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反正他们还年轻,这事儿顺其自然,该来总会来。
至于柳谷雨……他刚成亲那两年倒是很担心自己会怀孕。他前世是纯直男, 天意弄人, 穿成一个会生孩子的小哥儿, 虽然接受了新身份, 但要他挺着大肚子……
柳谷雨想一想,还是有些可怕。
不过成亲几年, 肚子也没什么动静, 他不知是忘了, 还是渐渐习惯接受了,对此也持放任的态度,不再忧心记挂这件事, 如今和秦容时也是一个意思,该来总会来的。
秦般般和陈三喜更不急,秦般般又是大夫,把过脉,知道自己和丈夫都没有问题,只是子女缘分没到。
全家只有崔兰芳急着抱孙儿。
罗青竹、宋青峰和柳谷雨、秦容时是同年成亲的,如今也有了孩子。小娃生在初秋,几人过年回乡时恰好看见,是个玉雪团儿般可爱的小哥儿,肉嘟嘟的脸蛋儿讨人喜欢,林杏娘天天抱着朝崔兰芳炫耀,可给她羡慕坏了。
崔兰芳也想抱孙儿,却不敢催几个孩子,怕他们有压力,只能眼馋别人的,那几日天天跑到林杏娘家,日日把小宝抱在怀里,亲得很。
想到柳谷雨方才的话,秦容时也忍不住笑道:“娘知道了定然高兴,她早盼着抱孙子了。”
两人说着话,手牵手回了状元巷。
秦容时回去第一件事就去看了妹妹,见秦般般坐在床上,脸色红润,瞧着没什么问题,说话语气也都正常,也放心下来。
“二哥,你回来了?”秦般般正倚着枕头翻前些日子买的话本,手里时不时拿一块杏脯喂进嘴里,抬头就看见秦容时进来了,惊喜问道,“考试顺利吗?”
秦容时点点头,也问道:“感觉如何?”
秦般般自然知道自己哥哥在问什么,也知道柳哥肯定把自己有喜的事情说给他听了,她低头弯眉笑了笑,点头道:“还好,感觉和平常也没什么不同的,肚子也已经不疼了。只是前两日有些不舒坦,得静养几天。”
听到这话秦容时才放下心来,又移开视线在屋里看了一圈,不见陈三喜。
正要问,高大的汉子就从屋外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刚换了热水的汤婆子,直接往秦般般被窝里塞。
秦容时看着妹夫,开口正欲说话,陈三喜显然知道他想说什么,先一步开了口。
“我会照顾好般般的!”
陈三喜仍然不爱说话,但说出来的话都是说到做到的。
秦容时又点点头,回身就看见柳谷雨趴在门上,探出半边脸悄悄往里望,像做贼似的。
也不懂他玩的什么花样,明明可以光明正大走进来看,偏要藏在门背后悄悄看。
秦容时嘴角轻轻翘起,最后朝秦般般说了一句,“那你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的再立刻告诉我们。”
秦般般点头。
秦容时这才扯过做贼做得高兴的柳谷雨回了自己屋子。
如此养了几天,秦般般也慢慢下床走动,这些日子没有出门吃饭,也没有出门游逛,都是柳谷雨自己在院里做吃食,做的都是适合孕妇吃的东西,不能太补,也不能太素。
三月月末,微雨绵绵,真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状元巷巷尾有一棵杏树,这时节开花正盛,是秾艳欲滴的红杏,倚着墙轻吐芬芳,有两枝还伸进了别家院中,大好春光。
可惜柳谷雨几人住的院子不挨着巷尾,只能远远瞧两眼。
那花刚开的时候,秦般般还只能躺在床上静养,想出门赏花却不行,缠着陈三喜出去折了两枝回来插瓶,如今还摆在屋里。
屋外雨声滴答滴答响着,秦般般在屋里看话本子,时不时揪着陈三喜认几个字。
陈三喜没有读过书,这几年被秦般般揪着耳朵学了一箩筐字,常用字认识个七七八八。
秦容时和柳谷雨在灶房做饭,是干豇豆烧的腊排骨,干豇豆还是隔壁牛婶子送的。
牛婶子的性格和林杏娘有些像,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在巷子接浆洗的活计,家中的衣裳都请了她洗。
她快人快语,说巷子里其他读书人及其家人都是眼高于顶的,瞧不起她们,又因花了钱请她们洗衣裳,就把人当仆人看。
前两天,她接了一个姓郝的妇人的衣裳,提了桶去井边打水,打回去好浆洗。哪知道,那郝氏仗着自己花了钱,非要牛婶子帮她打水。
牛婶子想着人家照顾自己生意,帮着打了一桶。一桶不够,要两桶,两桶不够,还要牛婶子帮她提回去。
牛婶子暴脾气蹭一下就上来了,当场踹翻了两桶水,回去就把那盆衣裳抱了出来,直接摔到郝氏怀里,把浆洗衣裳的铜板退了回去,说这钱她不赚了,爱找谁找谁去!
郝氏也火了,直接在巷子里闹了起来,一会儿说自己儿子以后是要当大官儿的,一会儿又说使唤她们是给她们脸面。
那时候,柳谷雨恰好路过,看不过眼,帮着呛了一句。
牛婶子觉得这脾气对她胃口,事后拉着柳谷雨说了好一会儿话,又从家里抓了一大把干菜、干豇豆、干笋子、干菌儿送过来。
干豇豆烧排骨香得很,秦容时和柳谷雨都待在灶房,没人注意外头的动静。
院门外锣鼓喧天,好几户人家都开了门往外看,看见一队穿红衣的报喜官进了巷子。
立刻有个胖乎乎,下巴处长了一颗硕大黑痣的妇人激动问道:“官爷,可是来报喜的?是咱巷子里有人考中了?!”
也有人问:“出榜了?”
会试放榜在考试结束后十五天至二十五天之间,时间不定,秦容时今早去贡院门前看过,不见榜文,还以为今天不会放榜了。
报喜是好差事,官爷们也乐得蹭喜气,若是遇到阔气的,报了喜说不定还能讨到赏钱,因此被问话的官爷也高兴答道:“是呢,刚放了榜,贡院前如今已经围了好多人了!”
一听这话,好几个等不及的考生已经冲了出去,都急着去看榜呢!
长着黑痣的妇人笑得直拍大腿,又连忙问道:“那官爷是来报喜的?是什么名次,能劳您亲自来啊?”
官爷挺直脊背,支着腿儿,叉腰洋气道:“会元!就是会试第一!”
黑痣妇人啪啪拍着大腿,又问:“哎呀!第一!了不得,了不得啊!会元老爷姓啥?姓啥呢?是不是姓杨?”
这给官爷问愣了,下意识看了一眼红帖上的名字,摇摇头疑惑道:“不是啊,谁说的姓杨?”
另一边一个身材粗大两分,圆脸厚唇的妇人哈哈笑开了。
大笑的正是牛婶子,她笑弯了腰,对着官爷道:“官爷,您不知道,她儿子姓杨!”
黑痣妇人,也就是和牛婶子结了怨的郝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顿觉丢脸,也不管损她脸面的牛婶子,不管报喜官,扭头进了屋。倒是他儿子好奇谁是会元,还耐心等在一旁,想着听了名字再去看榜。
郝氏闹了笑话,巷子里笑声不断,夹在锣鼓声中。
官爷板起脸,喊了两声“肃静”,又才说道:“此次春闱会元——江州漯县福水镇秦容时!秦会元何在啊!”
长声喝出,却没有人答话。
牛婶子听得一愣,紧接着转动脑袋左右搜寻,却没看到人,下一刻也学着郝氏的模样猛拍了大腿一巴掌,“哎哟”一声蹿了出去。
“中了!考中了!柳夫郎,你相公考中了!可不得了啊,是春闱会元呢!”
*
清晨,菜市已经挤满了挽着菜篮子的妇人夫郎,都是住在附近民巷里的人家。这时候都拉着熟人一边逛菜摊子,一边聊天。
“没想到啊,状元巷里出了个会元!”
“真是不得了啊!听说才二十来岁,年轻得很!”
“确实年轻,听说还是个俊面书生呢!也不知道成亲了没有?”
“成亲了!小两口好着呢!那天报喜官到状元巷报喜,我凑热闹去看了,哎哟,好俊的郎君!他夫郎也生得俏嘞!啊哟哟,你们是没看见,那郎君腰上还系着围裳,瞧着是刚从灶房出来!真没见过这样的男人!还是读书人!”
“真的假的?!那些读书人不是都说什么‘君子……君子远庖厨’?”
“我亲眼看的!还能有假?!小两口手牵手出来的,感情好得很!”
“诶,你们说状元巷这地方确实有些名堂啊!保不齐又得出个状元!”
……
说到兴头,这些妇人、夫郎也不管认识不认识,脑袋凑一块儿聊得热火朝天,活像都是亲眼见着一样,但秦容时这个话题中心人从她们跟前过去也没认出来。
“这韭菜挺新鲜的,买一把吧?”
至于柳谷雨……他刚成亲那两年倒是很担心自己会怀孕。他前世是纯直男, 天意弄人, 穿成一个会生孩子的小哥儿, 虽然接受了新身份, 但要他挺着大肚子……
柳谷雨想一想,还是有些可怕。
不过成亲几年, 肚子也没什么动静, 他不知是忘了, 还是渐渐习惯接受了,对此也持放任的态度,不再忧心记挂这件事, 如今和秦容时也是一个意思,该来总会来的。
秦般般和陈三喜更不急,秦般般又是大夫,把过脉,知道自己和丈夫都没有问题,只是子女缘分没到。
全家只有崔兰芳急着抱孙儿。
罗青竹、宋青峰和柳谷雨、秦容时是同年成亲的,如今也有了孩子。小娃生在初秋,几人过年回乡时恰好看见,是个玉雪团儿般可爱的小哥儿,肉嘟嘟的脸蛋儿讨人喜欢,林杏娘天天抱着朝崔兰芳炫耀,可给她羡慕坏了。
崔兰芳也想抱孙儿,却不敢催几个孩子,怕他们有压力,只能眼馋别人的,那几日天天跑到林杏娘家,日日把小宝抱在怀里,亲得很。
想到柳谷雨方才的话,秦容时也忍不住笑道:“娘知道了定然高兴,她早盼着抱孙子了。”
两人说着话,手牵手回了状元巷。
秦容时回去第一件事就去看了妹妹,见秦般般坐在床上,脸色红润,瞧着没什么问题,说话语气也都正常,也放心下来。
“二哥,你回来了?”秦般般正倚着枕头翻前些日子买的话本,手里时不时拿一块杏脯喂进嘴里,抬头就看见秦容时进来了,惊喜问道,“考试顺利吗?”
秦容时点点头,也问道:“感觉如何?”
秦般般自然知道自己哥哥在问什么,也知道柳哥肯定把自己有喜的事情说给他听了,她低头弯眉笑了笑,点头道:“还好,感觉和平常也没什么不同的,肚子也已经不疼了。只是前两日有些不舒坦,得静养几天。”
听到这话秦容时才放下心来,又移开视线在屋里看了一圈,不见陈三喜。
正要问,高大的汉子就从屋外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刚换了热水的汤婆子,直接往秦般般被窝里塞。
秦容时看着妹夫,开口正欲说话,陈三喜显然知道他想说什么,先一步开了口。
“我会照顾好般般的!”
陈三喜仍然不爱说话,但说出来的话都是说到做到的。
秦容时又点点头,回身就看见柳谷雨趴在门上,探出半边脸悄悄往里望,像做贼似的。
也不懂他玩的什么花样,明明可以光明正大走进来看,偏要藏在门背后悄悄看。
秦容时嘴角轻轻翘起,最后朝秦般般说了一句,“那你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的再立刻告诉我们。”
秦般般点头。
秦容时这才扯过做贼做得高兴的柳谷雨回了自己屋子。
如此养了几天,秦般般也慢慢下床走动,这些日子没有出门吃饭,也没有出门游逛,都是柳谷雨自己在院里做吃食,做的都是适合孕妇吃的东西,不能太补,也不能太素。
三月月末,微雨绵绵,真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状元巷巷尾有一棵杏树,这时节开花正盛,是秾艳欲滴的红杏,倚着墙轻吐芬芳,有两枝还伸进了别家院中,大好春光。
可惜柳谷雨几人住的院子不挨着巷尾,只能远远瞧两眼。
那花刚开的时候,秦般般还只能躺在床上静养,想出门赏花却不行,缠着陈三喜出去折了两枝回来插瓶,如今还摆在屋里。
屋外雨声滴答滴答响着,秦般般在屋里看话本子,时不时揪着陈三喜认几个字。
陈三喜没有读过书,这几年被秦般般揪着耳朵学了一箩筐字,常用字认识个七七八八。
秦容时和柳谷雨在灶房做饭,是干豇豆烧的腊排骨,干豇豆还是隔壁牛婶子送的。
牛婶子的性格和林杏娘有些像,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在巷子接浆洗的活计,家中的衣裳都请了她洗。
她快人快语,说巷子里其他读书人及其家人都是眼高于顶的,瞧不起她们,又因花了钱请她们洗衣裳,就把人当仆人看。
前两天,她接了一个姓郝的妇人的衣裳,提了桶去井边打水,打回去好浆洗。哪知道,那郝氏仗着自己花了钱,非要牛婶子帮她打水。
牛婶子想着人家照顾自己生意,帮着打了一桶。一桶不够,要两桶,两桶不够,还要牛婶子帮她提回去。
牛婶子暴脾气蹭一下就上来了,当场踹翻了两桶水,回去就把那盆衣裳抱了出来,直接摔到郝氏怀里,把浆洗衣裳的铜板退了回去,说这钱她不赚了,爱找谁找谁去!
郝氏也火了,直接在巷子里闹了起来,一会儿说自己儿子以后是要当大官儿的,一会儿又说使唤她们是给她们脸面。
那时候,柳谷雨恰好路过,看不过眼,帮着呛了一句。
牛婶子觉得这脾气对她胃口,事后拉着柳谷雨说了好一会儿话,又从家里抓了一大把干菜、干豇豆、干笋子、干菌儿送过来。
干豇豆烧排骨香得很,秦容时和柳谷雨都待在灶房,没人注意外头的动静。
院门外锣鼓喧天,好几户人家都开了门往外看,看见一队穿红衣的报喜官进了巷子。
立刻有个胖乎乎,下巴处长了一颗硕大黑痣的妇人激动问道:“官爷,可是来报喜的?是咱巷子里有人考中了?!”
也有人问:“出榜了?”
会试放榜在考试结束后十五天至二十五天之间,时间不定,秦容时今早去贡院门前看过,不见榜文,还以为今天不会放榜了。
报喜是好差事,官爷们也乐得蹭喜气,若是遇到阔气的,报了喜说不定还能讨到赏钱,因此被问话的官爷也高兴答道:“是呢,刚放了榜,贡院前如今已经围了好多人了!”
一听这话,好几个等不及的考生已经冲了出去,都急着去看榜呢!
长着黑痣的妇人笑得直拍大腿,又连忙问道:“那官爷是来报喜的?是什么名次,能劳您亲自来啊?”
官爷挺直脊背,支着腿儿,叉腰洋气道:“会元!就是会试第一!”
黑痣妇人啪啪拍着大腿,又问:“哎呀!第一!了不得,了不得啊!会元老爷姓啥?姓啥呢?是不是姓杨?”
这给官爷问愣了,下意识看了一眼红帖上的名字,摇摇头疑惑道:“不是啊,谁说的姓杨?”
另一边一个身材粗大两分,圆脸厚唇的妇人哈哈笑开了。
大笑的正是牛婶子,她笑弯了腰,对着官爷道:“官爷,您不知道,她儿子姓杨!”
黑痣妇人,也就是和牛婶子结了怨的郝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顿觉丢脸,也不管损她脸面的牛婶子,不管报喜官,扭头进了屋。倒是他儿子好奇谁是会元,还耐心等在一旁,想着听了名字再去看榜。
郝氏闹了笑话,巷子里笑声不断,夹在锣鼓声中。
官爷板起脸,喊了两声“肃静”,又才说道:“此次春闱会元——江州漯县福水镇秦容时!秦会元何在啊!”
长声喝出,却没有人答话。
牛婶子听得一愣,紧接着转动脑袋左右搜寻,却没看到人,下一刻也学着郝氏的模样猛拍了大腿一巴掌,“哎哟”一声蹿了出去。
“中了!考中了!柳夫郎,你相公考中了!可不得了啊,是春闱会元呢!”
*
清晨,菜市已经挤满了挽着菜篮子的妇人夫郎,都是住在附近民巷里的人家。这时候都拉着熟人一边逛菜摊子,一边聊天。
“没想到啊,状元巷里出了个会元!”
“真是不得了啊!听说才二十来岁,年轻得很!”
“确实年轻,听说还是个俊面书生呢!也不知道成亲了没有?”
“成亲了!小两口好着呢!那天报喜官到状元巷报喜,我凑热闹去看了,哎哟,好俊的郎君!他夫郎也生得俏嘞!啊哟哟,你们是没看见,那郎君腰上还系着围裳,瞧着是刚从灶房出来!真没见过这样的男人!还是读书人!”
“真的假的?!那些读书人不是都说什么‘君子……君子远庖厨’?”
“我亲眼看的!还能有假?!小两口手牵手出来的,感情好得很!”
“诶,你们说状元巷这地方确实有些名堂啊!保不齐又得出个状元!”
……
说到兴头,这些妇人、夫郎也不管认识不认识,脑袋凑一块儿聊得热火朝天,活像都是亲眼见着一样,但秦容时这个话题中心人从她们跟前过去也没认出来。
“这韭菜挺新鲜的,买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