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所以陆锦澜趁着自己在边关带兵的时间,努力搞好关系收服人心。
  有事没事就翻翻名册,充分利用一下自己的好记性,记住战士们的名字。夜晚巡查各处,对值夜的守卫都关怀几句。
  操练间隙,她就和战士们拉拉家常。问问大伙,家里都好不好啊?有没有什么困难?
  遇到偶感风寒的战士,她便解下自己的披风,慷慨相赠,给将士们感动到哭得稀里哗啦,项如蓁和晏无辛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陆锦澜心道:什么皇上什么定北侯,你们懂怎么抓部队的思想工作吗?你们懂如何关怀战士吗?还得是我啊!又当首长又当政委,我他爹的真是个人才。
  今日这番封赏下来之后,她身为主将,去和每个人拍拍肩膀,说几句鼓励的话,顺便关怀下伤员的伤势。
  一套流程下来也累够呛,她回到屋里刚喝了杯茶,项如蓁和晏无辛提着酒来恭喜她。
  晏无辛笑道:怎么样啊陆侯,今晚喝一个吧。
  项如蓁道:干脆我去打几只野鸡,咱们一会儿到河边野炊去。难得咱们同步高升,必须得好好庆祝一下。
  陆锦澜笑了笑,庆祝是得庆祝,但不瞒你们说,我今天又领悟到一个道理。你要是让皇上知道你能干,她就让你往死干。
  晏无辛不解,为何这么说?
  陆锦澜从怀里掏出一道密旨,你们自己看吧。
  第90章 谁家男孩叫这个名字
  这道密旨和封赏的圣旨是一块来的,传旨官私下给了陆锦澜。
  密旨上赵敏成给陆锦澜下达了两个指示,一是让她协助使团和姜曲两国谈判,二是让她找到凌之静通敌的证据,回京时把证据一并带回去。
  项如蓁看完奇道:你上次见索红珠的事儿,只有咱们这几个人知道。姜国皇宫存有凌之静通敌书信的事,除了我和无辛之外,你没和别人说吧?
  陆锦澜无奈地笑了笑,我当然没和别人说,我又不是没话聊,我说这个干嘛?
  项如蓁道:那就怪了,皇上怎么知道的?她怎么知道你能找到通敌的证据呢?
  晏无辛嘿嘿一笑,我有个恶意的揣测,说出来你们听听。我猜啊,皇上根本不知道通敌证据是否存在。
  反正现在凌家军已经不存在了,定北侯被夺了爵位丢到大狱里,只缺一个天大的罪名,皇上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下旨斩首。你们说,皇上这意思都这么明显了,谁会追究证据的真伪?
  皇上既然让锦澜带证据回去,她多半是认定你这人做事不讲章法,够邪性。她肯定觉得就算你找不到证据,也能造一个证据给她带回去。到时候你俩一个完成任务,一个有了杀人的由头,这不是一拍即合吗?
  陆锦澜点了点头,她大概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她想不到,我真的知道证据在哪儿。我说这老太太一直抠抠搜搜的,这回突然大方起来。又是给我升官,又是给我封侯的,原来没有一样赏赐是好拿的。搞不好,我真得走一趟姜国皇宫。
  三人正说着,外面人来报,北州牧于继芳到访。
  陆锦澜忙把密旨收起来,让人把于大人请进来。
  于继芳刚得了消息,是来贺喜的。
  一见面满脸笑意,拱手道:恭喜恭喜!恭喜三位将军高升,更要恭喜陆侯提领北州,我给侯君见礼了。
  陆锦澜忙把于继芳扶起来,于大人别逗我了,咱们老相识,不必多礼。
  三人忙请于继芳入座,命人奉上热茶。
  于继芳笑道:皇上自登皇位以来,还未给过谁封地。独独这次将北州给了陆侯,真是皇恩浩荡啊。
  陆锦澜呵呵一笑,我说于大人,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你这么说可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咱这儿没有外人,咱都实话实说,
  陆锦澜往椅子上一靠,开始吐槽。
  不是我嫌弃北州这地界,但你们说,这北州是出了名的穷。那长州是流放的地方,好歹还有矿场,一年的税收都比北州多两成。皇上把北州给我做封地,应名是一年赋税都给我,可实际上能有多少啊?于大人,这你最了解。
  于继芳尴尬一笑,北州前些年,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收个十几万两。当然,这点钱你们陆家应该看不上。另外这几年不是有灾情吗?财政上三年没结余了,每年还倒欠几千两。
  不过陆侯不用忧心,上次你们在大青山找回之前丢失的赈灾银,我已经把账都平上了,现在没有欠款了。
  陆锦澜笑道:你们听听,这要是有欠款,我还得倒贴。
  项如蓁笑道:话虽如此,但你可以在封地自治。北州这地方够大,好好弄一弄,说不定就富饶起来了。不管怎么说,你也算是北州王了。
  于继芳也道:就是说呢,我这几日琢磨着侯君您和曲国关系不错,现在正好和她们商量商量。
  咱们把曲国赤州境内的河流引过来,以后不就不用担心旱情了吗?陆侯,北州可是您自己的地盘了,您得为自家人多筹谋几分啊。
  陆锦澜笑着摇头,我说于大人这么急着来道喜,原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正经目的在这儿呢。
  于继芳笑道:陆侯话不能这么说,我也是真心来道喜的。再说,皇上把北州给您,对您也是有好处的。
  于继芳话说三分,便笑着喝茶。在座都是聪明人,自然懂得她未道明的那层意思。
  赤诚军驻扎北州,皇上便把北州给了陆锦澜,这二十万赤诚军就算是给她了。当然了,这个给也不是白给。
  北州是边境,日后再有战事,守土作战也是她的事儿。
  陆锦澜真是越想越觉得赵敏成这个老太太有意思,大概能夺帝位的人,都有天下非朕不可的气魄。
  赵敏成深谙帝王之术,做一件事常有八百个心思。
  看似给人赏赐,但赏的同时又要了点什么。看似提了某些要求,但也确实给了些好处。
  来回拉扯之间,真是让人喜不至于忘情,怨不至于生恨,让人在她帝王的权术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毫无办法。
  陆锦澜不太喜欢这种感觉,但又不得不佩服她。
  *
  几日后,京城来的两个使团到了边关。头一件事,是先到陆侯这里拜会。
  两个使团代表都道:皇上的意思是咱们既然打赢了,就要让姜曲两国割地。但具体要几州之地,让我们和陆侯商量。皇上说您和她们打交道最多,要多少能要到,要不来能不能再打,要我们问您的意思。
  陆锦澜有点为难,打姜国是可以打,但是曲国已经和我达成联盟了,再打人家,有点不地道。皇上跟你们透底没有?至少要几州?
  使团代表道:皇上要我们尽可能的多要,但是也知道大概要不来,能在两国各要到一州之地,就算我们完成任务了。
  陆锦澜点了点头,这么说,皇上想要两个城池,那我心里就有数了。
  陆锦澜想了想,有了主意:这么的,你们去姜国的这拨人,甭跟对方客气。开口就要三个城池,最终至少也要拿到两个城池。告诉她们,不给我就要打。我会天天在业成外练兵,你们就放心大胆的谈吧。
  去曲国的几位,你们态度客气点。见到萧承英,你们就说是咱皇上想要一个城池,跟我没关系,我是极力反对的。但是皇上要是坚决不同意的话,我也只能打她了。让她最好把赤州城给咱们,才能万事大吉。
  两位代表听了都觉得头大,这这能行吗?
  陆锦澜:谈谈试试呗,不行再说不行的。这里面事情多了,我回头会上折子跟皇上细说。反正皇上要两个城池,咱给她弄到两个城池就是了。
  你们去谈的时候千万别着急,先谈上一个月。反正我两个月后回京,在回京前,咱把这事儿定下来就成。
  去曲国的代表还是有些忐忑,陆侯,您说我们到了曲国怎么和人开口?人家毕竟是帮咱们打了姜国的,我这一开口,人家还不把我们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