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赵时余一下子幡然醒悟,挠挠后脑勺:有道理,那我不结了。
  再一次冬天来临前,学校不放假了,原有的每周天下午休假没了,变成了隔周休一天,月假随之取消。
  她们对此没感觉,走读生体会不到住校生的痛苦,班里李雪婷他们叫苦连天,当面无人抗议学校的专制决策,背地里多数学生都在骂。
  于闵是极少数不骂的,她最近有些静不下心,这个改变刚好能让她收收心,更专注投入学习。
  于闵她爸妈在闹离婚,昔日恩爱的夫妻反目成仇,现在撕破脸,为了争财产都打上官司了。
  她家有钱,四平县地方说大不大,这种富人家的丑事向来传得快,不知是哪个狗东西先在学校嚼舌根,搞得班里好多人都知道了她爸妈要离婚了。
  赵时余和温允是班里少有的不参与八卦的人,毕竟是于闵的家事,吃饱了撑的才去讨论。况且人于闵依然是全校前几名,闲言碎语传得再厉害,也影响不了她的成绩。
  这些人无聊得很,有时间就多做一道题,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分数拍八匹马都赶不上于闵。赵时余说,批评起别人倒是头头是道。
  温允将水煮肉片分她一半:你作业写完了?
  没有。
  晚自习之前收卷子,快点写。
  不是明天早上交?
  改了,英语老师让晚自习前交,改完卷子方便明早讲题。
  才高二,班里就整上高考倒计时了,李雪婷作为学习委员堪称班里最内卷的头头,生怕同学们紧迫感不够,她自掏腰包做了个翻页计时本挂电子黑板旁边,每天早上进教室的第一步不是放书包,而是先翻一页倒计时。
  高一下学期至今,月考已经是过去式,如今是周考了,顾名思义每周考一次。考试定在周末的两个晚自习,不耽搁日常上课的时间。
  自打分班考试过后,赵时余在后续的每一次考试中都没再进过全年级前三十,最高的一次第三十七,通常情况下三到五十之间徘徊。
  不如温允她们排名高,但胜在稳定。
  班里有些学生偶尔比赵时余高,考进前二十,可发挥不好的时候连五十都进不了。
  齐老师将赵时余单拎出来夸了一回,夸她心态好,性格跳脱但学习上很沉稳,考场上最需要的就是她这种清风拂山岗,凡事都波澜不惊的态度。
  等一年后上了高考考场,你们能正常稳定发挥,那就是最好不过的结果了。希望各位能像赵时余同学看齐,以她为榜样。
  夸太狠了,赵时余受宠若惊,打小她都是挨批评的更有甚者,齐老师对她那么看重,她被夸得坐正身子,抬头挺胸双手交叠,比曾经上幼儿园还正襟危坐。
  温允说她:正常点,不要装样。
  她一本正经:我正常的呀,一直都这样。
  高二下学期开学当天,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赵良平去开的,她们俩共用一个家长。
  两个姑娘都出息,赵良平脸上添双份光,家长会结束后,齐老师还将赵良平喊到办公室聊了会儿。
  具体聊的内容赵时余她们不清楚,赵良平也没说,回家了,赵良平找吴云芬商量,赵时余无意间偷听到,听到和温允有关。
  关于温允的户口和后面高考报名之类的,归根到底,温允到现在都不是赵家的人,名义上她是这家庭的一份子,可事实是,她的监护人还是温世林,学校对此知情,因而找赵良平单独谈谈,为的是让赵良平提前给温允真正的监护人通通气,避免高三出岔子。
  并非校方杞人忧天,是班上于闵就遇上了麻烦,两口子离完婚抢孩子,都表示要带着于闵去外地读书,准备将她的学籍什么的转走。
  高中都过半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无疑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转去外地读书,无论高考政策还是学习内容,一旦跨省就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现在才转出去,那不就等同于从头再来,并且还是进度落后一大截的那种地狱级难度的重新开始。
  班里目前原户口不在本省的仅有一个,就是温允,所以齐老师单独叫赵良平去办公室,实际是确认一下,担心再出现于闵那样的状况。
  温世林他们离开那么多年了,这两年回来给温允转校纯属天方夜谭,理论上没这顾虑,赵良平同吴云芬知会一声罢了,心里更多的是为不争气的赵宁发愁。
  当初赵宁和温世林一走了之,一晃快过去一轮年岁,那两个都没什么动静,是那时候太绝情了吗,以至于赵宁至今不肯回家。
  赵良平叹息,他老了,发不动火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对赵宁再怒其不争,打心底里还是盼着赵宁能好,哪天能浪子回头。
  赵时余偷听完全部,躲楼梯口后边,她没赵良平他们那样的忧愁,心头只在意一个事。
  温允不转走就成。
  温允今年满十七了,再有一年,等她高考结束,成年了,管什么监护人不监护人,什么温世林还是赵宁,通通都碍不到她了。
  长辈们的事他们自己解决,小孩儿管不着。
  赵时余心里门儿清,一到关键时候万分理智,她似是而非问温允,试探对方的口风,以后还回海市不。
  温允不懂她又在搞哪样名堂,埋头认真写题:你希望我去那里?
  当然不希望。赵时余说,你走了,我怎么整,我有病才盼着你回去。再说了,那边有啥好的,你又不是那里长大的,现在这儿才是你的家。
  温允好笑:你知道还问我。
  我不确定嘛,你要是不那么想呢,还好还好。赵时余庆幸,结实松了一大口气。
  温允扔一本白皮书过去:快写你的题,整天一堆有的没的,想没完了。
  有她在的地方才是家直到上高三,赵时余时常给温允洗脑,四平县地方是小,可这里永远是她们的归处。
  你不要忘了,你对我的重要性。赵时余反复唠叨,家婆他们需要你,还有我。
  温允无可奈何,搞不懂她不抓紧学习,成天脑瓜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赵时余煞有介事表示:装的都是你。
  温允敲她:看书。
  我发誓,绝对没诓你。
  高二后的暑假不放假,无缝衔接高三生活,老师们站讲台上一再强调,高三的学生了,必须全身心备战高考了,所有人一定全力以赴,要对得起这三年来的辛苦和努力。
  学校为高三学生举行了一场相当枯燥无味的成人仪式,没有华丽的换装,没有举杯的庆祝,过程称得上寒酸简陋,全体准高三学生在大礼堂集合,穿的一水儿的蓝白校服,学生代表于闵等几人上台演讲几篇稿子,校领导再来走一躺,打官腔说了足足两个小时,底下的学生腿都站僵了,成人仪式才算顺利结束。
  最死板的李雪婷都怨言满满,颇失望说:难道不该让我们准备一下吗,这样就没了?啥呀这是,我爸妈前几天还跟我讲,他们要来给我拍照的,我打算化妆穿裙子来着,这下全泡汤了。
  赵时余书包里有相机,学校搞的仪式简单,可她还是订了两束花,一束给温允,一束给自己,带相机到学校是为了拍照留念。
  班级集体照拍完,她请于闵帮忙拍照,拉着温允,一人抱一束花,对着镜头拍了十几张。
  温允不习惯在外面拍照,放不开手脚,任凭赵时余摆弄,她负责配合。
  有一张照片是去大操场上拍,黄桷树下,她们背对教学楼,沿路的树木苍翠旺盛,铁网架外的人群来来往往,于闵举着相机喊倒计时:三、二、一茄子。
  赵时余胆大包天,趁温允没防备,冷不丁偏头在温允脸上作势要盖个章。
  没有真的亲上去,只是摆姿势,可在镜头的捕捉下,由于角度的偏差,乍一看像是赵时余亲了温允一口。
  其实就算亲上去了也没什么,小女生亲密一点很正常,亲一下脸代表不了半点越线的意义,又不是亲嘴巴。
  之后李雪婷她们过来借相机,同样拍照留纪念,也有女生亲女生脸蛋,还是两个人对着一个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