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是咱们的工作服,每人都有两身,我刚刚进去仓库看到的,就拿出来了,一会儿你们换上再进去。”
  他一边解释着,一边看向旁边多出来的人,“这就是你们各家选出来的帮工了是吧?一会儿来我这边报个名字,要不然你们进不去厨房和仓库。”
  第102章 开张 “比去自动贩卖机买实惠多了!”……
  蒋东把名字报上去之后,就跟在母亲身后进了餐车。
  今天早上要做什么昨晚上就已经商量好了,因为是第一天,夏老爷子觉得该以稳妥为主,因此准备的早餐类别的量都不多。
  但也因为怕第一天忙不过来,所以今天早上让四个厨房师傅都来了。
  黄丽萍进了仓库,就看到了昨天申请好的堆放在角落里的小米、面粉和鸡蛋,几桶饮用水。除此之外,还有几颗水灵灵的萝卜和一些调味料。
  她没管其他的,先把面粉拿出来,带着儿子先和面。
  他们正和面的时候,吴大勇和仝远洋也来了。
  吴大勇身后跟着的是他媳妇儿,而仝远洋身后跟着的,也是个年轻的女子。
  吴嫂子常年在自家店里跟人打交道,为人外向,上了车的这两天已经几乎把各家的人都认熟了,只有仝远洋家里,除了第一天打招呼的时候跟他们家的老太太也就是仝远洋的母亲打了个招呼以外,几乎没有见过他们家的其他人出来过。
  今天洗漱的时候好不容易碰到了,但面对她的热情招呼,小媳妇却除了刚见面的时候报了下姓名之外,一路上都没出一声。
  对方不想说话,吴嫂子也不想人为难,来餐车的路上也沉默了。
  等进了餐车和厨房看到其他人,憋了一路的嘴总算松快了松快,从进门开始就没停。
  “咱们今天早上是做烧饼、小米粥和腌萝卜是吧?”
  “面粉还有吗?我也来和面?”
  “夏师傅,您这腌萝卜的料水看着不错啊,是独门秘方吗?能教教我吗?”
  ……
  有了吴嫂子在,早上备餐的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无聊了。
  厨房里的众人都在忙碌的时候,不远处的天边也逐渐亮起来,先开始是鱼肚白,后来霞光铺满了整个天空。
  沉寂的城市开始喧嚣起来,路上的行人渐渐地多了,一部分朝着列车停靠的地点聚集。
  守在岗亭的值班人员早就已经打开了进入车站的闸口,等着人通过进入月台。
  而车里的众人看着车外的人逐渐聚集,手上的动作也不自觉加快了。
  带着高高的白色厨师帽的夏老爷子声如洪钟地在一边指挥,“烧饼做好了没?出锅了多少个?一会儿先放前面卖着,后面也不要停,继续做……小米粥呢?熬好了没有?腌好的白萝卜今天只卖一半,另一半等到明天入味儿了味道更好……”
  “价格都记住了吧?收银的机器都会用吧?”
  在众人都点头之后,夏老爷子又巡视了一遍,才放下了心。
  之后,提前等在月台上的乘客们上车后,却忽然发现今天的列车与往日有所不同,之前一直关闭着的通向车尾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竟然打开了。
  之前的两天,他们看到了列车新增加的两节车厢,但是新增加的车厢一直没有开过门,因此也没有任何人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倒是见有人进去过,是上次招聘被录取的列车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但每一个进去的人都没再出来,关于新车厢的消息就这么一直在保密状态。
  经过昨天有人被抓了以后,列车当时直接抓人的场景给所有人的心上都敲了一记警钟。大家虽然对新增加的列车车厢更加好奇,但是却不敢打探了。
  但今天,列车的新车厢却突然开门了!
  “这是可以进去看看了是么?”
  不约而同的,所有看到车门打开的人脑海里都冒出了这样的想法,然后脚步不受控制地往新的车厢移动。
  走过两节车厢之间的连接门,眼前恍然一亮。
  进入新车厢的人全都被这辆装潢摆设跟之前完全不同的列车惊艳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节类似欧式复古风装潢的餐厅……
  不,餐车。
  有着暗金色金属边框但是铺着绿色丝绒布的椅子,还有铺着一层漂亮桌布的餐桌。当然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处于列车中间偏后部分的宽敞明亮的厨房,还有摆放在半开放厨房的吧台上的那一桶金灿灿的小米粥和看着就金黄酥脆的烧饼。
  空气中弥漫着烧饼的焦香和谷物煮熟的粥水的甜美,用鼻子吸气和咽口水的声音一阵接着一阵。
  “哎哟!”
  有人用力地捏了下自己的脸,感受到清晰明显的痛感之后,眼睛一点一点的亮起来。
  “真的!不是幻觉!”
  这一声也让其他人意识到眼前的一切不是幻梦,看到那些在餐厅里忙碌的之前在公告上看到过的面孔,脸上的表情逐渐狂热。
  “原来招厨师是因为列车上要开餐车吗?”
  “这工作可比在空地搬砖开车要好多了,关键是能带家里人还安全。”
  但更多的人视线却依然投在那摆放好的一排一排的食物上。
  先是暴雨,再然后是末世,各地的人虽然临时抢救出来一批物资,但是大多都是包装好的速食食品,后来忙碌于谋生,已经有太多人没有尝到过普通家常饭的滋味了。
  有人咽着口水,“这烧饼真香啊,不知道贵不贵?要是不贵我真想买一碗来喝!”
  “我倒是想尝一口那腌好的白萝卜,看着就爽口下饭。这些天城里的新鲜蔬菜那么贵,我都快两个月没怎么吃到蔬菜了。”
  虽然是夏天,按理来说不应该缺少青菜,但是洪水过去没多久,之前的菜全都被泡了不能吃。
  现在各个安全区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玉米甚至是红薯这些高产饱腹的食物,只有剩下的边角料一样的小地块和附近农人自家院子里才会种些青菜,因此城里虽然没断了蔬菜供应。但是这菜一是量少,二是真的贵啊!普通民众很难负担得起。
  这象牙白的萝卜虽然不是绿色的,但好歹也算个青菜,总比指望自家阳台那割了一茬还没长大的葱要强。
  但外面自动售货机里的方便食品价格都不便宜了,这现做的应该会更贵吧?
  有人犹豫着,但也有人已经挺身上前询问了。
  第一天,大家都没经验。热心的吴大嫂抢着上阵,站在了售卖窗口的最前排。
  看到进来的人踌躇不前,吴大嫂本来还准备把脑子里酝酿好的吆喝喊起来,却不想话到了嘴边还没张口,就已经有不少人激动地围上来了。
  “这烧饼怎么卖的?”
  “小米粥多少钱一份?”
  “你们是之前通过考核的人吗?列车招聘你们来就是来做餐车的?”
  “以后餐车会一直开吗?一日三餐都有?”
  “通过考核就能来餐车工作了吗?有没有让你们签署什么不平等协议?”
  ……
  一个一个的问题像是连珠炮一般击打在厨房众人的脸上,让人几乎来不及回答。
  没有经验的人已经被这场景搞得亚历山大,四个帮工只有吴大嫂勉强能应付得来。
  “都是用晶核支付的,三个晶核一个,下面有投币口,你们付钱点单就行。”
  吴大嫂一一边说着一边把一个烧饼夹到盘子里,金属夹子和酥脆的烧饼一接触,烧饼的外皮就开始碎裂,掉了一盘底的渣子。
  “都是用粮食早上现做的,放心吃。”
  旁边的蒋东也用勺子在锅底搅动了两下,“小米粥跟烧饼一样,都是三个晶核一碗,早上熬了两个多小时呢,你看,黏糊糊的。”
  说着,他手一抖,金灿灿的小米粥沿着大铁勺的周边就像是瀑布一样的落了下来。
  吴大嫂趁热打铁,“听说外面一盒拌面就五六个晶核,那面也才一百来克,还得你自己找水,这一个饼一碗粥也才六个,能把肚子吃个溜圆,多熨帖啊!”
  蒋东也帮腔道,“那烧饼都是我们厨房师傅做的,一个面剂子绝对不少于一百八十克,比去自动贩卖机买实惠多了!”
  第103章 最后一个名额 夏老爷子心里自有杆秤。……
  夏老爷子家选的帮工是他的小孙女,夏依然。小姑娘今年才十五岁,父母都在异变中没了,全家只剩下了她一个。
  这次虽然跟着一起上了车,爷爷叔叔伯伯们也都愿意带着她,但夏老爷子对这个双亲俱失的孙女总是忍不住多考虑几分,因此这个帮工的活儿才能落到夏依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