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
“阿衣姐姐,你刚刚可吓到我了,那么果断就吃了。”
走出去几十米,幺幺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小手不停地拍着心口。
杨笛衣晃了晃她的手,“不相信你家的肉?”
“那倒不是,我家肉肯定没问题。”幺幺自信道,“我是怕他万一真是撒的药呢?谁知道王老头肚子里憋着什么坏水。”
“你不喜欢王老爷子?”杨笛衣歪了歪头,说话的速度慢了下来。
“不喜欢,他孙子我也不喜欢,”幺幺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两个人都......一个比一个没脑子。”
幺幺这么小一个人,说出来这话倒是带着几分滑稽,杨笛衣没忍住笑道,“小丫头天天哪儿学来的话。”
“话本子啊,”幺幺声音里透着喜悦,“话本子又不贵,我经常买,看的可多了,我还看过不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幺幺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飘渺,似乎带着回声似的,让人听不清楚。
眼前的景象也是变了又变,杨笛衣仿佛置身幻境,整个人步子都有些虚浮,下一秒便眼前一黑,直直倒了下去。
“阿衣姐姐!”
这一声倒是听清了,失去意识前,杨笛衣恍恍惚惚地想着,她是不是出幻觉了,这地怎么也不硬,还有些温热。
幺幺愣愣地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方大夫,“方......”
方雪明果断抱起杨笛衣,温柔地问向幺幺:“她的屋子在哪儿?”
幺幺如梦初醒,立刻上前带路,“这边这边。”
所幸已经快到铺子,方雪明将杨笛衣稳稳地放在她的床上,二话不说就开始把脉。
幺幺不敢打扰,只好趴在床头看着两个人。
“她来这里多久了?”方雪明眉头越来越紧,忽然沉声问道。
幺幺被他声音里的沉重吓了一跳,大概算了下日子,“半个多月吧,不到一个月。”
“之前她在哪里,经历过什么,你可知道?”
幺幺这下不说话了,眼珠滴溜溜转。
方雪明瞧出她的怀疑,笑了笑,“我和你阿衣姐姐是故友,她全名是不是叫杨笛衣?”
“那我也不能轻易告诉你,”幺幺打了个马虎,“反正我知道的,是过得不好,你不是大夫吗,你把阿衣姐姐治好,让她自己讲给你听。”
方雪明没想到这么大的孩子警惕心这么强,同时也反应过来,是自己操之过急了。
“你说得对,是我有些着急了,”方雪明将她的手腕放回被子里,思考半晌,“我只是好奇她之前经历过什么,能把自己身子折腾到如此地步。”
“我先开服药,辛苦你煎好后喂给她喝,等她醒来后,你可去村内客栈找我。”
幺幺忙点了点头,正欲跟他出去拿药,却见方雪明忽然转过身来,
“药,我会配好送来。”
“好,谢谢方大夫。”
方雪明离开后不久果然差人送来几副药,幺幺随便拿了一副便跑进厨房,煎好后一点一点喂给杨笛衣。
等到临近傍晚,柳七娘一身疲惫地走入家门才发现一片安静,只有左侧耳房闪着微弱的光。
推门进去,一眼瞧见的便是幺幺一脸呆样地趴在桌子上,柳七娘只当没看到她慌慌张张藏起来的东西。
柳七娘眼神移向床上脸色苍白的人,微微皱眉,“这是怎么了?”
“生病了,”幺幺回忆着下午方大夫的话,“很严重,方大夫说阿衣姐姐身体很虚弱,要好好休息,下午喂过药了。”
柳七娘上前探了探杨笛衣的额头,又吩咐幺幺一些细节,便起身准备回屋。
“行,那你好好照顾她。”
“娘......”幺幺犹豫半天,到底喊了出来。
“怎么?”
“下午的事,你不问我啊?”幺幺吞吞吐吐的,不敢直视柳七娘。
“问你什么?”柳七娘斜她一眼,淡然开口,“我问你,你就说?”
“我......”幺幺涨红了脸。
“行了,忙了一天,早点休息,明天再说吧,”柳七娘上前摸了摸她的头发,声音软下来,“下次别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大冬天,你这小身板还要不要了?”
说完柳七娘便带上门,回了屋子。
幺幺垂着头,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摊在桌子上,好一会儿才敢从衣服里掏出下午取回来的信,展平放在桌子上。
杨笛衣迷迷糊糊醒来时,便看到一个小身影趴在烛火前,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
嘴里是干涸的苦涩感,应该是幺幺喂的药,杨笛衣舔了舔舌头,沙哑着声音道:“眼睛离远些。”
幺幺陡然转头,惊喜道:“阿衣姐姐你醒了?”
“嗯。”杨笛衣原本想半撑着坐起身,却发现脑中前所未有的晕眩,“我睡了多久?”
“一下午了,别动别动,”幺幺急忙跑到床边,“方大夫说你要好好休息。”
方大夫?想起来了,是那个游医,杨笛衣靠在床头,理了理混乱的思绪,“七娘回来了?”
“嗯,娘看着也累累的,直接回去睡了。”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
“看信嘛,哥哥写了好多啊。”
杨笛衣看向桌子上一沓子纸,浅笑道:“能看懂?”
“有的看不懂.....”幺幺露出苦恼的神色,“我刚刚念信是不是吵到姐姐了?”
“没有,我下午睡够了,这会儿也没事做,左右睡不着,信拿来吧,我给你念。”
幺幺闻言眼睛一亮,想到什么似的又暗了下去,犹豫半天,还是在杨笛衣鼓舞的眼神下把信拿了过来。
杨笛衣于是让幺幺坐到她怀里,一字一句地念起信中的内容,遇到幺幺不懂的字顺便教她。
“哥哥的生活听上去好好啊。”幺幺听完信中的内容,放心的同时也有点羡慕。
“他也想让你们安心啊。”
军营的生活定然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为了不让幺幺和七娘担心,少年应该是只选了一些好的情况讲述出来。
同样是当兵,杨笛衣不由自主想起了周悬,他如今的生活是怎样呢,会和信中那位少年一样吗?
“......阿衣姐姐?”
“嗯?”杨笛衣回过神,有些迟钝地回道。
“外面好像下雪了!”说着,幺幺激动的将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小小的,白色的雪花安静的从半空中飘然而至,落入少女的掌心......飘进少年的发丝,直至无声融化,消失不见。
“下雪了。”
“是啊,”馒头嘴里塞的鼓鼓囊囊,“幸好粮草都已经保护起来了,不然又要坏了。”
小凉山的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他们也回到军营有段时日了,馒头瞄了眼周悬,只觉他更清瘦了,原来还会笑,自从小凉山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更少了。
周悬点头,一时有些怔然,忽然余光瞥到不远处一个身影,微微蹙眉,“那人不吃饭?”
馒头茫然地抬起头,看向周悬说的身影,思考半晌,了然道,
“你说他啊,我知道他,刚参军不久吧,前段时间给家里寄信来着,说是怕家里妹妹等着急了,这两天吃完饭就去那待着,生怕错过什么,应该是在那等回信呢吧。”
看周悬有点恍惚,又结合近日军中四起的谣言,馒头咽下嘴里的食物,小心翼翼问道:“......你也想给你妹妹写信了?”
周悬周身顿时冷了下来,但声音却又无比温柔,“我只曾有过一个姐姐。”
一个在他心里住了好多好多年的姐姐。
第15章
......
“我说少爷啊,您可千万小心啊。”
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焦急地站在墙下,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墙上的小身影,心狠狠揪起来。
“小问题,陈管家你别担心了。”
周悬将头上的发带又紧了紧,屏气凝神,手脚并用的一点点往前蹭。
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又急又猛,只是一个晚上的功夫,府里已然四处白茫茫,踩一脚下去雪堆没及膝盖。
没有任何准备的麻雀就受了罪,小小的一只被大雪打落在屋檐上,走近了瞧翅膀上还有血。
周悬就是在要去学堂的时候,瞧见了这只可怜巴巴的麻雀。
“您慢着点,”陈管家急得满身大汗,只能看着周悬在墙上艰难前行。
麻雀虽然受伤,但是警惕性还在,黑豆般的眼睛滴溜溜转,周悬屏住呼吸,缓慢靠近,在麻雀挥动翅膀前,蓄力猛地向前一扑。
“抓住了!”手里一团温热,周悬顿时喜笑颜开。
“哎哟您可吓死我了。”周管家抚了抚自己的胸口,刚刚周悬那一扑,他心差点跟着跳出去。
“还好,伤得不重,”周悬将麻雀团在手心,翻来覆去的看,“就是小伤口,回头上点药就行了。”
“好好好......少爷啊,您先下来吧,麻雀交给我就行,您得赶紧去学堂啊。”
“阿衣姐姐,你刚刚可吓到我了,那么果断就吃了。”
走出去几十米,幺幺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小手不停地拍着心口。
杨笛衣晃了晃她的手,“不相信你家的肉?”
“那倒不是,我家肉肯定没问题。”幺幺自信道,“我是怕他万一真是撒的药呢?谁知道王老头肚子里憋着什么坏水。”
“你不喜欢王老爷子?”杨笛衣歪了歪头,说话的速度慢了下来。
“不喜欢,他孙子我也不喜欢,”幺幺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两个人都......一个比一个没脑子。”
幺幺这么小一个人,说出来这话倒是带着几分滑稽,杨笛衣没忍住笑道,“小丫头天天哪儿学来的话。”
“话本子啊,”幺幺声音里透着喜悦,“话本子又不贵,我经常买,看的可多了,我还看过不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幺幺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飘渺,似乎带着回声似的,让人听不清楚。
眼前的景象也是变了又变,杨笛衣仿佛置身幻境,整个人步子都有些虚浮,下一秒便眼前一黑,直直倒了下去。
“阿衣姐姐!”
这一声倒是听清了,失去意识前,杨笛衣恍恍惚惚地想着,她是不是出幻觉了,这地怎么也不硬,还有些温热。
幺幺愣愣地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方大夫,“方......”
方雪明果断抱起杨笛衣,温柔地问向幺幺:“她的屋子在哪儿?”
幺幺如梦初醒,立刻上前带路,“这边这边。”
所幸已经快到铺子,方雪明将杨笛衣稳稳地放在她的床上,二话不说就开始把脉。
幺幺不敢打扰,只好趴在床头看着两个人。
“她来这里多久了?”方雪明眉头越来越紧,忽然沉声问道。
幺幺被他声音里的沉重吓了一跳,大概算了下日子,“半个多月吧,不到一个月。”
“之前她在哪里,经历过什么,你可知道?”
幺幺这下不说话了,眼珠滴溜溜转。
方雪明瞧出她的怀疑,笑了笑,“我和你阿衣姐姐是故友,她全名是不是叫杨笛衣?”
“那我也不能轻易告诉你,”幺幺打了个马虎,“反正我知道的,是过得不好,你不是大夫吗,你把阿衣姐姐治好,让她自己讲给你听。”
方雪明没想到这么大的孩子警惕心这么强,同时也反应过来,是自己操之过急了。
“你说得对,是我有些着急了,”方雪明将她的手腕放回被子里,思考半晌,“我只是好奇她之前经历过什么,能把自己身子折腾到如此地步。”
“我先开服药,辛苦你煎好后喂给她喝,等她醒来后,你可去村内客栈找我。”
幺幺忙点了点头,正欲跟他出去拿药,却见方雪明忽然转过身来,
“药,我会配好送来。”
“好,谢谢方大夫。”
方雪明离开后不久果然差人送来几副药,幺幺随便拿了一副便跑进厨房,煎好后一点一点喂给杨笛衣。
等到临近傍晚,柳七娘一身疲惫地走入家门才发现一片安静,只有左侧耳房闪着微弱的光。
推门进去,一眼瞧见的便是幺幺一脸呆样地趴在桌子上,柳七娘只当没看到她慌慌张张藏起来的东西。
柳七娘眼神移向床上脸色苍白的人,微微皱眉,“这是怎么了?”
“生病了,”幺幺回忆着下午方大夫的话,“很严重,方大夫说阿衣姐姐身体很虚弱,要好好休息,下午喂过药了。”
柳七娘上前探了探杨笛衣的额头,又吩咐幺幺一些细节,便起身准备回屋。
“行,那你好好照顾她。”
“娘......”幺幺犹豫半天,到底喊了出来。
“怎么?”
“下午的事,你不问我啊?”幺幺吞吞吐吐的,不敢直视柳七娘。
“问你什么?”柳七娘斜她一眼,淡然开口,“我问你,你就说?”
“我......”幺幺涨红了脸。
“行了,忙了一天,早点休息,明天再说吧,”柳七娘上前摸了摸她的头发,声音软下来,“下次别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大冬天,你这小身板还要不要了?”
说完柳七娘便带上门,回了屋子。
幺幺垂着头,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摊在桌子上,好一会儿才敢从衣服里掏出下午取回来的信,展平放在桌子上。
杨笛衣迷迷糊糊醒来时,便看到一个小身影趴在烛火前,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
嘴里是干涸的苦涩感,应该是幺幺喂的药,杨笛衣舔了舔舌头,沙哑着声音道:“眼睛离远些。”
幺幺陡然转头,惊喜道:“阿衣姐姐你醒了?”
“嗯。”杨笛衣原本想半撑着坐起身,却发现脑中前所未有的晕眩,“我睡了多久?”
“一下午了,别动别动,”幺幺急忙跑到床边,“方大夫说你要好好休息。”
方大夫?想起来了,是那个游医,杨笛衣靠在床头,理了理混乱的思绪,“七娘回来了?”
“嗯,娘看着也累累的,直接回去睡了。”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
“看信嘛,哥哥写了好多啊。”
杨笛衣看向桌子上一沓子纸,浅笑道:“能看懂?”
“有的看不懂.....”幺幺露出苦恼的神色,“我刚刚念信是不是吵到姐姐了?”
“没有,我下午睡够了,这会儿也没事做,左右睡不着,信拿来吧,我给你念。”
幺幺闻言眼睛一亮,想到什么似的又暗了下去,犹豫半天,还是在杨笛衣鼓舞的眼神下把信拿了过来。
杨笛衣于是让幺幺坐到她怀里,一字一句地念起信中的内容,遇到幺幺不懂的字顺便教她。
“哥哥的生活听上去好好啊。”幺幺听完信中的内容,放心的同时也有点羡慕。
“他也想让你们安心啊。”
军营的生活定然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为了不让幺幺和七娘担心,少年应该是只选了一些好的情况讲述出来。
同样是当兵,杨笛衣不由自主想起了周悬,他如今的生活是怎样呢,会和信中那位少年一样吗?
“......阿衣姐姐?”
“嗯?”杨笛衣回过神,有些迟钝地回道。
“外面好像下雪了!”说着,幺幺激动的将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小小的,白色的雪花安静的从半空中飘然而至,落入少女的掌心......飘进少年的发丝,直至无声融化,消失不见。
“下雪了。”
“是啊,”馒头嘴里塞的鼓鼓囊囊,“幸好粮草都已经保护起来了,不然又要坏了。”
小凉山的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他们也回到军营有段时日了,馒头瞄了眼周悬,只觉他更清瘦了,原来还会笑,自从小凉山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更少了。
周悬点头,一时有些怔然,忽然余光瞥到不远处一个身影,微微蹙眉,“那人不吃饭?”
馒头茫然地抬起头,看向周悬说的身影,思考半晌,了然道,
“你说他啊,我知道他,刚参军不久吧,前段时间给家里寄信来着,说是怕家里妹妹等着急了,这两天吃完饭就去那待着,生怕错过什么,应该是在那等回信呢吧。”
看周悬有点恍惚,又结合近日军中四起的谣言,馒头咽下嘴里的食物,小心翼翼问道:“......你也想给你妹妹写信了?”
周悬周身顿时冷了下来,但声音却又无比温柔,“我只曾有过一个姐姐。”
一个在他心里住了好多好多年的姐姐。
第15章
......
“我说少爷啊,您可千万小心啊。”
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焦急地站在墙下,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墙上的小身影,心狠狠揪起来。
“小问题,陈管家你别担心了。”
周悬将头上的发带又紧了紧,屏气凝神,手脚并用的一点点往前蹭。
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又急又猛,只是一个晚上的功夫,府里已然四处白茫茫,踩一脚下去雪堆没及膝盖。
没有任何准备的麻雀就受了罪,小小的一只被大雪打落在屋檐上,走近了瞧翅膀上还有血。
周悬就是在要去学堂的时候,瞧见了这只可怜巴巴的麻雀。
“您慢着点,”陈管家急得满身大汗,只能看着周悬在墙上艰难前行。
麻雀虽然受伤,但是警惕性还在,黑豆般的眼睛滴溜溜转,周悬屏住呼吸,缓慢靠近,在麻雀挥动翅膀前,蓄力猛地向前一扑。
“抓住了!”手里一团温热,周悬顿时喜笑颜开。
“哎哟您可吓死我了。”周管家抚了抚自己的胸口,刚刚周悬那一扑,他心差点跟着跳出去。
“还好,伤得不重,”周悬将麻雀团在手心,翻来覆去的看,“就是小伤口,回头上点药就行了。”
“好好好......少爷啊,您先下来吧,麻雀交给我就行,您得赶紧去学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