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舍得用在整间屋子里,只用在这一方天地。
  闻过之后,瞬间灵台都清明了。
  顾熹之想到,自成婚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太子殿下,也不知殿下是否一切安好。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亲自前往东宫谢恩的。
  九天之上的明月,不求拥有,但求有一席之地仰望。
  顾熹之提笔书写呈给太子殿下的请安折子。
  正当这时,房门被人敲响了,顾熹之头也不抬地道:“请进。”
  来人是沈玉兰。
  沈玉兰端着一盅晚上没怎么喝的羹汤过来给顾熹之,放在他的案桌空位处,道:“儿啊,母亲有些事想问一问你。”
  顾熹之收起折子,道:“母亲请说。”
  沈玉兰便在他对面坐下了,满面踟蹰、语重心长地担忧道:“你和琳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喜欢他吗?”
  顾熹之蹙眉,道:“母亲怎么想起来问这个,我对他确实谈不上喜欢,只是迫于一些不得已的理由成婚,具体的儿子也不知从何解释,总之,母亲就当家里多个人口吃饭就行,旁的不必多想。”
  闻言,沈玉兰微微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顾熹之不由疑惑看她。
  沈玉兰微笑着解释道:“母亲还是希望你能像寻常人一般娶妻生子,娶男妻,终究是不像话。本来担心你们二人,见你们分房而居就放心了。”
  顾熹之刚刚浮起的疑窦随着沈玉兰一番话落下,并就这件事再次正色道:
  “母亲,儿子不会再娶。”
  沈玉兰甫一放下的心又紧紧提了起来,眉梢紧蹙:“难道,你还是喜欢琳琅?!”
  顾熹之摇头:“儿子不喜欢他。”
  “那你缘何不愿娶妻?听母亲话,不论你有什么迫不得已的理由,等这个风头过了,理由放下,你就与琳琅和离了罢,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好不好?”
  顾熹之没有答话,与琳琅和不和离且日后再说,但娶妻是绝无可能的,他此生都不会再娶他人。
  沈玉兰见他这般倔强模样,心中隐生猜测,小心翼翼试探儿子:“……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顾熹之手指顿紧,旋即重又放松开来,毫不避讳地承认了:“是。”
  “不是琳琅?”
  “不是。儿子从未喜欢过他。”
  “那就好。”沈玉兰再三确认,终于放下心了。只要养子喜欢的不是自己儿子就好,哪怕过个三年五载他还是改不了龙阳,届时便是再娶一个男妻回来沈玉兰也认了。
  “既然不喜欢人家,就规规矩矩保持距离,莫要教人误会,凭白误了自己和旁人。”知道儿子另有倾慕之人,沈玉兰就不着急了,谆谆教诲儿子。
  “母亲放心,儿子自有分寸,绝不会逾矩。”顾熹之断然道。
  “好,母亲信你。”沈玉兰眉眼温和弯起。
  心中大石放下,沈玉兰耐心耳提面命地叮嘱儿子:“即使你不喜欢琳琅,把人娶回家了也要好生待着,莫欺负了人家,教别人戳你的脊梁骨闲话,落下话柄口实。”
  “儿子明白。”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会护琳琅周全,但也仅此而已。
  “那便好。时候不早了,母亲不打扰你忙,记得把汤喝了,早些歇息罢。”
  “是,多谢母亲。”
  顾熹之看着沈玉兰出门,将房门阖上,被中断的思绪重新回到写给太子殿下的请安折子上,顾熹之决定明日一早便去拜见东宫。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翌日大朝会上,皇帝给翰林院安排了许多政务,顾熹之实在抽不开身离开。
  临近盛夏,皇帝对种桑养蚕、蚕丝再织成丝绸远销海外一策格外重视,恰逢东南沿海一带的河道漕运也都开通了,皇帝已提前派使者与海外番邦诸国进行友好交流,为之后的海上丝绸贸易铺路。
  使者传回了不少海外之国的典籍书文,这些全部交由翰林院整理、重撰、编录。
  是以,顾熹之莫说前往东宫,便是按时下值回家都是奢望。
  每每回来,天都黑了。
  姬檀亦是如此,他倒不用编纂番邦国家的史书典籍,但种桑养蚕缫丝一策自开年起便一直是太子一力负责经办,临到关键时刻,姬檀自然脱不开身,往常几日才收到的一封地方八百里加急文书如今已是一日一封。
  姬檀几乎是前脚才处理完紧急政务,后脚就得往顾家赶,还要谨防被顾熹之发现。
  东宫内务都是无代每天两头跑替他往返东宫和顾家,搬回来供他夜间再行处理。
  饶是忙成了这样,姬檀也还没忘记自己换嫁的目的,掌控探花郎。
  每晚都会抽出一刻钟的时间亲自为勤于政务的所谓丈夫送去羹汤,试图和他拉近关系。当然,羹汤是沈玉兰每天换着花样熬给他补身子的,姬檀从来不喝,全都送去给了顾熹之。
  他以为,在香料事件后顾熹之对他的态度起码会有所好转。
  实际上,并没有,姬檀还是失望了。
  顾熹之就像一块顽石,不论他如何温柔小意、软硬兼施,那人通通不为所动,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一连几天皆是如此。
  实在把姬檀气坏了。
  想他堂堂太子,何曾做过这样主动伺候人的活计,结果对方还不领情,只有一句淡淡的“放下罢”、“多谢你”、“不必如此麻烦,下次不用了”之类的话,头都不屑于抬一下,从头冷淡至尾。
  哦,不对,顾熹之也算是言而有信,开始将这个月的俸禄交由姬檀保管。
  姬檀真是要被他给气笑了。
  他要顾熹之这点俸禄做什么,替他打理家宅吗?顾家的事姬檀可不会管,都是沈玉兰全权处理,偶尔吟雪也会帮忙,再来禀告于他。
  这些都是小事,在再一次月色如醉的夜晚,姬檀亲自端着沈玉兰煮的桂圆百合醪糟丸子甜汤去送给顾熹之的时候,那人还埋首在案桌前编纂他的典籍,连姬檀进来也不知道,说话也不理会。
  姬檀是真不高兴了。
  再一看,顾熹之案桌上还燃着他的檀香。
  用着他的东西,却对他理都不理,好一个阳奉阴违的探花郎,姬檀记下了。
  将甜汤往桌上重重一搁,嘭当一声,姬檀转身就走,去他的劳什子温柔妻子,姬檀今晚不侍奉了。
  日日过来,日日受顾熹之的冷待,搁谁都受不了。
  不过姬檀也没把事做绝,他只是今晚负气离去,之后,再行打算。
  顾熹之被这声音惊动,终于抬起了头。
  不解望去,却只看到了姬檀愠怒端抱手臂离开的背影,晴蓝色罩衫在眼前一晃而过,旋即便被房门遮掩,彻底消失不见了。
  刹那间,顾熹之心神一振,只觉得那动作分外熟悉。
  那副恣意做派、端抱手臂的姿势和角度、大步流星的步距,每一点都在顾熹之心里翻起了不小的惊涛骇浪,令他心头一颤,隐隐约约地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总隔着一层迷雾,宛如雾里看花,看不透彻。
  顾熹之心里空落落地站起身来,走到桌前看着那碗甜汤。
  第一次将其端起来一口一口喝尽,接受了“琳琅”的好意。
  又几日,在翰林院一众官员焚膏继晷的努力下,终于将最繁冗的政务紧急处理完毕,余下的不是什么要紧事,可以轻松一些了。
  顾熹之也终于腾出空来,亟不可待入东宫拜见太子殿下。
  彼时的姬檀正用过早膳,在铺着软垫的长椅上斜倚着身子微微盘起双腿阅览今日一早地方传回的八百里加急密信,就在这时,小印子上前向他禀告,说是探花郎来了。
  姬檀登时一收信站起身来,心道“好啊,他还敢来”,自那晚过后姬檀就没再主动给顾熹之送过任何羹汤茶点之类了,都是吩咐吟雪去送的。
  虽然他并未亲自前去,但此前付出过的努力不能功亏一篑。
  他接连受了顾熹之好几日的冷脸,今日对方主动送上门来,风水轮流转,也该他给顾熹之一点脸色瞧瞧了。
  一拂宽袖,对小印子道:“走,随孤去看看。”
  小印子立即虚笑着拾步跟上。
  第27章
  顾熹之在东宫花园等着姬檀。
  姬檀从里殿出来时, 一眼望见了着大红官袍负手背对着他而立的探花郎,登时绽出满面清清浅浅的莞尔笑意,举步上前:“探花郎来了。”
  顾熹之闻言转过身来, 行云流水般单膝下跪行礼:“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姬檀站至他面前, 视线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而后才一弯眼睫,道:“探花郎不必多礼,起来罢。”
  顾熹之遂起身, 眉眼微微垂敛, 这个距离正好能将姬檀一览无余地全部望进眼底, 满满当当,以至于连日如隔三秋的相思都被尽数补足,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了。
  姬檀则是完完全全相反的心境, 他日日见顾熹之, 却日日被冷待忽略,如今这人主动撞进他手里来了,他又岂会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