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见萧武帝悄悄来了,上官槿赶紧迎了上去。
  “陛下要见谁宣召就是,干嘛还自己跑一趟。
  天气炎热,还是不要顶着日头出来比较好。”上官槿笑道。
  萧武帝却是还像以前一样,过来扶着上官槿。
  “姨母,今日折子少,早早的就批完了,朕在宫里没什么事情。
  就想着来看看您了。
  就是因为日头毒,才不愿让您跑一趟的。”萧武帝笑道。
  沈卿钥笑着给萧武帝奉了一杯茶,然后才说道,“陛下来,可是有事情?
  难不成还是因为那些书生闹事,结果让民众给骂了的事情?”
  萧武帝跟着笑了笑。
  “表姐也知道这事情了?”
  “怎么会不知道?京里的各大茶楼都传遍了。
  说那些书生,外表光鲜,实则腹内都是草包。
  一心想着升官发财,不为大渝考虑。
  这样的人是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沈卿钥笑道。
  萧武帝叹了口气。
  他的本意是想教训一下那些书生举子。
  谁知道百姓们的能力太强,把那些闹事的举子书生骂的都抬不起头来了!
  书生举子也有自己的脾气。
  在被那些百姓们骂着你们能做什么的时候,还真有不少人反思了。
  是啊,他们能做什么?
  难道说读书就是为了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吗?
  农民能种地,匠人能做工,行商能挣钱,他们能干什么?
  不少书生举子真的郁闷了......
  上官槿也想到了这些。
  那些书生......说白了,还是大渝的朝堂把大家保护的太好了。
  “陛下也在担心书生们受了影响,影响大渝的发展?”上官槿问道。
  萧武帝点头。
  “朕......还是有一点担心的。”
  上官槿想了想,还是劝了下。
  “其实......书生们要是能这样想的话,那是好事。
  至少说明他们愿意去想一些问题了。
  在或者说,他们想到了一些事情,想到了自己好像真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只要想了,那就好办。
  其实,读书不止是为了多认得几个字,而是从读书里却学到东西。
  有人从书本上学到了为官做相的本事,有人呢,从书本上学到了行军打仗的本事。
  还有人从书本上学到了种地的本事,甚至还有人从书本上学到了挣钱和成为匠人的本事。
  读书不止是为了读书而已。
  不管是哪个朝代的人,也不管什么人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来。
  想的都是记录下来。
  好让后辈们记得,也好让后辈们学学。
  书本里有着大家都想学是知识。
  活学活用,这才是读书的本质。
  还有,谁规定的只能是士族可以读书,其他人都不可以读书的。
  行商的不读书,不识字,怎么看得懂账本。
  匠人不读书不识字怎么看得懂那些繁杂的图纸。
  陛下,大家做的都没有错。
  只不过是少了一个引导而已。
  不管对于哪一个阶层的人来说,读书都是最好的选择。”上官槿语重心长的说道。
  萧武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是啊!读书......从来都不是只为了读书而已。
  姨母!谢谢您的教诲!”萧武帝向着上官槿深深揖了一礼。
  上官槿忙侧身避了过去。
  萧武帝是在定国公府用的晚膳。
  用完晚膳后回宫后,萧武帝直奔勤政殿。
  第二天早上上朝的时候,萧武帝一开口就是让胡周全宣了一份圣旨。
  封定国公府三公子沈卿锐为镇边侯。
  这道圣旨可把大家都给吓傻了。
  定国公府已经圣眷过盛了,府里公主,郡主,国公都有,现在又来个侯爷......
  这......
  “陛下......”有人想反对。
  “这是圣旨!”萧武帝淡淡的只说了四个字。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
  算了,不说了,天下是皇帝的,沈三公子是皇帝的表弟,人家爱怎么封就怎么封吧!
  “难道说众位臣工觉得沈卿锐不配得这个爵位吗?”萧武帝突然问道。
  大家一滞,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不配?
  世家子弟,又有研究火雷的大功在,他不配的话谁还配!
  第410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萧武帝又给沈家人封爵了,这让京城的百姓们又开始议论了。
  不过,大家心态都比较平和,认为这是情理中的事情。
  “人家沈三公子那是国公之子,那么尊贵的一个人,为了给大渝研究出镇国神器出来。
  跑到北地吃沙子去了。
  封个侯爷也正常。
  就凭着人家是天家的表弟,两人小时候都睡过一张床,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有着大功劳,还是天家的至亲,封侯再正常不过了。”
  “可不是嘛!定国公府本身就是勋贵中的翘楚了。
  沈夫人是天家的亲姨母,看着天家长大的。
  即使沈三公子什么都不做,去要个爵位,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更何况沈三公子还研究出新火雷来了呢!”
  “就是,沈三公子不止是国公之子。
  我可听说了,沈三公子从小就爱学,看过的书堆了满满一间屋子呢!
  我是一个邻居是个卖菜的,国公府的管家经常从他那里买菜。
  他说了,沈府的管家说,三公子从小就聪明,过目不忘。
  对那些匠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还说,沈三公子在老国公离去后就发誓了,说是一定要帮大渝造出减少让守边的将士们伤亡的东西出来。
  现在长大了,不就做到了?
  看看,人家这叫会读书!听说好多想法都是从书里学来的呢!”
  “对对对!这叫会读书。
  有人读书就是读死书,整天之乎者也的说着一些大道理,结果呢,就是认得几个字而已。
  而像沈公子那种人,那是会读书。
  人家不靠着祖上的功绩,一样可以靠着读书做成大事。
  还有,人家心思多正啊!
  一心只为大渝,一心想从书里给大渝找到护国神器。
  这才是读书人的榜样。
  大丈夫立身天下,想的都是大渝江山社稷的大事,才不是为了谋求升官发财呢!”
  这时候,连千里安排的托又上场了。
  “可不是,这才是读书人的风骨,哪怕是背着骂名都要干成一些事情。
  还有,同样是沈府的那位二公子,不是去了边塞城吗?
  听说大渝和边塞城的贸易就是那位二公子负责的。
  你们说,难道是沈府二公子喜欢赚钱,想赚钱吗?”连托问道。
  大家立刻摇头。
  怎么可能呢!沈府的人怎么会爱财呢?这里面肯定有其他的事情。
  “我听说啊,沈府二公子帮着内府那边和边塞城做生意。
  挣的钱全部是交给内府的。
  然后呢,内府再把那些钱用在研究那些火药研究上。
  原本这些钱是要从户部走的,但是天家一想,户部的银子也不够用啊!
  火药研究开始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洞,要投好多银子进去的。
  万一把户部给花光了,大渝要是遇到点事情不是抓瞎吗?
  所以,火药研究的银子都是从内府走的。
  我听说啊,沈府二公子为了给内府多赚点银子,在那边那怕是一两银子都要和人家扯上半天呢!”连托继续给大家洗脑。
  大家一听,顿时就明白了。
  怪不得天家要把火药研究小组从工部分离出来呢!
  原来是不想花户部的钱,想用内府的钱去干事情啊!
  “还有件事,你们也许不知道,但是我有点人脉,我倒是了解一点的。”连托又给大家抛了个话题出来。
  “什么事情?你快说!”
  “对啊!大家天天一起喝茶的,都这么熟了,就不要卖关子了!
  快说吧!”
  连托清了清嗓子,先是瞄了眼东家那边,见东家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顿时就有了精神。
  “咱们这位天家是有大抱负的天子。
  中原受胡人侵扰多年,也是有了大渝之后状况才有所好转的。
  现在的天家登基之后,想的都是怎么驱除鞑虏。
  现在北地有了这样的大杀器。
  对于北地的威远军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至少我们不用担心北胡南下侵扰中原了。
  天家想着,这几年好好经营一番,早日把北胡给拿下,让北胡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能对大渝造成威胁。
  而解决了北胡的问题后。
  陛下就要开始在南边沿海和西边山地那里有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