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怀夕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果子酒,转过身叮嘱卫都知:“以后我和陛下的饭菜分开来摆,否则总是让陛下迁就我。”
卫都知恭敬地立在一旁,抬眼去看赵溪亭淡漠的眼神,忙垂下头不敢应。
怀夕也没有在意,见赵溪亭正就着自己的手在喝酒,一怔,随即笑了:“陛下果真是被人伺候惯了。”
赵溪亭顺手从她的手中接过杯子,指尖摩挲着杯壁,耳尖红了:“少师见笑了。”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倒是显得十分和谐。
等吃完饭,喝茶的时候,怀夕看向卫都知:“明日还要麻烦卫都知再来东宫坐镇了,我要去赴琅琊王妃的流水宴。”
赵溪亭面容清癯,一件月白色的夏袍,整个人就像是出尘的仙人一般,只是此时仙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少师还是少同琅琊王妃接触的好。”
怀夕依旧笑盈盈的:“我为太子少师,琅琊王妃是太子生母,我们是这世间唯二愿意太子好的人,陛下不论是出于何种考虑立了他为太子,那也应该是盼着太子的好。至于陛下担忧外戚干政,现在还早着呢,再说,太子的这太子之位如那空中楼阁一般,说不定就是一场繁花如梦,倒也不必太较真,陛下,您说是不是?”
一旁的卫都知,以及其他的宫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赵溪亭把手里的茶杯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太子之位如何就是空中楼阁了?”
“太子毕竟是先帝的遗腹子,若是有朝一日陛下娶妻生子,到时候这侄子和亲儿总归是有区别的。”怀夕灿若星辰的双眼里竟然泛着一丝冷意。
不知道为何,赵溪亭看到那一抹冷意,有一丝心慌,竟然脱口而出:“一日无法一统天下,我一日不会娶妻生子。”
怀夕眉头微挑,露出惊讶的神色,四周的宫人脑袋垂得更低了。
东宫的宫人们暗自欣喜,陛下有宏愿就行,只是这一统天下的愿景连武帝都办不到,不说别的,如今大雍和大景之间就隔着巨大的菏泽难以跨越,想要一统天下难上加难。
不过,只要陛下无法一统天下,就不会娶妻生子,太子之位就会坚如盘石,对于东宫的宫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一旁的卫都知战战兢兢。
怀夕看着赵溪亭那双眼睛,确定他不是笑谈,心中倒是有些佩服,举起了茶杯:“陛下有此鸿鹄之志,臣祝陛下得偿所愿。”
饮尽杯中茶,赵溪亭离了东宫往福宁殿去。
天上无月,宫里的灯笼就点得更多了,灯笼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本意是不愿意她出宫,好像每次出宫,她都要过好久才能回来,他更怕她一去不复返,没想到找了那样一个不合时宜的话,而且自己竟然还说了那样的承诺。
一统天下。
赵溪亭沉默地走在廊庑下,手拢在袖子里轻捻佛珠,如今他已经还俗,娶妻生子倒也寻常,只是心中思绪万千,有无数的机会同她说这件事,每次都开不了口,或许,只是肖想她,就显得自己卑劣轻贱。
不过,若是这一生她都在宫里,娶不娶她又有何干系?
等到太子长大,江山承继,她还在自己身边,这样的一生似乎也不错。
想通这些,赵溪亭的脚步轻盈了些许,连灯下的影子都变得雀跃了一些。
......
翌日一早,热气翻涌,一大早就让人汗如雨下。
当怀夕回到南山观时,正见着许疏桐在敲门,她叫了一声:“疏桐!”
许疏桐一脸惊喜地回头:“昨日李小姐让人给我递信,说你今日出宫,我早早就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碰到你了。”
这一晃又是几个月没见了,八狗来开门,把她们都迎了进来。
院子里倒是热闹,从从在扫地,小鱼在洗衣服,那两株花枝迎风招展。
两人在院子里坐下,许疏桐说了怀夕不在京都的时候,宫里的人还去了许家,又说了董氏的事情。
“京兆府已经找了这些日子了,还是没有找到宋大人,那日,我在铺子里,就看见宋老太太穿一身亵衣就跑了出来,疯言疯语,连鞋袜都没有穿,最后还是京兆府的差役把人找到,送了回去。”想起宋老太太的模样,许疏桐心里不好受:“宋大人真是受了无妄之灾,丧子之痛,简直是要人命啊。”
怀夕看向银杏树下,那里埋着宋晚霁的一截手腕:“你那里得空就给宋宅送些吃的,宋老太太并不想见到我,我就不去看她了。”
许疏桐点了点头。
第205章 月娘呢
琅琊王府,宾客盈门。
怀夕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了很多女宾,很多都与怀夕相熟,一见到她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李柔贞反应迅速,直接挽着怀夕的胳膊去见琅琊王妃,躲开了其他的莺莺燕燕。
“西夏三公主待会要来。”李柔贞有些不高兴,她可不喜欢这个嚣张跋扈的西夏三公主,但是琅琊王妃身份高贵,若是这流水宴不请三公主,也说不过去,难免落下一个待客不周的话柄。
陛下宫中没有后妃,只召见过一次这位三公主,还是和使臣一起召见了,接下来就留这位三公主在京都上蹿下跳。
怀夕倒是有些兴趣:“她的侍卫跟着来吗?我倒要好好瞧一瞧,是不是郎才女貌。”
李柔贞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三公主这是把陛下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赵溪亭都不在乎,我们在乎什么。”
李柔贞听见她直呼陛下名讳,吓得脸色一白,赶紧扬了扬手:“行了,行了,你收敛一点吧,那个三公主可不是好对付的主。”
怀夕笑了笑:“行,听你的。”
两个人刚走到琅琊王妃的院子,只见一个仆人匆匆跑了进来,直接进了屋子,紧接着就有声音传出来:“宋老夫人冲撞了三公主的车驾,三公主大怒,让人绑了宋老夫人,说是要当街鞭笞。”
怀夕和李柔贞进去的时候,就见琅琊王妃眉头紧皱:“是在王府门口吗?”
那仆人点了点头,若是三公主在王府门口鞭笞宋老夫人,那简直就是在打王府的脸,琅琊王妃毕竟是李家的姑娘,又是当过皇后的人,行事丝毫不拖泥带水:“不管用何法子,把宋老夫人接到府里,就说老夫人是我府里的贵客,若是冲撞了三公主,我替老夫人向三公主赔不是。”
“是!”那仆人领了命令就出去了。
琅琊王妃屋里有几位夫人,她见到怀夕来了,竟然亲自去迎,让她坐到自己身边,笑着说:“你终于来了!”
其他几位夫人见到怀夕,都是笑盈盈的,十分和善。
“我家大人一直想找机会向少师道谢,那日在高阳楼,若不是少师,我家大人危矣。”
“是啊,是啊,我家岳儿差点就回来不了了。”一个夫人直接从手上褪下一枚玉镯,就要往怀夕手腕上套:“不知道少师今日要来,否则怎么着也要准备谢礼,好好谢谢您的救命之恩,这个镯子,您先拿着。”
怀夕忙推辞,按住了那位夫人的手:“我不喜金银玉器这些,夫人也不必客气,高阳楼之难,我想不论是谁遇到,都不会袖手旁观。那日楼中都是朝堂上的肱骨之臣,若是他们有失,也是大雍的损失,夫人们不要挂怀。”
这位夫人的镯子送不出去,其他夫人也不好拿东西去送,这救命之恩算是还不了了。
救命之恩大过天,这恩情用金银玉器还不了,那就要从别处还。
几位夫人彼此使了一个眼色。
琅琊王妃突然起身,牵着怀夕的手:“我这衣裳污了一块,少师去帮我参谋参谋,看换哪一件好。”
夫人们含笑目送她们入了内室。
琅琊王妃这才一脸担忧地看着怀夕:“陈夫人送你镯子,你就收下,也算是平了救命之恩,否则,这恩情到后来说不定会变成仇怨。”
怀夕见琅琊王妃身上的衣裳干干净净的,知道她这是要特意提点自己:“那日救了许多人,我今日接了陈夫人的镯子,那些人蜂拥而至,礼还收不完了。”
“收礼总好过收其他的,你收了礼,说不定陛下就放心了。”琅琊王妃是当过皇后的人,思虑得更长远。
“没事的。”怀夕轻轻拍了拍琅琊王妃的手背:“既然说了换衣裳,王妃还是换一件吧,至于所谓的恩情,我并未放在心上,若是真的有朝一日变成了仇怨,那也无妨。”
琅琊王妃知道她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就像那一日她说要留在宫里一样。
这时婢女进来通报:“王妃,宋老太太来了。”
宋老太太经历了丧子之痛,每日都要到处找儿子,如今连脑子都不清醒了,今日不知道怎么跑到琅琊王府门前,还冲撞了西夏三公主,不过她被琅琊王妃的仆人救了下来,还换了一身衣裳。
怀夕和琅琊王妃出来的时候,就见宋老夫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其他的夫人都没有上前,只有一个婢子在旁边伺候茶水。
卫都知恭敬地立在一旁,抬眼去看赵溪亭淡漠的眼神,忙垂下头不敢应。
怀夕也没有在意,见赵溪亭正就着自己的手在喝酒,一怔,随即笑了:“陛下果真是被人伺候惯了。”
赵溪亭顺手从她的手中接过杯子,指尖摩挲着杯壁,耳尖红了:“少师见笑了。”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倒是显得十分和谐。
等吃完饭,喝茶的时候,怀夕看向卫都知:“明日还要麻烦卫都知再来东宫坐镇了,我要去赴琅琊王妃的流水宴。”
赵溪亭面容清癯,一件月白色的夏袍,整个人就像是出尘的仙人一般,只是此时仙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少师还是少同琅琊王妃接触的好。”
怀夕依旧笑盈盈的:“我为太子少师,琅琊王妃是太子生母,我们是这世间唯二愿意太子好的人,陛下不论是出于何种考虑立了他为太子,那也应该是盼着太子的好。至于陛下担忧外戚干政,现在还早着呢,再说,太子的这太子之位如那空中楼阁一般,说不定就是一场繁花如梦,倒也不必太较真,陛下,您说是不是?”
一旁的卫都知,以及其他的宫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赵溪亭把手里的茶杯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太子之位如何就是空中楼阁了?”
“太子毕竟是先帝的遗腹子,若是有朝一日陛下娶妻生子,到时候这侄子和亲儿总归是有区别的。”怀夕灿若星辰的双眼里竟然泛着一丝冷意。
不知道为何,赵溪亭看到那一抹冷意,有一丝心慌,竟然脱口而出:“一日无法一统天下,我一日不会娶妻生子。”
怀夕眉头微挑,露出惊讶的神色,四周的宫人脑袋垂得更低了。
东宫的宫人们暗自欣喜,陛下有宏愿就行,只是这一统天下的愿景连武帝都办不到,不说别的,如今大雍和大景之间就隔着巨大的菏泽难以跨越,想要一统天下难上加难。
不过,只要陛下无法一统天下,就不会娶妻生子,太子之位就会坚如盘石,对于东宫的宫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一旁的卫都知战战兢兢。
怀夕看着赵溪亭那双眼睛,确定他不是笑谈,心中倒是有些佩服,举起了茶杯:“陛下有此鸿鹄之志,臣祝陛下得偿所愿。”
饮尽杯中茶,赵溪亭离了东宫往福宁殿去。
天上无月,宫里的灯笼就点得更多了,灯笼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本意是不愿意她出宫,好像每次出宫,她都要过好久才能回来,他更怕她一去不复返,没想到找了那样一个不合时宜的话,而且自己竟然还说了那样的承诺。
一统天下。
赵溪亭沉默地走在廊庑下,手拢在袖子里轻捻佛珠,如今他已经还俗,娶妻生子倒也寻常,只是心中思绪万千,有无数的机会同她说这件事,每次都开不了口,或许,只是肖想她,就显得自己卑劣轻贱。
不过,若是这一生她都在宫里,娶不娶她又有何干系?
等到太子长大,江山承继,她还在自己身边,这样的一生似乎也不错。
想通这些,赵溪亭的脚步轻盈了些许,连灯下的影子都变得雀跃了一些。
......
翌日一早,热气翻涌,一大早就让人汗如雨下。
当怀夕回到南山观时,正见着许疏桐在敲门,她叫了一声:“疏桐!”
许疏桐一脸惊喜地回头:“昨日李小姐让人给我递信,说你今日出宫,我早早就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碰到你了。”
这一晃又是几个月没见了,八狗来开门,把她们都迎了进来。
院子里倒是热闹,从从在扫地,小鱼在洗衣服,那两株花枝迎风招展。
两人在院子里坐下,许疏桐说了怀夕不在京都的时候,宫里的人还去了许家,又说了董氏的事情。
“京兆府已经找了这些日子了,还是没有找到宋大人,那日,我在铺子里,就看见宋老太太穿一身亵衣就跑了出来,疯言疯语,连鞋袜都没有穿,最后还是京兆府的差役把人找到,送了回去。”想起宋老太太的模样,许疏桐心里不好受:“宋大人真是受了无妄之灾,丧子之痛,简直是要人命啊。”
怀夕看向银杏树下,那里埋着宋晚霁的一截手腕:“你那里得空就给宋宅送些吃的,宋老太太并不想见到我,我就不去看她了。”
许疏桐点了点头。
第205章 月娘呢
琅琊王府,宾客盈门。
怀夕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了很多女宾,很多都与怀夕相熟,一见到她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李柔贞反应迅速,直接挽着怀夕的胳膊去见琅琊王妃,躲开了其他的莺莺燕燕。
“西夏三公主待会要来。”李柔贞有些不高兴,她可不喜欢这个嚣张跋扈的西夏三公主,但是琅琊王妃身份高贵,若是这流水宴不请三公主,也说不过去,难免落下一个待客不周的话柄。
陛下宫中没有后妃,只召见过一次这位三公主,还是和使臣一起召见了,接下来就留这位三公主在京都上蹿下跳。
怀夕倒是有些兴趣:“她的侍卫跟着来吗?我倒要好好瞧一瞧,是不是郎才女貌。”
李柔贞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三公主这是把陛下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赵溪亭都不在乎,我们在乎什么。”
李柔贞听见她直呼陛下名讳,吓得脸色一白,赶紧扬了扬手:“行了,行了,你收敛一点吧,那个三公主可不是好对付的主。”
怀夕笑了笑:“行,听你的。”
两个人刚走到琅琊王妃的院子,只见一个仆人匆匆跑了进来,直接进了屋子,紧接着就有声音传出来:“宋老夫人冲撞了三公主的车驾,三公主大怒,让人绑了宋老夫人,说是要当街鞭笞。”
怀夕和李柔贞进去的时候,就见琅琊王妃眉头紧皱:“是在王府门口吗?”
那仆人点了点头,若是三公主在王府门口鞭笞宋老夫人,那简直就是在打王府的脸,琅琊王妃毕竟是李家的姑娘,又是当过皇后的人,行事丝毫不拖泥带水:“不管用何法子,把宋老夫人接到府里,就说老夫人是我府里的贵客,若是冲撞了三公主,我替老夫人向三公主赔不是。”
“是!”那仆人领了命令就出去了。
琅琊王妃屋里有几位夫人,她见到怀夕来了,竟然亲自去迎,让她坐到自己身边,笑着说:“你终于来了!”
其他几位夫人见到怀夕,都是笑盈盈的,十分和善。
“我家大人一直想找机会向少师道谢,那日在高阳楼,若不是少师,我家大人危矣。”
“是啊,是啊,我家岳儿差点就回来不了了。”一个夫人直接从手上褪下一枚玉镯,就要往怀夕手腕上套:“不知道少师今日要来,否则怎么着也要准备谢礼,好好谢谢您的救命之恩,这个镯子,您先拿着。”
怀夕忙推辞,按住了那位夫人的手:“我不喜金银玉器这些,夫人也不必客气,高阳楼之难,我想不论是谁遇到,都不会袖手旁观。那日楼中都是朝堂上的肱骨之臣,若是他们有失,也是大雍的损失,夫人们不要挂怀。”
这位夫人的镯子送不出去,其他夫人也不好拿东西去送,这救命之恩算是还不了了。
救命之恩大过天,这恩情用金银玉器还不了,那就要从别处还。
几位夫人彼此使了一个眼色。
琅琊王妃突然起身,牵着怀夕的手:“我这衣裳污了一块,少师去帮我参谋参谋,看换哪一件好。”
夫人们含笑目送她们入了内室。
琅琊王妃这才一脸担忧地看着怀夕:“陈夫人送你镯子,你就收下,也算是平了救命之恩,否则,这恩情到后来说不定会变成仇怨。”
怀夕见琅琊王妃身上的衣裳干干净净的,知道她这是要特意提点自己:“那日救了许多人,我今日接了陈夫人的镯子,那些人蜂拥而至,礼还收不完了。”
“收礼总好过收其他的,你收了礼,说不定陛下就放心了。”琅琊王妃是当过皇后的人,思虑得更长远。
“没事的。”怀夕轻轻拍了拍琅琊王妃的手背:“既然说了换衣裳,王妃还是换一件吧,至于所谓的恩情,我并未放在心上,若是真的有朝一日变成了仇怨,那也无妨。”
琅琊王妃知道她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就像那一日她说要留在宫里一样。
这时婢女进来通报:“王妃,宋老太太来了。”
宋老太太经历了丧子之痛,每日都要到处找儿子,如今连脑子都不清醒了,今日不知道怎么跑到琅琊王府门前,还冲撞了西夏三公主,不过她被琅琊王妃的仆人救了下来,还换了一身衣裳。
怀夕和琅琊王妃出来的时候,就见宋老夫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其他的夫人都没有上前,只有一个婢子在旁边伺候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