了吗?想不到就不必费心了。
  晏维津松了口气,擦了擦额上的虚汗,无奈道:老妇年迈健忘,只是觉得眼熟,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陆锦澜点头道:您和凌之静都认识的人,想必皇上也认识,我问皇上就是了。
  一句话让晏维津差点急火攻心,急道:不不不,这种小事还是别打扰皇上了!
  陆锦澜怪道:不是您提起来的吗?明知道我这人好奇心重,您还老提话头,不给话尾,真要把人憋死了。我索性问了皇上,我就不信皇上会像你们似的,吞吞吐吐什么也不肯说。
  晏维津连声道:别问了别问了,想必凌之静和老妇一样,人老了糊涂,说不出个什么。皇上皇上也
  她压低了声音:皇上也有些年纪了,她大概也想不起来。多少家国大事等着皇上定夺,这种小事就别让皇上劳心了。
  陆锦澜脖子一挺,叛逆道:我不管,我好奇,我就问!
  二人正说着,忽听外面高呼:皇上驾到!
  晏维津心里七上八下的行了礼,紧张地盯着一旁的陆锦澜。
  皇上刚让二人平身,陆锦澜便道:皇上,臣有一个和政事不相干的问题,想请皇上帮忙解答。
  晏维津心里咯噔一下。
  第109章 都是什么虎狼之词
  晏维津拽了下陆锦澜的衣服,既然和政事无关,还是不要说了。
  陆锦澜撇了撇嘴,皇上,相尊大人不让臣说。
  赵敏成笑了笑,什么事儿让你们两个捅捅咕咕的?说,朕让你说。
  陆锦澜轻咳一声,臣
  提起旧事,必然引发皇上的圣怒。
  晏维津皱着眉,正想着一会儿如何跟皇上解释,忽听陆锦澜道:臣看皇上您这南书房里多了个新来的小宫男,长得颇有姿色。
  陆锦澜成心吓唬晏维津,戏弄了片刻,一看目的得逞,嘴角不由翘起,笑道:臣方才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肯说。可臣实在好奇,只好来问皇上。
  皇上啧了一声,方才陆锦澜说是与政事不相干的事,皇上已经想到不是什么正经事,却想不到这事儿这么不正经。
  她左右看了看,的确有个生面孔,模样不错。
  赵敏成皱着眉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宫男听陆锦澜提起他,已经吓得不轻了。这会儿连忙拜倒在地,回皇上,奴才姓许,名叫闰年。
  陆锦澜一笑,这名别致,想是有什么典故。
  许闰年忙回道:奴才是闰年生的,所以家母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陆锦澜点了点头,那你要是有个弟弟,该叫闰月。
  许闰年刚要开口,赵敏成瞪了陆锦澜一眼,好了,要不要朕把人赏给你,你带回家问个明白?
  陆锦澜忙敛了笑意,回道:臣不敢。
  扯完了闲篇儿,开始说正事。
  赵敏成道:朕叫你们来,是想商量一下礼部的人事。罗大人告老还乡,尚书之位空缺,朕已经想好,让靖安侯来补这个位置。
  晏维津道:靖安侯自然是当得起尚书一职的,只是这样一来,礼部左卿的位置又空了。
  礼部右卿冯大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常年出使各国,风霜雪雨落下了病根,身体不好,时常在家养病。一到冬日,越发严重。她是为国家所累,咱总不能在这个时候罢她的官。
  晏维津说着瞥了眼赵敏成的脸色,赵敏成拨弄着茶盏,淡淡的应了一声。
  晏维津便继续道:靖安侯一向喜欢推陈出新,做了礼部尚书,必定有许多事要做。手下若没有得力的帮手,恐怕无法施展。
  赵敏成道:朕也如此想,所以这个礼部左卿的人选要好生斟酌。
  晏维津道:臣想推举一人,皇上可还记得韦三思?
  赵敏成手上一顿,前次你向朕举荐此人,朕准了她到内廷司任职。人倒是勤恳,但她年纪不小了,礼部的事只怕她做不来。朕知道她是你的同乡,你有心提拔她,但此人不合适。
  皇上驳回去了,晏维津微微一笑,臣只是不忍见有才干之人埋没,皇上既然认为韦三思不合适,那陶风、孔慎二人如何?
  赵敏成捻着杯盖默不作声,陆锦澜观察着二人的神情,感受到了一丝暗流涌动。
  皇帝身处宫中,与那些不上朝的大臣接触有限。一到人事任免的时候,都得通过丞相来提供意见。
  这就像一个人到餐厅吃饭,看似皇上是那个顾客,可以指着菜单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那个。
  实际上菜单是人家制定的,摆上去的,都是主推款。
  你想要菜单之外的菜品,不好意思,人家自会热情礼貌花样百出的婉拒。
  那个服务员就像丞相,会说:这个没有,这个真没有。那个倒是有,但是今天来的菜不新鲜,吃了会坏肚子,您别点了。
  看似有得选,其实差不多。
  陆锦澜洞察片刻,便开口道:臣也想推举一个人。
  赵敏成微微一笑,抬眸道:好啊,想必是你的同窗,朕正好想任用一些新人,给朝堂带来一股新风。
  晏维津不咸不淡道:皇上说的是,新人新气象。只是学生年纪小,又没学习过朝务,恐怕担不起这么大的官职。
  陆锦澜忙道:相尊大人多虑了。皇上,臣要举荐的不是我的同窗,而是礼部主事关山月。此人胆大心细,做事有条有理。
  臣病着的时候,她代臣做了许多事。每日还把办妥的事务写成书信,送到臣家里。她在礼部已经四年,每个环节都通,臣觉得她有能力做这个礼部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