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佑德天子宅心仁厚,也生得心宽体胖,历来怕热。宫中每逢夏季便少不了冰块,或放于房屋中降温,或用来保存食物、制作消暑降温饮品。
管事太监便悄悄自城中民营冰窖格外征收了冰块,补充缺口,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官府采冰,历来是专人选择干净水源,或者用净水存入结冰,伐冰时专选取明净冰块,之后又专门藏在官府冰窖内。
可是民间伐冰藏冰比不得官府,往往寒冬腊月随意自城中筒子河北海等处随意取了,存在私人冰窖内,冰块自然是不如官府藏冰干净整齐。
因着民间冰往往不够大块整齐,放在宫室里不够体面整齐,倒是多当做散碎冰块用,拿来保存食物和制作冰饮。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因为天气炎热,一日御膳房给天子奉上了一道冰镇绿豆甜汤。刚好便用了管事太监民间额外征收冰块,这块冰块刚好不怎么干净,圣上刚好口渴将这碗甜汤一饮而尽。
次日天子便腹泻不止,因为中年发福又难免有些基础疾病,半晌便腹痛难忍,大汗淋漓。到了晚上,皇上又开始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皮肤上出现花斑发绀、面色苍白,心跳呼吸急促。
太医倒是早就开了方子,可是药汤喂下去半碗,咽下去半口,实在杯水车薪。一众太医束手无策,药石罔治。不过三日圣上便驾崩了。
这等宫闱秘事,自然不会流传于世。如谢凡这般不入流小人物,当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因为天子驾崩,所以今年没有秋闱了,他没机会成为少年举人了。
在北京文武官员初闻丧,皆换上素服、乌纱帽和黑角带。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皆至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方退回本衙门宿歇,不可饮酒食肉。
军民皆着素服,妇人女子也须卸下环钗装饰,为期二十七日。在京听选官、办事官、生员、典吏也换上素服,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奔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
南京城是留都,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太监。虽然实权上与北京天差地别,但是官员品级上与北京持平。
所以此时南京文武官员、军民、生员等等,也同北京一样,全城缟素,哀嚎不止。
谢凡以及众多赶考秀才内心震惊失落暂且不提。作为生员,谢凡和同窗们闻丧后次日清早便要身着素衣,到应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因为众人都要着素服,一时要的多,许多人又没有常备着。
不少同窗知道谢凡李宁和做绸缎布料生意的张家熟识,都托他两人购买。谢凡李宁两人都本着同窗情谊答应下来,含泪赚了点差价,张世贤小掌柜也赚了一笔。
次日大早,谢凡和李宁都急急忙忙换上素衣,赶到应天府朝阙为圣上哭丧。只见最前头摆了香案,后面乌泱泱一大片全是人,谢凡和李宁来得晚了,只能站在后头。
天子为万民君父,佑德皇帝也是勤政爱民,众人应该视大行皇帝如慈父,像为亲生父亲哭丧一般泪如雨下。
可是皇帝对于典吏生员来说实在是隔着千山万水,太远了些。因此谢凡见众人哭得也不甚真情实感,以干嚎为主,流泪少之又少。
谢凡来到此处读了多年圣贤书,学了一肚子忠君报效,但是心中打工人本色仍未褪去。
他认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就是老板,至于是哪个老板其实无所谓。”天子是“德佑”还是“链家”并无大碍,总之是个靠谱老板就好。
谢凡也随着前面众人一齐干嚎。只是嚎着嚎着,他想起今年不再有秋闱,又想起这一年多夙兴夜寐,头悬梁锥刺股,多少艰难困苦,周全准备,顷刻间化为乌有。
这般失落感受倒比下场考试,最后名落孙山更叫人难受。此时正是三伏天气,谢凡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下了一盆冷水。
想至此处,谢凡不禁鼻头一酸,眼眶发热,流下泪来。借着众人嚎哭之声,谢凡也不再掩饰,直把心中痛苦倾泻而出,干脆放声大哭起来。
一连哭了三日,谢凡都借着为天子举丧,发泄心中愤懑与悲伤,直哭得两眼肿胀如桃子一般。
取中谢凡李宁的提督学道齐大人,作为四品官员本来只需在思善门外举哀即可。但是他为官多年,深谙为官之道,最忌讳在显眼处留下把柄。
因此特地到应天府朝阙,众位生员典吏举哀之处,巡视查看,防止有人致哀不诚、不合体统、失了礼节,叫人寻了自己这个提督学道的错处来。
齐大人见此处悲声震天,心中颇为满意。正要离开,偶然见人群边缘不显眼处一个十四五岁少年,白净面皮,双眼通红,两腮垂泪,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于一众干嚎假哭之中,倒是格外真切。
齐大人顿感欣慰,见少年面善,想起这是佑德九年自己取中的小秀才谢凡,前番科考还是一等,不由心中暗赞一句“此子纯孝。”
注释:
1.本章天子国丧参考《明会典》和《宣宗实录》,笔者不是专业人士,如有纰漏,欢迎各位读者给出意见和建议。
2.设定皇帝死于细菌性腹泻导致脱水休克,引发严重并发症最终去世。如有不严谨之处请各位读者朋友们见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病致死率多年以来都是全球死亡原因前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多注意饮食卫生,腹泻及时就医。
第30章 头牌妓女
借着国丧举哀,谢凡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三天,把胸中抑郁一扫而空。谢凡两世为人,身为男子,出于种种原因,总是不好随心所欲表露悲伤。此番因缘际会之下,他总算体会了前世一首歌里所唱“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痛快去悲伤,痛快去感动。”(注释:出自s.h.e歌曲《痛快》)
由于他哭得过于投入,双眼红肿,举哀又过了三天方才消肿。李宁和张世贤见谢凡双眼红肿如兔子,少不得调侃他几句。谢凡也不好意思解释,自己痛哭流涕不是为了君父,是为了乡试取消,哭自己白辛苦一场,只好讪讪笑过不提。
举哀哭丧过后,谢凡对于生活又重拾了积极乐观。他想着:“举人还是要考的,这年头发家致富全靠中举。”所以他仍旧每日读书学习。只是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如今是拿不出原先宵衣旰食,996冲刺般劲儿头了。谢凡又给自己恢复到了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周末双休,每日还做一套广播操锻炼身体。
只是国丧百日,上至朝廷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理应哀悼。不兴丝竹管弦、不行婚礼嫁娶,连屠宰牲畜都禁了七七四十九日。规矩森严也总有铤而走险的,但是不包括老实人谢凡。特殊时期谢凡休息日也不好外出玩耍,又重拾了爱书《天工开物》。
好不容易过了新年,新皇改元“嘉历”。还没过年,谢凡就听到小道消息新皇登基开了恩科,所谓“皇上龙飞第一科”。恩科会试广额,往年春闱只取三百人,此次嘉历元年春闱则隆恩浩荡,预计取中进士三百五十名。
“可惜只有会试”,谢凡听了心里不住悔恨哀叹,“如果中介再多活个半年,等我中举了,然后美人上位,我刚好也能参加这次恩科,搞不好就一步到位中进士了。”谢凡前世深受谐音梗毒害,内心暗自给两位皇上都上了外号,先皇年号“佑德”所以外号“中介”,今上年号“嘉历”则是昵称“美人”。
虽然一步到位高中进士纯属谢凡个人主观臆测,但过于自信和盲目乐观也是人之常情。由于心中闷闷不乐,谢凡这个新年也过得心不在焉。应付完新年亲朋好友之间应酬往来,谢凡便匆匆回了南京城,和李宁一起赴张世贤之约。
张小胖子今年即将年满十六,已经生出胡须,身量渐长,初具男子气概了。家中早给他安排好了亲事,他和“青梅竹马”的表妹王小姐今年便要成亲了。张世贤自小便和表妹相处,素来被王小姐压下一头。若是成亲,张世贤只怕即刻沦为“妻管严”,传承父亲“夫纲不振”的一贯家风,再无半点自由。因此他婚前力邀李宁和谢凡一起好好玩耍一番。
见面后谢凡才知道原来张世贤是请两人到秦淮河上游览喝花酒。谢凡立刻反应过来:“原来张小胖子也和前世那些恐婚人士一样,要在婚前浪一把,这是约我们开单身派对。”
三人到了船上,小伙计一见贵客入席,便忙不迭上了四凉四热一桌好菜。谢凡一见水晶烧膀蹄和清蒸鲜鲥鱼,便知道是同庆楼的席面。不由得心下大喜,食指大动。
不多时又进来三位佳人,一位年约十七八岁,戴着全副黄金头面首饰,穿着妆花缎子比甲,桃红色裙下一双翠绿绣鞋,抱着琵琶,正是王家院子翠莲。跟着两位,一个大约二十出头抱着筝,一个约莫十五六岁抱着月琴,都带着翡翠头面首饰,分别穿着蜜合色比甲和银红色比甲,鹅黄色裙子下皆是桃红绣鞋,正是田家院子兰姐儿和桂姐儿。原来张小胖子豪掷重金,请来南京城内最炙手可热的三位头牌妓女来作伴。
管事太监便悄悄自城中民营冰窖格外征收了冰块,补充缺口,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官府采冰,历来是专人选择干净水源,或者用净水存入结冰,伐冰时专选取明净冰块,之后又专门藏在官府冰窖内。
可是民间伐冰藏冰比不得官府,往往寒冬腊月随意自城中筒子河北海等处随意取了,存在私人冰窖内,冰块自然是不如官府藏冰干净整齐。
因着民间冰往往不够大块整齐,放在宫室里不够体面整齐,倒是多当做散碎冰块用,拿来保存食物和制作冰饮。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因为天气炎热,一日御膳房给天子奉上了一道冰镇绿豆甜汤。刚好便用了管事太监民间额外征收冰块,这块冰块刚好不怎么干净,圣上刚好口渴将这碗甜汤一饮而尽。
次日天子便腹泻不止,因为中年发福又难免有些基础疾病,半晌便腹痛难忍,大汗淋漓。到了晚上,皇上又开始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皮肤上出现花斑发绀、面色苍白,心跳呼吸急促。
太医倒是早就开了方子,可是药汤喂下去半碗,咽下去半口,实在杯水车薪。一众太医束手无策,药石罔治。不过三日圣上便驾崩了。
这等宫闱秘事,自然不会流传于世。如谢凡这般不入流小人物,当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因为天子驾崩,所以今年没有秋闱了,他没机会成为少年举人了。
在北京文武官员初闻丧,皆换上素服、乌纱帽和黑角带。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皆至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方退回本衙门宿歇,不可饮酒食肉。
军民皆着素服,妇人女子也须卸下环钗装饰,为期二十七日。在京听选官、办事官、生员、典吏也换上素服,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奔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
南京城是留都,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太监。虽然实权上与北京天差地别,但是官员品级上与北京持平。
所以此时南京文武官员、军民、生员等等,也同北京一样,全城缟素,哀嚎不止。
谢凡以及众多赶考秀才内心震惊失落暂且不提。作为生员,谢凡和同窗们闻丧后次日清早便要身着素衣,到应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因为众人都要着素服,一时要的多,许多人又没有常备着。
不少同窗知道谢凡李宁和做绸缎布料生意的张家熟识,都托他两人购买。谢凡李宁两人都本着同窗情谊答应下来,含泪赚了点差价,张世贤小掌柜也赚了一笔。
次日大早,谢凡和李宁都急急忙忙换上素衣,赶到应天府朝阙为圣上哭丧。只见最前头摆了香案,后面乌泱泱一大片全是人,谢凡和李宁来得晚了,只能站在后头。
天子为万民君父,佑德皇帝也是勤政爱民,众人应该视大行皇帝如慈父,像为亲生父亲哭丧一般泪如雨下。
可是皇帝对于典吏生员来说实在是隔着千山万水,太远了些。因此谢凡见众人哭得也不甚真情实感,以干嚎为主,流泪少之又少。
谢凡来到此处读了多年圣贤书,学了一肚子忠君报效,但是心中打工人本色仍未褪去。
他认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就是老板,至于是哪个老板其实无所谓。”天子是“德佑”还是“链家”并无大碍,总之是个靠谱老板就好。
谢凡也随着前面众人一齐干嚎。只是嚎着嚎着,他想起今年不再有秋闱,又想起这一年多夙兴夜寐,头悬梁锥刺股,多少艰难困苦,周全准备,顷刻间化为乌有。
这般失落感受倒比下场考试,最后名落孙山更叫人难受。此时正是三伏天气,谢凡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下了一盆冷水。
想至此处,谢凡不禁鼻头一酸,眼眶发热,流下泪来。借着众人嚎哭之声,谢凡也不再掩饰,直把心中痛苦倾泻而出,干脆放声大哭起来。
一连哭了三日,谢凡都借着为天子举丧,发泄心中愤懑与悲伤,直哭得两眼肿胀如桃子一般。
取中谢凡李宁的提督学道齐大人,作为四品官员本来只需在思善门外举哀即可。但是他为官多年,深谙为官之道,最忌讳在显眼处留下把柄。
因此特地到应天府朝阙,众位生员典吏举哀之处,巡视查看,防止有人致哀不诚、不合体统、失了礼节,叫人寻了自己这个提督学道的错处来。
齐大人见此处悲声震天,心中颇为满意。正要离开,偶然见人群边缘不显眼处一个十四五岁少年,白净面皮,双眼通红,两腮垂泪,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于一众干嚎假哭之中,倒是格外真切。
齐大人顿感欣慰,见少年面善,想起这是佑德九年自己取中的小秀才谢凡,前番科考还是一等,不由心中暗赞一句“此子纯孝。”
注释:
1.本章天子国丧参考《明会典》和《宣宗实录》,笔者不是专业人士,如有纰漏,欢迎各位读者给出意见和建议。
2.设定皇帝死于细菌性腹泻导致脱水休克,引发严重并发症最终去世。如有不严谨之处请各位读者朋友们见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病致死率多年以来都是全球死亡原因前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多注意饮食卫生,腹泻及时就医。
第30章 头牌妓女
借着国丧举哀,谢凡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三天,把胸中抑郁一扫而空。谢凡两世为人,身为男子,出于种种原因,总是不好随心所欲表露悲伤。此番因缘际会之下,他总算体会了前世一首歌里所唱“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痛快去悲伤,痛快去感动。”(注释:出自s.h.e歌曲《痛快》)
由于他哭得过于投入,双眼红肿,举哀又过了三天方才消肿。李宁和张世贤见谢凡双眼红肿如兔子,少不得调侃他几句。谢凡也不好意思解释,自己痛哭流涕不是为了君父,是为了乡试取消,哭自己白辛苦一场,只好讪讪笑过不提。
举哀哭丧过后,谢凡对于生活又重拾了积极乐观。他想着:“举人还是要考的,这年头发家致富全靠中举。”所以他仍旧每日读书学习。只是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如今是拿不出原先宵衣旰食,996冲刺般劲儿头了。谢凡又给自己恢复到了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周末双休,每日还做一套广播操锻炼身体。
只是国丧百日,上至朝廷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理应哀悼。不兴丝竹管弦、不行婚礼嫁娶,连屠宰牲畜都禁了七七四十九日。规矩森严也总有铤而走险的,但是不包括老实人谢凡。特殊时期谢凡休息日也不好外出玩耍,又重拾了爱书《天工开物》。
好不容易过了新年,新皇改元“嘉历”。还没过年,谢凡就听到小道消息新皇登基开了恩科,所谓“皇上龙飞第一科”。恩科会试广额,往年春闱只取三百人,此次嘉历元年春闱则隆恩浩荡,预计取中进士三百五十名。
“可惜只有会试”,谢凡听了心里不住悔恨哀叹,“如果中介再多活个半年,等我中举了,然后美人上位,我刚好也能参加这次恩科,搞不好就一步到位中进士了。”谢凡前世深受谐音梗毒害,内心暗自给两位皇上都上了外号,先皇年号“佑德”所以外号“中介”,今上年号“嘉历”则是昵称“美人”。
虽然一步到位高中进士纯属谢凡个人主观臆测,但过于自信和盲目乐观也是人之常情。由于心中闷闷不乐,谢凡这个新年也过得心不在焉。应付完新年亲朋好友之间应酬往来,谢凡便匆匆回了南京城,和李宁一起赴张世贤之约。
张小胖子今年即将年满十六,已经生出胡须,身量渐长,初具男子气概了。家中早给他安排好了亲事,他和“青梅竹马”的表妹王小姐今年便要成亲了。张世贤自小便和表妹相处,素来被王小姐压下一头。若是成亲,张世贤只怕即刻沦为“妻管严”,传承父亲“夫纲不振”的一贯家风,再无半点自由。因此他婚前力邀李宁和谢凡一起好好玩耍一番。
见面后谢凡才知道原来张世贤是请两人到秦淮河上游览喝花酒。谢凡立刻反应过来:“原来张小胖子也和前世那些恐婚人士一样,要在婚前浪一把,这是约我们开单身派对。”
三人到了船上,小伙计一见贵客入席,便忙不迭上了四凉四热一桌好菜。谢凡一见水晶烧膀蹄和清蒸鲜鲥鱼,便知道是同庆楼的席面。不由得心下大喜,食指大动。
不多时又进来三位佳人,一位年约十七八岁,戴着全副黄金头面首饰,穿着妆花缎子比甲,桃红色裙下一双翠绿绣鞋,抱着琵琶,正是王家院子翠莲。跟着两位,一个大约二十出头抱着筝,一个约莫十五六岁抱着月琴,都带着翡翠头面首饰,分别穿着蜜合色比甲和银红色比甲,鹅黄色裙子下皆是桃红绣鞋,正是田家院子兰姐儿和桂姐儿。原来张小胖子豪掷重金,请来南京城内最炙手可热的三位头牌妓女来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