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有好东西用,她才不会苦着自己。
就是前几日确实是手里有个实验,走不开。
“进来歇会儿吧。”君舒婉带路,“爹和哥哥都还没见过我现在住的院子呢。”
看门的小厮也道:“二位贵客放心,这驴子我给你们看好了,绝对不会丢了。”
君秋澜其实也正好奇婉儿在做的实验。
能用上实验两个字,肯定就跟之前那种外伤缝合的小手术不是一个概念了。
想到自己在网上看过的一些实验,不免担心。
院子里正院有些偏僻,但他们从后门进的,反倒是近了不少。
-----------------------
作者有话说:9000更新奉上。[加油][加油][加油]
明天肯定日万,没日完的话,这回我生嚼小米辣。[狗头][狗头][狗头]
作者是好狠一女的,这话我先说。[狗头][狗头][狗头]
第65章 商议
君舒婉叽叽喳喳在说着最近的生活。
因为她要搞一门不一样的医学实验, 霍夫人这边,基本上都是尽力配合,她需要什么东西, 只需要说一声,基本上过几天就能给她送到院子里来。
可以说是大开方便之门了。
也足以见得, 霍夫人与霍将军对她的信任。
兴许是之前的酒精消毒在前,再加上这次的伤口缝合, 给了他们一定的震撼。
看着简单,但从前却没有人这么干过啊,君舒婉敢这么做,说不定真有点儿本事呢。
不管结果如何,总要让君舒婉试试的。
君秋澜和君郁听着, 脸上也带着笑容。
只是他们还没进院子门, 就闻到一股猛烈的大蒜味,熏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方才在君舒婉身上也有闻到了,但总觉得可能是吃饭的时候沾染上了。
结果这院子散发出来的大蒜味也太浓了。
君秋澜想到自己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婉儿是在研究大蒜素?”
大蒜素对抗菌消炎都有一定的作用, 不光能内服,还能外敷, 制备过程也不算复杂, 是现目前有限条件里, 能做出来的抗生素之一了。
君舒婉眼神亮晶晶的, “哥哥,你好聪明呀。”
君郁忍俊不禁:“虽然我不知道大蒜素是什么,但是你这里的大蒜味也太重了。”
君舒婉是在同一个环境里待太久了, 反正自己是已经闻不到了。
“没事没事,习惯就好。”君舒婉颇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寻常的姑娘都想着让自己的身上香香的,就她把自己搞得一身的大蒜味。
好在实验结果好像还不错。
说不定过几日就有好消息了, 到时候先在动物上进行实验,确定了之后,再找几位伤兵残兵,试着治疗一下他们身上的顽疾。
虽是要讲究个人道主义,却也不得不考虑临床经验。
有的伤兵残兵,就拖着一身沉疴,几乎是等死的状态,霍将军之前亲自找他们谈过了,他们都是愿意的。
与其让伤口溃烂等死,还不如试一试这种所谓的新药,万一能治好呢?
能活着,谁想痛苦地死去呢?
君舒婉说的时候,还担心哥哥不同意呢。
君秋澜只说了一句,“试药的时候,注意剂量,莫要一次性用太多。”
他们之前吃那边的药品,能有那么好的效果,是因为他们没吃过,身体里没有抗药性,按照实际用药情况,他们其实应该减半才合适。
“我明白的,哥哥,肯定不会乱来。”
进院子之后,钱妙儿已经把茶水给煮好了。
“伯父,君公子,喝一杯热茶吧。”
君秋澜还是礼貌的模样,“多谢妙儿姑娘。”
钱妙儿笑了笑,“君公子客气了。”
君秋澜瞧着,钱妙儿脸上有几分喜色。
钱妙儿倒是主动解释了几句,“先前多亏了婉儿妹妹,救了我三哥,否则这消息传回去,家里人都该活不下去了。”
一路流放,不难看出这一家都是性情坚韧之人。
到边城安顿下来之后,一直也没收到过军营里传来的消息。
但有的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年前,钱妙儿的三哥跟随队伍去平乱,受了重伤,要不是君舒婉出手相救,三哥肯定是活不成了。
人没了,军营里总要派人去报丧的。
幸好啊,她遇见了婉儿,婉儿也恰好懂一些艺术,才能把三哥救活。
要不然她都不敢想象娘和三嫂会有多痛苦。
她跟着婉儿妹妹在军营里,不光见到了三哥,还见到了另外两个哥哥。
另外两个哥哥也都出去平乱了,只是不在同一个队伍了,都有受伤,但情况不严重,通过军营里的消毒包扎,养几日也就好了。
算是军营里的潜规则了,新兵和流放兵去的第一年,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肯定要拉他们出去见见血的,否则以后在战场上,连刀都拿不稳,还打什么仗?
可偏偏,她三个哥哥都是文人,从前也没练过拳脚功夫。
家里人一直都挺担心的。
说起这个,钱妙儿的眼眶子都泛红,“多亏了婉儿妹妹,拉着我一同学习这医术,年前在军营救了不少将士,霍将军知晓我有三个哥哥在军营里,现在把他们调去养马和伙房了。”
养马和伙房,日常也得经受训练,但总体上是要更安全一些,不必随时去冲锋陷阵。
她都知道,霍将军是看在婉儿妹妹的面子上,才对哥哥们优待了几分。
君舒婉:“都说了别提这事儿了,妙儿姐姐今天怎么又提起来了?莫要想了,我们姐妹同心,努努力,以后的某一日,我们也能成为家里人的靠山。”
钱妙儿破涕为笑,“那我就要缠着婉儿妹妹,让你多带带我了。”
是了,她在军营中虽然不比婉儿这么高的声望,但是被她救治过的伤兵,都能敬她三分。
长此以往,某一日,她也能像婉儿妹妹这般,为家人遮风挡雨。
她跟婉儿妹妹同吃同住,婉儿妹妹身上有一些奇怪的东西,还能拿出奇奇怪怪的书,说她自己一点都没有猜测,必然是不可能的。
钱妙儿也不是个笨蛋,多少有些联想。
但不重要,她谁都不会说,哪怕是家里人,她都没有提起过半分。
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紧跟君舒婉的脚步,这样一定是没错的。
君秋澜看到两个姑娘感情要好,心里也放心。
婉儿在这将军府虽然颇受人尊敬,但身边总要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姐妹才好,遇到事情了,两姐妹也能商量一下。
君秋澜:“今年兴许会干旱,娘亲那边已经带着钱老夫人去找里正了,到时候辛苦一些,我们也种一些地,我这边有一批不错的种子,只要能种活,定然能让家里撑过去的。”
钱妙儿听懂了他的未尽之言,行了个礼:“多谢君公子了。”
“不必客气,你与婉儿关系好,年纪也相仿,便是同我自己的妹妹也是一样的,如今这边城苦寒,两家人守望相助,总能把日子过下去的。”
钱妙儿踟蹰了片刻,“就是家里的银钱恐怕不凑手。”
家里的钱,买了两间小院儿,又修缮了一下,还盘了炕,添置了一些过冬的物件,早就不剩什么了。
年前大雪,三嫂的酥皮鸡蛋羹生意也做不了,断了收入。
也就是过年她带了些赏钱回去,不至于让家里捉襟见肘。
但是要买地的话,恐怕还是不够。
“无碍,能买的话就买,买不了的话,就租,村里有不少荒地。”
村子里不少流放过来的军户,男丁都去参军了,家里都是妇孺,还是生产劳动力不足,有地,但是没人耕种。
里正一般都能做主,把这些地租给买不起地的人,就比如他们这种新来的,手里钱不凑手的。
钱妙儿知道,这都是君家人的心好。
她还是对父子二人行了个礼,“就不打扰伯父和君公子跟婉儿妹妹说话了,我还有点儿事情要忙活,是婉儿妹妹交代给我的任务呢,就先忙去了。”
君秋澜打心眼里觉得,婉儿在将军府能有个照应挺好的。
至于顺手拉拔邻居,其实也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
很多事情他们不方便出去做,隔壁就能方便许多了。
“爹,哥哥,这旱灾的事情,咱们是不是要想想办法了?”君舒婉压低了声音。
君秋澜点点头,“今日进城,就是为了这个事情的,我带了些红薯,准备去找苏先生,看他有没有办法,将这红薯给推广出去,哪怕一家人种半亩地,咬咬牙,都能渡过难关。”
家里有行动,他们也不会瞒着婉儿,婉儿已经长大了,对家里的事情有个数,关键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君舒婉叹气,“从前在京城,只知吃喝玩乐,从不知民间疾苦,现在亲身体验了,才知底层的老百姓是真的不容易,能不能吃饱饭,都看天意。”
就是前几日确实是手里有个实验,走不开。
“进来歇会儿吧。”君舒婉带路,“爹和哥哥都还没见过我现在住的院子呢。”
看门的小厮也道:“二位贵客放心,这驴子我给你们看好了,绝对不会丢了。”
君秋澜其实也正好奇婉儿在做的实验。
能用上实验两个字,肯定就跟之前那种外伤缝合的小手术不是一个概念了。
想到自己在网上看过的一些实验,不免担心。
院子里正院有些偏僻,但他们从后门进的,反倒是近了不少。
-----------------------
作者有话说:9000更新奉上。[加油][加油][加油]
明天肯定日万,没日完的话,这回我生嚼小米辣。[狗头][狗头][狗头]
作者是好狠一女的,这话我先说。[狗头][狗头][狗头]
第65章 商议
君舒婉叽叽喳喳在说着最近的生活。
因为她要搞一门不一样的医学实验, 霍夫人这边,基本上都是尽力配合,她需要什么东西, 只需要说一声,基本上过几天就能给她送到院子里来。
可以说是大开方便之门了。
也足以见得, 霍夫人与霍将军对她的信任。
兴许是之前的酒精消毒在前,再加上这次的伤口缝合, 给了他们一定的震撼。
看着简单,但从前却没有人这么干过啊,君舒婉敢这么做,说不定真有点儿本事呢。
不管结果如何,总要让君舒婉试试的。
君秋澜和君郁听着, 脸上也带着笑容。
只是他们还没进院子门, 就闻到一股猛烈的大蒜味,熏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方才在君舒婉身上也有闻到了,但总觉得可能是吃饭的时候沾染上了。
结果这院子散发出来的大蒜味也太浓了。
君秋澜想到自己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婉儿是在研究大蒜素?”
大蒜素对抗菌消炎都有一定的作用, 不光能内服,还能外敷, 制备过程也不算复杂, 是现目前有限条件里, 能做出来的抗生素之一了。
君舒婉眼神亮晶晶的, “哥哥,你好聪明呀。”
君郁忍俊不禁:“虽然我不知道大蒜素是什么,但是你这里的大蒜味也太重了。”
君舒婉是在同一个环境里待太久了, 反正自己是已经闻不到了。
“没事没事,习惯就好。”君舒婉颇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寻常的姑娘都想着让自己的身上香香的,就她把自己搞得一身的大蒜味。
好在实验结果好像还不错。
说不定过几日就有好消息了, 到时候先在动物上进行实验,确定了之后,再找几位伤兵残兵,试着治疗一下他们身上的顽疾。
虽是要讲究个人道主义,却也不得不考虑临床经验。
有的伤兵残兵,就拖着一身沉疴,几乎是等死的状态,霍将军之前亲自找他们谈过了,他们都是愿意的。
与其让伤口溃烂等死,还不如试一试这种所谓的新药,万一能治好呢?
能活着,谁想痛苦地死去呢?
君舒婉说的时候,还担心哥哥不同意呢。
君秋澜只说了一句,“试药的时候,注意剂量,莫要一次性用太多。”
他们之前吃那边的药品,能有那么好的效果,是因为他们没吃过,身体里没有抗药性,按照实际用药情况,他们其实应该减半才合适。
“我明白的,哥哥,肯定不会乱来。”
进院子之后,钱妙儿已经把茶水给煮好了。
“伯父,君公子,喝一杯热茶吧。”
君秋澜还是礼貌的模样,“多谢妙儿姑娘。”
钱妙儿笑了笑,“君公子客气了。”
君秋澜瞧着,钱妙儿脸上有几分喜色。
钱妙儿倒是主动解释了几句,“先前多亏了婉儿妹妹,救了我三哥,否则这消息传回去,家里人都该活不下去了。”
一路流放,不难看出这一家都是性情坚韧之人。
到边城安顿下来之后,一直也没收到过军营里传来的消息。
但有的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年前,钱妙儿的三哥跟随队伍去平乱,受了重伤,要不是君舒婉出手相救,三哥肯定是活不成了。
人没了,军营里总要派人去报丧的。
幸好啊,她遇见了婉儿,婉儿也恰好懂一些艺术,才能把三哥救活。
要不然她都不敢想象娘和三嫂会有多痛苦。
她跟着婉儿妹妹在军营里,不光见到了三哥,还见到了另外两个哥哥。
另外两个哥哥也都出去平乱了,只是不在同一个队伍了,都有受伤,但情况不严重,通过军营里的消毒包扎,养几日也就好了。
算是军营里的潜规则了,新兵和流放兵去的第一年,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肯定要拉他们出去见见血的,否则以后在战场上,连刀都拿不稳,还打什么仗?
可偏偏,她三个哥哥都是文人,从前也没练过拳脚功夫。
家里人一直都挺担心的。
说起这个,钱妙儿的眼眶子都泛红,“多亏了婉儿妹妹,拉着我一同学习这医术,年前在军营救了不少将士,霍将军知晓我有三个哥哥在军营里,现在把他们调去养马和伙房了。”
养马和伙房,日常也得经受训练,但总体上是要更安全一些,不必随时去冲锋陷阵。
她都知道,霍将军是看在婉儿妹妹的面子上,才对哥哥们优待了几分。
君舒婉:“都说了别提这事儿了,妙儿姐姐今天怎么又提起来了?莫要想了,我们姐妹同心,努努力,以后的某一日,我们也能成为家里人的靠山。”
钱妙儿破涕为笑,“那我就要缠着婉儿妹妹,让你多带带我了。”
是了,她在军营中虽然不比婉儿这么高的声望,但是被她救治过的伤兵,都能敬她三分。
长此以往,某一日,她也能像婉儿妹妹这般,为家人遮风挡雨。
她跟婉儿妹妹同吃同住,婉儿妹妹身上有一些奇怪的东西,还能拿出奇奇怪怪的书,说她自己一点都没有猜测,必然是不可能的。
钱妙儿也不是个笨蛋,多少有些联想。
但不重要,她谁都不会说,哪怕是家里人,她都没有提起过半分。
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紧跟君舒婉的脚步,这样一定是没错的。
君秋澜看到两个姑娘感情要好,心里也放心。
婉儿在这将军府虽然颇受人尊敬,但身边总要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姐妹才好,遇到事情了,两姐妹也能商量一下。
君秋澜:“今年兴许会干旱,娘亲那边已经带着钱老夫人去找里正了,到时候辛苦一些,我们也种一些地,我这边有一批不错的种子,只要能种活,定然能让家里撑过去的。”
钱妙儿听懂了他的未尽之言,行了个礼:“多谢君公子了。”
“不必客气,你与婉儿关系好,年纪也相仿,便是同我自己的妹妹也是一样的,如今这边城苦寒,两家人守望相助,总能把日子过下去的。”
钱妙儿踟蹰了片刻,“就是家里的银钱恐怕不凑手。”
家里的钱,买了两间小院儿,又修缮了一下,还盘了炕,添置了一些过冬的物件,早就不剩什么了。
年前大雪,三嫂的酥皮鸡蛋羹生意也做不了,断了收入。
也就是过年她带了些赏钱回去,不至于让家里捉襟见肘。
但是要买地的话,恐怕还是不够。
“无碍,能买的话就买,买不了的话,就租,村里有不少荒地。”
村子里不少流放过来的军户,男丁都去参军了,家里都是妇孺,还是生产劳动力不足,有地,但是没人耕种。
里正一般都能做主,把这些地租给买不起地的人,就比如他们这种新来的,手里钱不凑手的。
钱妙儿知道,这都是君家人的心好。
她还是对父子二人行了个礼,“就不打扰伯父和君公子跟婉儿妹妹说话了,我还有点儿事情要忙活,是婉儿妹妹交代给我的任务呢,就先忙去了。”
君秋澜打心眼里觉得,婉儿在将军府能有个照应挺好的。
至于顺手拉拔邻居,其实也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
很多事情他们不方便出去做,隔壁就能方便许多了。
“爹,哥哥,这旱灾的事情,咱们是不是要想想办法了?”君舒婉压低了声音。
君秋澜点点头,“今日进城,就是为了这个事情的,我带了些红薯,准备去找苏先生,看他有没有办法,将这红薯给推广出去,哪怕一家人种半亩地,咬咬牙,都能渡过难关。”
家里有行动,他们也不会瞒着婉儿,婉儿已经长大了,对家里的事情有个数,关键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君舒婉叹气,“从前在京城,只知吃喝玩乐,从不知民间疾苦,现在亲身体验了,才知底层的老百姓是真的不容易,能不能吃饱饭,都看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