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知道了还不算,还把下面怎么办都想好了。
  以前......
  不是应该下面各个城池的官员将当地的情况上报,然后那些官员们再讨论一下。
  讨论该不该把这事情上报给天家。
  要是小呢,没有造成什么伤害的,那就养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用管。
  等需要功绩的时候再把那个匪窝给清了,这样对将来的升迁也有好处。
  很有可能,一直到匪窝被名义上清除的时候,天家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匪窝在......
  但现在呢......
  山城的知府很清楚,这个消息肯定不是自己递到上面去的。
  但京城的天家却知道了。
  还知道的很清楚。
  连那些山匪们用什么样的兵器都知道,然后还派驻军联合衙门一起清剿......
  这......不是说明山城的一切事情都在天家的眼皮子下面吗?
  不要以为不上报就一切天下太平的。
  看,天家知道了吧!还贴心的帮你把解决方案都想好了!
  在接到这个旨意的时候,山城知府还以为天家只是对这些关系到大渝安危的军务上心。
  然后不到两天的时间,第二道旨意和第三道又来了。
  这次的旨意不是给山城的官员和勋贵的,而是给山城下面一个村里的一户孤儿寡母的。
  这家孤儿寡母呢,就是大家眼里的贫苦加命苦的人家。
  当家男人上山打猎死了。
  宗族呢,不止没有管这对孤儿寡母,还将人家该有的一些地给占了。
  孤儿寡母两人拗不过宗族的势力,只得忍气吞声。
  母亲咬着牙,帮着一些大户人家洗衣,干点杂活将孩子养大了。
  孩子也是个孝顺的,能扛得动东西了就帮母亲干活。
  在外面干活挣了两个馒头自己舍不得吃,揣在怀里带回来给母亲吃。
  就这样母子俩好歹将日子能过的下去了。
  谁知道,宗族可没打算放过他们。
  先是让他们交修祠堂的钱,不交的话就要把他们赶出村子......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京里来旨意了,还送了一块陛下亲自题的牌匾过来。
  忠孝良善四个大字......
  这下可把那个宗族的那些族老们都打蒙了。
  天家赐匾,还写了这样四个字给这母子俩,这不是摆明了要给这母子俩撑腰吗?
  你宗族的力量是大,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还不算,另外还有一份推荐信,说是这家的儿子聪慧手巧,可以报考工部下属的工坊。
  要是顺利的话,以后就能吃上皇粮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
  这样的事情在各个村子都有吧!
  怎么就能惊动宫里的天家了呢!
  在这个时代,皇权至上,天家赐个匾,那可是都要摆到宗祠里,日日受香火拜的。
  已经和这对母子闹翻的宗族祖老们只得舔着脸想把母子俩再请回去。
  但母子俩已经想好了,搬离这个村子,到别处过活。
  天家赐匾的荣耀和这个宗族已经无关了......
  第三道旨意呢,也一样让山城知府吃惊。
  第三道旨意里说了,今年山城多发雨水,要注意山体滑坡的事情,多修缮一下房屋......
  连着的三道旨意让山城人都明白一件事。
  山城的事务,不管大小,京里都知道。
  或者说,整个大渝的事务天家都知道。
  这样的情况就是官员心惊胆战,百姓们兴高采烈。
  原来除了官员汇报之外,还有其他的可以上达天听的地方啊!
  “是什么地方啊!”
  “肯定是山城中心大街的那个春不晚啊!
  那个山匪的事情,还有那对母子的事情,我都听人在春不晚说过。”
  “不就是个茶楼吗?”
  “那是一般的茶楼吗?那是山城里唯一不用交税的茶楼!
  那是大渝的平宁公主的产业!
  平宁公主什么人?
  她知道了,那不就代表天家知道了?
  以后记得了啊!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了,就去春不晚说给大家听。”
  “走!一起去听听!”
  第460章 番外 大渝官员最害怕的人(四)
  各地的春不晚都开在这个城池最热闹的地方。
  不管你周边的酒楼还是花楼,或者是赌坊,都不妨碍春不晚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没办法,前期的时候连千里靠钱砸出来的。
  后来的时候,萧武帝力挺。
  不管你这个城池里有什么样的地头蛇,到了春不晚的门前,你就得把腰弯下来。
  任何人进了春不晚,只要没在春不晚干什么犯法的事情,谁都不能把人从春不晚抓走。
  很快,春不晚就成了在任何一个城池里都超然的存在了。
  任何老百姓,不管什么话都能在春不晚说。
  有牢骚不满了也可以在春不晚说。
  唯一不能说的就是藐视皇权的话不能说。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说的事情都会得到回馈。
  但这里相比较在衙门里求告无门的话,至少多了一份希望啊!
  什么?
  你说不敢去春不晚,怕被那些坏人惦记上,毕竟春不晚里面人多眼杂,万一坏人盯着你了怎么办?
  毕竟你又不能在春不晚待一辈子。
  在里面喝壶茶还是挺贵的......
  别担心,春不晚的后门那里,有一个别致的小箩筐。
  你有什么没人管的冤屈,衙门不管,求告无门了,只要把事情写下来,丢进那个小箩筐里一样管用。
  什么?还是不敢?
  那你也够怂的,不知道花两个钱请那些小乞丐们代丢吗?
  就这样,大渝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
  当他们有冤屈的时候,只要衙门不管,就去当地的春不晚。
  只要你的冤屈属实,衙门也确实不管了,那上面自然会有人去管......
  上面的人要是开始管了,那所属的官员可就要吃排头了。
  就因为这些原因,现在大渝的官员们一个个的脾气都好。
  脾气好还 不行,还要会做事,会干事!
  一定要替普通百姓们把问题解决了。
  只有这样,才能把官当好,才能继续升迁,才能光宗耀祖......
  就这一招,萧武帝就把大渝的官员拿捏的死死的......
  私下里,皇甫若兮问萧武帝,这都是谁想出来的办法。
  萧武帝颇有点得意的说道,“受了姨母的启发!
  姨母说了,谁都有自己的软肋,官场上的人更是如此。
  姨母说,只要抓住那些人的软肋了,稍微想个法子克制一下,那些人就会听话。
  你看,现在那些当官的是不是都比以前要勤勉多了。
  这可比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有用的多!”
  皇甫若兮也不得不佩服,姨母聪明,陛下也聪明,能把这些事情做到这样的平宁郡主更聪明......
  当然,开始的时候,也有人不拿春不晚当回事。
  在一次江南某个小城的勋贵被府里的佃户告了家里一个亲戚强抢民女的事情后。
  他没有当回事,一直到后来他发现想把被抓的亲戚捞出来不可能了。
  他立刻就把怒火发在了春不晚的掌柜身上。
  在他看来,春不晚要是不把这些事情上报,府里当官的那个人就不会被训斥。
  家里的亲戚也不会要面对牢狱。
  毕竟,这事情都好几年了,地方官换了两茬了,没哪个当官敢管这个事情。
  自家的伯父可是曾经鼎鼎有名的许半朝的得意门生呢!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家的一个逆子把春不晚的掌柜的杀了,还一把火烧了春不晚。
  当然,这个家伙是找山贼干的,伪造成杀人越货的案发现场。
  事情一出,整个大渝都轰动了。
  平宁公主子在知晓这件事后,当天就进宫请了圣旨,要严查此案!
  没等当地的官员给出查案线索呢!
  京城里就派了专人来查这件事。
  同时一起来的还有禁军......
  大理寺,刑部都派了官员来。
  只三天的时间,作案的山贼,还有买通山贼的那户人家都被抓了。
  按照大渝的规矩,勾决死刑犯的折子都是要一步一步呈上去,让萧武帝来勾决的。
  谁能知道,那些人签字画押后,压根就没往京城送。
  就地处决!家族中至亲三族全部贬为庶民,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
  主谋的那个人更是在最热闹的市口被砍了脑袋。
  从此以后,大渝所有人都知道了,春不晚是皇权的产物,不能藐视......
  也是这次事情后,大家对春不晚的认识改变了。
  春不晚呢,也从一个小小的茶楼,成为让大渝官员们最不想看到却又无法忽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