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慢慢的,自己的地位也能更加稳固。
以后公公为了两个孙子也会好好照顾自己弟弟的。
但这个前提是......弟弟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现在眼看着......
这个节骨眼上,那位大姑奶奶突然回娘家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卫姨娘心里有点慌了。
上官家的这位大姑奶奶地位不同,不止是上官槿敬着,就是宫里的天家也拿这位姨母当最尊重的人看。
京里人不是都说吗?
你说了天家一些不好的话,找到了沈夫人,也许还能保你不被灭九族。
但你要是说了沈夫人不好的话了,呵呵,天家第一个就要灭你的九族!
那位大姑奶奶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事情才回来的?
不可能的!
自己那个弟弟什么性子她能不知道吗?
大错压根就不会犯的!最多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
天家即使震怒,也不会是自己那个弟弟惹出来的。
那个没出息的弟弟......没那个本事犯那么大的错......
......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卫姨娘终于打听到消息了。
那位大姑奶奶陪着老太太他们喝了茶,说了话,用了晚膳才回去的。
她终于松了口气。
“大爷呢!去了东院吗?”卫姨娘问道。
“大姑奶奶走了后,大爷就去了书房了,应该在忙事情吧!”打听消息的丫鬟立刻说道。
卫姨娘一听,立刻就说道,“送一碗酒酿百子汤去给大爷,让大爷早点歇息!”
丫鬟立刻应了下来。
还是姨娘心疼大爷,从来不主动给大爷送汤,即使送了,也是让他们这些下人送......
小丫鬟按照卫姨娘的吩咐,将汤送到了上官家大公子的书房。
大公子正对着书桌发呆。
在看到小丫鬟送来的汤之后,突然问了一句,“你们姨娘......对你们好吗?”
小丫鬟一愣,赶忙点头。
“当然好了!我们姨娘可好了!
我们能过的这么好都是姨娘的功劳。
大爷,我每个月的月钱送回家都能养活家里人呢!”小丫鬟说道。
大公子笑了笑,然后又问道,“你月钱一个月多少?”
“二两银子!”小丫鬟老实说道。
大公子又是一笑。
“二两银子啊,这不是府里丫鬟统一的月例银子吗?
但这月例是府里给大家都发的,怎么就成了卫姨娘的功劳呢?
要说谢......你们也该谢谢少夫人吧!
毕竟,府里现在管家的是少夫人,是她负责给你们月钱的。
还有,你能那月银都给家里送去,那是因为你在府里衣食无忧。
少夫人不亏待你们,四季衣裳那些吃穿用度都是府里包下来的。
你们为什么就想着谢卫姨娘呢?
难道说因为她这些东西都是她给你们的吗?”大公子反问。
小丫鬟哑口无言......
第465章 番外 大渝官员最害怕的人(九)
大公子也不指望小丫鬟能明白什么。
“回去吧!告诉卫姨娘,我这边忙完后就过去一趟。”
说完,他就挥手让送汤的小丫鬟走了。
今天大姑来,把为什么天家会把自己姨娘弟弟的考评给改的原因说了一下。
“上官家走的不容易,能到今天这一步,是几辈人的心血。
言官出身,更不应有投机取巧的行为。
现在看着只是小事,以后呢?
尝到甜头的人只会更会在那些歪路上想办法......
内宅的事情不要牵扯到朝堂上的事情比较好......”
大姑的话让上官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气。
特别是大公子这里,脸更是火辣辣的疼。
他自诩在这些事情上做的很好,没有宠妾灭妻。
但是身边似乎总有人说着卫姨娘有多好,有多识大体......
识大体?那不是只有正妻才有的评价吗?
大公子想了很久,也终于想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大姑说的什么意思了!
其实,在后宅里,他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叫信息茧房的地方......
大公子叹了口气。
想到大姑的那些话,再想想父亲的话,还有祖父和曾祖的话......
大公子也知道自己以前错的有多离谱了。
想到这,大公子慢慢起身,往卫姨娘的院子里走去......
卫姨娘一看到大公子来了,心里高兴的不行。
刚刚小丫鬟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她以为大爷肯定是生气了,不会过来了。
没想到大爷还是心疼自己。
卫姨娘体贴的亲自给大公子倒了杯茶,然后又轻轻的帮大公子捏着肩膀。
“大爷最近累了,让小厨房给您好好补补......”
“卫氏!”大公子突然开口。
卫姨娘一愣?大爷这是在叫他吗?以前大爷不是一直叫自己语嫣的吗?
“大爷......”
“你弟弟那边......还是踏实一点比较好,不要老想着投机取巧。
事情做没做,干的好不好,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的。
不是说花钱请一些人造势就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好官的。
他这次的评级......倒数!应该会原地不动了。
你让他......好自为之吧!”大公子突然说道。
卫姨娘......
“大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奴婢不知啊!”卫姨娘有点慌。
“你知道不知道已经不打紧了。
你只要把这话告诉你弟弟就行了,让他注意着点。
还有,三个孩子......以后都让少夫人看着进学。
少夫人家里是大儒世家,孩子们交到她手上不会出错的。
好了,我话就说这么多,你好自为之吧!”大公子说着就起身要离开。
感觉到五雷轰顶一样的卫姨娘勉强站住。
“大爷......天这么晚了,您不在这里歇息吗?”卫姨娘拉着大公子的衣袖小声问道。
大公子不动声色的将衣袖从卫姨娘手里拉了出来。
“不了!我去看看少夫人,晚上歇在她那里!”
说完,大公子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卫姨娘失魂落魄的瘫在地上。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间就变天了呢?
原本一切不都是好好的吗......
.......
这次事情也让上官槿注意起来了。
古人的智慧还是不要低估比较好!
春不晚的一些规则条例是要改改了!
不过,上官槿只是提了个开头,至于后面该怎么做,那就让沈卿钥和连千里自己去想。
她又不能帮着他们一辈子......
就这样,沈卿钥只能带着连千里把这些漏洞给补好。
当然,还带上自己沈默默......
“母亲!做错了事情就要被罚!谁都不能例外!看到的才是真的!听到的不算!”
“母亲!不做事情也要被罚,不能让他们光拿银子不干活!”
“母亲!不能让他们总待在一个地方!
太熟悉了,会有人请客吃饭的,这样不好......”
沈默默人小点子不少,不断的在一边说着自己的点子
......
就这样,春不晚的掌门人成了大渝官员们最害怕的人。
他们能不能顺利升迁,以前只看户部。
现在户部说了都不算了,要看春不晚的最后评定......
什么?不想干了?想撂挑子了?
呵呵,您请走那边,慢走不送!
您前脚走,后面就有一大批人等着呢!
热血沸腾,胸怀大志的人多的是!
多少人等着为大渝奉献终身呢......
第466章 番外 国泰民安(一)
武帝二十三年。
下朝后,萧武帝依旧去了勤政殿批折子。
登基二十三年了,只要是在京城,他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
刚登基的时候,他也会觉得枯燥。
看到姨母跟着姨父出去玩了,心里也会痒痒。
但姨母说了,她出去看的是他的江山。
“陛下把大渝治理的好,我才能看这样的大好河山啊!”
慢慢的,萧武帝就习惯了在每天在起勤政殿处理政务了。
姨母说了,就是因为他每天坐在勤政殿里处理政务,大渝百姓才能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陛下,沈夫人那边的生辰贺礼的礼单,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已经拟好了。
特意让送过来,请您看看。”胡周全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礼单呈过来。
萧武帝一听,这才放下手里的毛笔,将礼单打开。
一眼看去,各种珍品,摆的,挂的,放的......
还有寓意好的一些绣品摆件,珍稀的药材......
几乎是应有尽有了!
以后公公为了两个孙子也会好好照顾自己弟弟的。
但这个前提是......弟弟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现在眼看着......
这个节骨眼上,那位大姑奶奶突然回娘家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卫姨娘心里有点慌了。
上官家的这位大姑奶奶地位不同,不止是上官槿敬着,就是宫里的天家也拿这位姨母当最尊重的人看。
京里人不是都说吗?
你说了天家一些不好的话,找到了沈夫人,也许还能保你不被灭九族。
但你要是说了沈夫人不好的话了,呵呵,天家第一个就要灭你的九族!
那位大姑奶奶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事情才回来的?
不可能的!
自己那个弟弟什么性子她能不知道吗?
大错压根就不会犯的!最多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
天家即使震怒,也不会是自己那个弟弟惹出来的。
那个没出息的弟弟......没那个本事犯那么大的错......
......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卫姨娘终于打听到消息了。
那位大姑奶奶陪着老太太他们喝了茶,说了话,用了晚膳才回去的。
她终于松了口气。
“大爷呢!去了东院吗?”卫姨娘问道。
“大姑奶奶走了后,大爷就去了书房了,应该在忙事情吧!”打听消息的丫鬟立刻说道。
卫姨娘一听,立刻就说道,“送一碗酒酿百子汤去给大爷,让大爷早点歇息!”
丫鬟立刻应了下来。
还是姨娘心疼大爷,从来不主动给大爷送汤,即使送了,也是让他们这些下人送......
小丫鬟按照卫姨娘的吩咐,将汤送到了上官家大公子的书房。
大公子正对着书桌发呆。
在看到小丫鬟送来的汤之后,突然问了一句,“你们姨娘......对你们好吗?”
小丫鬟一愣,赶忙点头。
“当然好了!我们姨娘可好了!
我们能过的这么好都是姨娘的功劳。
大爷,我每个月的月钱送回家都能养活家里人呢!”小丫鬟说道。
大公子笑了笑,然后又问道,“你月钱一个月多少?”
“二两银子!”小丫鬟老实说道。
大公子又是一笑。
“二两银子啊,这不是府里丫鬟统一的月例银子吗?
但这月例是府里给大家都发的,怎么就成了卫姨娘的功劳呢?
要说谢......你们也该谢谢少夫人吧!
毕竟,府里现在管家的是少夫人,是她负责给你们月钱的。
还有,你能那月银都给家里送去,那是因为你在府里衣食无忧。
少夫人不亏待你们,四季衣裳那些吃穿用度都是府里包下来的。
你们为什么就想着谢卫姨娘呢?
难道说因为她这些东西都是她给你们的吗?”大公子反问。
小丫鬟哑口无言......
第465章 番外 大渝官员最害怕的人(九)
大公子也不指望小丫鬟能明白什么。
“回去吧!告诉卫姨娘,我这边忙完后就过去一趟。”
说完,他就挥手让送汤的小丫鬟走了。
今天大姑来,把为什么天家会把自己姨娘弟弟的考评给改的原因说了一下。
“上官家走的不容易,能到今天这一步,是几辈人的心血。
言官出身,更不应有投机取巧的行为。
现在看着只是小事,以后呢?
尝到甜头的人只会更会在那些歪路上想办法......
内宅的事情不要牵扯到朝堂上的事情比较好......”
大姑的话让上官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气。
特别是大公子这里,脸更是火辣辣的疼。
他自诩在这些事情上做的很好,没有宠妾灭妻。
但是身边似乎总有人说着卫姨娘有多好,有多识大体......
识大体?那不是只有正妻才有的评价吗?
大公子想了很久,也终于想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大姑说的什么意思了!
其实,在后宅里,他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叫信息茧房的地方......
大公子叹了口气。
想到大姑的那些话,再想想父亲的话,还有祖父和曾祖的话......
大公子也知道自己以前错的有多离谱了。
想到这,大公子慢慢起身,往卫姨娘的院子里走去......
卫姨娘一看到大公子来了,心里高兴的不行。
刚刚小丫鬟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她以为大爷肯定是生气了,不会过来了。
没想到大爷还是心疼自己。
卫姨娘体贴的亲自给大公子倒了杯茶,然后又轻轻的帮大公子捏着肩膀。
“大爷最近累了,让小厨房给您好好补补......”
“卫氏!”大公子突然开口。
卫姨娘一愣?大爷这是在叫他吗?以前大爷不是一直叫自己语嫣的吗?
“大爷......”
“你弟弟那边......还是踏实一点比较好,不要老想着投机取巧。
事情做没做,干的好不好,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的。
不是说花钱请一些人造势就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好官的。
他这次的评级......倒数!应该会原地不动了。
你让他......好自为之吧!”大公子突然说道。
卫姨娘......
“大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奴婢不知啊!”卫姨娘有点慌。
“你知道不知道已经不打紧了。
你只要把这话告诉你弟弟就行了,让他注意着点。
还有,三个孩子......以后都让少夫人看着进学。
少夫人家里是大儒世家,孩子们交到她手上不会出错的。
好了,我话就说这么多,你好自为之吧!”大公子说着就起身要离开。
感觉到五雷轰顶一样的卫姨娘勉强站住。
“大爷......天这么晚了,您不在这里歇息吗?”卫姨娘拉着大公子的衣袖小声问道。
大公子不动声色的将衣袖从卫姨娘手里拉了出来。
“不了!我去看看少夫人,晚上歇在她那里!”
说完,大公子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卫姨娘失魂落魄的瘫在地上。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间就变天了呢?
原本一切不都是好好的吗......
.......
这次事情也让上官槿注意起来了。
古人的智慧还是不要低估比较好!
春不晚的一些规则条例是要改改了!
不过,上官槿只是提了个开头,至于后面该怎么做,那就让沈卿钥和连千里自己去想。
她又不能帮着他们一辈子......
就这样,沈卿钥只能带着连千里把这些漏洞给补好。
当然,还带上自己沈默默......
“母亲!做错了事情就要被罚!谁都不能例外!看到的才是真的!听到的不算!”
“母亲!不做事情也要被罚,不能让他们光拿银子不干活!”
“母亲!不能让他们总待在一个地方!
太熟悉了,会有人请客吃饭的,这样不好......”
沈默默人小点子不少,不断的在一边说着自己的点子
......
就这样,春不晚的掌门人成了大渝官员们最害怕的人。
他们能不能顺利升迁,以前只看户部。
现在户部说了都不算了,要看春不晚的最后评定......
什么?不想干了?想撂挑子了?
呵呵,您请走那边,慢走不送!
您前脚走,后面就有一大批人等着呢!
热血沸腾,胸怀大志的人多的是!
多少人等着为大渝奉献终身呢......
第466章 番外 国泰民安(一)
武帝二十三年。
下朝后,萧武帝依旧去了勤政殿批折子。
登基二十三年了,只要是在京城,他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
刚登基的时候,他也会觉得枯燥。
看到姨母跟着姨父出去玩了,心里也会痒痒。
但姨母说了,她出去看的是他的江山。
“陛下把大渝治理的好,我才能看这样的大好河山啊!”
慢慢的,萧武帝就习惯了在每天在起勤政殿处理政务了。
姨母说了,就是因为他每天坐在勤政殿里处理政务,大渝百姓才能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陛下,沈夫人那边的生辰贺礼的礼单,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已经拟好了。
特意让送过来,请您看看。”胡周全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礼单呈过来。
萧武帝一听,这才放下手里的毛笔,将礼单打开。
一眼看去,各种珍品,摆的,挂的,放的......
还有寓意好的一些绣品摆件,珍稀的药材......
几乎是应有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