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不过红薯目前还没种下去,天气对于红薯还是有点冷,要四月才能种植,目前种了多种牧草,连带着几个山头空余的地方都撒上了姜蘅自己留的种子。
  种子本身就是去年特意留种的,今年撒下去之前还特意用灵水泡了几个小时,发芽率接近100%,已经长到了十几厘米,看着就很嫩,鸡群和几只鹅都很喜欢,鸭子现在更喜欢吃鱼虾,还好水塘够大,食物链足够,也够它们吃。
  除此之外,目前还有大概三十亩地这两天才耕完,种植人手才跟上,预计最迟明天就能彻底完工,进入养护阶段。
  逛完,姜蘅脚下一拐,去看她农场的蜂巢了。
  二月中旬,温度稍微暖和一点,蜜蜂又勤勤恳恳的出来采蜜。
  一开始蜜源不多,姜蘅没有下手。
  但都过去大半个月了,是时候卖一部分蜂蜜了。
  姜蘅带上工具和塑料袋,在监控下,不能直接用灵力,便利落的爬上树手动处理,蜜蜂们对她气息很熟悉,察觉到她的动作虽然有些不安的飞来飞去,但没有一只选择攻击。
  它们的信任是值得的。
  姜蘅是个克制的偷蜜者,只一个蜂巢切了一斤,四个蜂巢,换来四斤未处理的蜂蜜,差不多能换来两斤多的蜂蜜。
  每个蜂巢都摘完了,她就回去。
  正好路过被哈士奇带着飞的小石头,小家伙眼睛一亮,指着她:“快!追上去,主人搞到好东西了!”
  本就疯玩的哈士奇顿时更加兴奋了:“汪汪汪!!!”
  旁边已经在休息的边牧和焦糖、布丁三只也迅速起身跑过来:“汪!”
  姜蘅:“……”
  又不是没给它们吃,干嘛这么激动?!
  家里明明一直都有的!
  毕竟金银花蜂蜜都没卖,隔两天都会给它们化点水喝的。
  一群戏精!
  还是太悠闲。
  还好过几天她就要去挑小牛犊了,到时候这群家伙都得忙起来。
  牛和猪羊可不一样,哪怕小牛犊都两三百斤,这么大的家伙,放牧肯定很麻烦。
  都别闲着!
  ——
  刚好农场种植结束,姜蘅结算了所有钱款,马不停蹄的去了广省。
  巫慧英家就在那边。
  农业大学建在那边,也有天然的优势,一年三熟不是梦。
  就是热了点。
  自己村子里走的时候温度还是个位数,来到广省,就到了三十多度,一下子来到夏天,虽然是巫慧英的家乡,但她并未过来。
  村里的事忙得她整个人飞起,根本没时间回家。
  姜蘅一个人过来,卖给她小牛犊的老师学生过来接的她,径直去了养殖场那边。
  目前这个品种的牛数量并不多,一来资金有限,二来基因并不稳定,目前状态稳定、没有被要走的小牛犊不到一百只。
  姜蘅买走十八只,算是去了四分之一。
  要不是看在她养出来的肉质那么好,老师们也都舍不得的。
  因此姜蘅也很客气,除了给定金爽快,来的时候还特意来了一些腊肉、腊肠和她自己做的手工香肠,还有不少的鱼。
  托运过来,鱼用密封袋装水里,还鲜活着。
  两位老师看见礼物,笑容更加灿烂了,热情的领着她去看小牛犊们。
  目前都还没断奶,不过养殖场所有母牛都生了,只是月龄不太一样,有的才出生一个礼拜,有的已经一个多月,要是都选一个多月的小牛犊,那月底就能直接送达。
  让姜蘅提前过来挑选,就是多给她一点选择的余地。
  他们这的牛稀罕的人很多。
  姜蘅跟着进去,此时正好中午,太阳有点大,就没放小牛犊出去,都在牛圈里休息,一只只褐色的未成年牛,个头就很大,一看将来最高体重没准能过两千的那种。
  “这边是用作种牛的,公的在这边,母的在这边。”其中一位老师介绍:“品相稍差一点的会进行阉割作为肉牛养殖,不在这边,你随便挑,只要看中的,都能带走。”
  才说完,姜蘅就对上一张很漂亮的牛脸。
  小牛犊卡姿兰大眼睛眨巴两下,冲她轻轻叫了声:“哞~”
  跟别的牛的声音就是不一样。
  姜蘅当即道:“这个!它是公的还是母的?”
  “母的。”负责介绍的老师满意道:“你眼光真不错,它的父母都是非常优秀的种牛,它也是咱们这边品相前几的。”
  姜蘅笑笑:“就是很合眼缘。”
  确定了一只,姜蘅凑过去摸了摸,小牛犊也很亲近的蹭了蹭她的手,还试图舔她,姜蘅及时收回手,这就不必了。
  给它牛角涂上颜色,继续往后看。
  之后就没看见那么合眼缘的种牛,但姜蘅挑选牲畜还是很有优势的,挑选的全都是小牛犊中的精品,最小的一只都有二十多天。
  一开始说让她随便挑的老师都有些心痛了。
  至于用作肉牛的,这个挑选起来相对随意,姜蘅依旧毫不客气的挑选最好的那一批,一共十八只,总价25万元。
  交易确定,合同签了,她当场转钱,让两位肉疼不已的老师脸色好转点,拍着她肩膀道:“小蘅啊,你要好好养啊,这可都是我的心头宝!”
  姜蘅笑眯眯:“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养,等我们那边度假酒店建好了,两位可以随时过来,和黄教授一起,费用我全包,到时候可以来看看它们,还能吃喝玩乐。”
  两人语气更好:“好好好,一定。”
  *
  买完牛,姜蘅又去了巫慧英的老师洛教授和黄教授那边送了礼物,下午三点,坐飞机回去。
  到村子时已经七点钟。
  和以往安安静静不同。
  此时村子灯火通明,到处都是来往的人,进村子不远处的广场上,好多小吃摊,各种香味传来,还有烧烤的香味传来,姜蘅开车路过,担心撞到人,车速很慢,那香味精准的透过车窗飘进来。
  哎哟!
  这谁家啊?
  手艺这么好?!
  再定睛一看,赵宁她丈夫姜俊川。
  对方也注意到她的车,当即道:“姜蘅?等会儿等会儿!”
  姜蘅下意识停车,就见他从一大把烤串里数了数,剩下的十几串撒上红艳艳的辣椒粉迅速装纸袋子,又放塑料袋里,还顺手从一旁泡沫箱里掏出一罐可乐放进去送到她面前:“这么晚回来肯定还没吃,先垫垫肚子。”
  姜蘅:“啊?”
  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姜蘅脑子都当机了两秒,笑了:“谢啦。”
  “客气了。”姜俊川摆摆手,笑道:“这可是我过年研究了好久的配方,大家都很喜欢,要是喜欢以后常来吃呀,给你打八折!”
  姜蘅轻笑:“一定来。”
  姜俊川嘿嘿笑着,回去继续烤。
  其他摆摊的人看见,也都纷纷喊住姜蘅:“是小蘅啊,等会儿等会儿,我这的鸡排也很好吃的!”
  “我家麻辣烫也好吃,小蘅要不要尝尝?直接下来吃呗!”
  “……”
  姜蘅擦汗,赶紧大声道:“谢谢啊,我这有了吃的,先回去啦,下次再来捧场啊。”
  说完,趁着前方没人,踩油门离开。
  原来这边都这么热闹了。
  自从村子游客多了,可以在家门口摆摊,姜蘅都没这个点出来过,不知道这边都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美食广场。
  还得是吃货的力量!
  看,这不是其他的都还没成气候,唯独吃食上,一骑绝尘。
  姜蘅觉得没准以后来他们这边旅游的客人都得胖好几圈。
  -----------------------
  作者有话说:一众游客:过来不就是为了吃?[墨镜]
  第97章 买不到的原因
  三月下旬。
  温度稳定在十五度以上, 鹌鹑目前还是笼养,温度太低,只有中午太阳正好时才能放出去玩一两个小时,因为一直吃带灵气的食物, 身体强壮, 到现在陆续开始产蛋, 也只死了十几只。
  死亡率算是很低了。
  鹌鹑肉质相对没那么好吃, 主要是为了产蛋, 因此公鹌鹑在可以分辨后,只留下三只负责留种, 剩下的雇人处理了, 做成肉干, 成了猫猫狗狗的零食。
  目前机器正在孵化鸽子、鸡、鸭。
  同时水产各种鱼苗也到了投放的时候。
  一号水塘扩大后总面积到了六亩左右, 目前主要养殖虾蟹,虾的品种除了小龙虾还多了青虾、小米虾。
  小米虾是一只只个头只有两三厘米且体型纤细的虾,这种虾油炸之后特别好吃, 不需要去虾线等处理, 炸好了一口吞,嘎嘣脆。
  就是虾苗蟹苗需要的温度是十八度以上,得过些天整体温度再高一点才能放苗。
  二号、三号水塘就养各种淡水鱼。
  已经有一部分淡水鱼开始繁衍,比如鲫鱼, 但更多鱼需要两三年的生长才能繁衍, 因此想要水塘有足够数量的鱼提供消耗,必须补充新的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