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往日,君白送都是跟着爹娘一起睡的。
君秋澜躺进被窝,君白送就贴上来了,用他圆滚滚的脑袋蹭了蹭爹爹的脖颈。
“乖,睡觉。”
君白送喵呜了两声,然后开始打呼。
君秋澜:“……”
他严重怀疑是君白送现在要打呼,被他爹娘给送过来了,根本不是这家伙自己过来的。
君秋澜没忍住乐了,“真不知道你前爹那么一个…… ”
他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去形容颜景。
网友的那些评价,还是太过于片面了一些。
总归,像颜景那么一个人,居然喜欢圆滚滚胖乎乎的猫咪。
之前颜景说过,他有一座园子,里面养了很多猫。
以后有机会的话,真想见识一下。
想着这些,君秋澜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心里的事情解决了大半,这一觉,他睡得很沉。
翌日。
宋熙容跟着宋庭他们去城里卖货了。
一帮大小伙子,完全不知道这铺子的后院昨晚堆了上万斤的粮食。
生意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边城贫苦,他们依旧没有带多少高端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能消费得起的,少有的,大家也能咬咬牙,给家里添置一些。
江南的货物啊,太少见了,他们这里离江南确实是太远了一些。
城里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君秋澜和君郁,还有君舒婉在村子里也没闲着。
君郁还是要去学堂教书。
君秋澜就带着妹妹,去村里找人去了。
里正分给他们的荒地,还有他们买的沙地,前几日就找人翻好了。
君郁还用君秋澜沤农家肥的法子,也找村里人给他们也沤了一池子。
今日就要找人先把农家肥给填到地里去,先肥地,然后再播种。
育种还需要时间。
里正听闻他们的来意,心情也有几分复杂。
“这,寻常老农都是先播种,然后再施肥的。”
他担心这一家子都没种过地,胡来一通,到时候种不出粮食,今年可怎么办。
君秋澜:“寻常的方式也没有错,只是我们这几片地,原本就比较贫瘠,若是种下去之后再施肥,恐怕也会影响粮食的生长。”
马忠听着是有几分道理,“烧一些草木灰,也能肥一肥地,你们这农家肥虽与我们的不同,但是原理应当是差不多的,若是现在就用完了,日后追肥,恐怕就没有那么多肥料了。”
时下的村子,说是一坨屎都算财产,一点都不为过。
到时候这一家没有粪肥了,村里到底是匀还是不匀给他们呢?
若是以往,一家人匀出来一两勺,问题也不大,今年大家都慌呢,没粮食,是要死人的。
粪肥,也是粪水,多少能给庄稼增添一点水分的。
君秋澜知道这是里正的好意,“马叔,我们这回种的粮食跟寻常的不同,也需要不同的种植方式,您尽管帮我们找齐人手就是了。”
马忠见劝不住,也就不多说了。
“最近大家都要忙着耕地,我这边大概也只能给你们找两个人手出来。”马忠叹了口气,“来了边城,你也是个壮年小伙子,也该学着一点地里的活儿。”
君秋澜被说得脸皮子发烫。
细想一下,妹妹去将军府做丫头去了,表弟在城里有铺子,爹也在村学堂教书,娘要操持家里,还时常跟村里妇人一起做绣活儿。
在村里人眼中,就剩他一个人,一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跟个小媳妇儿似的,出门还抱一只猫儿。
这像什么话?
君舒婉也想到这一茬,憋笑憋得辛苦,明明哥哥每天在另一个世界累死累活地工作不说,还要操心这边的旱灾。
这事情还真没办法解释。
误会就任由他误会吧。
马忠确实是这么想的,君秋澜看着也不像个好吃懒做的闲汉啊。
也是难怪,这君秋澜明明就长了一副神仙般的容貌,却没有姑娘家去上门打听。
时下,脸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啊,还是得要家里的汉子身体好,能撑得起这个家才行啊。
反倒是君舒婉这个姑娘不错,也就是他家里没有适龄的小子了,要不然非得要豁出去老脸,去求一求这一门亲事。
当然了,他心里也有数,人家多半看不上他们的泥腿子,人家都放出话,二十岁之前不考虑婚事了。
他估摸着,就算君舒婉以后要嫁人,说不定会让霍夫人那边帮忙说亲,指不定就给她说一个能征善战的小将呢?
以后还能做官夫人呢。
罢了,他也就不操心人家的家事了。
他突然想到儿子前几天回来说的事情,还统计了村里的人数。
君秋澜跟知府大人应该也是有交情的。
于是就试探性地问了一下,想打听一下,上面到底是有什么说法。
村里人不都有登记在册吗?怎么突然又查了一回,官兵还去地里看了看。
君秋澜估摸着段文师兄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了,粮种都到手了,估计很快就要安排下来了。
“马叔,若是您信得过小子,就把村里最肥的几块地留出来,今岁若是大旱,能救命的。”
马忠心里一惊,“具体有什么说法?”
能救命啊,他也不敢疏忽。
君秋澜:“知府大人从南边弄来一批高产量的粮食,产量比起稻米和黍米,能翻数倍不止,而且耐寒又耐旱,三个月就能熟,甚至连藤蔓都能当个蔬菜吃。”
“这这这,翻数倍不止?”
他也种了一辈子的地了,从来没有听过能翻数倍的粮食,最多是只听说过江南水乡那边的水稻,产量能比他们这里翻一倍左右。
可就算是不翻数倍,能翻两倍,就已经能让很多人多吃一口饭了。
君秋澜继续说,“因为数量有限,每户村子都有详细的登记,届时官府会把粮种分发下来,教大家如何种植,收获的数量,能使大家撑过今年的旱灾。”
马忠点点头,原来如此。
若是这说法是真的,那大家确实又多了一条活命的机会。
只是这君秋澜他们一家从前都没种过地,这话的真实程度,他还得琢磨琢磨。
君秋澜也不多说,反正粮种到时候会发下来,官府的命令,再加上又不是白让大家种植,是会用等量的粮食跟大家交换的。
“小子与段知府有几分交情,提前拿到一点粮种,马叔不如先带一个回来,试试看,到时候上面命令下了,马叔也能劝说大家尽心种植。”
别到时候红薯种下去了,大家都只管自己的田地,对红薯不上心,那不就白搭了吗?
“也好。”
君秋澜原本就单独捡了几个出来,这几个表皮有点儿破损,准备拿来吃掉的。
他拿了一个给马叔,“数量有限,马叔也别嫌少,用水煮一下就能吃,表皮也都是能吃的。”
“好,老夫这就回去尝尝。”
“马叔,我们家有多的粮种,切莫传出去,咱们自己村里倒是不怕,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要大家一起活命的,就怕被其他村子知道了。”
马忠自动脑补这是君秋澜走了关系,才抢先一步拿到的粮种。
这事情,确实是不能跟其他人说。
他这边多拿了,分到其他村子里的数量,说不定就少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
马忠也只管他们村子,其他村子就管不上了。
至于段知府能单独给君秋澜一家一部分粮种,应当每个村子也能分到足量的粮种吧。
他瞧着段知府也挺靠谱的一个人,比起前一位知府大人要好得多。
从疫病结束之后上任,已经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情了,是个好官呐。
“放心,叔心里有数,你那几片地,到时候叔也找人帮你种了。”
君秋澜脸上带笑,“那就多谢马叔了。”
他能跟马忠说,主要是这事情也瞒不住,等到他们种下去,藤蔓长出来,大家一瞧不就认出来了?
只要自己村里大家有个数就行。
沙地和荒地都浇上了粪肥。
马忠找的村汉子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手脚也麻利,两天的时间就给君秋澜他们弄好了。
君秋澜付了工钱,“多谢二位大哥帮忙了,这两日也辛苦二位了。”
两个淳朴的汉子还挺不好意思的,主要是这公子比村里的秀才还文绉绉的,他们没跟这样的人相处过。
连忙摆手:“没事,我们家人多,地里能忙得过来,我们俩出来帮工,还能贴补家用。”
恰逢,官府那边派人过来了。
敲锣打鼓的,通知村里人去晒谷场集合。
粮种今天就能安排下来。
段文也是考虑到红薯的真实产量太过于骇人听闻,并没有说实话,只说了能翻倍,具体翻几倍,那就不用多说了。
君秋澜躺进被窝,君白送就贴上来了,用他圆滚滚的脑袋蹭了蹭爹爹的脖颈。
“乖,睡觉。”
君白送喵呜了两声,然后开始打呼。
君秋澜:“……”
他严重怀疑是君白送现在要打呼,被他爹娘给送过来了,根本不是这家伙自己过来的。
君秋澜没忍住乐了,“真不知道你前爹那么一个…… ”
他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去形容颜景。
网友的那些评价,还是太过于片面了一些。
总归,像颜景那么一个人,居然喜欢圆滚滚胖乎乎的猫咪。
之前颜景说过,他有一座园子,里面养了很多猫。
以后有机会的话,真想见识一下。
想着这些,君秋澜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心里的事情解决了大半,这一觉,他睡得很沉。
翌日。
宋熙容跟着宋庭他们去城里卖货了。
一帮大小伙子,完全不知道这铺子的后院昨晚堆了上万斤的粮食。
生意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
边城贫苦,他们依旧没有带多少高端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能消费得起的,少有的,大家也能咬咬牙,给家里添置一些。
江南的货物啊,太少见了,他们这里离江南确实是太远了一些。
城里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君秋澜和君郁,还有君舒婉在村子里也没闲着。
君郁还是要去学堂教书。
君秋澜就带着妹妹,去村里找人去了。
里正分给他们的荒地,还有他们买的沙地,前几日就找人翻好了。
君郁还用君秋澜沤农家肥的法子,也找村里人给他们也沤了一池子。
今日就要找人先把农家肥给填到地里去,先肥地,然后再播种。
育种还需要时间。
里正听闻他们的来意,心情也有几分复杂。
“这,寻常老农都是先播种,然后再施肥的。”
他担心这一家子都没种过地,胡来一通,到时候种不出粮食,今年可怎么办。
君秋澜:“寻常的方式也没有错,只是我们这几片地,原本就比较贫瘠,若是种下去之后再施肥,恐怕也会影响粮食的生长。”
马忠听着是有几分道理,“烧一些草木灰,也能肥一肥地,你们这农家肥虽与我们的不同,但是原理应当是差不多的,若是现在就用完了,日后追肥,恐怕就没有那么多肥料了。”
时下的村子,说是一坨屎都算财产,一点都不为过。
到时候这一家没有粪肥了,村里到底是匀还是不匀给他们呢?
若是以往,一家人匀出来一两勺,问题也不大,今年大家都慌呢,没粮食,是要死人的。
粪肥,也是粪水,多少能给庄稼增添一点水分的。
君秋澜知道这是里正的好意,“马叔,我们这回种的粮食跟寻常的不同,也需要不同的种植方式,您尽管帮我们找齐人手就是了。”
马忠见劝不住,也就不多说了。
“最近大家都要忙着耕地,我这边大概也只能给你们找两个人手出来。”马忠叹了口气,“来了边城,你也是个壮年小伙子,也该学着一点地里的活儿。”
君秋澜被说得脸皮子发烫。
细想一下,妹妹去将军府做丫头去了,表弟在城里有铺子,爹也在村学堂教书,娘要操持家里,还时常跟村里妇人一起做绣活儿。
在村里人眼中,就剩他一个人,一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跟个小媳妇儿似的,出门还抱一只猫儿。
这像什么话?
君舒婉也想到这一茬,憋笑憋得辛苦,明明哥哥每天在另一个世界累死累活地工作不说,还要操心这边的旱灾。
这事情还真没办法解释。
误会就任由他误会吧。
马忠确实是这么想的,君秋澜看着也不像个好吃懒做的闲汉啊。
也是难怪,这君秋澜明明就长了一副神仙般的容貌,却没有姑娘家去上门打听。
时下,脸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啊,还是得要家里的汉子身体好,能撑得起这个家才行啊。
反倒是君舒婉这个姑娘不错,也就是他家里没有适龄的小子了,要不然非得要豁出去老脸,去求一求这一门亲事。
当然了,他心里也有数,人家多半看不上他们的泥腿子,人家都放出话,二十岁之前不考虑婚事了。
他估摸着,就算君舒婉以后要嫁人,说不定会让霍夫人那边帮忙说亲,指不定就给她说一个能征善战的小将呢?
以后还能做官夫人呢。
罢了,他也就不操心人家的家事了。
他突然想到儿子前几天回来说的事情,还统计了村里的人数。
君秋澜跟知府大人应该也是有交情的。
于是就试探性地问了一下,想打听一下,上面到底是有什么说法。
村里人不都有登记在册吗?怎么突然又查了一回,官兵还去地里看了看。
君秋澜估摸着段文师兄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了,粮种都到手了,估计很快就要安排下来了。
“马叔,若是您信得过小子,就把村里最肥的几块地留出来,今岁若是大旱,能救命的。”
马忠心里一惊,“具体有什么说法?”
能救命啊,他也不敢疏忽。
君秋澜:“知府大人从南边弄来一批高产量的粮食,产量比起稻米和黍米,能翻数倍不止,而且耐寒又耐旱,三个月就能熟,甚至连藤蔓都能当个蔬菜吃。”
“这这这,翻数倍不止?”
他也种了一辈子的地了,从来没有听过能翻数倍的粮食,最多是只听说过江南水乡那边的水稻,产量能比他们这里翻一倍左右。
可就算是不翻数倍,能翻两倍,就已经能让很多人多吃一口饭了。
君秋澜继续说,“因为数量有限,每户村子都有详细的登记,届时官府会把粮种分发下来,教大家如何种植,收获的数量,能使大家撑过今年的旱灾。”
马忠点点头,原来如此。
若是这说法是真的,那大家确实又多了一条活命的机会。
只是这君秋澜他们一家从前都没种过地,这话的真实程度,他还得琢磨琢磨。
君秋澜也不多说,反正粮种到时候会发下来,官府的命令,再加上又不是白让大家种植,是会用等量的粮食跟大家交换的。
“小子与段知府有几分交情,提前拿到一点粮种,马叔不如先带一个回来,试试看,到时候上面命令下了,马叔也能劝说大家尽心种植。”
别到时候红薯种下去了,大家都只管自己的田地,对红薯不上心,那不就白搭了吗?
“也好。”
君秋澜原本就单独捡了几个出来,这几个表皮有点儿破损,准备拿来吃掉的。
他拿了一个给马叔,“数量有限,马叔也别嫌少,用水煮一下就能吃,表皮也都是能吃的。”
“好,老夫这就回去尝尝。”
“马叔,我们家有多的粮种,切莫传出去,咱们自己村里倒是不怕,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要大家一起活命的,就怕被其他村子知道了。”
马忠自动脑补这是君秋澜走了关系,才抢先一步拿到的粮种。
这事情,确实是不能跟其他人说。
他这边多拿了,分到其他村子里的数量,说不定就少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
马忠也只管他们村子,其他村子就管不上了。
至于段知府能单独给君秋澜一家一部分粮种,应当每个村子也能分到足量的粮种吧。
他瞧着段知府也挺靠谱的一个人,比起前一位知府大人要好得多。
从疫病结束之后上任,已经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情了,是个好官呐。
“放心,叔心里有数,你那几片地,到时候叔也找人帮你种了。”
君秋澜脸上带笑,“那就多谢马叔了。”
他能跟马忠说,主要是这事情也瞒不住,等到他们种下去,藤蔓长出来,大家一瞧不就认出来了?
只要自己村里大家有个数就行。
沙地和荒地都浇上了粪肥。
马忠找的村汉子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手脚也麻利,两天的时间就给君秋澜他们弄好了。
君秋澜付了工钱,“多谢二位大哥帮忙了,这两日也辛苦二位了。”
两个淳朴的汉子还挺不好意思的,主要是这公子比村里的秀才还文绉绉的,他们没跟这样的人相处过。
连忙摆手:“没事,我们家人多,地里能忙得过来,我们俩出来帮工,还能贴补家用。”
恰逢,官府那边派人过来了。
敲锣打鼓的,通知村里人去晒谷场集合。
粮种今天就能安排下来。
段文也是考虑到红薯的真实产量太过于骇人听闻,并没有说实话,只说了能翻倍,具体翻几倍,那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