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话落,沈奶奶把手里的盘子硬塞到了夏琳的怀里。
“欸欸欸,不用这么客气的,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这都是小事情。”见沈奶奶那么热情,夏琳都有些招架不住,她连忙转过身喊着夏清:“夏清,青梨奶奶她们来了,你拿个洗干净的碗出来。”
“好的。”
屋内传来夏清的声音,沈青梨马上就听见脚步声,她抬起头,看见他穿着一身睡衣,睡眼惺忪地拿着手里的东西走到了门口。
看见她,他眨了眨眼,下意识捋了捋自己的头发,然后冲着沈奶奶礼貌道:“沈奶奶好。”
话落,他也朝着沈青梨点点头,她注意到,也勉强地扯了个笑。
“欸夏清啊,这好几天没见你,感觉你又长高了啊。”
夏琳把手里的果子装到自己家的碗里,边装边随口问着:“他们小孩子这个年纪都长得快,我倒是看青梨这会回来瘦了点啊,这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可不能为了瘦就不吃饭啊。对了,青梨这次回来要不要在这住一段时间啊?”
听到这话,夏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边上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怎么讲话的沈青梨,见她脸色很差的样子,已经猜到了大概。
果然下一秒,沈奶奶就说着:“不住了,等会就要和她爸爸妈妈回市里去了。”
“这么快啊?”闻言,夏琳都有些诧异。
“是啊,就是点小事情,父母和孩子哪里来的隔夜仇啊,你说是不是。”沈奶奶笑了笑,显然没怎么把这件事情当回事。
他们所有人都把这件事情当成了沈青梨一时闹的小脾气,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关乎到的,其实是她的自尊心和名誉清白。
夏琳听着她的话没回答,她有些尴尬地回头和身边的儿子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听到奶奶的话,沈青梨原本就低着头,又更低了几分。
她现在特别想挖一个洞把自己埋进去,这样就不用面临面前的这些事情了。
夏琳清楚她明显不情愿回去,她思考了会,在沈奶奶要拉着她走前,开口喊住了她们:“欸青梨奶奶,之前你不是问夏清有没有报什么补习班吗。”
“对对,小梨她不是语文有点薄弱吗?我和她爷爷就想给她报个补习班巩固一下。”沈奶奶成功被这个话题留住了脚步,和夏琳交谈起来。
“我也找了一圈,但是感觉现在的补习班价格又贵,而且一个班级那么多人,也不知道教学效果怎么样。”
“是啊……我和她爷爷也就怕花了钱又没效果。”
“所以……”顺着话,夏琳顺势提出一个建议:“我是这样想的,夏清他呢,语文一直都学得不错,就是英语有点短板,正巧青梨又英语好,我想要不然两个孩子互补一下,这个暑假一起传授传授学习经验,我看说不定比外面的补习班有用,你看怎么样?”
夏琳的话刚落,沈青梨就惊讶地抬起了头,她看着面前的两人,显然这是临时起意,连夏清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但对此,沈奶奶明显很愿意:“可以吗?夏清成绩那么好,要是他来辅导小梨我肯定没意见啊,就是不知道两个孩子怎么想。”
见提到自己,夏清被自己亲妈戳了戳,他看了一眼夏琳,母子两用眼神无声地对着话,他很快就明白自己妈妈的用意,于是低头看了沈青梨一眼,才礼貌着笑了笑对沈奶奶道:“我可以的沈奶奶,沈青梨同学她英语在初中班里就学得很出色,我也很想和她学习一下。”
第一次听面前这人那么一本正经地夸自己,沈青梨都觉得有些违和。
她
冲着他眨了眨眼,也有些意外他会同意。
“那青梨你呢?”夏琳喊着正在发呆的她问道。
“啊?我,我也没问题的。”她明白这个突然的提议是他们为了自己才有的,于是她抿着唇冲着他们露出一个感激的笑。
沈奶奶见两个孩子都同意,顿时喜笑颜开,她拉着夏琳感谢,说要回家和沈爷爷他们商量一下。
夏琳见状开口说要和她一起去,空留沈青梨和夏清站在了家门口。
他们两大眼瞪小眼,最终,夏清喊她进来坐会,等着他妈的“凯旋”。
听他带着难得幽默的话语,沈青梨不由得轻笑了一下,她点点头,看着他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
另一边,夏琳也劝着沈奶奶,“青梨奶奶,孩子现在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你们还是要多关注她的心理啊,很多事情对你们来说不是大事情,但是对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就不一定了。而且你们老两口从小看着她长大,真舍得她去市里啊,再说了,等高中开学了,学业忙起来,到时候青梨能回来的时间可就真的越来越少了,到时候你们可不得想死她了。”
“是啊……这不是老头子硬说,孩子和父母分开太久,怕以后不亲,所以才想让小梨多和她爸妈接触接触……”
夏琳的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沈奶奶的心窝里,老人叹了口气,不免和夏琳说了不少自己的心里话。
不过最后,靠着夏琳,沈青梨终于得到了暂时住在乡下的权利,只是似乎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家庭感情,沈爷爷要求她一个月必须要回市里住满七天,不能一股脑地住在这里,毕竟开学后她还是要回去住的,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她都必须要熟悉在市里生活。
一来二去特别麻烦,但谁也拗不过家里最大家长的要求,其他人也只能妥协。
但这也总比一整个暑假都要住在市里的好,就这样,沈青梨开始了她“走读”般的补习暑假。
作者有话说:
----------------------
第16章 苦夏
在夏琳家的补习生活并不枯燥,夏琳本就对她很好,而夏清一向就不是一个话多的人,除了在一起写作业的时候,他会适当和她一起解难题外,他的话依旧还是很少。
但在这几日的相处下,沈青梨渐渐在心中拼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夏清。
从前她只觉得这人太冷,像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加上初中正是他们这个年纪叛逆期的时刻,所以对这个别人家的好孩子,几乎处处都能压她一头,村子里就他们两人是同龄人,所以难免会被村内家长里短、爱八卦的邻居爷爷奶奶拿来对比,一来二去,她就更不喜欢夏清了。
而之前对方似乎也能察觉到她的躲避,所以也从来没有主动和她说过几句话。
这个暑假,被一场雨打破两人间原本平衡好的关系,沈青梨也第一次在生活中,认识到的夏清表面冷,但其实内心很细心温柔的个性。
他不爱说话,但能敏锐观察到她喜欢吃的东西,比如补习的第一天,夏琳给他们切了水果,她吃了一两次青梨,从此以后她每次来,水果盘里都会放着一个洗好剥完皮的青梨。
她原本以为是夏琳细心,后来某次休息听她说是夏清的嘱咐。
不过对于自己妈妈揭自己老底这件事情,夏清有些“羞愤”地不肯承认。
每次到这个时候,沈青梨都觉得他鲜活不少,看着他因为被拆穿而不好意思悄悄红了的耳尖,倒是格外有意思。他不再是她心中那个外表酷酷的,冷得让人觉得有些拽的夏清,而是一个也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露出各色各样表情的朋友。
以前她也不得不感慨,夏清怎么能和夏阿姨的脾性差那么多呢?相比之下,夏琳的热情和坦率,是这个年纪的父母里少有的,而作为她的孩子,夏清完全是相反的。
而如今,她却不再那么认为了。
因为她觉得夏清其实和夏琳也很像,只是他更内敛而已。
-
作为礼尚往来,虽然说是互相补习,但因为都要在夏琳家里,所以沈青梨每次上门都会带一些家里的新鲜东西,有的时候是她跟着奶奶一起烤好的饼干,有的时候是家里的新鲜果蔬。
他们就这样每周一两节课,慢慢持续了快要一个月。
夏清和沈青梨原本有些尴尬、不熟悉的关系,终于慢慢度过了尴尬期。
两人在不学习的时候也开始能偶尔闲聊上几句,接触下来,沈青梨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是一个话很少的人,相反,夏清其实很健谈,他们年纪相仿,曾经又在一个班级做同班同学,提起初中班里的那些事情,话自然就多了些。
沈青梨虽然平日里看着没什么朋友,但是周边的八卦倒是意外地知道不少,她闲得没事,就会和夏清说起这些,对方虽然有些诧异于她平日里看着也什么都不关注,但没想到对这种事情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他也不会觉得她太八卦,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附和着她。
他们两在此之前都没有交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准确来说,他们是彼此交的第一个能够搭话聊天的好朋友。
……
曾经的他们两,是在初中学校班级里的“异类”。
一个是学习好,但是话特别少,在学校里独来独往的年级第一。
“欸欸欸,不用这么客气的,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这都是小事情。”见沈奶奶那么热情,夏琳都有些招架不住,她连忙转过身喊着夏清:“夏清,青梨奶奶她们来了,你拿个洗干净的碗出来。”
“好的。”
屋内传来夏清的声音,沈青梨马上就听见脚步声,她抬起头,看见他穿着一身睡衣,睡眼惺忪地拿着手里的东西走到了门口。
看见她,他眨了眨眼,下意识捋了捋自己的头发,然后冲着沈奶奶礼貌道:“沈奶奶好。”
话落,他也朝着沈青梨点点头,她注意到,也勉强地扯了个笑。
“欸夏清啊,这好几天没见你,感觉你又长高了啊。”
夏琳把手里的果子装到自己家的碗里,边装边随口问着:“他们小孩子这个年纪都长得快,我倒是看青梨这会回来瘦了点啊,这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可不能为了瘦就不吃饭啊。对了,青梨这次回来要不要在这住一段时间啊?”
听到这话,夏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站在边上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怎么讲话的沈青梨,见她脸色很差的样子,已经猜到了大概。
果然下一秒,沈奶奶就说着:“不住了,等会就要和她爸爸妈妈回市里去了。”
“这么快啊?”闻言,夏琳都有些诧异。
“是啊,就是点小事情,父母和孩子哪里来的隔夜仇啊,你说是不是。”沈奶奶笑了笑,显然没怎么把这件事情当回事。
他们所有人都把这件事情当成了沈青梨一时闹的小脾气,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关乎到的,其实是她的自尊心和名誉清白。
夏琳听着她的话没回答,她有些尴尬地回头和身边的儿子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听到奶奶的话,沈青梨原本就低着头,又更低了几分。
她现在特别想挖一个洞把自己埋进去,这样就不用面临面前的这些事情了。
夏琳清楚她明显不情愿回去,她思考了会,在沈奶奶要拉着她走前,开口喊住了她们:“欸青梨奶奶,之前你不是问夏清有没有报什么补习班吗。”
“对对,小梨她不是语文有点薄弱吗?我和她爷爷就想给她报个补习班巩固一下。”沈奶奶成功被这个话题留住了脚步,和夏琳交谈起来。
“我也找了一圈,但是感觉现在的补习班价格又贵,而且一个班级那么多人,也不知道教学效果怎么样。”
“是啊……我和她爷爷也就怕花了钱又没效果。”
“所以……”顺着话,夏琳顺势提出一个建议:“我是这样想的,夏清他呢,语文一直都学得不错,就是英语有点短板,正巧青梨又英语好,我想要不然两个孩子互补一下,这个暑假一起传授传授学习经验,我看说不定比外面的补习班有用,你看怎么样?”
夏琳的话刚落,沈青梨就惊讶地抬起了头,她看着面前的两人,显然这是临时起意,连夏清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但对此,沈奶奶明显很愿意:“可以吗?夏清成绩那么好,要是他来辅导小梨我肯定没意见啊,就是不知道两个孩子怎么想。”
见提到自己,夏清被自己亲妈戳了戳,他看了一眼夏琳,母子两用眼神无声地对着话,他很快就明白自己妈妈的用意,于是低头看了沈青梨一眼,才礼貌着笑了笑对沈奶奶道:“我可以的沈奶奶,沈青梨同学她英语在初中班里就学得很出色,我也很想和她学习一下。”
第一次听面前这人那么一本正经地夸自己,沈青梨都觉得有些违和。
她
冲着他眨了眨眼,也有些意外他会同意。
“那青梨你呢?”夏琳喊着正在发呆的她问道。
“啊?我,我也没问题的。”她明白这个突然的提议是他们为了自己才有的,于是她抿着唇冲着他们露出一个感激的笑。
沈奶奶见两个孩子都同意,顿时喜笑颜开,她拉着夏琳感谢,说要回家和沈爷爷他们商量一下。
夏琳见状开口说要和她一起去,空留沈青梨和夏清站在了家门口。
他们两大眼瞪小眼,最终,夏清喊她进来坐会,等着他妈的“凯旋”。
听他带着难得幽默的话语,沈青梨不由得轻笑了一下,她点点头,看着他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
另一边,夏琳也劝着沈奶奶,“青梨奶奶,孩子现在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你们还是要多关注她的心理啊,很多事情对你们来说不是大事情,但是对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就不一定了。而且你们老两口从小看着她长大,真舍得她去市里啊,再说了,等高中开学了,学业忙起来,到时候青梨能回来的时间可就真的越来越少了,到时候你们可不得想死她了。”
“是啊……这不是老头子硬说,孩子和父母分开太久,怕以后不亲,所以才想让小梨多和她爸妈接触接触……”
夏琳的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沈奶奶的心窝里,老人叹了口气,不免和夏琳说了不少自己的心里话。
不过最后,靠着夏琳,沈青梨终于得到了暂时住在乡下的权利,只是似乎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家庭感情,沈爷爷要求她一个月必须要回市里住满七天,不能一股脑地住在这里,毕竟开学后她还是要回去住的,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她都必须要熟悉在市里生活。
一来二去特别麻烦,但谁也拗不过家里最大家长的要求,其他人也只能妥协。
但这也总比一整个暑假都要住在市里的好,就这样,沈青梨开始了她“走读”般的补习暑假。
作者有话说:
----------------------
第16章 苦夏
在夏琳家的补习生活并不枯燥,夏琳本就对她很好,而夏清一向就不是一个话多的人,除了在一起写作业的时候,他会适当和她一起解难题外,他的话依旧还是很少。
但在这几日的相处下,沈青梨渐渐在心中拼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夏清。
从前她只觉得这人太冷,像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加上初中正是他们这个年纪叛逆期的时刻,所以对这个别人家的好孩子,几乎处处都能压她一头,村子里就他们两人是同龄人,所以难免会被村内家长里短、爱八卦的邻居爷爷奶奶拿来对比,一来二去,她就更不喜欢夏清了。
而之前对方似乎也能察觉到她的躲避,所以也从来没有主动和她说过几句话。
这个暑假,被一场雨打破两人间原本平衡好的关系,沈青梨也第一次在生活中,认识到的夏清表面冷,但其实内心很细心温柔的个性。
他不爱说话,但能敏锐观察到她喜欢吃的东西,比如补习的第一天,夏琳给他们切了水果,她吃了一两次青梨,从此以后她每次来,水果盘里都会放着一个洗好剥完皮的青梨。
她原本以为是夏琳细心,后来某次休息听她说是夏清的嘱咐。
不过对于自己妈妈揭自己老底这件事情,夏清有些“羞愤”地不肯承认。
每次到这个时候,沈青梨都觉得他鲜活不少,看着他因为被拆穿而不好意思悄悄红了的耳尖,倒是格外有意思。他不再是她心中那个外表酷酷的,冷得让人觉得有些拽的夏清,而是一个也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露出各色各样表情的朋友。
以前她也不得不感慨,夏清怎么能和夏阿姨的脾性差那么多呢?相比之下,夏琳的热情和坦率,是这个年纪的父母里少有的,而作为她的孩子,夏清完全是相反的。
而如今,她却不再那么认为了。
因为她觉得夏清其实和夏琳也很像,只是他更内敛而已。
-
作为礼尚往来,虽然说是互相补习,但因为都要在夏琳家里,所以沈青梨每次上门都会带一些家里的新鲜东西,有的时候是她跟着奶奶一起烤好的饼干,有的时候是家里的新鲜果蔬。
他们就这样每周一两节课,慢慢持续了快要一个月。
夏清和沈青梨原本有些尴尬、不熟悉的关系,终于慢慢度过了尴尬期。
两人在不学习的时候也开始能偶尔闲聊上几句,接触下来,沈青梨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是一个话很少的人,相反,夏清其实很健谈,他们年纪相仿,曾经又在一个班级做同班同学,提起初中班里的那些事情,话自然就多了些。
沈青梨虽然平日里看着没什么朋友,但是周边的八卦倒是意外地知道不少,她闲得没事,就会和夏清说起这些,对方虽然有些诧异于她平日里看着也什么都不关注,但没想到对这种事情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他也不会觉得她太八卦,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附和着她。
他们两在此之前都没有交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准确来说,他们是彼此交的第一个能够搭话聊天的好朋友。
……
曾经的他们两,是在初中学校班级里的“异类”。
一个是学习好,但是话特别少,在学校里独来独往的年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