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周悬:“.......”
  原来是这,他还以为她们都聊什么了,周悬暗中松了一口气,嘴角挂起微笑,“多谢小姐,您也多吃点。”
  *
  杨笛衣从马车拿好手绢,刚掀开马车帘,一只大手伸过来,杨笛衣笑吟吟握住,“你怎么来了。”
  “吃得差不多了,过来找你。”
  周悬把她扶下马车,转而反握,不由分说把她拉到车后面,旁人看不到的地方。
  杨笛衣一头雾水,“怎么了?”
  周悬将她锢在车厢和自己之间,“这几天你们都聊什么了?嗯?”
  杨笛衣自觉心虚,“就一些趣事。”
  “关于我的?”
  杨笛衣一愣,“你怎么知道?”
  “刚才不确定,”周悬额头抵着她的额头,笑道,“现在确定了。”
  “好啊,你诈我?”
  “心虚都写在脸上了,阿衣,”周悬挽起她脸旁飞扬的一缕发丝,“你都几天没和我说话了,也不想我?”
  杨笛衣不解,“一抬头就能看到你,又不是看不见,为什么想你?”
  周悬:“.......”
  手臂力道骤然收紧,周悬阖眼的同时就要吻上让他思念许久的柔软,却不是他意料之中的触感。
  杨笛衣双手捂着下半张脸,只忽闪着一双眼睛看他,嘟嘟囔囔说了些什么。
  周悬眼神微暗,连声音也跟着掺了几分沙哑,“说什么呢?”
  杨笛衣眨了眨眼,将手松开些,“一会儿还要进去吃饭,会被看出来。”
  “呵.......”聊他的趣事,还不给亲,好没道理。
  “不亲了,”周悬略微后退半步,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试图以此安抚内心的燥热,“一直也没找到机会问你,你这几天的记忆怎么样了?恢复如何?”
  离开晖城之前,周悬特意去找过大夫,虽然那大夫医术平平,也把不出什么,但好歹知道的多些。
  大夫说似乎听过这种药粉,对身体没有很大的损伤,只是记忆会像梦一样渐渐复苏,但是不是全部恢复,什么时候完全恢复,他也不确定。
  “断断续续的,”杨笛衣顿了顿,“但也记起不少,到小凉山了.......”
  周悬手腕一紧,“怕吗?”
  “还好,”杨笛衣向她露出一个浅笑,“知道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就没那么害怕了。”
  周悬有些不放心的把她拉到怀里,这是一个不带任何情.欲的拥抱,“怕了就和我说?不要自己承受。”
  杨笛衣重重点头,“嗯。”
  *
  走过晖城,再往北走上半个多月,离京城便没剩两天路程。
  不知道是不是频繁聊天的缘故,这天醒来时,杨笛衣的记忆已然恢复大半,虽然还有些零碎的想不起来,但也差不了太多。
  过去的想起来了,这段时间的也没忘,复杂错乱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杨笛衣坐在床上独自整理了好半天,才堪堪理顺。
  杨笛衣看着身边熟睡的杨三白,莫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外头太阳还未冒头,空气中泛着丝丝凉意,杨笛衣小心越过她,披了件外裳去屋外醒神。
  还没走上两步,周悬的声音自身后传来,“醒这么早?”
  杨笛衣不自觉勾起唇角,“是啊,睡不着,就起来了。”
  周悬闻言又要给她披一件披风,杨笛衣忙止住他的动作,“不冷。”
  周悬没停下,将披风松松地搭在她身上,“早晨,还是注意点。”
  杨笛衣便也不再拦他,忽然,周悬系绳子的手腕顿住,“你想起来了?”
  够敏锐的,她本来还想再装几天呢,杨笛衣笑了笑,“差不多吧。”
  周悬声音带上一丝不确定,“差不多的意思是?”
  杨笛衣做思考状,“就是,除了想不起来你到底在拜干亲仪式上做了什么手脚,其余的,七七八八?”
  真是好多好多事情啊,十几岁的她朦朦胧胧间,又将这十年快速经历一遍,只是这次真的是梦,每次梦中醒来还有她们在身边。
  周悬眸中划过一丝心疼,“很累吧?辛苦了。”
  “不累啊,反正都过去了,”杨笛衣无所谓道,“就是感觉,挺奇妙的。”
  “对了,我想起我要和你说什么了,”杨笛衣神色一凛,“那日我和祝阮被抓走,期间有位毁容的老人给我们送饭,你见过他吗?”
  “没,”周悬摇了摇头,“我们去晚了,除了齐大壮,那里不剩一个活口,连杂物也没留下多少。那个老头是有什么不对吗?”
  杨笛衣微顿,“若我没记错,他身上挂着的,是军用水囊。”
  周悬愣在原地,杨笛衣仔细回忆那日,“地下室有点太黑,我没瞧太细,但是他身上挂的水囊,和我在小凉山捡到的那个一模一样。”
  “或许是他捡的?”
  “也可能,但我看那水囊还有些新.......”
  见她眉头紧锁,周悬忍不住上手抚摸,“眉头又皱起来了。”
  杨笛衣四散的思绪骤然收回,“就想想,我没事。”
  周悬沉默着,杨笛衣看他半晌,浑身周身力道一泄,闭着眼睛半倚在他胸膛上,“起早了,困。”
  “那我送你回去?”
  “不用。”杨笛衣感受着他紧绷的身子,漾开一抹笑,“我真的没事。”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若你真的是十三岁就好了,”周悬一手轻顺她的发丝。
  没经历过那些噩梦,还是那个明媚内敛的杨笛衣,然后他会护着她,安然长大。
  片刻,杨笛衣慢悠悠道:“想得美,老牛吃嫩草。”
  听到她嗓音中明显的笑意,周悬也跟着笑了下。
  晌午出发回京时,得知杨笛衣记忆恢复的差不多,沈洛华只是淡淡的,看不出什么神情,只有杨三白激动的都要哭出来了,“太好了笛衣姐......”
  天知道如果杨笛衣再不恢复,杨三白真的要把她处成妹妹了。
  “乖啦。”杨笛衣摸了摸她的脑袋安抚。
  旁边沈洛华喃喃道:“还是小一点更讨人喜欢......”
  声音太小,杨笛衣只听到个大概,“你说什么?”
  “没什么,”沈洛华目光不经意掠过到她座下的小盒子,“你那里面是什么?”
  “木雕。”杨笛衣言简意赅,这木雕是之前周悬拿去重新拼好的,她也还没看到底是个什么样。
  “噢。”
  沈洛华只一眼便把目光收了回去,杨笛衣却道:“一起看看?”
  她和周悬认识的少,但是沈洛华贵为公主,应该总能看出些什么。
  果然,完整的木雕从盒子中取出,沈洛华还没看多久,就一脸奇怪,“这木雕,谁刻的?”
  “路上遇到,觉得好看,顺手买的。”杨笛衣不露声色,“怎么了?”
  不料沈洛华脸色更是古怪,“你觉得我五弟好看啊?”
  第106章
  杨笛衣抓着木雕的五指骤紧,脑中一片白茫茫。
  “你说,谁?”
  沈洛华眨了眨眼,“我五弟啊,噢我忘了,你没见过他。”
  沈洛华凑近了,上下打量这木雕,道:“倒也不是一模一样,只是这五官神态,我打眼一瞧就想起他,这会儿细看,似乎又不像了。”
  杨笛衣看似神色没有什么波动,实则气息都已经悄然加重几分,石文刻的,难道是当朝五皇子!?
  “这东西瞧着确实有趣,你在哪儿买的?”沈洛华浑然不觉杨笛衣的变化,戳了戳木头脑袋上的纹路问道。
  “忘记是在路上哪个地方买的了,”杨笛衣手腕向后缩了缩,“早知这么贵重,就不随便拿出来了。”
  杨笛衣连忙把木雕放回地上的箱子里,沈洛华见状无所谓摆手,“一个木雕罢了,而且不一定就是我五弟,也可能我看错了。”
  杨笛衣嘴上应和着沈洛华,颤抖着用其他东西挡了挡木雕,对于她接下来说的话,已然有些听不进去了。
  身侧五指握紧,杨笛衣倒吸一口冷气,永宁堂背后之人,居然有可能是皇子。
  石文,永宁堂,还有小凉山,五皇子在这其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杨笛衣不敢想,她只觉现在半边身子都是麻木的,沈洛华的声音仿若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一片混沌中,杨笛衣想,得找个机会和周悬说一声。
  可惜直到回京,杨笛衣都没找到机会和周悬单独相处,杨笛衣虽然心中着急,但也不好太过明显。
  “真好啊,终于回来了......”杨三白趴在窗户边上,一手托腮拉长了声音道,“咦?那是在检查吗?”
  马车内几人循声望去,果见城门两旁站着约莫四五个身穿盔甲的士兵,对进城的人一一问询。
  “之前有这么多人查?”杨三白歪着脑袋问道,“我怎么不记得了,难道我走的时间太长了?”
  杨笛衣望着城门,不确定道:“之前应该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