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什么好东西,让我们头儿等这么久。”一羌兵答言。
“一些吃食和火炭,汉人们矫情,还给起了名字叫什么‘金玉满堂’和‘魁首茶炭’。”律和边说边去那满满当当的车上翻找,“前段时间边境紧张,我一直没敢过去。眼下每样各得了这两袋。其中一份,是留个上头贵人们的。这一份,差爷看看要多少,我给您送家去。”
那羌兵头目往这律和手上看了眼,并未答言。而是转头看向孟知彰。
“喂!你说要多少合适?”
张力气不过:“怎么说话呢!真当爷们是冤大头?”
孟知彰不以为意,定定看向那羌商律和:“都要了。多少钱?”
众人皆是一愣。大家知道孟知彰大方,不成想这样大方。羌兵头目瞬间喜笑颜开。
律和圆眼眯成缝:“这位郎君爽快!我律和也爽快!一口价,一百两!”
“一百两?!你怎么不去抢!”张力挥拳,将那律和杵了个踉跄。
那律和立马分清大小王,只往孟知彰身边躲:“这位爷!嫌贵便不买,怎么还动手打人!多亏我这平安符护佑,不然方才那一拳,够我躺个把月的!”
律和从怀里扯出个护身符,捧在手中,煞有介事向上天祷告。
孟知彰眸心一凝,下意识摸向胸口。还好。庄聿白给他缝制的平安符还在。
那这商人这枚平安符……
孟知彰付过钱,只交代句,“劳烦送至这位差爷家中”,便不再吱声。
律和转头又去缠那羌兵头目,手里拿了坛酒:“差爷!新酿的锁阳酒,您要不要来几坛?”
“不要!这酒烈而无味,寡淡的很!答应我的葡萄酒,可要记得!”
“好嘞!货一到,保证给您留着!”律和圆圆一个,弓腰点头很有些费力,还是将酒塞到那羌兵手中,“这酒,差爷留着赏人吧!”
那羌兵看着强行塞给自己的酒,很是不屑,忽然想起自己是在当差,堂而皇之抱着坛酒不像个样子,转手递给了孟知彰。
算是道谢。
深夜。驿站。众人睡去,月亮也隐了影子。
孟知彰用衣衫蒙住不大的窗子,一豆油灯亮起,他搬出今日羌兵转赠他的那坛锁阳酒。
张力双臂环抱,仍在气中,怕吵到众人,还是压低了声音:“怎么!你100两银子买回来的这坛酒,还要偷偷摸摸喝。”
孟知彰上下研究这坛酒,并未发现异常,便用小刀仔细撬开封印。
坛旧,内里封印纸却是新的。
孟知彰将酒坛封印纸取出,在灯火上烘烤,竟然慢慢显出字来。
庄聿白的字迹。
第236章 出使(九)
第十五日, 天很蓝,阳光依旧很好。
这是孟知彰与匡雷约定好赴死的日子。
一早,穿戴齐整的孟知彰, 被羌兵带至校场。张力带使臣团和那位临时加入的术格家二公子, 一言不发跟在后面。神情凝重。
“永生柱”立在校场正中的祭台。六边形平台,每个角落各摆着一摞高高的石头。投下细长又崎岖的影子,随日头缓缓流转。石头上被淋了血,白石赤血,映着西风中的蓝天, 血腥气中重现着某种古老而诡异的仪式。
换做平常, 张力早一脚上前, 踹翻这什么狗屁阵法。今日他缓住一口气, 接住孟知彰透过弯刀旌旗阵递过来的目光。心有忧虑, 不过仍然坚定地冲对方点了点头。
除守卫兵士外,校场内站满围观之人。当众处决敌国来使,怎么也算是匡雷摄政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怎能少得了观众一同见证。
匡雷的,命人端来三盏酒:“听闻你们汉人有喝断头酒的习俗。虽然不会断你的头, 让你一整个儿死。为彰显我大羌之好客重礼,这酒, 还是给孟大人备好了。”
匡雷叹口气,摆上一副英雄惜英雄的惋惜模样。
“匡雷将军, 这酒, 不急。”孟知彰镇定看着对方,“我们作为大恒使臣,应贵邦邀请,代表我大恒朝堂前来议和。今日杀异国使者, 怎么不见大王尊荣?”
“是啊!我们来了这些时日,连你们大王的影子也没见着!”张力愤愤然挤到前面,“怎么,难道长相丑陋,见不得人!”
匡雷最看不惯张力,登时炸了脾气,不过定了片刻,已经攥紧弯刀的手还是收了回来,大笑两声:“怎么两位忘了?孟知彰之所以被钉向这永生柱,不就是因为行刺我们大王未果,转头射杀了我重臣亲眷么!”
“匡雷,你放屁!”张力撞开身边羌兵,直骂到匡雷脸上,“人明明是你射杀的!这会子还在此颠倒黑白!你不怕你们的神灵怪降罪于你!”
到底是老将,张力一冲,身边羌兵倒了一片。换做真刀真枪的战场,十数个羌兵也难近他的身。不过对面呼啦啦冲过来几十个重甲兵士,寡不敌众,张力直接被团团堵住,动弹不得。
“降罪?神明若降罪于我,那今日站上这永生柱的便不会是你大恒的使臣了。孟大人,你说对么?”匡雷斜眼看着孟知彰,又用手上的弯刀朝祭台指了指,“孟大人!请吧!”
“匡雷将军,”孟知彰拱手抱拳,“孟某今日赴死,能否让我死得明白,或者说,让孟某死得清白?”
匡雷低头踩住孟知彰的影子:“孟大人,那日能说的我已经说了,你还想知道什么?”
“孟某之清白,你我知道,奸佞之人知道,天地神明知道,但大恒使团之人不知道,大恒万万千百姓不知道。”孟知彰看看这青天白日,正正衣襟,“孟某我大恒与你串通密谋之信件,就是这位大恒使节团萧潜送来的。枉顾我朝君命的是这信中人,指使羌国栽赃陷害孟某的是这信中人。孟某不过一替罪羔羊,或则说一送上门的鱼饵。信中人为了争权夺势,不惜与羌国新政权勾结。为铲除异己,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一切皆如孟大人所言。可那有怎样?”匡雷摆弄手上弯刀,故意避开孟知彰的视线,“这些事,别人知道与否,又有何关系?反正你已经要死了。”
匡雷实在不明白汉人一根筋似的想法。命都不在了,要这一身虚名有何用。
“人皆会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孟某今日之死,不知后世之人将如何秉笔,但眼前孟某之同袍在此,他们应该知道事实之真相,应该知道孟某之清白。”
使节团中,除了萧潜一党,仍有不少有识之士,这些时日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从萧潜的嘴巴中拼凑一二。
说孟知彰违抗君命,有意破坏议和之正式,意图刺杀羌王,并亲自射杀羌族亲眷,所以今日羌族便当众杀之以儆效尤。
简直荒唐!
孟知彰何许人,先不说他是陛下钦点的新科状元、天子近臣。贫寒出身,却并未一朝得势而眼高于顶,平时待人接物皆端正自持,官位不高却敢为水灾之地秉公直言,单这一点就是紫宸殿满殿许多文武大臣做不到的。何况他是南时那刚正不阿之倔老头的关门弟子,能入南时青眼,得南时亲自教习者,寥寥无几。若说孟知彰人品有亏,忤逆君命,射杀手无寸铁之异邦家眷,这与强行说暗夜照长日,有何异?简直是一派胡言。
而他萧潜呢?若非兵部尚书萧之仁强行将其作为兵部代表塞进使臣团,以他的嘴脸和过往,岂能代表国人出使?
萧潜之话,众人多不信。那日孟知彰和张力单独被匡雷召去校场会见,具体发生何事众人所知不多。但萧潜非说孟知彰和张力意图谋反。呵!省省力气吧。
如今,孟知彰与匡雷当面对质,个中原委众人听得一清二楚,若能回去,定好好参一本,细数萧潜之辈的恶行逆失。
不过看对方这架势,与萧潜这厮阿谀谄媚之嘴脸,今日听到真相之日,非死也知会终身软禁在这异国尘沙之中。
萧潜躬身走到那匡雷身边:“将军,快行刑吧。这孟知彰邪性,很能蛊惑人心。以免他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惹您不高兴的话出来,不如用绳子勒住他的嘴!”
若让一个人住声,塞住嘴即可。而用绳子勒住,是宰杀牲口的做法。
匡雷不无疑惑地低头看了看眼前这个汉人。都道羌人凶狠,和眼前汉人比起来,还差了些道行。
“好啊。”手指划过弯刀脊背,匡雷调整角度,刀刃亮光照射进萧潜的眼睛,“你去。”
我去?萧潜心中一惊,下意识抬手去挡这强悍到凶悍的折射光,谄笑堆到眼角,“将军,还是别了吧。这孟知彰……他身手了得。我,我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只是勒住嘴巴,又不是让你和他决斗,这就胆怯了?你可真实个货真价实的胆小之人。”匡雷停住手中刀刃,给了萧潜一点喘息机会,等对方视线看向自己时,扬了下眉,“胆小之人,是不是就是你们常说的‘小人’?”
“一些吃食和火炭,汉人们矫情,还给起了名字叫什么‘金玉满堂’和‘魁首茶炭’。”律和边说边去那满满当当的车上翻找,“前段时间边境紧张,我一直没敢过去。眼下每样各得了这两袋。其中一份,是留个上头贵人们的。这一份,差爷看看要多少,我给您送家去。”
那羌兵头目往这律和手上看了眼,并未答言。而是转头看向孟知彰。
“喂!你说要多少合适?”
张力气不过:“怎么说话呢!真当爷们是冤大头?”
孟知彰不以为意,定定看向那羌商律和:“都要了。多少钱?”
众人皆是一愣。大家知道孟知彰大方,不成想这样大方。羌兵头目瞬间喜笑颜开。
律和圆眼眯成缝:“这位郎君爽快!我律和也爽快!一口价,一百两!”
“一百两?!你怎么不去抢!”张力挥拳,将那律和杵了个踉跄。
那律和立马分清大小王,只往孟知彰身边躲:“这位爷!嫌贵便不买,怎么还动手打人!多亏我这平安符护佑,不然方才那一拳,够我躺个把月的!”
律和从怀里扯出个护身符,捧在手中,煞有介事向上天祷告。
孟知彰眸心一凝,下意识摸向胸口。还好。庄聿白给他缝制的平安符还在。
那这商人这枚平安符……
孟知彰付过钱,只交代句,“劳烦送至这位差爷家中”,便不再吱声。
律和转头又去缠那羌兵头目,手里拿了坛酒:“差爷!新酿的锁阳酒,您要不要来几坛?”
“不要!这酒烈而无味,寡淡的很!答应我的葡萄酒,可要记得!”
“好嘞!货一到,保证给您留着!”律和圆圆一个,弓腰点头很有些费力,还是将酒塞到那羌兵手中,“这酒,差爷留着赏人吧!”
那羌兵看着强行塞给自己的酒,很是不屑,忽然想起自己是在当差,堂而皇之抱着坛酒不像个样子,转手递给了孟知彰。
算是道谢。
深夜。驿站。众人睡去,月亮也隐了影子。
孟知彰用衣衫蒙住不大的窗子,一豆油灯亮起,他搬出今日羌兵转赠他的那坛锁阳酒。
张力双臂环抱,仍在气中,怕吵到众人,还是压低了声音:“怎么!你100两银子买回来的这坛酒,还要偷偷摸摸喝。”
孟知彰上下研究这坛酒,并未发现异常,便用小刀仔细撬开封印。
坛旧,内里封印纸却是新的。
孟知彰将酒坛封印纸取出,在灯火上烘烤,竟然慢慢显出字来。
庄聿白的字迹。
第236章 出使(九)
第十五日, 天很蓝,阳光依旧很好。
这是孟知彰与匡雷约定好赴死的日子。
一早,穿戴齐整的孟知彰, 被羌兵带至校场。张力带使臣团和那位临时加入的术格家二公子, 一言不发跟在后面。神情凝重。
“永生柱”立在校场正中的祭台。六边形平台,每个角落各摆着一摞高高的石头。投下细长又崎岖的影子,随日头缓缓流转。石头上被淋了血,白石赤血,映着西风中的蓝天, 血腥气中重现着某种古老而诡异的仪式。
换做平常, 张力早一脚上前, 踹翻这什么狗屁阵法。今日他缓住一口气, 接住孟知彰透过弯刀旌旗阵递过来的目光。心有忧虑, 不过仍然坚定地冲对方点了点头。
除守卫兵士外,校场内站满围观之人。当众处决敌国来使,怎么也算是匡雷摄政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怎能少得了观众一同见证。
匡雷的,命人端来三盏酒:“听闻你们汉人有喝断头酒的习俗。虽然不会断你的头, 让你一整个儿死。为彰显我大羌之好客重礼,这酒, 还是给孟大人备好了。”
匡雷叹口气,摆上一副英雄惜英雄的惋惜模样。
“匡雷将军, 这酒, 不急。”孟知彰镇定看着对方,“我们作为大恒使臣,应贵邦邀请,代表我大恒朝堂前来议和。今日杀异国使者, 怎么不见大王尊荣?”
“是啊!我们来了这些时日,连你们大王的影子也没见着!”张力愤愤然挤到前面,“怎么,难道长相丑陋,见不得人!”
匡雷最看不惯张力,登时炸了脾气,不过定了片刻,已经攥紧弯刀的手还是收了回来,大笑两声:“怎么两位忘了?孟知彰之所以被钉向这永生柱,不就是因为行刺我们大王未果,转头射杀了我重臣亲眷么!”
“匡雷,你放屁!”张力撞开身边羌兵,直骂到匡雷脸上,“人明明是你射杀的!这会子还在此颠倒黑白!你不怕你们的神灵怪降罪于你!”
到底是老将,张力一冲,身边羌兵倒了一片。换做真刀真枪的战场,十数个羌兵也难近他的身。不过对面呼啦啦冲过来几十个重甲兵士,寡不敌众,张力直接被团团堵住,动弹不得。
“降罪?神明若降罪于我,那今日站上这永生柱的便不会是你大恒的使臣了。孟大人,你说对么?”匡雷斜眼看着孟知彰,又用手上的弯刀朝祭台指了指,“孟大人!请吧!”
“匡雷将军,”孟知彰拱手抱拳,“孟某今日赴死,能否让我死得明白,或者说,让孟某死得清白?”
匡雷低头踩住孟知彰的影子:“孟大人,那日能说的我已经说了,你还想知道什么?”
“孟某之清白,你我知道,奸佞之人知道,天地神明知道,但大恒使团之人不知道,大恒万万千百姓不知道。”孟知彰看看这青天白日,正正衣襟,“孟某我大恒与你串通密谋之信件,就是这位大恒使节团萧潜送来的。枉顾我朝君命的是这信中人,指使羌国栽赃陷害孟某的是这信中人。孟某不过一替罪羔羊,或则说一送上门的鱼饵。信中人为了争权夺势,不惜与羌国新政权勾结。为铲除异己,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一切皆如孟大人所言。可那有怎样?”匡雷摆弄手上弯刀,故意避开孟知彰的视线,“这些事,别人知道与否,又有何关系?反正你已经要死了。”
匡雷实在不明白汉人一根筋似的想法。命都不在了,要这一身虚名有何用。
“人皆会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孟某今日之死,不知后世之人将如何秉笔,但眼前孟某之同袍在此,他们应该知道事实之真相,应该知道孟某之清白。”
使节团中,除了萧潜一党,仍有不少有识之士,这些时日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从萧潜的嘴巴中拼凑一二。
说孟知彰违抗君命,有意破坏议和之正式,意图刺杀羌王,并亲自射杀羌族亲眷,所以今日羌族便当众杀之以儆效尤。
简直荒唐!
孟知彰何许人,先不说他是陛下钦点的新科状元、天子近臣。贫寒出身,却并未一朝得势而眼高于顶,平时待人接物皆端正自持,官位不高却敢为水灾之地秉公直言,单这一点就是紫宸殿满殿许多文武大臣做不到的。何况他是南时那刚正不阿之倔老头的关门弟子,能入南时青眼,得南时亲自教习者,寥寥无几。若说孟知彰人品有亏,忤逆君命,射杀手无寸铁之异邦家眷,这与强行说暗夜照长日,有何异?简直是一派胡言。
而他萧潜呢?若非兵部尚书萧之仁强行将其作为兵部代表塞进使臣团,以他的嘴脸和过往,岂能代表国人出使?
萧潜之话,众人多不信。那日孟知彰和张力单独被匡雷召去校场会见,具体发生何事众人所知不多。但萧潜非说孟知彰和张力意图谋反。呵!省省力气吧。
如今,孟知彰与匡雷当面对质,个中原委众人听得一清二楚,若能回去,定好好参一本,细数萧潜之辈的恶行逆失。
不过看对方这架势,与萧潜这厮阿谀谄媚之嘴脸,今日听到真相之日,非死也知会终身软禁在这异国尘沙之中。
萧潜躬身走到那匡雷身边:“将军,快行刑吧。这孟知彰邪性,很能蛊惑人心。以免他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惹您不高兴的话出来,不如用绳子勒住他的嘴!”
若让一个人住声,塞住嘴即可。而用绳子勒住,是宰杀牲口的做法。
匡雷不无疑惑地低头看了看眼前这个汉人。都道羌人凶狠,和眼前汉人比起来,还差了些道行。
“好啊。”手指划过弯刀脊背,匡雷调整角度,刀刃亮光照射进萧潜的眼睛,“你去。”
我去?萧潜心中一惊,下意识抬手去挡这强悍到凶悍的折射光,谄笑堆到眼角,“将军,还是别了吧。这孟知彰……他身手了得。我,我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只是勒住嘴巴,又不是让你和他决斗,这就胆怯了?你可真实个货真价实的胆小之人。”匡雷停住手中刀刃,给了萧潜一点喘息机会,等对方视线看向自己时,扬了下眉,“胆小之人,是不是就是你们常说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