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陛下,兹事体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沈卿钧说道。
“那你们就多说两句!
没事,朕今日不忙,有的是时间听你们说!
都说说自己的意见,不要有负担,这里说勤政殿,只有在座的各位知道。”萧武帝笑眯眯的。
这话一出口,大臣们也只得各抒己见了。
“从长远上看,秦王此举还是有利的。
自古以来,沿海一带一直饱受外邦岛国的侵扰。
因为那些外邦岛国来去都是神出鬼没的,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要是秦王能一举把海外诸岛都握在手里的话,那对大渝的沿海将是一个保障。
大渝的沿海防线将会扩大到海外。
这样看,是有利于沿海城市的发展。”沈卿钧率先说道。
萧武帝点头。
不错,和自己想的一样。
“陛下,沈相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秦王本身就是乱臣贼子,天生反骨。
万一秦王拥兵自重,壮大了自身实力之后转头攻打大渝怎么办?
万不可养虎为患啊!”另一名大臣立刻说了自己的想法。
“是啊!陛下,万不可养虎为患啊!”有其他的大臣开始附和。
萧武帝没说话,而是看向沈卿钧。
沈卿钧眉头一皱。
这个可能是有的!
但是可能性却很小。
“不可否认,大家说的有道理,但是秦王那里要是想有异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海岛上条件艰苦,劳作不易,多数看天吃饭,大海赏赐多少吃多少。
这点和大渝无法相比。”沈卿钧平静的反驳。
第470章 番外 国泰民安(五)
“海岛上补给不易,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渝这边。
所以,有时候想有异心,那也需要有实力的。
如果秦王有异心,那不如当个自由的海盗来的痛快,又何必想着攻打下小岛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
大渝的平南军海上作战能力也不差。
平南军实力强大了,就不可能有人敢有异心。
只要秦王把那些海岛全部拿下了,对大渝来说,不止是沿海的百姓安全有了保障。
发展农业,商业,甚至是海产品养殖业,都有极大的益处。
陛下,臣以为......这兵可以借!”沈卿钧正色说道。
萧武帝心里暗爽。
果然是自己的表哥,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
不过,这面子活还是要装一下的。
“其他的臣工呢?有没有其他的话要说?”萧武帝问道。
其他的大臣们一听萧武帝这么问,只互相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陛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这么多年当臣子的经验告诉他们,现在只有附和。
还要对各方面进行论证,说这个决定多么多么的好才行。
这时候要是反对......
呵呵,你反对的有道理的话,还可以原谅。
你要是反对的没有道理了,那就等着被罚俸禄吧!
“臣附议!”
“臣也附议!沈相说得对,沿海安宁了,对百姓的生活将有很大的改善。
假以时日,沿海说不定有些城市也能成为像边塞城那样的贸易大城呢!”
“对,秦王此举,对大渝是大有益处的,臣附议!”
大臣们的态度让萧武帝很满意。
不错,都挺有自知之明的......
“既如此,沈卿,那这事情你来负责吧!
秦王既然想借兵,那朕就借给他!
但是,秦王必须当面和朕说说他的计划。
你们通知秦王那里吧!半个月后进京,当面和朕说说借兵的事情。”萧武帝正色说道。
沈卿钧几人都是一愣。
让秦王进京......
“陛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沈卿钧赶紧躬身行礼。
“就这么定了!半个月后,正好是姨母的生辰,那段时间也没什么其他的大事。
就让秦王在那个时候进京吧!”萧武帝一锤定音。
沈卿钧几人无法,只得答应下来。
......
没到半个月,只十天的时间,秦王就应诏进京了。
那天早上的朝会,所有人都看着一个中年男子腰背挺直的走近了大家的视野中。
萧武帝端坐在上方的御座之上,看着一个人从大殿的门口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
当初的年轻的秦王已经四十多岁奔着五十去了。
肤色不是刚出京的时候偏白,而是风吹日晒后的紫红色。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笔直的腰背,还有亮亮的眼睛。
萧武帝一句话不说,就是这么看着秦王一步步的走到了台阶下。
秦王呢,心情也是百感交集。
他离京已经二十年了!
从站到那艘战船上开始,大渝的一切就和他没有关系了。
二十年来,他只能每次在战船靠岸补给的时候,才能踏上大渝的土地。
他每次离岸的时候,都会悄悄的装上一口袋大渝地面上的土在口袋里。
他时刻提醒自己,他是大渝人。
是大渝的皇族之人......
现在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回来了......
秦王强抑制着心里的激动站在了大家的面前。
抬头看了眼上方的萧武帝,秦王毫不犹豫的撩袍跪了下来。
“罪臣萧从泽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他们把这口气松完,就见萧武帝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然后慢慢走了下来。
走到了跪着的秦王身边后,萧武帝亲自把秦王扶了起来。
“三哥!你终于回来了!”萧武帝笑着说道。
朝堂上的所有大臣......
陛下这是要把之前所有的事情都一笔勾销了啊......
秦王更是眼含热泪。
萧武帝叫他三哥,这是让他不再有乱臣贼子的顾虑了......
“陛下......”秦王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了!朕可是日夜盼着你呢!回来就好!
退朝吧!有事情明日再说,或者说先把折子送上来。
朕今日要和三哥好好说说话!”
说完,萧武帝就拉着秦王的手离开了。
留下的那些臣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相......”
“陛下不是说了吗?退朝!
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吧!
陛下说的没错,秦王本身就是先帝的三皇子,陛下叫上一声三哥也是没问题的。
好了,都散了吧!”沈卿钧一挥衣袖,也往大殿外走。
这丞相是一天都不想当了。
天天突然袭击,就不能事先给自己通个气吗?
第471章 番外 国泰民安(六)
宫里人都知道,秦王进宫了,就在勤政殿待着。
还是萧武帝亲自陪着的。
皇后宫里,皇甫若兮正和许贵妃一起看着上个月的账册。
“皇后娘娘!陛下那里......”许贵妃看着皇后。
“有暗卫盯着,没事的。”皇甫若兮继续看账本。
许贵妃抿了下唇,还是有点不放心。
“要不要让胡公公送点东西过去?”许贵妃问道。
皇甫若兮想了想,也觉得该送点东西过去。
“来人!告诉胡周全,早晚凉。
陛下有时候随性,喜欢席地而坐,多准备点厚实的毯子和皮毛之类的铺在勤政殿的后殿里。
另外,酒水膳食之类的也要准备好。
让伺候的太监宫女们远远的就行,不要扰了陛下。”皇甫皇后吩咐道。
立刻就有宫女应了下来。
许贵妃不说话了,也继续帮着皇后看账册。
“上个月的花销好像减了一成,应该是炭火类的开销少了。
不过,再过两月,冰块的开销......”
“贵妃,你什么时候去看看妙真师父?”皇甫若兮突然问道。
妙真是死遁的前太子妃......
“过两日吧!上次去的时候,妙真师父说一切都好,她现在是出家人,不该对凡尘俗世有所眷恋。”许贵妃叹道。
这个堂姑性子愈发清冷。
就是祖父去世的时候,也是一句话都没有。
“各人有各人的路,妙真师父......应该悟了!”皇甫皇后也叹道。
两人都不再说话,继续开始看账册......
......
勤政殿的后殿内,萧武帝果然和皇后想的一样,拉着秦王席地而坐。
厚厚的毛毯上,两人各自占据了一方。
中间是一张矮脚案几,上面放着酒菜......
萧武帝靠着一个大大的靠枕,脸上已经带了点酒意。
“那你们就多说两句!
没事,朕今日不忙,有的是时间听你们说!
都说说自己的意见,不要有负担,这里说勤政殿,只有在座的各位知道。”萧武帝笑眯眯的。
这话一出口,大臣们也只得各抒己见了。
“从长远上看,秦王此举还是有利的。
自古以来,沿海一带一直饱受外邦岛国的侵扰。
因为那些外邦岛国来去都是神出鬼没的,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要是秦王能一举把海外诸岛都握在手里的话,那对大渝的沿海将是一个保障。
大渝的沿海防线将会扩大到海外。
这样看,是有利于沿海城市的发展。”沈卿钧率先说道。
萧武帝点头。
不错,和自己想的一样。
“陛下,沈相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秦王本身就是乱臣贼子,天生反骨。
万一秦王拥兵自重,壮大了自身实力之后转头攻打大渝怎么办?
万不可养虎为患啊!”另一名大臣立刻说了自己的想法。
“是啊!陛下,万不可养虎为患啊!”有其他的大臣开始附和。
萧武帝没说话,而是看向沈卿钧。
沈卿钧眉头一皱。
这个可能是有的!
但是可能性却很小。
“不可否认,大家说的有道理,但是秦王那里要是想有异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海岛上条件艰苦,劳作不易,多数看天吃饭,大海赏赐多少吃多少。
这点和大渝无法相比。”沈卿钧平静的反驳。
第470章 番外 国泰民安(五)
“海岛上补给不易,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渝这边。
所以,有时候想有异心,那也需要有实力的。
如果秦王有异心,那不如当个自由的海盗来的痛快,又何必想着攻打下小岛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
大渝的平南军海上作战能力也不差。
平南军实力强大了,就不可能有人敢有异心。
只要秦王把那些海岛全部拿下了,对大渝来说,不止是沿海的百姓安全有了保障。
发展农业,商业,甚至是海产品养殖业,都有极大的益处。
陛下,臣以为......这兵可以借!”沈卿钧正色说道。
萧武帝心里暗爽。
果然是自己的表哥,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
不过,这面子活还是要装一下的。
“其他的臣工呢?有没有其他的话要说?”萧武帝问道。
其他的大臣们一听萧武帝这么问,只互相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陛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这么多年当臣子的经验告诉他们,现在只有附和。
还要对各方面进行论证,说这个决定多么多么的好才行。
这时候要是反对......
呵呵,你反对的有道理的话,还可以原谅。
你要是反对的没有道理了,那就等着被罚俸禄吧!
“臣附议!”
“臣也附议!沈相说得对,沿海安宁了,对百姓的生活将有很大的改善。
假以时日,沿海说不定有些城市也能成为像边塞城那样的贸易大城呢!”
“对,秦王此举,对大渝是大有益处的,臣附议!”
大臣们的态度让萧武帝很满意。
不错,都挺有自知之明的......
“既如此,沈卿,那这事情你来负责吧!
秦王既然想借兵,那朕就借给他!
但是,秦王必须当面和朕说说他的计划。
你们通知秦王那里吧!半个月后进京,当面和朕说说借兵的事情。”萧武帝正色说道。
沈卿钧几人都是一愣。
让秦王进京......
“陛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沈卿钧赶紧躬身行礼。
“就这么定了!半个月后,正好是姨母的生辰,那段时间也没什么其他的大事。
就让秦王在那个时候进京吧!”萧武帝一锤定音。
沈卿钧几人无法,只得答应下来。
......
没到半个月,只十天的时间,秦王就应诏进京了。
那天早上的朝会,所有人都看着一个中年男子腰背挺直的走近了大家的视野中。
萧武帝端坐在上方的御座之上,看着一个人从大殿的门口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
当初的年轻的秦王已经四十多岁奔着五十去了。
肤色不是刚出京的时候偏白,而是风吹日晒后的紫红色。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笔直的腰背,还有亮亮的眼睛。
萧武帝一句话不说,就是这么看着秦王一步步的走到了台阶下。
秦王呢,心情也是百感交集。
他离京已经二十年了!
从站到那艘战船上开始,大渝的一切就和他没有关系了。
二十年来,他只能每次在战船靠岸补给的时候,才能踏上大渝的土地。
他每次离岸的时候,都会悄悄的装上一口袋大渝地面上的土在口袋里。
他时刻提醒自己,他是大渝人。
是大渝的皇族之人......
现在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回来了......
秦王强抑制着心里的激动站在了大家的面前。
抬头看了眼上方的萧武帝,秦王毫不犹豫的撩袍跪了下来。
“罪臣萧从泽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他们把这口气松完,就见萧武帝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然后慢慢走了下来。
走到了跪着的秦王身边后,萧武帝亲自把秦王扶了起来。
“三哥!你终于回来了!”萧武帝笑着说道。
朝堂上的所有大臣......
陛下这是要把之前所有的事情都一笔勾销了啊......
秦王更是眼含热泪。
萧武帝叫他三哥,这是让他不再有乱臣贼子的顾虑了......
“陛下......”秦王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了!朕可是日夜盼着你呢!回来就好!
退朝吧!有事情明日再说,或者说先把折子送上来。
朕今日要和三哥好好说说话!”
说完,萧武帝就拉着秦王的手离开了。
留下的那些臣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相......”
“陛下不是说了吗?退朝!
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吧!
陛下说的没错,秦王本身就是先帝的三皇子,陛下叫上一声三哥也是没问题的。
好了,都散了吧!”沈卿钧一挥衣袖,也往大殿外走。
这丞相是一天都不想当了。
天天突然袭击,就不能事先给自己通个气吗?
第471章 番外 国泰民安(六)
宫里人都知道,秦王进宫了,就在勤政殿待着。
还是萧武帝亲自陪着的。
皇后宫里,皇甫若兮正和许贵妃一起看着上个月的账册。
“皇后娘娘!陛下那里......”许贵妃看着皇后。
“有暗卫盯着,没事的。”皇甫若兮继续看账本。
许贵妃抿了下唇,还是有点不放心。
“要不要让胡公公送点东西过去?”许贵妃问道。
皇甫若兮想了想,也觉得该送点东西过去。
“来人!告诉胡周全,早晚凉。
陛下有时候随性,喜欢席地而坐,多准备点厚实的毯子和皮毛之类的铺在勤政殿的后殿里。
另外,酒水膳食之类的也要准备好。
让伺候的太监宫女们远远的就行,不要扰了陛下。”皇甫皇后吩咐道。
立刻就有宫女应了下来。
许贵妃不说话了,也继续帮着皇后看账册。
“上个月的花销好像减了一成,应该是炭火类的开销少了。
不过,再过两月,冰块的开销......”
“贵妃,你什么时候去看看妙真师父?”皇甫若兮突然问道。
妙真是死遁的前太子妃......
“过两日吧!上次去的时候,妙真师父说一切都好,她现在是出家人,不该对凡尘俗世有所眷恋。”许贵妃叹道。
这个堂姑性子愈发清冷。
就是祖父去世的时候,也是一句话都没有。
“各人有各人的路,妙真师父......应该悟了!”皇甫皇后也叹道。
两人都不再说话,继续开始看账册......
......
勤政殿的后殿内,萧武帝果然和皇后想的一样,拉着秦王席地而坐。
厚厚的毛毯上,两人各自占据了一方。
中间是一张矮脚案几,上面放着酒菜......
萧武帝靠着一个大大的靠枕,脸上已经带了点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