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简单来说,在这个叠叠乐世界里大多数江湖门派走的还是正常武侠路线:为了一时意气、为了所谓大义、为了争夺一亩三分地、为了地里长出来的人才……总之动刀动枪之前各种扯大旗、喊口号,末了打输的就当孙子,打赢的就是老大——要便宜,也要面子,讲究名利双收。
  而某些特殊的江湖势力,玩得则是理念学说、政治权力之争——昔年百家争鸣有多么辉煌,后来“罢黜百家”便留下了多大的烂摊子。代表王权、世家贵族至上的朝廷,与作为反对者的、由大大小小各种不同学说形成的“江湖”,在这个时期彻底割裂成两半。
  儒教一脉倒是因此经历了最风光的一段时期,但是被他们驱逐出主流话语权的各家,却是在拥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挤在一起相互舔舐伤口,组建起“魔门”。这其中还有佛门和道家等与魔门不合的势力,形成松散的“正道联盟”。但无论正魔,都时刻准备搞儒教一波。
  于是,在各方博弈之下,最终引爆了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胡虏与异族的铁骑和弯刀摧毁了“儒道独尊”的美梦,在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乱之后,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潜龙又将大鱼给吃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金帐汗国一统了北方的大小部落,如今对幽云十六州虎视眈眈;吐蕃国因为地势原因,倒是没有掺和太多,但也像是在暗中窥视,小动作不断;西域三十六国则都是些墙头草,哪边强悍就倒向哪边……
  而无一例外,这些政权都有某些江湖势力在幕后影响、推动乃至扶持——金帐汗国和吐蕃国背后主要是魔门的分支以及佛门别传,西域也被这两方渗透严重。
  至于在中原这一边,儒教不得不选择蛰伏,魔门和佛门轮番上位,有时候看似无为的道家也会掺上一手……如今主政的大周朝,其实已经不是当初结束黑暗时代的那个王朝,而是换了一家,并且当今圣上已经是大周的第四位皇帝。
  同步看着这些资料的宁醉品出味来了,在儒教低头让步之后,曾经有过联手和合作的魔门、佛门和道家这个脆弱的联盟彻底分崩离析,开始相互的争斗。
  道家大多无为,偶尔被捧上台面,基本不是因为皇帝就是儒教有心暗搓搓地借助道家来平衡魔门和佛门势力,但最主要的争夺还是爆发在佛门与魔门之间,此起彼落。
  在初代邪帝和天僧地尼那个时代,这几位就是最顶尖的那批武者。为了避免因为双方争斗过于耗损自家元气,所以全权代表了魔门和佛门定下如此约定——每一代推举出一名最杰出的传人入世与另一家比拼,胜则进,败则退。
  想法还挺好的,可惜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这些前辈不是被证实耗尽寿元坐化就是生死不明、音讯全无,曾经的约定对后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
  比如佛门,至今仍然势大,但因为分支别传太多,又彼此视为异端,拧不成一根绳子——这个世界的慈航静斋明里暗里都算不上是佛门乃至正道魁首,只是她们和净念禅宗关系密切,两家亲如一家,双方往往被视作是一方大势力,合起来能在整个江湖上排入前十。
  但这两家在失去天僧地尼之后,在佛门之中地位已是愈发下滑。本应能够得到整个佛门指点和推举的入世弟子,渐渐变成他们两家之事,别家能给点薄面已经算好,更甚者还有联合魔门给她们难堪的。
  而本就是由两派六道组成的魔门同样好不了哪去,内部的破事也是一箩筐,主要问题就是哪一派都想自己来做那个“圣君”,统领整个魔门,甚至越出色的弟子越容易另立门户。
  好比魔门第一高手、昔年的“邪帝”“圣君”向雨田,这位倒是厉害,逼得慈航静斋和净念禅宗不敢直撄其锋,避世不出,故而魔门之中也诞生出许多人杰。可惜这位事实上完全不在意魔门的死活,没反过来灭了自家满门都是他尊重自己师父。
  他不仅把邪极宗的传承拆开四份,任由所谓的弟子彼此厮杀;还挑拨魔门内部相斗,比如阴癸派的厉工与魔相宗的蒙赤行;甚至有传言称那些自立门户的魔门杰出传人——符瑶红、庞斑和赤尊信等人,都是被这位暗中鼓动……而他本人,在丢下邪帝之位后,至今不知所踪。
  向雨田失踪后,言静庵便作为佛门代表入世,魔门则是选出了蒙赤行的徒弟——庞斑。详细情况不清楚,这一代是佛门胜出,净念禅宗甚至派人入了皇宫,魔门势力不得不退出中原。此后庞斑则是自立了魔师宫,与整个魔门若即若离。
  到了这一代,魔门中推出的入世传人其实是阴癸派的祝玉妍,石之轩属于异军突起。但好在无论真情假意,这两人谈起了恋爱,起码没有分裂魔门迹象,阴后邪王算是强强联手。问题在于后来的发展不知道是碧秀心拐走了石之轩还是反过来,反正这对当时闹出极大的轰动。
  为此,慈航静斋不得不指责魔门不尊重约定,以二对一,于是派出梵清惠扫尾。魔门自是反唇相讥,不过具体怎么打嘴仗,书里没有记录。总之这事最后就是石之轩和碧秀心相互兑子,而梵清惠先是小胜祝玉妍,然后自己莫名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提前回归慈航静斋。
  近年秦梦瑶入世,则是为了魔师宫的方夜羽和天命教的单玉如——这两方势力说与魔门无关,但的确是从魔门两派六道分离出去的;说是有关,却完全不曾理会魔门与佛门之间的约定。秦梦瑶的入世,正是以魔门违约为由。
  “难怪当初遇到陆小凤,他第一时间就问‘连庚’是不是道家门派出来的……”连庚走去还书了,宁醉本体则是忍不住暗自嘀咕。
  这方世界江湖中名声最响亮的门派,大多非佛即道,两边都不搭不是魔就是儒,又或是外来的过江龙,乃至有些背后是有朝廷、世家的扶持。中低层次没那么明显,但称得上“大势力”的,都有自己一套理论学说。
  而单个的游侠,极强或极弱都没有人管你——前者是管不了,后者是不必管;不上不下的中间层则是会被各方拉拢,能全都不沾保持中立的只有少数。
  增长了一定见闻的宁醉此时十分好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的叶孤城还会想着谋反吗?”
  叶孤城当初去谋反,或许有身份原因,也有可能是他在剑道中遇到瓶颈,对手难寻,进无可进,为此另辟蹊找刺激。但在这里,剑道高手多了许多,比他强的也大有人在,根本不怕找不到前路。而且如果皇位更替会有佛、魔两门甚至更多人暗中插手……总感觉情况会更复杂。
  不过考虑到飞仙岛位于南海之上,白云城远离中原,叶孤城依旧对中原的事了如指掌,说他或者他这一脉没有野心肯定没人肯信——光是给他看的大路货就记录了这么多内容,不敢想他们内部了解得究竟有多深。
  “唉,可惜了,碧秀心估计很难救下来……”无论她究竟是慈航静斋特意为石之轩准备的美人计,还是真的只是意外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在这种佛魔对峙的背景下,她注定过不了自己心中那关。
  作者有话说:
  ----------------------
  ps:本文中涉及的原著有部分被我打乱了时间线,关于儒佛道魔的争斗也是从黄系中衍生改动,与原著有所出入。这方面不会涉及太深,仅作为背景。
  另附本章中提及的相关作品的正确时间线:
  边荒(南北朝)(向等)→双龙传(隋唐)(石、碧等)→破碎(南宋)(令、厉、蒙等)→覆雨(明)(言、秦、庞、浪等)。
  第13章 半年后
  冬去春来,当北风转为南风,残雪在暖日之中渐渐化作水滴、化作雾气,融入大地,升入天空。被霜冰冻结一个季节的树木悄悄探出嫩绿的新芽,得到雪水滋养的土地里也覆上一层青绿,当春天第一道惊雷唤醒沉睡的生机,万物彻底开始复苏。
  数数时间,宁醉穿到这个世界也有半年了,也度过了穿越后的第一个秋冬。而在这段日子里,宁醉和他的马甲弟子们过得十分规律。
  飞仙岛的冬天比较温暖,大弟子连庚作为白云城主的座上宾,每天就是和叶孤城比剑论道,相互打开眼界,共同进步;闲时便以“宗门隐世太久,师父少有提及外界之事”为借口,借阅叶孤城的藏书,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
  剑南道这边也不算太冷,兼之有内气护身,更是不怎么感到寒暑,真觉得不行,还能通过神奇又玄乎的宗门大阵调节温度。
  故而二弟子岳如在大冬天还能出门物色周围城镇哪里有店铺出租或出售,思考价格值不值得,以及是否适合与用来开一家医馆;
  同时她还隔三差五探望碧秀心和石青璇母女——碧秀心身体状况看似暂时无碍,但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随着岳如的等级与【医术】位阶越来越高,她的治疗水平也越来越好,如此还没有变好,实则算是一种恶化。
  两个徒弟马甲各有各的忙碌,作为宗主的宁醉本体也终于把三级的宗门建筑全部落到实处,并且依靠【仓库】的储存保鲜能力,囤了一大批粮食、蔬果和肉类,以及一些绿装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