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庄聿白将被布帛缠得烂七八糟的双手递过来,眼神中满是请求:“知彰兄,帮帮忙啦!”
孟知彰也不清楚怎么了,今日喉咙总是发紧,他轻咳一声,虽有夜色挡着,他还是尽量避开对方视线:“……你确定?”
“确定,来吧!”
庄聿白将手递得更近了些,差点怼到书生面前。
孟知彰需要坐直身子微微后仰才能看清眼前情形,他解开这一团乱的布帛,捋顺后一层层缠上紧握拳头的两个细弱手腕。
“这伤……”
虽看不太清,但手腕的淤伤还是能辨出一二,孟知彰想起淮南的那场祭河,眼中闪过一道杀气。但这道杀气,随即又被眼前人的无理取闹暂时压下去。
“我从河里逃出来的,应该就是那会蹭到了。没事。一点也不疼。快绑呀!我都困了……”
想绑着睡就绑着吧,至少有自己守着,没人敢怎么样。孟知彰将布帛打了个活扣,以免对方不舒服,还特意系得松些。
“多谢!”
庄聿白上下看看很是满意,咕咚躺回枕上,左右整理下,找到个舒服的睡姿,忽又发现哪里不对,竹节虫一般扑棱着翻了个身,面朝里侧躺过去,将手压在脸下,乖乖的。
房间安静下来。
墙角的草虫声一阵接一阵。
床上人没再动,孟知彰松了口气,抬手脱掉外衫,挂在床前衣架横木上,正要解腰间帛巾,身后又发了话。
“孟兄,帮忙盖下被子……我没有手了。”
“……!”
孟知彰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粗布单被,扯住两只角,轻轻搭向这个瘦削的身体,屏着气息,生怕自己动作大些,被子便会将这个身板压疼、压碎。
孟知彰整理下自己的枕头,准备面朝外躺下。躺倒一半……
“知彰兄,我后背痒,拜托帮我挠挠。”
“???”
“快点!右上……啊呀,痒死了,救命!”庄聿白见身后人没反应,浑身扭动起来,活像只ber ber乱蹦的大鲤鱼。
无声的叹息:“……这里?”
“再右一些,再右……不对,回来些。停,就是这……唔嗯,舒服……用些力气嘛!……啊,轻点!”
一番折腾过后,孟知彰终于躺下了。他双臂抱胸,面朝外侧躺在枕上,在外面奔波了这几日,回家的感觉真好。只是身后多了一个人,他暂时还不习惯。
孟知彰闻着家中的气息,缓缓闭上眼。
“孟兄,能不能把月亮关上……”不用猜,还是身后人,并给出了充分且合理的理由,“太亮了,晃眼睛。”
孟知彰翻身下了地。
木轩窗轻阖,将月色和这尘世的嘈杂,一起关在外面。
*
庄聿白醒来时,天已经大亮。
他缓缓伸个懒腰,在床上撑出一个“大”字,等他扭头瞥见身边空掉的枕头,忽想起昨夜身边睡过一个人。
今天坯片的干度应该达标,可以下锅炸制。他一骨碌爬起来,抓起外衫边穿边急吼吼往外走。
“孟兄,早!”
庄聿白一阵风似地经过孟知彰,目标明确一根线冲到圆簸箕跟前,伸手抓起一枚橘色坯片。
晒干后的坯片颜色更深了一些,半透明,周边微卷,满满一簸箕,阳光一照,柔柔粉粉很是可爱。
“哗啦啦、哗啦啦——”
庄聿白将坯片收到一起,这个干度正正好。做好的坯片保存适当,放个十天半月完全没问题。
“其声清脆,有如碎玉;其色盈润,有如冰玉。”孟知彰跟过来,“琥珀兄做的可是‘玉片’?”
“玉片?!这名字好!”庄聿白眼前一亮,小声念叨几句,“那面筋也改个名,就叫‘金球’。一个玉片,一个金球,金玉满堂!俗是俗了点,但喜庆啊。喜庆就有市场,咱老百姓不就图个好彩头么!孟兄觉得如何?”
“金玉满堂,甚好!”孟知彰点头。
“真的么?”被文曲星一说好,庄聿白倒有些不自信了,毕竟是自己信口胡诌的。
“是真的好。”孟知彰回答得认真,并让对方洗漱后来吃早饭,“我今日去趟学里,家中若有什么事,可以等我回来。”
一听对方去学校,庄聿白眼睛转了几转。
“那可太巧了!你不急的话,稍等我小半个时辰。我们把这虾片炸出来,你带些给学里的先生和同学……同窗们尝尝。”
庄聿白心中小算盘打得飞起,这都是他的潜在客户群体。能出来读书的,一般家境还算可以,一二十文买零食的钱总归是有的。
庄聿白急着展示心心念念的虾片成果,一顿早饭速战速决,袖口一束,围裙腰间一系,在灶上忙活起来。
孟知彰给他打下手。
庄聿白小时候最喜欢外婆的炸虾片,每每自己调皮挨训后,外婆总会炸些虾片来哄自己。
一把片坯入锅,外婆会让眼巴巴守在一旁的自己跟着数数。
等数到5,“咘噜”,澄亮油面下便会猛地钻出一团绵雪状的虾片,白白净净、摇摇晃晃浮在那里。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三五成群,越冒越多,亭亭盈盈,满满当当……
不一会儿,整个虾片锅就像塞满小学生的春游车,一张张笑脸带着那种童真的喜悦,惊呼雀跃,争先恐后哗啦啦往外溢。
重现这一幸福奇迹的时刻,到了。
久违了。
来自现代美食的震撼,庄聿白也要带给眼前这个古代书生。
孟知彰大概猜出庄聿白的心思,跟在一旁,很捧场。
油温上来,油色慢慢加深,黄绿色长竹筷插入亮棕色麻油,顶端冒出细碎的泡泡。
庄聿白给孟知彰递了一个眼神,就是现在,准备数数。
一把浅橘色坯片撒入锅中,瞬间沉底。很快大量水泡冒上来,越来越密。
5、4、3、2、1
“咘咘”坯片翻滚上来!
庄聿白的心也跟着翻上来,他快速看了眼书生,确定对方也在注视这场盛况。
来吧,一起见证雪开遍地、满院飘香!
作者有话说:
----------------------
第16章 桑葚
“嗞嗞嗞”
数十个坯片在锅中快速打转。油炸食物的酥香和虾肉的鲜香,越来越浓。
可是……预想中绵雪崩炸的虾片出锅场景,并没有出现。
庄聿白愣住。难道油温不够?
灶下又添了把火。灶上油烟已经呼呼冒起来,坯片仍只在“嗞嗞嗞”转圈圈,而且转眼变成焦糖色,再不捞出就糊了!
庄聿白赶紧清锅。
不是油温的原因。或许刚才下锅太早了?
庄聿白不死心,又放入一把坯片。
沉底、冒泡、“咘咘”翻浮上来、“嗞嗞嗞”……错误的经历,又完完整整复制粘贴了一遍。
看来与烹制过程无关,那就是坯片制作环节有问题。
灶下熄了火。一盘焦糖色片状食物,摆在一脸不悦的庄聿白面前。像一名被俘败将,五花大绑被人强押着来参观尸陈遍野的战场。
“酥香满口,虾味鲜甜。”孟知彰试了一片,“这玉片味道甚好!”
庄聿白有气无力抬起眼皮看了眼孟知彰,对方脸上真诚满满。他经不住对方邀请,拿起一片。
“嘎嘣嘎嘣”也不是不能吃,更不是不好吃,但这……就不是虾片。口感更像虾味锅巴,硬脆咸香。
“孟兄,玉片没有蓬开,颜色也不对。应该是坯片环节出了差池,我再研究下用料配比。”庄聿白深深叹口气,“今天你去私塾恐怕是带不成了。”
“谁说玉片一定是白色?黑曜玉,也是玉,不是么?”向来一本正经的孟知彰竟然也幽默起来。
庄聿白知道孟知彰在替自己找补,宽慰自己。
孟知彰换上长衫去私塾,临走带了一小袋麦子,说再磨些面粉回来,又故作轻松道:“家中还有余粮,夏收新粮马上下来了。我们再试几次。不急。”
柴院恢复安静,院外不知名的鸟雀偶尔啁啾几声。
庄聿白坐在院中的小木凳上,阳光暖暖打下来,投下小小一坨影子。
他有种被阳光淋湿的幻觉。自己像一只长毛娃娃,阳光下被人强行浸在水底,一种阴冷冷、湿哒哒、空落落的窒息感箍紧全身。
庄聿白打了个冷颤。说是幻觉,身体的感受又那样真实,像是亲身经历过一般。
面筋成功是真的,面筋好评也是真的。可主打商品——虾片,这次却是实打实翻车了。
时间、材料和金钱,都搭进去,至今却分文未进。对了,那个货郎张离开后就再没出现,难道也出了问题?
人一不顺,往往就会钻牛角尖,就容易否掉过往一切。结果导向固然重要,但搞“连坐”,否定其他付出,未免就小题大作了。
庄聿白不一样。哪怕阴雨天,他内心的小太阳也会能量满满,不仅给自己充电,还能将周围湿漉漉的环境照亮。
孟知彰也不清楚怎么了,今日喉咙总是发紧,他轻咳一声,虽有夜色挡着,他还是尽量避开对方视线:“……你确定?”
“确定,来吧!”
庄聿白将手递得更近了些,差点怼到书生面前。
孟知彰需要坐直身子微微后仰才能看清眼前情形,他解开这一团乱的布帛,捋顺后一层层缠上紧握拳头的两个细弱手腕。
“这伤……”
虽看不太清,但手腕的淤伤还是能辨出一二,孟知彰想起淮南的那场祭河,眼中闪过一道杀气。但这道杀气,随即又被眼前人的无理取闹暂时压下去。
“我从河里逃出来的,应该就是那会蹭到了。没事。一点也不疼。快绑呀!我都困了……”
想绑着睡就绑着吧,至少有自己守着,没人敢怎么样。孟知彰将布帛打了个活扣,以免对方不舒服,还特意系得松些。
“多谢!”
庄聿白上下看看很是满意,咕咚躺回枕上,左右整理下,找到个舒服的睡姿,忽又发现哪里不对,竹节虫一般扑棱着翻了个身,面朝里侧躺过去,将手压在脸下,乖乖的。
房间安静下来。
墙角的草虫声一阵接一阵。
床上人没再动,孟知彰松了口气,抬手脱掉外衫,挂在床前衣架横木上,正要解腰间帛巾,身后又发了话。
“孟兄,帮忙盖下被子……我没有手了。”
“……!”
孟知彰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粗布单被,扯住两只角,轻轻搭向这个瘦削的身体,屏着气息,生怕自己动作大些,被子便会将这个身板压疼、压碎。
孟知彰整理下自己的枕头,准备面朝外躺下。躺倒一半……
“知彰兄,我后背痒,拜托帮我挠挠。”
“???”
“快点!右上……啊呀,痒死了,救命!”庄聿白见身后人没反应,浑身扭动起来,活像只ber ber乱蹦的大鲤鱼。
无声的叹息:“……这里?”
“再右一些,再右……不对,回来些。停,就是这……唔嗯,舒服……用些力气嘛!……啊,轻点!”
一番折腾过后,孟知彰终于躺下了。他双臂抱胸,面朝外侧躺在枕上,在外面奔波了这几日,回家的感觉真好。只是身后多了一个人,他暂时还不习惯。
孟知彰闻着家中的气息,缓缓闭上眼。
“孟兄,能不能把月亮关上……”不用猜,还是身后人,并给出了充分且合理的理由,“太亮了,晃眼睛。”
孟知彰翻身下了地。
木轩窗轻阖,将月色和这尘世的嘈杂,一起关在外面。
*
庄聿白醒来时,天已经大亮。
他缓缓伸个懒腰,在床上撑出一个“大”字,等他扭头瞥见身边空掉的枕头,忽想起昨夜身边睡过一个人。
今天坯片的干度应该达标,可以下锅炸制。他一骨碌爬起来,抓起外衫边穿边急吼吼往外走。
“孟兄,早!”
庄聿白一阵风似地经过孟知彰,目标明确一根线冲到圆簸箕跟前,伸手抓起一枚橘色坯片。
晒干后的坯片颜色更深了一些,半透明,周边微卷,满满一簸箕,阳光一照,柔柔粉粉很是可爱。
“哗啦啦、哗啦啦——”
庄聿白将坯片收到一起,这个干度正正好。做好的坯片保存适当,放个十天半月完全没问题。
“其声清脆,有如碎玉;其色盈润,有如冰玉。”孟知彰跟过来,“琥珀兄做的可是‘玉片’?”
“玉片?!这名字好!”庄聿白眼前一亮,小声念叨几句,“那面筋也改个名,就叫‘金球’。一个玉片,一个金球,金玉满堂!俗是俗了点,但喜庆啊。喜庆就有市场,咱老百姓不就图个好彩头么!孟兄觉得如何?”
“金玉满堂,甚好!”孟知彰点头。
“真的么?”被文曲星一说好,庄聿白倒有些不自信了,毕竟是自己信口胡诌的。
“是真的好。”孟知彰回答得认真,并让对方洗漱后来吃早饭,“我今日去趟学里,家中若有什么事,可以等我回来。”
一听对方去学校,庄聿白眼睛转了几转。
“那可太巧了!你不急的话,稍等我小半个时辰。我们把这虾片炸出来,你带些给学里的先生和同学……同窗们尝尝。”
庄聿白心中小算盘打得飞起,这都是他的潜在客户群体。能出来读书的,一般家境还算可以,一二十文买零食的钱总归是有的。
庄聿白急着展示心心念念的虾片成果,一顿早饭速战速决,袖口一束,围裙腰间一系,在灶上忙活起来。
孟知彰给他打下手。
庄聿白小时候最喜欢外婆的炸虾片,每每自己调皮挨训后,外婆总会炸些虾片来哄自己。
一把片坯入锅,外婆会让眼巴巴守在一旁的自己跟着数数。
等数到5,“咘噜”,澄亮油面下便会猛地钻出一团绵雪状的虾片,白白净净、摇摇晃晃浮在那里。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三五成群,越冒越多,亭亭盈盈,满满当当……
不一会儿,整个虾片锅就像塞满小学生的春游车,一张张笑脸带着那种童真的喜悦,惊呼雀跃,争先恐后哗啦啦往外溢。
重现这一幸福奇迹的时刻,到了。
久违了。
来自现代美食的震撼,庄聿白也要带给眼前这个古代书生。
孟知彰大概猜出庄聿白的心思,跟在一旁,很捧场。
油温上来,油色慢慢加深,黄绿色长竹筷插入亮棕色麻油,顶端冒出细碎的泡泡。
庄聿白给孟知彰递了一个眼神,就是现在,准备数数。
一把浅橘色坯片撒入锅中,瞬间沉底。很快大量水泡冒上来,越来越密。
5、4、3、2、1
“咘咘”坯片翻滚上来!
庄聿白的心也跟着翻上来,他快速看了眼书生,确定对方也在注视这场盛况。
来吧,一起见证雪开遍地、满院飘香!
作者有话说:
----------------------
第16章 桑葚
“嗞嗞嗞”
数十个坯片在锅中快速打转。油炸食物的酥香和虾肉的鲜香,越来越浓。
可是……预想中绵雪崩炸的虾片出锅场景,并没有出现。
庄聿白愣住。难道油温不够?
灶下又添了把火。灶上油烟已经呼呼冒起来,坯片仍只在“嗞嗞嗞”转圈圈,而且转眼变成焦糖色,再不捞出就糊了!
庄聿白赶紧清锅。
不是油温的原因。或许刚才下锅太早了?
庄聿白不死心,又放入一把坯片。
沉底、冒泡、“咘咘”翻浮上来、“嗞嗞嗞”……错误的经历,又完完整整复制粘贴了一遍。
看来与烹制过程无关,那就是坯片制作环节有问题。
灶下熄了火。一盘焦糖色片状食物,摆在一脸不悦的庄聿白面前。像一名被俘败将,五花大绑被人强押着来参观尸陈遍野的战场。
“酥香满口,虾味鲜甜。”孟知彰试了一片,“这玉片味道甚好!”
庄聿白有气无力抬起眼皮看了眼孟知彰,对方脸上真诚满满。他经不住对方邀请,拿起一片。
“嘎嘣嘎嘣”也不是不能吃,更不是不好吃,但这……就不是虾片。口感更像虾味锅巴,硬脆咸香。
“孟兄,玉片没有蓬开,颜色也不对。应该是坯片环节出了差池,我再研究下用料配比。”庄聿白深深叹口气,“今天你去私塾恐怕是带不成了。”
“谁说玉片一定是白色?黑曜玉,也是玉,不是么?”向来一本正经的孟知彰竟然也幽默起来。
庄聿白知道孟知彰在替自己找补,宽慰自己。
孟知彰换上长衫去私塾,临走带了一小袋麦子,说再磨些面粉回来,又故作轻松道:“家中还有余粮,夏收新粮马上下来了。我们再试几次。不急。”
柴院恢复安静,院外不知名的鸟雀偶尔啁啾几声。
庄聿白坐在院中的小木凳上,阳光暖暖打下来,投下小小一坨影子。
他有种被阳光淋湿的幻觉。自己像一只长毛娃娃,阳光下被人强行浸在水底,一种阴冷冷、湿哒哒、空落落的窒息感箍紧全身。
庄聿白打了个冷颤。说是幻觉,身体的感受又那样真实,像是亲身经历过一般。
面筋成功是真的,面筋好评也是真的。可主打商品——虾片,这次却是实打实翻车了。
时间、材料和金钱,都搭进去,至今却分文未进。对了,那个货郎张离开后就再没出现,难道也出了问题?
人一不顺,往往就会钻牛角尖,就容易否掉过往一切。结果导向固然重要,但搞“连坐”,否定其他付出,未免就小题大作了。
庄聿白不一样。哪怕阴雨天,他内心的小太阳也会能量满满,不仅给自己充电,还能将周围湿漉漉的环境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