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皇庄离围猎场还有一段距离,虽然围猎会分批次进去,但总体时间很长,不说后宫里的人,就官员来讲,都有不少人带了家眷,总得给这些人提供一个住处,于是就建了皇庄。
沈原殷一下马车,就看见不远处有个嬷嬷守在旁边,见沈原殷下来,就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而后道:“沈大人,太后娘娘在花园有请。”
沈原殷挑眉,心里知道太后找他做什么。
九层塔的事情被他压了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动静,群臣知道九层塔是他下令的不管,也没人敢为了讨好太后而去得罪丞相。
直到太后终于忍不住了,派人来找他。
太后尊驾先行出发几天,早早就在皇庄住下了。
沈原殷跟在太后宫里的那个嬷嬷后面,向花园而去。
今日天晴,有暖阳。
太后坐在园中,桌上摆放着花茶,德妃陪在一旁。
德妃小声念念着:“母后想建九层塔礼佛,那是好事,不想丞相一直卡着,邵祺倒想尽份力,但提了好几次都被丞相敷衍过去了。”
太后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狠角色,将没有大作为的儿子辅佐上帝位,只是年龄上来了,对于儿子的平庸早已接受,现在只祈祷大萧还能有未来。
所幸顾松还留有沈原殷这样一个能臣,她信任顾松,而顾松临死前说过沈原殷能信,再加上沈原殷的确才华横溢,所以她便也勉强信沈原殷。
太后漫不经心道:“德妃,你那儿子的才华不过也大多是府上谋士出谋划策,在哀家面前就没有必要刷存在感了。”
她抬眼道:“骗骗自己就行了,别把自己骗了。”
作者有话说:
----------------------
隔日更哦宝宝们
第23章
听见太后的话后,德妃的脸色一僵,但还是勉强笑着道:“邵祺只是单纯想敬敬孝心而已。”
太后垂首饮茶,不搭理她。
德妃悻悻笑着,自讨没趣。
沈原殷走到花园时,德妃已经另起了话题,正和太后聊着,太后说到底跟德妃没仇没恨,还是偶尔搭几句话,但大多时候还是德妃一个人在说。
见到沈原殷行礼,太后就示意德妃住嘴,让沈原殷免了礼。
德妃本还想说说,但只得无可奈何地闭上嘴,手指绞着手中的帕子,心里十分不爽。
太后放下手中的花茶,瞧了沈原殷一眼,没有一开始就提九层塔的事情,而是说道:“今日天好,芍药,给沈大人赐座。”
太后身边的宫女闻言就要动,沈原殷却道:“多谢太后好意,不过不用了,太医说让臣多站站。”
芍药停住脚步,候在原地听太后吩咐。
太后摆摆手,芍药便回到原位,太后而后直接问道:“沈大人,九层塔的还没有着落么?”
沈原殷语气淡然道:“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敌国虎视眈眈,这种关头,实在是不适合劳财伤民。”
“况且,”沈原殷轻轻一笑,意味深长地道,“渠州的黄金案抓了不少人,也收回来了不少金子,但和矿脉一对比,却发现大头都还没有找回,这不也说明了……”
“……大萧内里的蛀虫还没彻底根除么?”
说罢,沈原殷眼角含笑,有意无意地暼了德妃一眼。
德妃跟沈原殷对视了一刹那,她面上不显,心里却慌极了。
渠州的事情崔邵祺不仅没有瞒着她,反而她还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
再加上前段时日崔邵祺说沈原殷已经查到了榕江口,这让她更加慌了。
这两件事情任何一件事情被举报,他们和背后的家族,一个都逃不了。
而且她也知道这次春季狩猎要刺杀沈原殷,让沈原殷有来无回,心里更是心脏猛跳。
德妃低下头,以此隐瞒自己眼中的狠戾。
只要她儿子登上那个位子,她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到时候她就再也不用去贴太后这个老不死的冷脸了。
听了沈原殷的话后,太后道:“那是皇帝交给你的任务,哀家只想在城郊的白鸟湖旁建一个九层塔,用不了多少钱。”
沈原殷只是摇头。
太后语气不爽道:“沈丞相,这大萧毕竟还是姓‘崔’。”
太后这话的意思是沈原殷以下犯上,意欲不善。
沈原殷身边跟着的随从立马下跪,只有沈原殷还不卑不亢地站着。
他直接不顾规矩抬眼望向太后,淡然道:“太后建造这九层塔是想做什么?”
太后与沈原殷眼神碰撞,顿了一下才说道:“自然是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沈原殷重复道:“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太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其他人都下去,阿曼留下。”
周围的人都离开了,只剩德妃还有点茫然地待在原地。
太后也盯着沈原殷,目不斜视道:“德妃,你该走了。”
阿曼就是刚刚去请沈原殷的嬷嬷,听见太后的话,立马做手势让德妃离开。
德妃无法,只能走,她几步就回头,心里疑虑极了。
太后年龄不小了,头发也有了不少的白发,但因为地位尊贵保养得很不错,脸上的皱纹不多,很容易就看得出当年的貌美。
沈原殷的眼睛太平静,又太深邃。
太后回避了他的眼神,终于不再强势,只是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明明知道九层塔建来是做什么的,还有什么问的必要呢?”
沈原殷垂眸道:“正是因为臣知道,所以才不通过九层塔的审批。”
“哀家这辈子活了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因义气做事,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年老了人也快死了,就想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太后抬起手腕,阿曼立刻搀扶着她站起来,向后走了几步,转身背对着沈原殷。
沈原殷无动于衷。
太后感叹道:“阿曼,几年了?”
阿曼回答道:“娘娘,快四年了。”
“四年……”太后眼中漫起水光,“他死了快四年了……”
她猛然转身,道:“他死了四年,他说不用大办丧事你们就还真的一切从简!”
“哀家不过是想建一座九层塔,在最高层供奉他,甚至都不会用他的石像人身和名字,只是放一点他曾经的衣物而已。”
沈原殷波澜不惊道:“京城外有百姓自主为父亲建造的庙,香火不算多,却也不少。”
太后摇头轻声道:“那不够,他为了大萧做了那么多事,哀家只想让他能够有更多的香火。”
沈原殷道:“父亲一生都为民为国,想方设法地保障平民的利益,他不是为了要有很多人记得他,他只求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百姓。”
“他已经做到了,”沈原殷又抬眼看向太后,语气放柔,“娘娘,修建九层塔需要人力财力,样样都不少,父亲他不会想要这样的。”
太后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来。
沈原殷明白太后这是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于是便行礼告退。
“阿曼,”太后唤道,“哀家不知道当年有没有做错决定了。”
她和顾松年少相识,少男少女心中春意萌动,碍于脸面都未曾明说过。
等两人都要开始为自家儿女找亲事的时候,顾松跟他家里人说过她家,本来都要快上门提亲了,结果这个时候宫里要进人。
她家里条件以及自身的年龄都适合,顺理成章的被当时的太后看上,进宫做了皇后。
她成了皇后,能给家里带来不少好处,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两人断了联系,后来顾松官拜丞相,她生了嫡长子,他们自进宫前一别再未相见过。
皇子们都在争权夺势,他们两人没有言语,却默契地达成一致。
她在后宫,他在前朝。
都想方设法为她的嫡长子巩固势力,最终将人推上帝位。
太后回过神,阿曼没有回答,知道太后只是在自言自语。
一滴泪终于落在了地上,很快消失不见。
……
沈原殷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又处理了些事情,不知不觉就已经天黑了。
简然盯着他用完膳,又喝了药。
才说道:“榕江口和大皇子府的守卫撤了一些走。”
沈原殷看见简然说着话,又递过来糖,有些无奈道:“你是谁的下属?”
简然眨眨眼睛道:“属下想着,反正都堆了几大盒了,继续堆积着也不是不行。”
见沈原殷不再说话,简然将糖放进新的木盒子里,然后接着说道:“关于四殿下身边的那个阿杜,梅阁有新的发现。”
梅阁是顾松留给他的信息网,但是上一世因为阁主中毒已久,去世后梅阁也就解散了。
简然道:“因为阿杜早已与家人断绝了关系,那家人的信息有点难查,时间久远宫里的资料也已经遗失,但梅阁找到了当年的牙人,顺藤摸瓜找到了那家人,只剩下阿杜的妹妹一家,查了一番结果却发现有人一直在暗中接济他们一家人。”
沈原殷一下马车,就看见不远处有个嬷嬷守在旁边,见沈原殷下来,就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而后道:“沈大人,太后娘娘在花园有请。”
沈原殷挑眉,心里知道太后找他做什么。
九层塔的事情被他压了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动静,群臣知道九层塔是他下令的不管,也没人敢为了讨好太后而去得罪丞相。
直到太后终于忍不住了,派人来找他。
太后尊驾先行出发几天,早早就在皇庄住下了。
沈原殷跟在太后宫里的那个嬷嬷后面,向花园而去。
今日天晴,有暖阳。
太后坐在园中,桌上摆放着花茶,德妃陪在一旁。
德妃小声念念着:“母后想建九层塔礼佛,那是好事,不想丞相一直卡着,邵祺倒想尽份力,但提了好几次都被丞相敷衍过去了。”
太后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狠角色,将没有大作为的儿子辅佐上帝位,只是年龄上来了,对于儿子的平庸早已接受,现在只祈祷大萧还能有未来。
所幸顾松还留有沈原殷这样一个能臣,她信任顾松,而顾松临死前说过沈原殷能信,再加上沈原殷的确才华横溢,所以她便也勉强信沈原殷。
太后漫不经心道:“德妃,你那儿子的才华不过也大多是府上谋士出谋划策,在哀家面前就没有必要刷存在感了。”
她抬眼道:“骗骗自己就行了,别把自己骗了。”
作者有话说:
----------------------
隔日更哦宝宝们
第23章
听见太后的话后,德妃的脸色一僵,但还是勉强笑着道:“邵祺只是单纯想敬敬孝心而已。”
太后垂首饮茶,不搭理她。
德妃悻悻笑着,自讨没趣。
沈原殷走到花园时,德妃已经另起了话题,正和太后聊着,太后说到底跟德妃没仇没恨,还是偶尔搭几句话,但大多时候还是德妃一个人在说。
见到沈原殷行礼,太后就示意德妃住嘴,让沈原殷免了礼。
德妃本还想说说,但只得无可奈何地闭上嘴,手指绞着手中的帕子,心里十分不爽。
太后放下手中的花茶,瞧了沈原殷一眼,没有一开始就提九层塔的事情,而是说道:“今日天好,芍药,给沈大人赐座。”
太后身边的宫女闻言就要动,沈原殷却道:“多谢太后好意,不过不用了,太医说让臣多站站。”
芍药停住脚步,候在原地听太后吩咐。
太后摆摆手,芍药便回到原位,太后而后直接问道:“沈大人,九层塔的还没有着落么?”
沈原殷语气淡然道:“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敌国虎视眈眈,这种关头,实在是不适合劳财伤民。”
“况且,”沈原殷轻轻一笑,意味深长地道,“渠州的黄金案抓了不少人,也收回来了不少金子,但和矿脉一对比,却发现大头都还没有找回,这不也说明了……”
“……大萧内里的蛀虫还没彻底根除么?”
说罢,沈原殷眼角含笑,有意无意地暼了德妃一眼。
德妃跟沈原殷对视了一刹那,她面上不显,心里却慌极了。
渠州的事情崔邵祺不仅没有瞒着她,反而她还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
再加上前段时日崔邵祺说沈原殷已经查到了榕江口,这让她更加慌了。
这两件事情任何一件事情被举报,他们和背后的家族,一个都逃不了。
而且她也知道这次春季狩猎要刺杀沈原殷,让沈原殷有来无回,心里更是心脏猛跳。
德妃低下头,以此隐瞒自己眼中的狠戾。
只要她儿子登上那个位子,她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到时候她就再也不用去贴太后这个老不死的冷脸了。
听了沈原殷的话后,太后道:“那是皇帝交给你的任务,哀家只想在城郊的白鸟湖旁建一个九层塔,用不了多少钱。”
沈原殷只是摇头。
太后语气不爽道:“沈丞相,这大萧毕竟还是姓‘崔’。”
太后这话的意思是沈原殷以下犯上,意欲不善。
沈原殷身边跟着的随从立马下跪,只有沈原殷还不卑不亢地站着。
他直接不顾规矩抬眼望向太后,淡然道:“太后建造这九层塔是想做什么?”
太后与沈原殷眼神碰撞,顿了一下才说道:“自然是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沈原殷重复道:“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太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其他人都下去,阿曼留下。”
周围的人都离开了,只剩德妃还有点茫然地待在原地。
太后也盯着沈原殷,目不斜视道:“德妃,你该走了。”
阿曼就是刚刚去请沈原殷的嬷嬷,听见太后的话,立马做手势让德妃离开。
德妃无法,只能走,她几步就回头,心里疑虑极了。
太后年龄不小了,头发也有了不少的白发,但因为地位尊贵保养得很不错,脸上的皱纹不多,很容易就看得出当年的貌美。
沈原殷的眼睛太平静,又太深邃。
太后回避了他的眼神,终于不再强势,只是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明明知道九层塔建来是做什么的,还有什么问的必要呢?”
沈原殷垂眸道:“正是因为臣知道,所以才不通过九层塔的审批。”
“哀家这辈子活了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因义气做事,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年老了人也快死了,就想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太后抬起手腕,阿曼立刻搀扶着她站起来,向后走了几步,转身背对着沈原殷。
沈原殷无动于衷。
太后感叹道:“阿曼,几年了?”
阿曼回答道:“娘娘,快四年了。”
“四年……”太后眼中漫起水光,“他死了快四年了……”
她猛然转身,道:“他死了四年,他说不用大办丧事你们就还真的一切从简!”
“哀家不过是想建一座九层塔,在最高层供奉他,甚至都不会用他的石像人身和名字,只是放一点他曾经的衣物而已。”
沈原殷波澜不惊道:“京城外有百姓自主为父亲建造的庙,香火不算多,却也不少。”
太后摇头轻声道:“那不够,他为了大萧做了那么多事,哀家只想让他能够有更多的香火。”
沈原殷道:“父亲一生都为民为国,想方设法地保障平民的利益,他不是为了要有很多人记得他,他只求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百姓。”
“他已经做到了,”沈原殷又抬眼看向太后,语气放柔,“娘娘,修建九层塔需要人力财力,样样都不少,父亲他不会想要这样的。”
太后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来。
沈原殷明白太后这是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于是便行礼告退。
“阿曼,”太后唤道,“哀家不知道当年有没有做错决定了。”
她和顾松年少相识,少男少女心中春意萌动,碍于脸面都未曾明说过。
等两人都要开始为自家儿女找亲事的时候,顾松跟他家里人说过她家,本来都要快上门提亲了,结果这个时候宫里要进人。
她家里条件以及自身的年龄都适合,顺理成章的被当时的太后看上,进宫做了皇后。
她成了皇后,能给家里带来不少好处,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两人断了联系,后来顾松官拜丞相,她生了嫡长子,他们自进宫前一别再未相见过。
皇子们都在争权夺势,他们两人没有言语,却默契地达成一致。
她在后宫,他在前朝。
都想方设法为她的嫡长子巩固势力,最终将人推上帝位。
太后回过神,阿曼没有回答,知道太后只是在自言自语。
一滴泪终于落在了地上,很快消失不见。
……
沈原殷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又处理了些事情,不知不觉就已经天黑了。
简然盯着他用完膳,又喝了药。
才说道:“榕江口和大皇子府的守卫撤了一些走。”
沈原殷看见简然说着话,又递过来糖,有些无奈道:“你是谁的下属?”
简然眨眨眼睛道:“属下想着,反正都堆了几大盒了,继续堆积着也不是不行。”
见沈原殷不再说话,简然将糖放进新的木盒子里,然后接着说道:“关于四殿下身边的那个阿杜,梅阁有新的发现。”
梅阁是顾松留给他的信息网,但是上一世因为阁主中毒已久,去世后梅阁也就解散了。
简然道:“因为阿杜早已与家人断绝了关系,那家人的信息有点难查,时间久远宫里的资料也已经遗失,但梅阁找到了当年的牙人,顺藤摸瓜找到了那家人,只剩下阿杜的妹妹一家,查了一番结果却发现有人一直在暗中接济他们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