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皇、皇兄!”谢玉阑猛地直起身子,声调突然放大,下一秒却因为牙齿的疼痛整个人又缩进了谢临沅怀中。
他捂着右脸,下巴抵在谢临沅的肩窝,声音委屈:“痛....”
谢临沅也收起调笑谢玉阑的心思,忙挑起谢玉阑的下巴,轻声说道:“张嘴给皇兄看看。”
谢玉阑乖乖张开唇。
谢临沅见谢玉阑牙龈红得厉害,也只能干着急,他捏捏谢玉阑的左脸:“乖乖吃药很快就好了。”
谁料谢玉阑听见药这个字整个脸都皱了起来:“苦、苦...”
“药很苦?” 谢临沅联想到谢玉阑在书房的小动作,“所以玉阑就偷偷拿糖吃?”
“嗯、嗯。”谢玉阑点点头。
谢临沅哑口,他摸了摸谢玉阑的脑袋:“苦的话便喝点茶水,不要吃糖。”
谢玉阑如今也知道自己不该吃糖了,他怯怯看着被放在床侧的戒尺,挪了挪屁股。
“好、好。”他怯生生应道。
谢临沅顺着谢玉阑的视线看去,就看见被自己放在一侧的戒尺,他刚拿起戒尺就见谢玉阑浑身抖了一下。
“怕这个?”
谢玉阑没说话,只是慢吞吞地从谢临沅的腿上下去,试图离那把戒尺远远的。
谢临沅失笑,将戒尺放在枕下,朝着谢玉阑张开双手:“这下可以让皇兄抱了吧?”
“可、可以。”谢玉阑顶着一张绯红的脸重新坐回了谢临沅的腿上。
喝了一周的药后,谢玉阑的牙齿才好。
与此同时,皇帝结束了在沛州的微服私访,回京了。
皇帝刚回京,朝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如今已经裕承十五年了,可当今皇帝还未设立太子。于是在天子回朝头日,百朝文武纷纷下跪请旨皇帝立太子。
正所谓立嫡立长,慎固邦本。太子之位若是不出意外便是谢临沅的了。
书房内。
谢临沅得知这个消息时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倒是谢玉阑格外兴奋:“皇、皇兄要、要当太、太子了?”
“还未下定论的事。”谢临沅淡淡说道。
虽这么说,谢临沅却也知道了父皇的决定。
谢渊,也就是当今天子,在沛州微服私访时曾问过谢临沅一个问题。
也就是君和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谢临沅是个聪明人,知道谢渊这句话中背后的含义。
他没表露出什么别样的情绪,只是按照书中所讲冷静回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谢渊却摇了摇头,走到谢临沅面前说道:“父皇要你自己来说,不要这么死板地背书。”
谢临沅一怔,垂眸不卑不亢开口:“君者,天之所立也;民者,地之所载也。天地交泰,则社稷安康;君民同气,则四海升平。”
谢临沅说完后,谢渊笑出了声。
却没有再说些什么。
可谢玉阑却不像谢临沅一样事事多虑,他被谢临沅养在一方纯净的天地中,对事也有自己的看法。
“皇、皇兄,为、为嫡为、为长、长为、为贤,三、三者兼、兼备。”谢玉阑歪着头。抿唇笑着说道。
谢临沅被谢玉阑透亮的眼睛瞧着,心中漂浮的思绪似乎也被抚去:“倘若皇兄当了太子,便要去东宫了。”
谢玉阑愣住。
他只顾着为皇兄要成为太子高兴,却忘了太子是要入主东宫的。
日后北宫便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了。
“太子在宫外有太子府,说不准以后玉阑就在宫内而皇兄在宫外了。”谢临沅道。
谢玉阑放在腿侧的指尖猛地收紧。
他舍不得谢临沅离开自己。
光是设想,就已经足够谢玉阑喘不上气了。
他敛眸,睫毛轻颤着,努力用欣喜的语气对谢临沅说道:“到、到时我、我出、出宫去、去找皇、皇兄。”
谢临沅将谢玉阑的情绪变化尽数收入眼中,他没说什么,只是将谢玉阑揽入怀中,轻拍着人的肩头:“到时玉阑也出宫立皇子府便好了。”
话是这么说,可等到谢玉阑立皇子府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嗯、嗯。”谢玉阑额头靠在谢临沅的肩上,轻声应道。
“要吃糖吗?”谢临沅低头,在谢玉阑耳边说道。
谢玉阑摇摇头,发丝扫过谢临沅的唇瓣:“不、不想、想吃。”
“那便不吃了,”谢临沅心中也想着事,他揉了揉谢玉阑的耳垂,只能安抚道,“放心。”
谢玉阑却不知道谢临沅说这句话的含义,他眼下落寞极了,注意力只放在了谢临沅要彻底离开自己身边的这件事上。
书房的门突然被敲响。
“大殿下,皇后娘娘唤你过去。”
“知道了。”谢临沅应道。
话毕,他揉上谢玉阑的发顶,说道:“皇兄去去就回。”
椒房殿内,谢临沅坐在林轻对面,林轻身侧的婢女为谢临沅倒上了一盏茶。
“近来朝中的事你也听闻了吧?”林轻抿了口茶,开口。
谢临沅握着茶杯,嗯了一声。
“先帝在你父皇十岁时便立了他为太子,皇上这太子确实立的有些许晚了。”林轻道。
“父皇自有他自己的想法。”
林轻从口中发出一丝哼笑,护甲划过桌面发出锐耳的声音,她淡淡说道:“谁知道皇上在想些什么?宫外传来消息,你外祖父写了份奏折。”
“关于立太子一事?”
“嗯。”
谢临沅的祖父是当朝右相林朝白,在朝中有些声誉,不过立太子一事最先不是他提起,而是内阁首辅沈青檀。
沈青檀提起此事后,朝中大臣纷纷支持,近来谢渊收到的奏折几乎都是关于立太子一事的。
“母后相信你心中有数,现在你有何想法?”
听到林轻的问题,谢临沅一愣。
从幼时起谢临沅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成为太子的,所以他很小就学会了伪装自己,将自己心中的情绪全部压在深处,只向旁人露出温柔的一面。
他向来都知道太子之位象征的权势,以及背后的风起云涌与危机。
可如今,谢临沅想的竟是谢玉阑。
从四年前开始,谢玉阑在他心中不知不觉的份量超过了太子之位。
甚至谢临沅自己都未曾发觉。
他想,若是自己真真当上了太子,谢玉阑要怎么办。
谢玉阑离不开他。
他也舍不得将谢玉阑独自放在北宫。
见谢临沅久久不言,林轻唤道:“沅儿。”
谢临沅抬起头,神情不复往日温润,他掌心搭上自己腰间的锦囊,指腹小幅度摩挲了一下,他开口道:“母后。”
林轻一看谢临沅的神色便知道谢临沅有话要说,对殿内的宫女说道:“都出去。”
待宫女出去,谢临沅才将话说出口。
林轻倏地站起身,她看着谢临沅写满认真的脸庞,心下也冷静了些,可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疑惑:“你可知这不合规矩?”
谢临沅同样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角:“儿臣知晓,儿臣自会说服父皇。”
林轻看着谢临沅,欲言又止,终是说道:“若你父皇同意,母后自也不会阻挡你的主意。”
“儿臣多谢母后,”谢临沅朝林轻行礼,“那儿臣先告退了。”
谢临沅一走,林轻便坐在椅子上,撑着额头没有说话。
她身侧的贴身婢女从宫外进来,走到林轻身侧揉上女人的太阳穴:“娘娘可是烦心?大皇子自幼有主张,娘娘不必担心。”
林轻叹了口气:“本宫自然知道他有主张,可也不知道他竟能这么有主张。”
人人都称道她林轻的儿子温润如玉真君子,林轻却也知道谢临沅的性子岂是能用这几个肤浅至极的词形容的。
“罢了,随他去吧。”林轻最终还是没有说些什么。
另一侧。
谢玉阑趴在前厅的桌子上,逗弄着兔子。
都说兔子寿命短,可这兔子也陪了谢玉阑整整四年了。
他捏着菜叶递到兔子唇边,另一只手抚摸着兔子的毛发,克制在心底的情绪忍不住对着根本听不懂人话的兔子说道:“皇、皇兄要、要走了。”
兔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口咬上眼前翠绿的青菜:“吱吱。”
“以、以后只、只有我、我喂、喂你青、青菜了。”谢玉阑皱着眉,戳戳兔子身上的肉。
兔子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并听不懂眼前的小人类在说些什么:“吱吱。”
“我、我只、只有你、你了。”谢玉阑揉着兔毛,神情落寞,轻声呢喃道。
“吱吱吱吱。”
兔子抖了抖浑身的毛,突然跳下桌。
谢玉阑没精神,也不想动弹,便没有去看兔子到底去哪了,反正左右都是在前殿,跑不远。
虽是心中这么想,可谢玉阑还是一股委屈萦上心头、
他捂着右脸,下巴抵在谢临沅的肩窝,声音委屈:“痛....”
谢临沅也收起调笑谢玉阑的心思,忙挑起谢玉阑的下巴,轻声说道:“张嘴给皇兄看看。”
谢玉阑乖乖张开唇。
谢临沅见谢玉阑牙龈红得厉害,也只能干着急,他捏捏谢玉阑的左脸:“乖乖吃药很快就好了。”
谁料谢玉阑听见药这个字整个脸都皱了起来:“苦、苦...”
“药很苦?” 谢临沅联想到谢玉阑在书房的小动作,“所以玉阑就偷偷拿糖吃?”
“嗯、嗯。”谢玉阑点点头。
谢临沅哑口,他摸了摸谢玉阑的脑袋:“苦的话便喝点茶水,不要吃糖。”
谢玉阑如今也知道自己不该吃糖了,他怯怯看着被放在床侧的戒尺,挪了挪屁股。
“好、好。”他怯生生应道。
谢临沅顺着谢玉阑的视线看去,就看见被自己放在一侧的戒尺,他刚拿起戒尺就见谢玉阑浑身抖了一下。
“怕这个?”
谢玉阑没说话,只是慢吞吞地从谢临沅的腿上下去,试图离那把戒尺远远的。
谢临沅失笑,将戒尺放在枕下,朝着谢玉阑张开双手:“这下可以让皇兄抱了吧?”
“可、可以。”谢玉阑顶着一张绯红的脸重新坐回了谢临沅的腿上。
喝了一周的药后,谢玉阑的牙齿才好。
与此同时,皇帝结束了在沛州的微服私访,回京了。
皇帝刚回京,朝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如今已经裕承十五年了,可当今皇帝还未设立太子。于是在天子回朝头日,百朝文武纷纷下跪请旨皇帝立太子。
正所谓立嫡立长,慎固邦本。太子之位若是不出意外便是谢临沅的了。
书房内。
谢临沅得知这个消息时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倒是谢玉阑格外兴奋:“皇、皇兄要、要当太、太子了?”
“还未下定论的事。”谢临沅淡淡说道。
虽这么说,谢临沅却也知道了父皇的决定。
谢渊,也就是当今天子,在沛州微服私访时曾问过谢临沅一个问题。
也就是君和民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谢临沅是个聪明人,知道谢渊这句话中背后的含义。
他没表露出什么别样的情绪,只是按照书中所讲冷静回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谢渊却摇了摇头,走到谢临沅面前说道:“父皇要你自己来说,不要这么死板地背书。”
谢临沅一怔,垂眸不卑不亢开口:“君者,天之所立也;民者,地之所载也。天地交泰,则社稷安康;君民同气,则四海升平。”
谢临沅说完后,谢渊笑出了声。
却没有再说些什么。
可谢玉阑却不像谢临沅一样事事多虑,他被谢临沅养在一方纯净的天地中,对事也有自己的看法。
“皇、皇兄,为、为嫡为、为长、长为、为贤,三、三者兼、兼备。”谢玉阑歪着头。抿唇笑着说道。
谢临沅被谢玉阑透亮的眼睛瞧着,心中漂浮的思绪似乎也被抚去:“倘若皇兄当了太子,便要去东宫了。”
谢玉阑愣住。
他只顾着为皇兄要成为太子高兴,却忘了太子是要入主东宫的。
日后北宫便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了。
“太子在宫外有太子府,说不准以后玉阑就在宫内而皇兄在宫外了。”谢临沅道。
谢玉阑放在腿侧的指尖猛地收紧。
他舍不得谢临沅离开自己。
光是设想,就已经足够谢玉阑喘不上气了。
他敛眸,睫毛轻颤着,努力用欣喜的语气对谢临沅说道:“到、到时我、我出、出宫去、去找皇、皇兄。”
谢临沅将谢玉阑的情绪变化尽数收入眼中,他没说什么,只是将谢玉阑揽入怀中,轻拍着人的肩头:“到时玉阑也出宫立皇子府便好了。”
话是这么说,可等到谢玉阑立皇子府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嗯、嗯。”谢玉阑额头靠在谢临沅的肩上,轻声应道。
“要吃糖吗?”谢临沅低头,在谢玉阑耳边说道。
谢玉阑摇摇头,发丝扫过谢临沅的唇瓣:“不、不想、想吃。”
“那便不吃了,”谢临沅心中也想着事,他揉了揉谢玉阑的耳垂,只能安抚道,“放心。”
谢玉阑却不知道谢临沅说这句话的含义,他眼下落寞极了,注意力只放在了谢临沅要彻底离开自己身边的这件事上。
书房的门突然被敲响。
“大殿下,皇后娘娘唤你过去。”
“知道了。”谢临沅应道。
话毕,他揉上谢玉阑的发顶,说道:“皇兄去去就回。”
椒房殿内,谢临沅坐在林轻对面,林轻身侧的婢女为谢临沅倒上了一盏茶。
“近来朝中的事你也听闻了吧?”林轻抿了口茶,开口。
谢临沅握着茶杯,嗯了一声。
“先帝在你父皇十岁时便立了他为太子,皇上这太子确实立的有些许晚了。”林轻道。
“父皇自有他自己的想法。”
林轻从口中发出一丝哼笑,护甲划过桌面发出锐耳的声音,她淡淡说道:“谁知道皇上在想些什么?宫外传来消息,你外祖父写了份奏折。”
“关于立太子一事?”
“嗯。”
谢临沅的祖父是当朝右相林朝白,在朝中有些声誉,不过立太子一事最先不是他提起,而是内阁首辅沈青檀。
沈青檀提起此事后,朝中大臣纷纷支持,近来谢渊收到的奏折几乎都是关于立太子一事的。
“母后相信你心中有数,现在你有何想法?”
听到林轻的问题,谢临沅一愣。
从幼时起谢临沅就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成为太子的,所以他很小就学会了伪装自己,将自己心中的情绪全部压在深处,只向旁人露出温柔的一面。
他向来都知道太子之位象征的权势,以及背后的风起云涌与危机。
可如今,谢临沅想的竟是谢玉阑。
从四年前开始,谢玉阑在他心中不知不觉的份量超过了太子之位。
甚至谢临沅自己都未曾发觉。
他想,若是自己真真当上了太子,谢玉阑要怎么办。
谢玉阑离不开他。
他也舍不得将谢玉阑独自放在北宫。
见谢临沅久久不言,林轻唤道:“沅儿。”
谢临沅抬起头,神情不复往日温润,他掌心搭上自己腰间的锦囊,指腹小幅度摩挲了一下,他开口道:“母后。”
林轻一看谢临沅的神色便知道谢临沅有话要说,对殿内的宫女说道:“都出去。”
待宫女出去,谢临沅才将话说出口。
林轻倏地站起身,她看着谢临沅写满认真的脸庞,心下也冷静了些,可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疑惑:“你可知这不合规矩?”
谢临沅同样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角:“儿臣知晓,儿臣自会说服父皇。”
林轻看着谢临沅,欲言又止,终是说道:“若你父皇同意,母后自也不会阻挡你的主意。”
“儿臣多谢母后,”谢临沅朝林轻行礼,“那儿臣先告退了。”
谢临沅一走,林轻便坐在椅子上,撑着额头没有说话。
她身侧的贴身婢女从宫外进来,走到林轻身侧揉上女人的太阳穴:“娘娘可是烦心?大皇子自幼有主张,娘娘不必担心。”
林轻叹了口气:“本宫自然知道他有主张,可也不知道他竟能这么有主张。”
人人都称道她林轻的儿子温润如玉真君子,林轻却也知道谢临沅的性子岂是能用这几个肤浅至极的词形容的。
“罢了,随他去吧。”林轻最终还是没有说些什么。
另一侧。
谢玉阑趴在前厅的桌子上,逗弄着兔子。
都说兔子寿命短,可这兔子也陪了谢玉阑整整四年了。
他捏着菜叶递到兔子唇边,另一只手抚摸着兔子的毛发,克制在心底的情绪忍不住对着根本听不懂人话的兔子说道:“皇、皇兄要、要走了。”
兔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口咬上眼前翠绿的青菜:“吱吱。”
“以、以后只、只有我、我喂、喂你青、青菜了。”谢玉阑皱着眉,戳戳兔子身上的肉。
兔子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并听不懂眼前的小人类在说些什么:“吱吱。”
“我、我只、只有你、你了。”谢玉阑揉着兔毛,神情落寞,轻声呢喃道。
“吱吱吱吱。”
兔子抖了抖浑身的毛,突然跳下桌。
谢玉阑没精神,也不想动弹,便没有去看兔子到底去哪了,反正左右都是在前殿,跑不远。
虽是心中这么想,可谢玉阑还是一股委屈萦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