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陆锦澜笑道: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什么顶不住的。再说,我们这些人年轻,不怕苦不怕累,受点气也能忍,会努力和老臣们搞好关系的。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应该同心协力嘛。
赵敏成笑着摇头,朕可不信你能忍,但也许你们带来一股清风,帮朕冲散朝堂上的陈腐之气。朕手里有几个差事,你可以选一选。
陆锦澜忙问:有好差事吗?
赵敏成摇头,只有不好的差事,更不好的差事和最坏的差事。
陆锦澜抿了抿唇,那臣不选了,您要是对臣好,就别把最坏的差事派给臣。臣虽然能扛事,但也不想那么累。如果不用每日上朝,就更好了。
赵敏成哼了一声,做梦,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日日都要上朝,你岂能逃过?
你还真敢说,朕告诉你,休想。另外朕要提醒你,你行事太高调,难免引人注意,别人说你几句你就听着,别一入朝就和人起冲突,弄得鸡犬不宁。
陆锦澜当时还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直到第二天在朝上听见那句:臣要参靖安侯陆锦澜。
陆锦澜心底立刻骂了一句:爹个腿儿的,我招你惹你了?
第102章 哪那么容易节制
首次面圣,离开皇宫前,皇帝对陆锦澜道:你既然想管教育事宜,就去礼部任职吧。礼部左卿出缺,你去顶上。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庆典等等,听起来是个闲差,但礼部同时还掌管教育科考和一切外交事宜。
陆锦澜在学院的时候就对许多事儿看不惯,早就想治一治教育口的歪风邪气。让她去礼部,简直是正中下怀。
当然,她也有一丝私心。想着以后主导涉外事宜,说不定能想个法子把蚩离请到嬅国来。
陆锦澜当场答应,皇帝忽然从龙椅上走下来,捏了捏她的手臂,拍了拍她的肩膀。
赵敏成温热的手掌搭在她的肩上,陆锦澜有点愣,这是哪一出啊?
皇帝离得很近,几乎用额头抵着她的额头。
赵敏成身形高大,又站在台上,此刻弓着身子压低了声音,像慈母一般温声叮嘱。
十七岁是好年纪,还在长身体。一定要注意饮食,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好好吃饭。朕听闻你颇好美色,要知道节制方为保养之道。
皇帝连这也管?陆锦澜有些脸热,微微抬眸,愣愣地点了点头。
皇帝又笑问:你知道高处不胜寒,怎么还往高处走啊?
陆锦澜噗嗤一笑,皇上您这话就是逗我了,我又不傻?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虽然高处不胜寒,但高处还能一览众山小呢。
身在高处,有好有坏,但一定是好远远多过坏。百姓不是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吗?甘蔗不能两头甜,都在高处了,寒点儿就寒点儿吧,多加几件衣服就是了。
臣以前觉得自己不是个爱争权夺利的人,懒得搅合。现在想想,那是因为我那时没有拥有过权力,怕使劲儿忙活还是一无所获,所以干脆劝自己算了。
当我手中有了权力,体验过权力的滋味,自然就舍掉了懒惰,只想牢牢抓住权柄,为此付出辛苦也觉值得。
臣不知道皇上如何看待朝中的争斗,但臣的看法却很乐观。
赵敏成勾着嘴角,听得颇有兴致,笑问:乐观在哪儿啊?
陆锦澜笑道:很多人都希望朝堂一团和气,大臣们群策群力,不争不抢。臣却觉得这种期待太过理想化了,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几十人的小团体,都避免不了争斗。哪怕是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也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抢。
朝堂,是一个国家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天下间最诱人的权力,就在朝臣们中间流转,要求人人都不为所动,不贪不私,那简直有违人性。大家又不是庙里寺里修佛修道的,怎么可能毫无贪欲?
再说了,就算是修佛修道的,也就是嘴上说得好听,背地里说不定有多少私欲膨胀的腌臜事。
赵敏成笑出了声,你这么小的人儿,就开始关心佛道的事了?
陆锦澜看了她一眼,心说:你要是有互联网,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早就推给你了。
她吞咽了一下,将话题拉回来。
臣是按常理推测,总之,不管什么人都是人。是常人,而非圣人。百官是人,臣不会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她们。她们能入朝为官,自然都有些本事。这些人争权,臣并不会觉得失望。
权力,本身就是世上最具诱惑力的东西,大家不是理应争夺吗?
赵敏成点了点头,陆锦澜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争权,而在争权的手段是否得当、能力是否和手中的权力匹配、得到了权力能否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
臣乐观就乐观在定北侯已经伏法了,朝堂如今有争斗,说明还没有哪方势力能造成一边倒的局面。有争斗,就意味着有机会,一切还未尘埃落定。
臣不敢保证自己争权的手段多磊落,反正不至于害人就是了。假如臣能得到三分的权力,就会尽五分的力,绝不会辜负圣上您给我的机会。
臣不敢说一定做个流芳百世的名官,也至少能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反正,臣肯定比大部分人做得好。
再退一万步说
陆锦澜忽然住了口,赵敏成挑了挑眉,追问道:再退一万步,如何?
陆锦澜想了想,再退一万步说,就算臣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一败涂地,权力终究还是握在女人手中。权力在女人之间流转,臣觉得这点就值得乐观、庆幸。
赵敏成背着手,笑吟吟的在她面前踱步。
这话,朕有点儿听不明白。权力不在女人手中,在谁手中?难道这里面,还有男人的事儿?
陆锦澜会心一笑,拱手道:最让臣感到乐观的就是这里面没有男人的事儿,只要权力在女人手中,咱们女人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惨。不然就不好说了,反正贪权总比失权好。
赵敏成不解,但还是肯定道: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你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朕不大懂。但朕很喜欢你看事情的态度,懂人性、知取舍、自信达观,比朕年轻时想得更清楚,少了许多痛苦挣扎
她说到这儿叹了口气,锦澜呐,你要好好做事。记住,你前途无量,一切皆有可能。
陆锦澜恭敬道:臣,谢陛下教诲。耽搁您这么长时间,实在不该,臣告退了。
赵敏成点了点头,陆锦澜退后几步,转过身迈出了殿门。
锦澜!皇帝忽然叫住她。
陆锦澜一愣,转过身见皇帝独自站在殿中。她戴着庄重的冕冠,穿着一袭华贵的龙袍,连折射出的影子都显得那么长。
但不知为何,陆锦澜看着她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面容,忽然觉得她有些孤独。
赵敏成没有召唤她过去,只是提高了声音,问她:按照你刚才所说,你觉得朕如何?
陆锦澜不解,皇上,您指的是
赵敏成道:你觉得,朕争权的方式得当吗?朕和手中的权力,匹配吗?朕,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了吗?
陆锦澜心头一紧,她刚才只顾着论争权的事儿,说得太投入,忘了顾忌皇帝的心思了。
她该不会以为自己在内涵她吧?
陆锦澜手指抠着殿门上凸起的花纹,忙道:臣方才的话,只适用于朝臣。您是天子,另当别论。
赵敏成微微点头,那你回去好好想想,朕想听听你的帝王论,想好了记得来见朕。
真会给人出难题啊!陆锦澜皱着眉出了宫,回家路上就在想,这篇帝王论怎么作?
不夸她肯定不行,夸她又不想违心。实话实话,指定不行。要不,装傻吧?
嗯,对。下次问我,我就说我已经想破了脑袋,但我身为臣子,想象不到皇帝要操心多少事,实在无法评判。
赵敏成笑着摇头,朕可不信你能忍,但也许你们带来一股清风,帮朕冲散朝堂上的陈腐之气。朕手里有几个差事,你可以选一选。
陆锦澜忙问:有好差事吗?
赵敏成摇头,只有不好的差事,更不好的差事和最坏的差事。
陆锦澜抿了抿唇,那臣不选了,您要是对臣好,就别把最坏的差事派给臣。臣虽然能扛事,但也不想那么累。如果不用每日上朝,就更好了。
赵敏成哼了一声,做梦,五品以上的在京官员日日都要上朝,你岂能逃过?
你还真敢说,朕告诉你,休想。另外朕要提醒你,你行事太高调,难免引人注意,别人说你几句你就听着,别一入朝就和人起冲突,弄得鸡犬不宁。
陆锦澜当时还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直到第二天在朝上听见那句:臣要参靖安侯陆锦澜。
陆锦澜心底立刻骂了一句:爹个腿儿的,我招你惹你了?
第102章 哪那么容易节制
首次面圣,离开皇宫前,皇帝对陆锦澜道:你既然想管教育事宜,就去礼部任职吧。礼部左卿出缺,你去顶上。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庆典等等,听起来是个闲差,但礼部同时还掌管教育科考和一切外交事宜。
陆锦澜在学院的时候就对许多事儿看不惯,早就想治一治教育口的歪风邪气。让她去礼部,简直是正中下怀。
当然,她也有一丝私心。想着以后主导涉外事宜,说不定能想个法子把蚩离请到嬅国来。
陆锦澜当场答应,皇帝忽然从龙椅上走下来,捏了捏她的手臂,拍了拍她的肩膀。
赵敏成温热的手掌搭在她的肩上,陆锦澜有点愣,这是哪一出啊?
皇帝离得很近,几乎用额头抵着她的额头。
赵敏成身形高大,又站在台上,此刻弓着身子压低了声音,像慈母一般温声叮嘱。
十七岁是好年纪,还在长身体。一定要注意饮食,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好好吃饭。朕听闻你颇好美色,要知道节制方为保养之道。
皇帝连这也管?陆锦澜有些脸热,微微抬眸,愣愣地点了点头。
皇帝又笑问:你知道高处不胜寒,怎么还往高处走啊?
陆锦澜噗嗤一笑,皇上您这话就是逗我了,我又不傻?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虽然高处不胜寒,但高处还能一览众山小呢。
身在高处,有好有坏,但一定是好远远多过坏。百姓不是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吗?甘蔗不能两头甜,都在高处了,寒点儿就寒点儿吧,多加几件衣服就是了。
臣以前觉得自己不是个爱争权夺利的人,懒得搅合。现在想想,那是因为我那时没有拥有过权力,怕使劲儿忙活还是一无所获,所以干脆劝自己算了。
当我手中有了权力,体验过权力的滋味,自然就舍掉了懒惰,只想牢牢抓住权柄,为此付出辛苦也觉值得。
臣不知道皇上如何看待朝中的争斗,但臣的看法却很乐观。
赵敏成勾着嘴角,听得颇有兴致,笑问:乐观在哪儿啊?
陆锦澜笑道:很多人都希望朝堂一团和气,大臣们群策群力,不争不抢。臣却觉得这种期待太过理想化了,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几十人的小团体,都避免不了争斗。哪怕是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也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抢。
朝堂,是一个国家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天下间最诱人的权力,就在朝臣们中间流转,要求人人都不为所动,不贪不私,那简直有违人性。大家又不是庙里寺里修佛修道的,怎么可能毫无贪欲?
再说了,就算是修佛修道的,也就是嘴上说得好听,背地里说不定有多少私欲膨胀的腌臜事。
赵敏成笑出了声,你这么小的人儿,就开始关心佛道的事了?
陆锦澜看了她一眼,心说:你要是有互联网,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早就推给你了。
她吞咽了一下,将话题拉回来。
臣是按常理推测,总之,不管什么人都是人。是常人,而非圣人。百官是人,臣不会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她们。她们能入朝为官,自然都有些本事。这些人争权,臣并不会觉得失望。
权力,本身就是世上最具诱惑力的东西,大家不是理应争夺吗?
赵敏成点了点头,陆锦澜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争权,而在争权的手段是否得当、能力是否和手中的权力匹配、得到了权力能否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
臣乐观就乐观在定北侯已经伏法了,朝堂如今有争斗,说明还没有哪方势力能造成一边倒的局面。有争斗,就意味着有机会,一切还未尘埃落定。
臣不敢保证自己争权的手段多磊落,反正不至于害人就是了。假如臣能得到三分的权力,就会尽五分的力,绝不会辜负圣上您给我的机会。
臣不敢说一定做个流芳百世的名官,也至少能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反正,臣肯定比大部分人做得好。
再退一万步说
陆锦澜忽然住了口,赵敏成挑了挑眉,追问道:再退一万步,如何?
陆锦澜想了想,再退一万步说,就算臣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一败涂地,权力终究还是握在女人手中。权力在女人之间流转,臣觉得这点就值得乐观、庆幸。
赵敏成背着手,笑吟吟的在她面前踱步。
这话,朕有点儿听不明白。权力不在女人手中,在谁手中?难道这里面,还有男人的事儿?
陆锦澜会心一笑,拱手道:最让臣感到乐观的就是这里面没有男人的事儿,只要权力在女人手中,咱们女人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惨。不然就不好说了,反正贪权总比失权好。
赵敏成不解,但还是肯定道: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你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朕不大懂。但朕很喜欢你看事情的态度,懂人性、知取舍、自信达观,比朕年轻时想得更清楚,少了许多痛苦挣扎
她说到这儿叹了口气,锦澜呐,你要好好做事。记住,你前途无量,一切皆有可能。
陆锦澜恭敬道:臣,谢陛下教诲。耽搁您这么长时间,实在不该,臣告退了。
赵敏成点了点头,陆锦澜退后几步,转过身迈出了殿门。
锦澜!皇帝忽然叫住她。
陆锦澜一愣,转过身见皇帝独自站在殿中。她戴着庄重的冕冠,穿着一袭华贵的龙袍,连折射出的影子都显得那么长。
但不知为何,陆锦澜看着她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的面容,忽然觉得她有些孤独。
赵敏成没有召唤她过去,只是提高了声音,问她:按照你刚才所说,你觉得朕如何?
陆锦澜不解,皇上,您指的是
赵敏成道:你觉得,朕争权的方式得当吗?朕和手中的权力,匹配吗?朕,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了吗?
陆锦澜心头一紧,她刚才只顾着论争权的事儿,说得太投入,忘了顾忌皇帝的心思了。
她该不会以为自己在内涵她吧?
陆锦澜手指抠着殿门上凸起的花纹,忙道:臣方才的话,只适用于朝臣。您是天子,另当别论。
赵敏成微微点头,那你回去好好想想,朕想听听你的帝王论,想好了记得来见朕。
真会给人出难题啊!陆锦澜皱着眉出了宫,回家路上就在想,这篇帝王论怎么作?
不夸她肯定不行,夸她又不想违心。实话实话,指定不行。要不,装傻吧?
嗯,对。下次问我,我就说我已经想破了脑袋,但我身为臣子,想象不到皇帝要操心多少事,实在无法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