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沈芜淡淡道:“遥儿,你不要管我了,万一爹生气了你也会被牵连。”
  沈遥揉搓她的手背,朗声道:“阿姐尽管宽心,我暂且不回去了!我可不要去祠堂跪着,又冷又饿跪得双膝乌黑。”
  “那行吧,你等姨娘回来了再回家。”
  陆理一夜无眠,心中乱成一团麻,林暄入内低声禀报:“陛下,皇.......沈芜已经安置在城东的一处宅院。”
  “城东?”陆理抬眸看他,“她没回沈府?”
  林暄犹豫片刻,陆理急躁地催促他:“你倒是快说啊!”
  “沈芜离开宫城径直回沈府,可是沈大人命人紧闭府门不知何缘由不让她们入府。后来沈家二小姐打开了府门带着她们往城东去了。”
  陆理一拍案几,怒道:“岂有此理!沈谨贤莫非想要朕一道圣旨悬在他头上时刻督促他不成?”
  林暄劝道:“陛下,许是沈大人一时不能接受此事。”
  陆理苦恼扶额道:“暗中保护她们,出了任何岔子朕拿你们是问!”
  林暄从怀中掏出几份奏折,弱声道:“陛下,这是内阁与司礼监拟定的几份和离书,您挑一份满意的措辞。”
  “啪”的几声散落在地,“以后谁再提及此事休怪朕不仁慈!”
  帝后和离的消息隐秘不宣,却已在朝堂内外悄然蔓延,宫人讳莫如深,大臣彼此心照不宣。
  沈芜数日来待在宅院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沈遥在夜间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心中了然她的心思,日光暖熹,“阿姐,你就当陪我出去走走。”
  沈芜一副蔫了泄气的模样,沈遥拽着她的手臂不撒手,说道:“阿娘一直希望我能嫁入书香清流人家,科举会试临近不少举人在京中酒肆茶楼半起了诗会,我也想去凑凑热闹,没准儿相中了如意郎君。”
  沈芜拗不过她只得一同出了门。
  莲九翻窗而入,问道:“蒙掌柜,现下楼中有多少寒门举人?”
  风雪小楼历来有不成文的规矩,每逢科举会试之年定额收留寒门举人,为他们提供食宿便利且另赠二两银子,若他们金榜题名须得为风雪小楼题字写宣文,使得风雪小楼名声渐盛,一跃成为文人士子,权贵名流钟爱的地儿。
  五十余人,可是账目有何不妥?”
  莲九摆摆手道:“并无不妥。”她凑近耳语,蒙掌柜点点头:“老朽定尽力办妥此事。”
  树木冬枯,却仍然屹立在寒风中等待着来年春日的滋润重新焕发新机,茶楼里无比喧哗,观看热闹的人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店小二扇动着手中的擦桌布,喊道:“你们往旁边稍一稍不要挡住我们客人进入啊。”
  “让一让就看不见里头了。”
  店小二不好得罪人,围观的都是常在市井之中营商的商贩走夫,只得无奈叹气。
  沈遥兴致盎然地上前问道:“小二,你们这有何奇闻?竟围了这么多人。”
  “几位举人在我们这聊民间异闻呢,大家伙都感兴趣就来听上几耳朵,里边还有空座,您们请?”
  “那我们也凑凑热闹!”
  小二呲着牙使劲扒开他们,说道:“我的祖宗们哟,你们倒是让一让!”
  落座上茶,不愧是饱读诗书且中举汇之人,故事说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掌柜给他们奉上薪银。
  沈遥好奇地问道:“小二,这都是你们茶楼特意邀约的举人?”
  “是啊,他们家境一般,中了举人没有银子打点在当地县衙也谋不上一份像样的差事,拿点例银不过能饱腹罢了,冬日生意冷淡,我们正好整整噱头。”
  沈芜有感而发:“从上到下都烂透了,油灯下苦读十载一朝中举以为等来了天光,却不料赴京参加会试还得担忧回乡的盘缠。”
  “阿姐,你不要想这么多了。”沈遥拉着她去百济堂,“以后你还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沈医仙!”
  沈芜眼眶有些湿润,“是啊,我怎么忘了旧时路了呢?”
  王大夫热泪盈眶地打量着她,心疼道:“沈姑娘,你瘦了许多啊!”
  “堂中一切可好?”
  王大夫慈祥地笑道:“一切都好!只是常有病患提起您。”
  门外忽然传来叫唤声:“大夫,您快救救我的孩子!”
  一位妇女抱着一位昏迷的幼童匆匆入内,沈芜眼神一亮,一把扯起看诊台上的白布系上。
  妇女着急地四处张望,沈芜快步蹲在她跟前察看幼童的病况,妇女颤声道:“您......您莫非就是沈医仙?”
  沈芜游刃有余地抱起幼童,说道:“母亲随我至内堂来。”
  妇女大声道:“沈医仙回来了!”
  陆理看了密信,说道:“安排得隐秘些,务必一击即中!”
  林暄说道:“两位主官不日就要入贡院,属下已暗中安排我们的人混入禁军进入贡院看守。”
  陆理厉声道:“不容有失!”
  夏疏入内给陆理递上了一份厚厚的名册,说道:“陛下,宫中各部的宫女太监人数不足,这是预选的名册请您过目。”
  陆理立即合上名册,说道:“此事夏卿做主便是。”
  天子情绪不佳,夏疏不欲触霉头速速告退。
  陆理漫不经心问道:“外面光景如何了?”
  “啊?”林暄一时反应不过来,而后瞧他的目光立刻会意:“沈姑娘日日在百济堂中行医看诊,一切如同旧时。”
  冬日染上咳疾之人较多,沈芜连日来在堂中忙得不可开交,心情也恢复了许多,她一边揉着疲酸的肩膀一边入院,脚步一顿,眼神骤然凌厉,“别躲了,出来吧!”
  第64章
  一道身影翻跃落地, 莲九恭敬道:“沈小姐!”
  沈芜说道:“天寒地冻,你不必在我这守着。”
  莲九奉上一双鹿皮手套,说道:“莲九受君之命, 望沈小姐见谅。”
  沈芜内心生出几分暖意,语气软了些,“莲九姑娘且等等。”
  一份名册落入莲九手中,沈芜说道:“这是我未做完的事情, 莲九姑娘既然忠君,不妨把时间花在这上面。”
  “可陛下.......”莲九殷切地看着她,“陛下担忧沈小姐的安危。”
  沈芜解下腰间的香囊扔给她, “劳烦莲九姑娘替我带一句话。”
  陆理摩挲着香囊,“既然皇.......沈小姐这么说了,你就撤回来吧, 她们居住在南苑人多口杂,务必守好密道入口!”
  天刚微亮, 贡院门前熙熙攘攘,参加会试的举人皆集中此处,他们血液沸腾无比激动地等待着贡院大门开启,脸上洋溢着自信,金榜题名必有我名。
  禁军负责把守贡院内外,庄严肃穆的考钟在圆木的撞击下发出浑厚的声音, 悠远流长, 预示着会试正式开始。
  二月莺飞草长, 考生们经过十余日的等待, 终于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贡院的公示栏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争先恐后地看榜。
  陆理设宴款待两位主考官, 赞许道:“两位爱卿辛苦了,朕敬你们一杯!”
  张韬资历高尚受得住礼,边弈连忙举起酒杯低于他的杯口,恭敬道:“为陛下分忧,为大庆择选良才是微臣之幸。”
  陆理自嘲道:“朕学识浅薄,不日就要进行殿试,朕想请二位爱卿为朕临阵磨枪几日。”
  边弈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张韬一心惦记着还在别人手中受苦的孙子,犹豫不决。
  “张爱卿莫不是嫌朕顽劣不可教诲也?”
  “陛下,微臣绝无此意!只是方才不慎精力不支走神了。”
  南苑大门终日紧闭,吃食皆只送至门口,流言满天飞。
  “陛下要封妃纳嫔,可皇后娘娘打翻了醋缸把她们都关进南苑,这才导致二人和离。”
  “可她们不是皇后娘娘亲自挑选的人吗?”
  “表面功夫总要做足给外人看,现下中宫位置空悬,陛下也不会即刻封妃立后,这也是表面功夫。”
  黄林杰在会试中名列榜首,马余俊居他之下,京城沿河画舫热闹不已,有人包下了几条画舫设宴款待,文人士子们高举酒杯酣畅淋漓。
  “黄兄。”马余俊酒气熏熏地凑近些低语道:“托您的福气,我才能杀入殿试,今夜佳酿美人任君挑选,一定要舒坦畅快!”
  “拿人手短,为人分忧。”黄林杰感激他的厚礼,心中好奇地探问道:“马兄,会试我已然尽力助你,你才能顺风直过。可是这殿试.......众目睽睽之下,您有何打算?”
  “马兄,您尽管安心喝酒,山人自有妙计!”
  沈遥与沈芜二人齐心协力地探查商队一事,终于功夫不费有心人,她们查出了端倪,并利用生意上的便利,锁定了那些大批粮食流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