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父留子N年后被发现了 第94节
  虞思邪打断她的话,声音冷得像冰,却没立刻揭穿这拙劣的算计——峰会签约在即,他不想节外生枝,更不想让无关紧要的人影响工作。
  “昨晚的事,我不想再提。”
  他起身拿起手机,调出助理发来的信息,“已经给你订好了返程机票,现在就离开。”
  套房里有监控,她的那些幼稚的行为完全没有意义。
  虞思邪只想着尽快让雪迎消失,却没料到,自己的 “息事宁人”,反而给了她可乘之机。
  雪迎眼底闪过一丝窃喜,她并非不知道有监控,但监控有时候也不是时时刻刻在线的,对吧?
  这反而能让他放下戒备。
  女孩故作委屈地点点头:“好,我这就走。”
  离开前,她故意将一枚小巧的珍珠耳钉落在卧室的地毯上——那是她特意戴来的,和虞母常戴的款式相似,价格昂贵,必然会让打扫的员工注意到。
  看着雪迎离开的背影,虞思邪揉了揉眉心,将昨晚的 “意外” 暂时抛在脑后,专注于当天的峰会签约。
  雪迎坐在前往机场的车里,拿出手机给刘恋紫发了条信息:“计划成功一半,接下来就等时机了。”
  她摸了摸小腹,手指轻轻摩挲着装有虞思邪头发和指纹样本的玻璃瓶——
  用不了多久,她就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她肚子里的孩子,是虞思邪的。
  ……
  商学院的研讨室里,窗外透进的风裹着新文件的油墨味在空气中打转。
  夕桐坐在最后一排,指尖反复摩挲着笔记本上 “跨境电商供应链优化” 的课题名称。
  上个月在鹿峰的安排下,她临时加入这个课题组。
  作为商科博士生和海城集团的总裁,她如今却有点像个门外汉——
  看不懂组内共享的模型参数,连基础的供应链节点分析都要反复查文献。
  半年的复习突击始终有覆盖不到的地方。
  雪迎看她的眼神,总带着几分 “走后门加入” 的轻蔑。
  “接下来,由雪迎汇报‘跨境电商供应链优化模型’的阶段性成果。”
  鹿峰推了推眼镜,麦克风将声音传到研讨室每个角落。
  雪迎立刻抱着笔记本电脑走上讲台,米白色连衣裙衬得她格外亮眼,嘴角扬起的笑意里,藏着对 “课题核心成员” 身份的得意。
  她扫过夕桐时,眼神停留了两秒,像是在确认这个 “新成员” 是否能看懂自己的汇报——
  据刘恋紫的调查,现在的夕桐“连基本的成本测算都搞不清”。
  ppt首页弹出,“课题核心负责人:雪迎” 几个字用加粗的蓝色字体标注,格外醒目。
  她清了清嗓子,手指点向屏幕上的港口对比图:“我们对比了东南亚三个主要港口的物流时效、清关成本,最终选定马来西亚xmh港作为中转枢纽,经模型测算,这能将整体供应链成本降低8%,且库存周转率提升5%……”
  话音刚落,夕桐突然觉得太阳穴一阵尖锐的刺痛,脑海里像是有无数数据表格在飞速翻页——
  深夜里对着电脑调试的成本优化公式、和物流企业负责人沟通时记录的港口滞港数据、在笔记本上画满的供应链节点权重图……
  那些丢失的记忆,如同被激活的数据库,瞬间清晰起来。
  夕桐没有想到自己会是以这样的契机恢复记忆!
  她猛地抬头,原本涣散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像精准的数据分析工具,一眼就看穿了汇报中的漏洞。
  压下脑子中爆炸般的疼痛,她深吸一口气,先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雪师妹,”她缓缓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一道轻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你说xmh港能降低8%成本,可根据东南亚物流协会上月发布的报告,xmh港每月有4天台风预警期,滞港率会上升12%,滞港产生的仓储费、违约金,加上货物延期交付的客户赔偿,实际会让供应链总成本增加3.2%,怎么会是降低8%?”
  雪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指慌乱地在键盘上滑动,试图翻到下一页ppt掩盖慌乱:“我——我用的是最新测算模型,已经调整了滞港系数,把台风影响降到最低了……”
  “调整后的滞港系数是多少?依据是什么?”
  夕桐一步步走向讲台,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沉稳有力,与刚才那个沉默低头的她判若两人。
  “组内共享文件夹里,你上周提交的中期报告用的还是旧版系数1.5;如果是新系数,你引用的‘东南亚港口物流指数’最新一期是昨天才发布的,可你的ppt修改记录显示,所有数据页都是三天前做好的——你总不能提前拿到还没发布的指数数据吧?”
  台下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几个同学低头翻看手机里的港口报告,鹿峰也皱起眉头,拿起桌上的中期报告和雪迎的ppt对比。
  雪迎的指尖开始发抖,她没想到失忆的夕桐竟然能瞬间指出关键漏洞,声音也带上了哭腔:“我……我是找行业内朋友提前要的指数,还没来得及更新到报告里……”
  “是吗?”
  夕桐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封皮边缘有些磨损,上面印着去年国际供应链论坛的logo——
  那是她失忆前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之前一直想不起用途,此刻却清晰记得每一页的内容。
  “这是我去年做跨境物流研究时的测算表,里面明确写着,xmh港的滞港成本系数最低只能调整到1.8,而你ppt里用的系数是1.2,这个数值是三年前的旧数据,早就不符合当前港口运营情况了。”
  夕桐将笔记本翻开,递到鹿峰授面前,泛黄的纸页上,数据、公式和手写的修改备注都清晰可见。
  更巧合的是,雪迎模型里的 “库存周转率优化公式”,和笔记本中的推导过程几乎一致,只是把“安全库存系数0.3”改成了“0.25”,连变量符号都没换。
  证据确凿,雪迎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我不是故意的,这个课题之前的核心成员出国了,资料没人整理,我怕课题停滞影响保研考核,才……才参考了之前的研究……”
  “参考不是抄袭,更不是把别人的成果换成自己的名字。”
  夕桐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却字字清晰。
  “作为商科研究者,数据的真实性、成果的原创性是底线。你拿着前人的研究数据,换个系数就说是自己的成果,这不是‘整理资料’,是学术不端。”
  鹿峰看完笔记本,脸色沉了下来,将 ppt 切换回首页,删掉了 “核心负责人” 的标注。
  “雪迎,明天把所有测算的原始数据、参数依据,还有你参考的前人研究资料都交给我。夕桐,你既然对跨境物流有深入研究,接下来就负责课题的成本模型优化,下周我们讨论新的研究方案。”
  雪迎失魂落魄地走下讲台,而夕桐站在讲台上,开始自如地流畅分析课题的优化方向。
  从多港口协同的成本分摊机制,到基于消费数据的需求预测模型,每一个观点都有数据支撑,每一个方案都有严谨的逻辑推导。
  台下的同学看着夕桐熟练的样子,完全不敢相信这是那个连课题背景都要问的新成员。
  这分明是一个能在学术会议上与专家从容辩论的商科研究者。
  汇报结束后,雪迎红着眼眶拦住夕桐:“师姐,我把课题给你,你能不能别告诉学院?我保研不容易……”
  夕桐看着她,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保研的机会要靠自己的能力争取,不是靠窃取别人的成果。你需要向鹿教授和课题组所有人道歉,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次我可以不追究,但你要记住,学术诚信丢了,比任何成果都难找回来。”
  说完,她转身离开,阳光透过研讨室的窗户,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那是属于专业研究者的沉稳气场,无需刻意张扬,却足够有力量。
  第78章 活得像个人样
  组会结束。
  独自蹲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雪迎仿佛看到了无数碎片从眼前飞速掠过,那是她挣扎求存的小半生。
  六岁。
  潮湿发霉的墙壁,醉醺醺的父亲将母亲踹倒在地,碗碟碎裂声和哭嚎声刺耳。
  年幼的她缩在角落,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只有那双过早成熟的眼睛,死死盯着暴戾的父亲,将恐惧和恨意一同咽下。
  十四岁。
  她趴在吱呀作响的旧饭桌上,就着那盏功率极低的灯泡,疯狂地演算着数学题。
  窗外是邻居家的电视喧闹和孩子的嬉笑声,而她只有手中的笔和书本。
  她知道,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可能逃离这个泥潭的绳索。
  成绩单上永远的第一名,是她黯淡童年里仅有的光芒。
  十八岁。
  她拿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面对面露难色的导员和唉声叹气的社区工作人员。
  父亲酗酒失踪,母亲卧病在床,学费和生活费像一座大山。
  她挺直单薄的背脊,声音清晰而冷静:“导员,主任,我已经联系好了所有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渠道,暑假我会去打三份工。请你们放心,我能解决。”
  那一刻,她刚成年,却已独自扛起了自己的人生。
  十九岁。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旧t恤,隔着明亮的橱窗,看着里面衣着光鲜、笑语盈盈的女孩们。
  手机银行显示这个月兼职薪水到账,足够她买下那个挂在橱窗里的、她偷偷看了很久的包包。
  但最终,她只是转身,将钱一分不差地转进了母亲的医疗账户。
  背影决绝。
  二十岁。
  她坐在第一排,眼神专注,笔记做得飞快。
  小组讨论时,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提出最优方案。
  课后,她婉拒了同学的聚餐邀请,匆匆赶往下一个兼职地点。
  没有人知道,这个总是独来独往、成绩优异的漂亮女孩,背后承担着怎样的重压。
  二十一岁。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手里是刚刚收到的催缴账单和母亲病危的通知书。
  手机屏幕亮着,是父亲发来的、带着威胁和索要钱财意味的污言秽语。
  巨大的绝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仰起头,用力呼吸,不让眼泪掉下来。
  那一刻,她清楚地知道,道德、尊严,在生存和母亲的性命面前,轻如鸿毛。
  二十二岁。
  她站在虞府房间的镜前,看着镜中那个穿着昂贵衣裙、妆容精致、与这个环境逐渐融为一体的自己。
  她想起第一次踏进这里时,那份格格不入的卑微与震撼,以及内心深处疯狂滋长的、名为“我也要拥有这一切”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