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刘知和柳音儿一见温长月,上前躬了躬身子,齐齐唤了声:“姑奶奶。”
以往见到这些人,温长月总是不耐烦的。但如今物是人非,再见曾经的故人,她倒是平静了很多,只是依旧板着一张脸,说道:“先去休息吧。庭儿,晚些时候带他们去见你娘。”
“是。”温庭安应了一声,随后绕道她身后,嘴似抹了蜜般甜。“许久不见,姑奶奶看着年轻了好几岁。”
“贫嘴。”温长月并不吃这一套,但见到温庭安平安归来,她的眉倒是舒缓了许多。
温庭安知道温长月的脾气,不便让柳音儿与刘知跟她多待,便吩咐了下人备了两间房,两间房要尽量挨近些,且得离温长月的住处越来越好。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柳音儿主动找来温庭安的房间,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见柳媞如。
温庭安被她弄醒,她并没有恼。相反,她非常可以理解柳音儿现在的心情,于是起床穿好衣服。
柳音儿见状又开始催促她洗漱,在一声声催促下温庭安总算收拾好了。
她带着柳音儿和刘知一起朝着柳媞如居住的地方走去。
柳音儿一路都很紧张,步子时急时缓,神态也时喜时忧。她听温庭安说过,柳媞如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她的心情又十分复杂着,玉似的十指不安的纠缠在一起。
直到见到那两间简陋的屋舍,门口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正安静坐在院子里。
巧儿托着腮安静坐在石桌前,样子十分沉迷,柳媞如嘴唇一张一合,似乎在给小巧儿讲故事。
注意到不远处有人来到,柳媞如立刻站了起来。
刘知已经红了眼,三两步走上前跪在地上,红着眼道:“夫人。”
柳媞如看了许久才认出来刘知,惊讶道:“柳知?是你。你还活着。”
刘知点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夫人,我还活着,您现在过的还好吗?”
柳媞如眼眶微红:“快起来,我一直都很好。”
她这才注意到温庭安身边还站着一个姑娘,那姑娘同样红着眼,来到她跟前跪下,泣声道:“姑姑,我是音儿,您还记得我么?”
柳媞如盯着她看了半晌,低下身子喃喃着:“音儿?”
她的思绪飘忽起来,整个人因为陷入回忆变得失神,目光一直停留在柳音儿脸上。
“音儿……阿七,你是阿七的女儿。”她怔怔着说道。
“正是。”柳音儿绷不住,眼泪如断了线的风筝止不住地淌着。
“快起来。”柳媞如将她扶起来,抬手去触摸她的脸,感叹着:“你都长这么大了。”
“阿七的女儿。”柳媞如满脸欣慰。“上次见你时,你还是个三岁的小娃娃。这么多年不见已然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对了,你娘呢,她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
柳媞如突然想起来,目光不停往温庭安身后寻找着柳七的影子。
柳音儿才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姑姑,我娘她已经走了。”
“走了?”
柳媞如理解了她话中的意思,身子一软跌坐在石凳上,难掩悲痛。
“娘。”巧儿立刻走到她身边喊道,她还没见过柳媞如露出如此神情。
“姑姑你不要太难过,娘生前一直记挂着您。如今知道您过的还好,她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您若是因为难过伤了身体,如何不是在伤她呢?”柳音儿也赶紧安慰着她。
刘知默默闭了闭眼,立在一旁低着头叹息。
不远处的温庭安动了动,但依旧没有出声。
柳媞如深吸一口气,她实在难以接受柳七已去的事实,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在遭遇北离灭国之后,柳七便是她唯一的家人了。
“好端端的,她怎么……”柳媞如话音止了止,按住胸口缓了许久,才无奈说:“罢了,她如今在何处,你带我去见见她。”
柳音儿目光一凛,目光躲了躲才说道:“来日方长,以后姑姑会见到的。”
柳媞如知道她是从黎州来的,心中也有了几分了然,便作罢。转而拉出巧儿,说道:“巧儿,来。这个是音儿姐姐,这个是柳知叔。他们都是我们的家人,可不能忘了。”
巧儿点点头,对着二人各唤了一声。
“音儿姐姐好,柳知叔好。”
二人脸上五味杂陈,均不动声色看了一眼温庭安,好在温庭安已经提前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不论如何他们也该表态。
音儿点了点头:“你好。”
“小小姐好。”柳知放低身子,如今他的主子都在这里,也不需要再掩饰身份了。
柳媞如脸上这才又见了笑容,对不远处的温庭安说道:“庭儿。”
温庭安走近,应了一声“伯母”。
虽然已经打过预防针,但看见二人如此生疏的模样,一旁的柳音儿和柳知还是忍不住心脏一抽搐。
“姑姑,她……”柳音儿欲言又止。
“我知道。”柳媞如满脸从容,起身拉住温庭安的手,说。“你帮了伯母如此大的一个忙,伯母真不知该如何谢你,不如留下来吃顿饭吧。”
温庭安露出一个笑容:“好。”
“夫人,我来就好。”柳知说道。
柳媞如这才后知后觉柳知对自己的称呼变了,以前明明是“小姐”才是,不过她看了看身侧的巧儿,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毕竟她确实不再年轻了。
“也好。”柳媞如回道,又拉着音儿的手说:“来,姑姑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
柳音儿点了点头,但目光却落在温庭安身上,眼中透露着无法言说的悲伤。
柳媞如又对巧儿说道:“巧儿,要好好陪温姐姐,知道么?”
巧儿早已一蹦一跳来到温庭安跟前,有了柳媞如这句话她更欢喜了。
“你终于回来了。”巧儿抱住温庭安说。“我好想你呀。”
温庭安蹲下身子看着她,说:“我也很想巧儿呢。”面前的孩子,正是她们苦苦寻觅的突破口,她如何不牵挂着。
“当真?”巧儿笑眼弯弯,看得出来对温庭安的话很受用了。
“当真。”
“你快跟我来,娘又做了小玩意儿,我们一起玩。”巧儿拉着她的手指向一个方向。
温庭安跟着她走,走到偏房,只见屋檐上挂着一个鸟笼,里面关着几只很安静的翠鸟。翠鸟旁边则挂着一个很大的纸鸢。
温庭安取下纸鸢,那只纸鸢的外形是一只燕子。
燕子是温行休和柳媞如之间的暗号,同时寓意着自由,希望柳媞如能逃离家族的禁锢,像云中燕一样获得自由。
再之后云中燕就成了他们家的家徽。
这是小时候柳媞如告诉她的。
如今再见到这只亲切的纸鸢,温庭安脸上挂起一道温和的笑意,柳媞如虽然忘了他们父女,但一家人之间的点滴却依旧存在着。
温庭安轻轻抚摸着纸鸢,巧儿背着手立在一旁,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开口:“这个就是娘做新玩意儿,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喜欢。”
“去河边放吧。”温庭安难得主动提出去玩。
“好。”巧儿眼睛一亮,生怕她会反悔似的赶紧应了一声。
两人下了山往先前钓鱼的地方去了。
在河边
“好高,好高呀。”巧儿望着天上的纸鸢,忍不住大叫着。
温庭安扯着线,熟练的操作纸鸢,直到纸鸢变得极小,就连线绷得紧,她才转头看向巧儿。
“要不要玩。”
“要。”巧儿伸出手。
温庭安将线递给她,提醒道:“小心线,割到手会流血的。”
巧儿点头,目光却并没有离开纸鸢,温庭安的提醒也不知有没有入她的耳朵里。
看着天真烂漫的巧儿,温庭安心中多了一份落寞。
她向上官子菁提过巧儿,下次再去黎州,需要带走巧儿的长命锁,但那是巧儿的宝贝,她实在想不到该如何从巧儿手中取走。
没多久,柳知前来寻二人:“少主,小小姐,该吃饭了。”
二人闻言,收起纸鸢跟着柳知一起回到山上。
饭菜已经备好了,但迟迟不见柳音儿和柳媞如。
“柳叔,她们呢”温庭安问。
柳知脸上闪过一丝迟疑,随后和颜说:“少主先吃吧,夫人和音儿有事。”
“娘还在和音儿姐姐说话呢。”巧儿天真说道。她忍不住想要动筷子,但见温庭安和柳知都没有动,便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咬着筷子玩。
温庭安见状也没有说什么了,三人便先开始吃饭。
柳知的手艺出乎意料的好,尽管温庭安知道他以前是开酒楼的,肯定懂得一些厨艺,但没想到他的厨艺这么好,色香味俱全的,难怪能开那么大一家酒楼。
“柳知叔叔,好好吃。”巧儿吃得满嘴流油,忍不住夸赞着。
“好吃就多吃一点。”柳知笑道。他母亲以前是柳家的主厨,他传承了母亲的厨艺,曾经还入王城给当时的国主当过御厨,其厨艺不言而喻。
以往见到这些人,温长月总是不耐烦的。但如今物是人非,再见曾经的故人,她倒是平静了很多,只是依旧板着一张脸,说道:“先去休息吧。庭儿,晚些时候带他们去见你娘。”
“是。”温庭安应了一声,随后绕道她身后,嘴似抹了蜜般甜。“许久不见,姑奶奶看着年轻了好几岁。”
“贫嘴。”温长月并不吃这一套,但见到温庭安平安归来,她的眉倒是舒缓了许多。
温庭安知道温长月的脾气,不便让柳音儿与刘知跟她多待,便吩咐了下人备了两间房,两间房要尽量挨近些,且得离温长月的住处越来越好。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柳音儿主动找来温庭安的房间,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见柳媞如。
温庭安被她弄醒,她并没有恼。相反,她非常可以理解柳音儿现在的心情,于是起床穿好衣服。
柳音儿见状又开始催促她洗漱,在一声声催促下温庭安总算收拾好了。
她带着柳音儿和刘知一起朝着柳媞如居住的地方走去。
柳音儿一路都很紧张,步子时急时缓,神态也时喜时忧。她听温庭安说过,柳媞如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她的心情又十分复杂着,玉似的十指不安的纠缠在一起。
直到见到那两间简陋的屋舍,门口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正安静坐在院子里。
巧儿托着腮安静坐在石桌前,样子十分沉迷,柳媞如嘴唇一张一合,似乎在给小巧儿讲故事。
注意到不远处有人来到,柳媞如立刻站了起来。
刘知已经红了眼,三两步走上前跪在地上,红着眼道:“夫人。”
柳媞如看了许久才认出来刘知,惊讶道:“柳知?是你。你还活着。”
刘知点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夫人,我还活着,您现在过的还好吗?”
柳媞如眼眶微红:“快起来,我一直都很好。”
她这才注意到温庭安身边还站着一个姑娘,那姑娘同样红着眼,来到她跟前跪下,泣声道:“姑姑,我是音儿,您还记得我么?”
柳媞如盯着她看了半晌,低下身子喃喃着:“音儿?”
她的思绪飘忽起来,整个人因为陷入回忆变得失神,目光一直停留在柳音儿脸上。
“音儿……阿七,你是阿七的女儿。”她怔怔着说道。
“正是。”柳音儿绷不住,眼泪如断了线的风筝止不住地淌着。
“快起来。”柳媞如将她扶起来,抬手去触摸她的脸,感叹着:“你都长这么大了。”
“阿七的女儿。”柳媞如满脸欣慰。“上次见你时,你还是个三岁的小娃娃。这么多年不见已然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对了,你娘呢,她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
柳媞如突然想起来,目光不停往温庭安身后寻找着柳七的影子。
柳音儿才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姑姑,我娘她已经走了。”
“走了?”
柳媞如理解了她话中的意思,身子一软跌坐在石凳上,难掩悲痛。
“娘。”巧儿立刻走到她身边喊道,她还没见过柳媞如露出如此神情。
“姑姑你不要太难过,娘生前一直记挂着您。如今知道您过的还好,她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您若是因为难过伤了身体,如何不是在伤她呢?”柳音儿也赶紧安慰着她。
刘知默默闭了闭眼,立在一旁低着头叹息。
不远处的温庭安动了动,但依旧没有出声。
柳媞如深吸一口气,她实在难以接受柳七已去的事实,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在遭遇北离灭国之后,柳七便是她唯一的家人了。
“好端端的,她怎么……”柳媞如话音止了止,按住胸口缓了许久,才无奈说:“罢了,她如今在何处,你带我去见见她。”
柳音儿目光一凛,目光躲了躲才说道:“来日方长,以后姑姑会见到的。”
柳媞如知道她是从黎州来的,心中也有了几分了然,便作罢。转而拉出巧儿,说道:“巧儿,来。这个是音儿姐姐,这个是柳知叔。他们都是我们的家人,可不能忘了。”
巧儿点点头,对着二人各唤了一声。
“音儿姐姐好,柳知叔好。”
二人脸上五味杂陈,均不动声色看了一眼温庭安,好在温庭安已经提前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不论如何他们也该表态。
音儿点了点头:“你好。”
“小小姐好。”柳知放低身子,如今他的主子都在这里,也不需要再掩饰身份了。
柳媞如脸上这才又见了笑容,对不远处的温庭安说道:“庭儿。”
温庭安走近,应了一声“伯母”。
虽然已经打过预防针,但看见二人如此生疏的模样,一旁的柳音儿和柳知还是忍不住心脏一抽搐。
“姑姑,她……”柳音儿欲言又止。
“我知道。”柳媞如满脸从容,起身拉住温庭安的手,说。“你帮了伯母如此大的一个忙,伯母真不知该如何谢你,不如留下来吃顿饭吧。”
温庭安露出一个笑容:“好。”
“夫人,我来就好。”柳知说道。
柳媞如这才后知后觉柳知对自己的称呼变了,以前明明是“小姐”才是,不过她看了看身侧的巧儿,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毕竟她确实不再年轻了。
“也好。”柳媞如回道,又拉着音儿的手说:“来,姑姑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
柳音儿点了点头,但目光却落在温庭安身上,眼中透露着无法言说的悲伤。
柳媞如又对巧儿说道:“巧儿,要好好陪温姐姐,知道么?”
巧儿早已一蹦一跳来到温庭安跟前,有了柳媞如这句话她更欢喜了。
“你终于回来了。”巧儿抱住温庭安说。“我好想你呀。”
温庭安蹲下身子看着她,说:“我也很想巧儿呢。”面前的孩子,正是她们苦苦寻觅的突破口,她如何不牵挂着。
“当真?”巧儿笑眼弯弯,看得出来对温庭安的话很受用了。
“当真。”
“你快跟我来,娘又做了小玩意儿,我们一起玩。”巧儿拉着她的手指向一个方向。
温庭安跟着她走,走到偏房,只见屋檐上挂着一个鸟笼,里面关着几只很安静的翠鸟。翠鸟旁边则挂着一个很大的纸鸢。
温庭安取下纸鸢,那只纸鸢的外形是一只燕子。
燕子是温行休和柳媞如之间的暗号,同时寓意着自由,希望柳媞如能逃离家族的禁锢,像云中燕一样获得自由。
再之后云中燕就成了他们家的家徽。
这是小时候柳媞如告诉她的。
如今再见到这只亲切的纸鸢,温庭安脸上挂起一道温和的笑意,柳媞如虽然忘了他们父女,但一家人之间的点滴却依旧存在着。
温庭安轻轻抚摸着纸鸢,巧儿背着手立在一旁,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开口:“这个就是娘做新玩意儿,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喜欢。”
“去河边放吧。”温庭安难得主动提出去玩。
“好。”巧儿眼睛一亮,生怕她会反悔似的赶紧应了一声。
两人下了山往先前钓鱼的地方去了。
在河边
“好高,好高呀。”巧儿望着天上的纸鸢,忍不住大叫着。
温庭安扯着线,熟练的操作纸鸢,直到纸鸢变得极小,就连线绷得紧,她才转头看向巧儿。
“要不要玩。”
“要。”巧儿伸出手。
温庭安将线递给她,提醒道:“小心线,割到手会流血的。”
巧儿点头,目光却并没有离开纸鸢,温庭安的提醒也不知有没有入她的耳朵里。
看着天真烂漫的巧儿,温庭安心中多了一份落寞。
她向上官子菁提过巧儿,下次再去黎州,需要带走巧儿的长命锁,但那是巧儿的宝贝,她实在想不到该如何从巧儿手中取走。
没多久,柳知前来寻二人:“少主,小小姐,该吃饭了。”
二人闻言,收起纸鸢跟着柳知一起回到山上。
饭菜已经备好了,但迟迟不见柳音儿和柳媞如。
“柳叔,她们呢”温庭安问。
柳知脸上闪过一丝迟疑,随后和颜说:“少主先吃吧,夫人和音儿有事。”
“娘还在和音儿姐姐说话呢。”巧儿天真说道。她忍不住想要动筷子,但见温庭安和柳知都没有动,便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咬着筷子玩。
温庭安见状也没有说什么了,三人便先开始吃饭。
柳知的手艺出乎意料的好,尽管温庭安知道他以前是开酒楼的,肯定懂得一些厨艺,但没想到他的厨艺这么好,色香味俱全的,难怪能开那么大一家酒楼。
“柳知叔叔,好好吃。”巧儿吃得满嘴流油,忍不住夸赞着。
“好吃就多吃一点。”柳知笑道。他母亲以前是柳家的主厨,他传承了母亲的厨艺,曾经还入王城给当时的国主当过御厨,其厨艺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