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项如蓁红着眼问她,您忘了自己的初心吗?难道你写下那篇文章的时候,想的是做官只为升官发财,不然就稀里糊涂得过且过做一个昏官吗?
  于继芳放下碗筷,双手在膝盖上局促的搓了搓,等你做了官,你就明白了。
  我不要明白!项如蓁怒道:如果我做了官,却变得麻木不仁,对百姓的苦难坐视不管,我宁愿一头撞死。
  项如蓁拂袖而去,晏无辛拉着陆锦澜快步跟上。陆锦澜回过头,只见于继芳坐在那里,留给她们一个怅然孤独的背影。
  三人出门时,撞见了府衙的管家,陆锦澜忙拉住她问道:于大人的前任正夫,是怎么过世的?
  -----------------------
  作者有话说:一更,二更可能很晚,要出门办事,回来写。
  第51章 你找什么呢
  老管家道:难产大出血,一尸两命。
  陆锦澜深吸一口气,无限怅惘。
  和于继芳对谈之后,情绪最低落的是项如蓁。
  亲眼看着自己视为标杆一样的人物堕落,犹如看着摩天大楼轰然倒塌。
  仿佛一个朝圣的信徒,一路上设想着多少人曲解了佛理佛法误会了佛祖。而当她真的跋山涉水到了大雷音寺,却见到佛祖举着酒杯对她说:不要管什么佛理啦,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项如蓁很是惋惜,倒是陆锦澜拍着她的肩膀宽慰道:算了,不要苛求于大人了。官场混沌,不是人人都能像你一样坚守本心。她也有她的难处,我们不要怪她。
  项如蓁苦笑,那怪谁呢?
  陆锦澜瞭望四周,站在北州最高的城墙上,眺望着嬅国与曲国的交界。深秋萧瑟,入目皆是荒凉。
  她负手而立,沉声道:怪这个地方吧。边塞的风太冷,把热血都吹凉了。
  项如蓁站在风里,沉默半晌,提议:那今晚我们彻夜长谈吧,就守着银库直到天亮,明早开箱赈灾。
  *
  许多人的心都悬了一夜,然而一夜无事。
  太阳升起,北州牧府外的灾民已经排起了长队,那些人大多已经形容枯槁,身体干瘦得像一具骷髅,唯有一双眼睛带着渴求的目光,亮得吓人。
  赵祉钰看着三人眼里的红丝,忙道:你们辛苦了,回去睡吧,这里我来看着。
  项如蓁道:这些灾民身体孱弱,说不定有些人会惦记她们手里的银子,恐怕殿下还要多做些功夫。
  赵祉钰点了点,把图灵叫过来,让大内侍卫穿着黄马褂在城内各处巡逻,另外拿我的令牌去北州大营,让程袁卿把她的兵拉出来在各处要道站岗,严防有人趁机偷盗。
  项如蓁道:殿下心思缜密,如此一来,便无差池了。
  陆锦澜也道:如此我们就先回去休息了,我去门口买点吃的,咱们吃完好好睡一觉。
  这话也就刚说完没一会,赵祉钰还在和晏项二人闲聊,忽然听见陆锦澜和门口办事的师娘吵了起来。
  三人急忙过去,此时门口已经围了一堆吃瓜群众。
  陆锦澜捏着几张纸,正帮一位老妇和师娘掰扯。
  她这个怎么就不能领了?人家家被烧了,这儿有村长出具的证明,还有七位同村的村民作为证人,证人可是有户籍的,足以证明她就是她。你非得要户籍凭证干嘛?都烧光了她上哪找户籍凭证去?
  师娘道:陆大人,您不能怪我。这是我们州牧大人规定的,领赈灾银必须要有户籍凭证,严防多领冒领。
  陆锦澜气道: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她规定的没错,但是特殊情况你得特殊对待啊。人家就怕有纰漏,提前准备了这么多东西,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
  师娘道:陆大人,不是我死心眼。我就是一个小小师娘,州牧大人怪罪下来,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陆锦澜一咬牙:我来这个责任,出了事找我,行了吧?
  师娘看了看她,果断点头,行。
  老妇人千恩万谢的领了银子,队伍中又有人道:陆大人,您帮我说说,我家这个也是特殊情况,我这户籍凭证掉了两个角
  陆大人,您看我这家这个字看不清了,您也帮忙给说说
  陆大人
  陆锦澜深吸一口气,得,甭休息了。
  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陆锦澜干脆给自己搬了张桌子,贴了张特殊情况在此办理的纸张,回归老本行,又开始干起了基层工作。
  晏无辛凑过来,我能帮你什么忙?
  陆锦澜道:你写几个告示吧,告诉一下后面的人需要提前准备什么东西,缺东少西的赶紧回去拿,免得再跑一趟。
  项如蓁道:那我呢?陆大人也给我安排个活吧。
  陆锦澜笑了笑,看了下一眼望不到头的灾民队伍,和正在办事的两个师娘。
  你要是不介意,你也帮着办吧。数万灾民,就指着这两个窗口,得办到猴年马月。
  项如蓁立刻拿过一摞登记册,拽过一张桌子,高声道:外县的到我这里排队。
  其中一位师娘笑道:那就辛苦两位特派使了,没办法,我们北州牧府一共就四个师娘,那些差役不识字,干不了这个。
  晏无辛听着一愣,那另外两个呢?
  那人道:我们上午,她们下午。
  陆锦澜听着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们都不知道多久没睡过整觉了,这都火烧眉毛了,你们还上半天班呢?看看这些灾民,跟死就差一口气了。你们北州的公务人员真够绝的,天塌了也不能加回班吗?
  她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在现代遇到灾情疫情的重要关头,她和同事们忙得都快连轴转了。从来不会有人说:爱死多少人死多人,反正我要下班了。
  这不是没苦硬吃,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卖饼的卖衣服的,想不干了立刻关门,谁也不影响。就算是卖药的卖棺材的,这家关门了还有别家。
  但国家机器不是个体户,关系到一国一城的数万民众。虽然基层渺小的就像一颗螺丝钉,但如果机器高速运转的时候往下卸钉子,是要耽误大事的。
  眼下整个北州城都盯着这二十万两银子,早发下去早救人,早发下去早安心。就两个窗口不知道要干多少天,真怕发一半银子又丢了。
  赵祉钰听了一会儿,吩咐道:给我也搬张桌子来。
  图灵一怔,殿下,您怎么能
  赵祉钰哼了一声,去和于大人说,她既然人手不足,便由我这个大皇女来顶上。
  赵祉钰说着从项如蓁的桌上抽出一本册子,对众人道:久安县的人,到我这儿来排队。
  多谢大皇女!这下灾民可高兴了,也不愁了也不怨了,短暂的高兴起来。
  平希玉从人群中挤进来,看着陆锦澜不由心疼道:少主,要不我帮您做吧,您歇会儿。
  陆锦澜示意她看一眼旁边,都忙得没空抬头,连大皇女都在那儿登记呢,她怎么好意思自己走?
  说话间她接待的灾民领到了赈灾银,恰逢一阵馒头的香味飘来,小丫头高兴道:我买个馒头去!
  陆锦澜忙叫住她,别!饿久了先吃点流食。
  好不容易活到现在,万一撑死噎死就白忙活了。
  平希玉想了想,那我去旁边设个粥棚,免费施粥。
  陆锦澜连声赞道:好好好!那你去吧。
  不一会儿,于继芳带着一十三县的大小官员一路小跑赶过来,见到赵祉钰就开始跪下请罪。
  赵祉钰呵呵一笑,都来啦?来得正好,这儿忙不过来,给各位大人搬个桌子。大家齐心协力,尽快把赈灾银发下去。
  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何况是皇上的亲女儿。办事窗口翻倍增加,队伍一下子就动起来了。
  暗处有一双眼睛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若有所思。
  临近中午,陆锦澜饿得有些胃痛,直揉肚子。不过她有经验,正想扛一会儿,饿过劲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