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想起赵氏的手艺,他咽了咽口水,算了,还是吃过午膳再去吧,今儿午膳肯定有鱼,他要好好尝尝赵氏的好手艺!
午膳,赵氏自然没有让厉隐失望,酸菜鱼,水煮鱼片,手打鱼丸,剁椒鱼头,炸爆鱼,糖醋鱼……
厉隐吃得差点把舌头都吞肚里去,最后抱着圆滚滚的肚子,坐上马车走了。
平日里都是策马奔腾的主儿,最后吃撑了只能坐马车,厉陌都快被他给气笑了!
厨子不是好找的,最后厉隐到饭点才回来,在饭桌上才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今日只签了两个死契,可酒楼不等人,最后抽调了一个大厨两个二厨,直等明儿一早过来,直接跟赵氏学手艺。
主要是一般大厨不想签死契,那个大厨还是因为原本就是死契,顺水推舟地过来学习新菜色。
五人在周宅学了两天,赵氏也教了两天,这才放他们回去。
周灵昕根本就没问他们是在哪个酒楼当值,她只想帮着家里人捞银子,反正厨子培养好了,稻田里的鱼也有了去处,对她来说,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便成了。
利用方子,终于把稻田里的鱼处理掉了,周家也算是小赚了一笔,周灵昕只要看到周春来和赵氏那笑眯眯乐呵的样子,心中也满足极了。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村里的早稻就能收割了,村里其他人种的稻子自然还不能收割,如今能收割的只有一部分早稻而已。
即便是这样,村里人都乐开了花儿,他们只要想着,若是明年他们也能种上些早稻,也许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也能收稻子了。
人多力量大!
村里不忙的壮劳力都一起帮着收早稻,自然收得也快,很快亩产就出来了。
亩产量居然高达四百多斤,这个产量在这个时代,居然也能称得上高产,周灵昕听了只想抚额苦笑。?
只是她的腹诽没有人会听到,她也不敢大声喊出来,这样的亩产,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好在这一茬早稻,她没敢放空间灵泉水,若是放了空间灵泉水,万一亩产高得过了头,传出去可不是好事,那绝对是祸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玉米是什么米?
东离国没有早稻中稻和晚稻的区别,只知道种一茬稻子,一茬麦子,也有人家会种番薯之类的杂粮。
周灵昕之前跟自家老爹说了一下,继续种晚稻,虽说若一直种稻子,没有养田的机会,可种上晚稻总好过放着不管,加上这次试验田里的鱼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原来稻子里养着的鱼儿还能赚钱。
虽说那些鱼儿赚不了多少钱,可蚊子再小也有肉,庄稼人眼里哪怕是能赚个几文钱也是好的,更何况这鱼也有好几文一斤的!
很多人开始郁闷,地里还种着稻子,早知道也跟着一起养鱼,有些人家也跟着养了,可不得章法,求到周家,周灵昕只好私底下跟周春来说明了情况,还列了注意事项出来,尽管如此,能养成的还是少数。
青云村多少双眼睛盯着周家的举动,见周家收了稻子,又开始有序地犁地耕地,居然又插起了秧苗,所见之人都是目瞪口呆,直怨自家没有空地了,若是有,这次一定跟紧周家的脚步!
周灵昕早就开始培育秧苗了,一些是空间出品,还有一些在偏远的地儿培育,等一年二稻成功,来年哪怕一次稻子收成不好,二次稻总是比一茬稻的收成要高的!
她的目标是,一年一年地增加产量,争取早些把空间里的种子能在东离国的土地上到处种上。
“昕宝,傻乐个什么劲儿,来,告诉爹,也让爹乐呵乐呵。”周春来摸了摸昕宝的小脑袋,和她一起坐在树荫下乘凉。?
此时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周灵昕正在树荫下吃着放在水井里的西瓜,见自家老爹坐在自己身边,她赶紧把西瓜往他身边推了推:“阿爹,吃西瓜,可凉可甜了。”
周春来接过昕宝递过来的勺子,挖了一大勺子,用手捏起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几口便咽下:“好吃,真甜,昕宝吃。”
“阿爹,听阿娘说,铺子里生意不太好,是吗?”周灵昕又挖了一口西瓜,边吃边同周春来说着话。
周春来叹息一声,才道:“今年也不知怎的,天特别热。”
周灵昕皱了皱好看的眉心,问道:“其他州府也是如此吗?”
“是。”
“阿爹,咱们少种些稻子吧,我之前进入深山,找到了一样种子,咱们种下试试看吧。”
“啥种子?”
“我好像听别人说过,似乎叫什么玉米?还是啥的,咱种种看吧。”
玉米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
春玉米大概是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而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七月中旬播种,十月中旬即可收获。
听周春来说今年天特别热,周灵昕才想起来,之前他们逃荒是因着发大水,那今年会不会干旱呢?加之比往年都热,她才想到,今年的水位的确是低了不少,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
玉米耐旱,对水分要求并不高,可水稻不一样,原本她还想种水稻的,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庄稼人都是看天吃饭,若老天爷不赏饭吃,到时可不是吃不饱的问题了,而是会死人,死好多好多人的问题!
“阿爹,咱们挖一些水塘吧,可以养些鱼,也可以浇菜,还可以蓄水。”周灵昕跳起来,拉着周春来的衣襟,一脸的一本正经。
周春来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昕宝,想一出是一出,还有什么玉米,那是什么米?他都没听过。还挖水塘,之前他想都没想过,倒是养鱼……倒是可以考虑,反正他们家还有酒楼的股份的,不愁卖不出去。
周春来哪里知道,只因为他宠女儿,今日听了女儿的话种下了因,之后才会有结成的果等着他,让他们周家,乃至青云村,都获利不少。
当然,这些是后话。
且说周春来听了周灵昕的话,真的不种水稻了,只种了很少的一些,其他的秧苗送出了一些,更多的被周灵昕收进了空间,反正她的空间里也能种,废物利用一下也好。?
好在家里的早稻收上来没有多久,犁地太忙,种下的水稻不多,周灵昕就撺掇着周春来在种水稻的边上赶紧挖水塘。
村里人虽然不清楚周家人是怎么回事,农忙的时候挖水塘,听到周春来说今年特别热,怕以后不下雨,挖了水塘好蓄水还能养鱼,养了鱼直接让大酒楼的拉走,卖了还能赚钱,不少人也跟着效仿了起来。
要不怎么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儿看到周家赚钱了,很多人开始跟上脚步,主要也是村里的老人也见天地说,这天气不正常,太热了,村里人也就上了心。
青云村的汉子们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清水村的人却似在看热闹,看着别人忙活,还要一边冷嘲热讽起来——
“青云村那些个傻x,这会子的天怎么可能不热,但热不代表会干旱,没见咱们这边的河里还有很多水嘛,也就那些个傻x才会杞人忧天,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挖什么水塘,嘿,简直太他妈傻x了!”
“就是说,那周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田,非要挖掉,看他们以后用什么填回去!”
“……”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清水村的人越发看青云村的人不舒服,见人就说上几句。
青云村的人本来就是逃荒来的,若非团结,也走不到这里,还是跟着周家一起过来的,对于周家人,他们还是非常信任的,至于其他人,青云村的人也不想管他们,尤其是清水村人的想法,他们压根儿不想知道。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周家的水塘挖了好几个,还把河里的水也引入了水塘中,甚至还在自家后院打了两口井。
最奇怪的是,周春来还让人专门进水去挖井,当然是背着人进去的,可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一些风言风语传了开来。
周春来也没去管那些事情,他只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便好,尤其是小闺女说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周家的地里,除了少量的试验水稻,大部分都种下了番薯和玉米。
第一百四十四章 插刀小能手
大热的天,不是种番薯的时候,周灵昕也知道这一点。
可番薯也是耐旱作物,而且番薯藤也可以食用,只要能种下一些,总好过种其他农作物。
天气越来越热,只要一动弹,就会汗流浃背,眼见着一直不下雨,稻田里的人都快没了,河里的水也慢慢少了许多,不少庄稼汉们都看出了一点名堂。
可这些名堂,他们是宁愿自己永远都看不出来,等大伙都看出来,就晚了!
周家的水塘里的水也少了很多,却也能让自家水塘边的稻田里,维持一定的水位,其他挖了水塘被人笑的人家,也用仅有的水,护着自家的稻田。
更多人家,或没有人手挖的,或没有田地可挖的,都在心中祈祷着老天爷快快下雨。
午膳,赵氏自然没有让厉隐失望,酸菜鱼,水煮鱼片,手打鱼丸,剁椒鱼头,炸爆鱼,糖醋鱼……
厉隐吃得差点把舌头都吞肚里去,最后抱着圆滚滚的肚子,坐上马车走了。
平日里都是策马奔腾的主儿,最后吃撑了只能坐马车,厉陌都快被他给气笑了!
厨子不是好找的,最后厉隐到饭点才回来,在饭桌上才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今日只签了两个死契,可酒楼不等人,最后抽调了一个大厨两个二厨,直等明儿一早过来,直接跟赵氏学手艺。
主要是一般大厨不想签死契,那个大厨还是因为原本就是死契,顺水推舟地过来学习新菜色。
五人在周宅学了两天,赵氏也教了两天,这才放他们回去。
周灵昕根本就没问他们是在哪个酒楼当值,她只想帮着家里人捞银子,反正厨子培养好了,稻田里的鱼也有了去处,对她来说,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便成了。
利用方子,终于把稻田里的鱼处理掉了,周家也算是小赚了一笔,周灵昕只要看到周春来和赵氏那笑眯眯乐呵的样子,心中也满足极了。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村里的早稻就能收割了,村里其他人种的稻子自然还不能收割,如今能收割的只有一部分早稻而已。
即便是这样,村里人都乐开了花儿,他们只要想着,若是明年他们也能种上些早稻,也许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也能收稻子了。
人多力量大!
村里不忙的壮劳力都一起帮着收早稻,自然收得也快,很快亩产就出来了。
亩产量居然高达四百多斤,这个产量在这个时代,居然也能称得上高产,周灵昕听了只想抚额苦笑。?
只是她的腹诽没有人会听到,她也不敢大声喊出来,这样的亩产,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好在这一茬早稻,她没敢放空间灵泉水,若是放了空间灵泉水,万一亩产高得过了头,传出去可不是好事,那绝对是祸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玉米是什么米?
东离国没有早稻中稻和晚稻的区别,只知道种一茬稻子,一茬麦子,也有人家会种番薯之类的杂粮。
周灵昕之前跟自家老爹说了一下,继续种晚稻,虽说若一直种稻子,没有养田的机会,可种上晚稻总好过放着不管,加上这次试验田里的鱼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原来稻子里养着的鱼儿还能赚钱。
虽说那些鱼儿赚不了多少钱,可蚊子再小也有肉,庄稼人眼里哪怕是能赚个几文钱也是好的,更何况这鱼也有好几文一斤的!
很多人开始郁闷,地里还种着稻子,早知道也跟着一起养鱼,有些人家也跟着养了,可不得章法,求到周家,周灵昕只好私底下跟周春来说明了情况,还列了注意事项出来,尽管如此,能养成的还是少数。
青云村多少双眼睛盯着周家的举动,见周家收了稻子,又开始有序地犁地耕地,居然又插起了秧苗,所见之人都是目瞪口呆,直怨自家没有空地了,若是有,这次一定跟紧周家的脚步!
周灵昕早就开始培育秧苗了,一些是空间出品,还有一些在偏远的地儿培育,等一年二稻成功,来年哪怕一次稻子收成不好,二次稻总是比一茬稻的收成要高的!
她的目标是,一年一年地增加产量,争取早些把空间里的种子能在东离国的土地上到处种上。
“昕宝,傻乐个什么劲儿,来,告诉爹,也让爹乐呵乐呵。”周春来摸了摸昕宝的小脑袋,和她一起坐在树荫下乘凉。?
此时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周灵昕正在树荫下吃着放在水井里的西瓜,见自家老爹坐在自己身边,她赶紧把西瓜往他身边推了推:“阿爹,吃西瓜,可凉可甜了。”
周春来接过昕宝递过来的勺子,挖了一大勺子,用手捏起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几口便咽下:“好吃,真甜,昕宝吃。”
“阿爹,听阿娘说,铺子里生意不太好,是吗?”周灵昕又挖了一口西瓜,边吃边同周春来说着话。
周春来叹息一声,才道:“今年也不知怎的,天特别热。”
周灵昕皱了皱好看的眉心,问道:“其他州府也是如此吗?”
“是。”
“阿爹,咱们少种些稻子吧,我之前进入深山,找到了一样种子,咱们种下试试看吧。”
“啥种子?”
“我好像听别人说过,似乎叫什么玉米?还是啥的,咱种种看吧。”
玉米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
春玉米大概是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而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七月中旬播种,十月中旬即可收获。
听周春来说今年天特别热,周灵昕才想起来,之前他们逃荒是因着发大水,那今年会不会干旱呢?加之比往年都热,她才想到,今年的水位的确是低了不少,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
玉米耐旱,对水分要求并不高,可水稻不一样,原本她还想种水稻的,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庄稼人都是看天吃饭,若老天爷不赏饭吃,到时可不是吃不饱的问题了,而是会死人,死好多好多人的问题!
“阿爹,咱们挖一些水塘吧,可以养些鱼,也可以浇菜,还可以蓄水。”周灵昕跳起来,拉着周春来的衣襟,一脸的一本正经。
周春来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昕宝,想一出是一出,还有什么玉米,那是什么米?他都没听过。还挖水塘,之前他想都没想过,倒是养鱼……倒是可以考虑,反正他们家还有酒楼的股份的,不愁卖不出去。
周春来哪里知道,只因为他宠女儿,今日听了女儿的话种下了因,之后才会有结成的果等着他,让他们周家,乃至青云村,都获利不少。
当然,这些是后话。
且说周春来听了周灵昕的话,真的不种水稻了,只种了很少的一些,其他的秧苗送出了一些,更多的被周灵昕收进了空间,反正她的空间里也能种,废物利用一下也好。?
好在家里的早稻收上来没有多久,犁地太忙,种下的水稻不多,周灵昕就撺掇着周春来在种水稻的边上赶紧挖水塘。
村里人虽然不清楚周家人是怎么回事,农忙的时候挖水塘,听到周春来说今年特别热,怕以后不下雨,挖了水塘好蓄水还能养鱼,养了鱼直接让大酒楼的拉走,卖了还能赚钱,不少人也跟着效仿了起来。
要不怎么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儿看到周家赚钱了,很多人开始跟上脚步,主要也是村里的老人也见天地说,这天气不正常,太热了,村里人也就上了心。
青云村的汉子们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清水村的人却似在看热闹,看着别人忙活,还要一边冷嘲热讽起来——
“青云村那些个傻x,这会子的天怎么可能不热,但热不代表会干旱,没见咱们这边的河里还有很多水嘛,也就那些个傻x才会杞人忧天,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挖什么水塘,嘿,简直太他妈傻x了!”
“就是说,那周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田,非要挖掉,看他们以后用什么填回去!”
“……”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清水村的人越发看青云村的人不舒服,见人就说上几句。
青云村的人本来就是逃荒来的,若非团结,也走不到这里,还是跟着周家一起过来的,对于周家人,他们还是非常信任的,至于其他人,青云村的人也不想管他们,尤其是清水村人的想法,他们压根儿不想知道。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周家的水塘挖了好几个,还把河里的水也引入了水塘中,甚至还在自家后院打了两口井。
最奇怪的是,周春来还让人专门进水去挖井,当然是背着人进去的,可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一些风言风语传了开来。
周春来也没去管那些事情,他只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便好,尤其是小闺女说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周家的地里,除了少量的试验水稻,大部分都种下了番薯和玉米。
第一百四十四章 插刀小能手
大热的天,不是种番薯的时候,周灵昕也知道这一点。
可番薯也是耐旱作物,而且番薯藤也可以食用,只要能种下一些,总好过种其他农作物。
天气越来越热,只要一动弹,就会汗流浃背,眼见着一直不下雨,稻田里的人都快没了,河里的水也慢慢少了许多,不少庄稼汉们都看出了一点名堂。
可这些名堂,他们是宁愿自己永远都看不出来,等大伙都看出来,就晚了!
周家的水塘里的水也少了很多,却也能让自家水塘边的稻田里,维持一定的水位,其他挖了水塘被人笑的人家,也用仅有的水,护着自家的稻田。
更多人家,或没有人手挖的,或没有田地可挖的,都在心中祈祷着老天爷快快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