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听说之前的郭皇后太后也喜欢呢,可是官家废后,太后也是拦不住的。
想着这些,曹氏心中越发忧虑,不过她到底是个性格坚毅的,哪怕对未来多么担忧,面上到底也是收起了愁苦之色,只强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歇下吧。
李用和如今可不知道后宫起的这些波澜,这几日他的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不过看着大外甥如此大张旗鼓,心里也在猜测,苗美人怀的这个孩子,是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福康公主,说起来这位公主与自家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一想到历史上福康公主的下场,以及她和李家的那些纠缠,李用和就忍不住头痛,但是心里却是下定了决心,自己的儿子绝不尚主,这口皇家的软饭可不好吃啊。
**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年下,这一年李家的日子还算红火,因此也算是过了一个肥年,府里各处都是热热闹闹的,甚至于正月十五那一日,还叫了一班伶人入府唱曲,瑶娘是格外喜欢的,甚至还高兴道,明年也要请伶人。
这点小事,李用和当然当场就应下了,喜的瑶娘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过完年之后,曹氏也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天子大婚。
作为天子的亲舅舅,李用和自然也是全程围观了这场盛大的婚事。
其间还出了点小插曲,曹家虽然是赵宋的开国功臣,但是几年间下来,竟也败落了家业,尤其是五房,家主早逝,只是曹氏的兄长曹傅当家,曹傅年少,又无官无职,五房家底又简薄,自然没能力为曹后办嫁妆。
最后这事儿就落到了七房的曹后叔父曹琮身上。
曹琮却是个心大眼高的,为了给曹后撑排场,不顾曹家现* 状,举债办嫁妆,或许在他心中,曹家这也是为皇家撑场面,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必然要从内库中拿出钱财来补贴曹家,如此便是举债也能堵上窟窿。
只可惜,曹琮料错了皇帝的心性,这位曹皇后,本就不是他属意的,他被诸位相公逼着不情不愿的把人娶了,却也不会贴心的帮着曹家堵窟窿,成婚之后,竟是一毛不拔,压根对曹家不闻不问。
这下子曹家可惨了,丢了脸不说,听说这几日都开始要卖地了。
李用和听了这话也有些无语,一方面是曹家也太看重脸面了,打肿脸充胖子,属实没有必要,二是他这个大外甥也太小心眼了些,即便再怎么不情愿,既然已经定下了这个皇后,也不该在这种事上为难曹家。
可是这些话他也不能在外面说,只能藏在心里。
不过他不吭气,却有人求到了他跟前,这一日李用和刚一从衙门出来,就被高遵甫拦下了。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无语,他发现他这位世侄,如今在面对他时,是越发得心应手了。
只见他笑着拉着他往自家马车上去,一边走还一边道:世叔,今日偶见,这就是缘分呐,还请世叔给侄儿一个面子,让侄儿请您吃顿酒。
李用和隐约能猜到高遵甫的心思,便也似笑非笑的回话:既然如此,那我今日便只吃酒,旁的一概不理。
高遵甫一听这话,面上的笑一时间僵了一瞬。
但是他到底也是个活络人,立刻又恢复了平静,笑着道:世叔目光如炬,小侄今日的确是有求于世叔。
李用和叹了口气,也止住了脚步,他低声道:官家如今本就不痛快,有些事,说了反倒是适得其反。
高遵甫见他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意图,面上也是苦笑:我也知道世叔的难处,只是世叔该知道,我们府上与曹家也算是沾亲带故,曹家叔父亲自登门来求我,我也实在是
看着高遵甫一副为难样子,李用和嗤笑出声:他举债办嫁妆的时候,怎么没和你说呢?
高遵甫面上尴尬一笑,李用和摆了摆手:这事儿你不必多说,曹家如今出了皇后都不能改变官家的心思,我一个做人舅舅的却也不能掺和官家的家事,有些事,是说多错多。
这话说出来,高遵甫一时间也无言以对,最后叹了口气道:世叔的意思我知道了,是我想岔了。
说完却又笑了笑:此事是侄儿的错,还请世叔允许侄儿给您赔罪则个。
说完还是拉着他上马车,说是樊楼的饭都订好了,不去浪费了。
见他如此,李用和倒也没再推辞,俩人上了马车,便奔着樊楼去了。
这一日李用和吃完酒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瑶娘一边抱怨他不知保养饮酒过度,一边招呼着给他上饮酒汤,更衣洁面。
李用和老老实实听训,又喝了饮酒汤,好好洗漱了一番,这才算是松过一口气。
自后将今日之事和瑶娘说了一番,瑶娘也是叹息:这曹家也是实心,出了个皇后的确是喜事,但也不必如此奢费,说不得官家还嫌他们太过了呢。
李用和皱了皱眉:官家倒不是为了这个,只是单纯不喜曹氏罢了。
瑶娘面上一时有些同情:如此虽是嫁进了皇家,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夫妻俩一时间都有些恻然,但是很快也撂了开来,一起歇下了。
**
且不说曹家深陷债务左支右绌,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宫里的苗美人也到了生产的时候。
李用和眼见着大外甥面上的笑容一日胜似一日,甚至为了准备乳母产婆,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一直到某一日下午,李用和本刚下了值,在书房里看书品鉴字画,突然有人进来回话:主君,宫里传话,苗美人刚刚诞下了皇长女。
李用和听了这话霎时间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竟然还真生下一个公主,看起来自己改变的历史也不多。
他立即从书桌后起身,道:去吧之前准备的贺礼拿过来,再给我更衣,我要入宫道贺。
小厮立刻应下,整个李府便开始动作起来。
这回不仅李用和入宫,瑶娘也要一起入宫,夫妻俩都换上了正装,一齐往皇宫去了。
李用和入宫自然去往福宁殿见大外甥,而瑶娘则是去了后宫,两人分别前,李用和还先嘱咐了一句:先去给皇后请安,再去姐姐那儿。
瑶娘低声应了声是,便也去了。
而李用和到了福宁殿时,果真看到了一个兴致高昂的大外甥,他直接走过来拉住了李用和的手,笑着道:舅舅,我如今也当了爹爹了。
李用和笑着也握住了大外甥的手:恭喜陛下。
舅甥俩都很开心,皇帝还拉着李用和的手,说要给女儿取个好名字,又说要给她择一个好封号。
李用和自然也不会打断他的兴致,直到他突然转过头来看向李用和,道:舅舅,日后不如让珣儿娶了皇长女,如此我也便放心了。
李用和一时间脸色大变,急忙跪下推辞:陛下大恩,本不该推辞,只是珣儿与皇长女差了辈分,而且珣儿也比皇长女年长许多,恐怕不妥。
皇帝却一把拉起了李用和:唉,这算什么,不过差了几岁罢了,让珣儿多等几年便是了,再说了,皇家婚事讲什么辈分。
李用和冷汗都冒出来了:陛下,不可啊,珣儿与皇长女血缘相近,只怕不利骨血,而且李家家门寒微,只怕配不上公主。
皇帝听了这话却是蹙眉:说什么家门寒微,你是我舅舅,家门怎会寒微,只是说什么不利骨血?此话当真吗?
李用和连忙擦了把汗:此话当然为真,臣也算观察过许多家门户的亲事,若是两家血脉关系越近,子嗣上却是越艰难的。
这话倒是把皇帝给劝住了,毕竟他也不想自己的女儿没有子嗣。
最后只能叹息道:也罢,此事就先放在一边,日后我自会再找时间嘉赏舅舅的。
第131章 冲突
李用和听到这话, 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再重复历史上的悲剧,虽然现在的李珣并非历史上的李玮,而苗美人肚里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
想着这些,曹氏心中越发忧虑,不过她到底是个性格坚毅的,哪怕对未来多么担忧,面上到底也是收起了愁苦之色,只强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歇下吧。
李用和如今可不知道后宫起的这些波澜,这几日他的的日子过得还算平静,不过看着大外甥如此大张旗鼓,心里也在猜测,苗美人怀的这个孩子,是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福康公主,说起来这位公主与自家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一想到历史上福康公主的下场,以及她和李家的那些纠缠,李用和就忍不住头痛,但是心里却是下定了决心,自己的儿子绝不尚主,这口皇家的软饭可不好吃啊。
**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年下,这一年李家的日子还算红火,因此也算是过了一个肥年,府里各处都是热热闹闹的,甚至于正月十五那一日,还叫了一班伶人入府唱曲,瑶娘是格外喜欢的,甚至还高兴道,明年也要请伶人。
这点小事,李用和当然当场就应下了,喜的瑶娘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过完年之后,曹氏也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天子大婚。
作为天子的亲舅舅,李用和自然也是全程围观了这场盛大的婚事。
其间还出了点小插曲,曹家虽然是赵宋的开国功臣,但是几年间下来,竟也败落了家业,尤其是五房,家主早逝,只是曹氏的兄长曹傅当家,曹傅年少,又无官无职,五房家底又简薄,自然没能力为曹后办嫁妆。
最后这事儿就落到了七房的曹后叔父曹琮身上。
曹琮却是个心大眼高的,为了给曹后撑排场,不顾曹家现* 状,举债办嫁妆,或许在他心中,曹家这也是为皇家撑场面,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必然要从内库中拿出钱财来补贴曹家,如此便是举债也能堵上窟窿。
只可惜,曹琮料错了皇帝的心性,这位曹皇后,本就不是他属意的,他被诸位相公逼着不情不愿的把人娶了,却也不会贴心的帮着曹家堵窟窿,成婚之后,竟是一毛不拔,压根对曹家不闻不问。
这下子曹家可惨了,丢了脸不说,听说这几日都开始要卖地了。
李用和听了这话也有些无语,一方面是曹家也太看重脸面了,打肿脸充胖子,属实没有必要,二是他这个大外甥也太小心眼了些,即便再怎么不情愿,既然已经定下了这个皇后,也不该在这种事上为难曹家。
可是这些话他也不能在外面说,只能藏在心里。
不过他不吭气,却有人求到了他跟前,这一日李用和刚一从衙门出来,就被高遵甫拦下了。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无语,他发现他这位世侄,如今在面对他时,是越发得心应手了。
只见他笑着拉着他往自家马车上去,一边走还一边道:世叔,今日偶见,这就是缘分呐,还请世叔给侄儿一个面子,让侄儿请您吃顿酒。
李用和隐约能猜到高遵甫的心思,便也似笑非笑的回话:既然如此,那我今日便只吃酒,旁的一概不理。
高遵甫一听这话,面上的笑一时间僵了一瞬。
但是他到底也是个活络人,立刻又恢复了平静,笑着道:世叔目光如炬,小侄今日的确是有求于世叔。
李用和叹了口气,也止住了脚步,他低声道:官家如今本就不痛快,有些事,说了反倒是适得其反。
高遵甫见他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意图,面上也是苦笑:我也知道世叔的难处,只是世叔该知道,我们府上与曹家也算是沾亲带故,曹家叔父亲自登门来求我,我也实在是
看着高遵甫一副为难样子,李用和嗤笑出声:他举债办嫁妆的时候,怎么没和你说呢?
高遵甫面上尴尬一笑,李用和摆了摆手:这事儿你不必多说,曹家如今出了皇后都不能改变官家的心思,我一个做人舅舅的却也不能掺和官家的家事,有些事,是说多错多。
这话说出来,高遵甫一时间也无言以对,最后叹了口气道:世叔的意思我知道了,是我想岔了。
说完却又笑了笑:此事是侄儿的错,还请世叔允许侄儿给您赔罪则个。
说完还是拉着他上马车,说是樊楼的饭都订好了,不去浪费了。
见他如此,李用和倒也没再推辞,俩人上了马车,便奔着樊楼去了。
这一日李用和吃完酒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瑶娘一边抱怨他不知保养饮酒过度,一边招呼着给他上饮酒汤,更衣洁面。
李用和老老实实听训,又喝了饮酒汤,好好洗漱了一番,这才算是松过一口气。
自后将今日之事和瑶娘说了一番,瑶娘也是叹息:这曹家也是实心,出了个皇后的确是喜事,但也不必如此奢费,说不得官家还嫌他们太过了呢。
李用和皱了皱眉:官家倒不是为了这个,只是单纯不喜曹氏罢了。
瑶娘面上一时有些同情:如此虽是嫁进了皇家,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夫妻俩一时间都有些恻然,但是很快也撂了开来,一起歇下了。
**
且不说曹家深陷债务左支右绌,很快随着时间的流逝,宫里的苗美人也到了生产的时候。
李用和眼见着大外甥面上的笑容一日胜似一日,甚至为了准备乳母产婆,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一直到某一日下午,李用和本刚下了值,在书房里看书品鉴字画,突然有人进来回话:主君,宫里传话,苗美人刚刚诞下了皇长女。
李用和听了这话霎时间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竟然还真生下一个公主,看起来自己改变的历史也不多。
他立即从书桌后起身,道:去吧之前准备的贺礼拿过来,再给我更衣,我要入宫道贺。
小厮立刻应下,整个李府便开始动作起来。
这回不仅李用和入宫,瑶娘也要一起入宫,夫妻俩都换上了正装,一齐往皇宫去了。
李用和入宫自然去往福宁殿见大外甥,而瑶娘则是去了后宫,两人分别前,李用和还先嘱咐了一句:先去给皇后请安,再去姐姐那儿。
瑶娘低声应了声是,便也去了。
而李用和到了福宁殿时,果真看到了一个兴致高昂的大外甥,他直接走过来拉住了李用和的手,笑着道:舅舅,我如今也当了爹爹了。
李用和笑着也握住了大外甥的手:恭喜陛下。
舅甥俩都很开心,皇帝还拉着李用和的手,说要给女儿取个好名字,又说要给她择一个好封号。
李用和自然也不会打断他的兴致,直到他突然转过头来看向李用和,道:舅舅,日后不如让珣儿娶了皇长女,如此我也便放心了。
李用和一时间脸色大变,急忙跪下推辞:陛下大恩,本不该推辞,只是珣儿与皇长女差了辈分,而且珣儿也比皇长女年长许多,恐怕不妥。
皇帝却一把拉起了李用和:唉,这算什么,不过差了几岁罢了,让珣儿多等几年便是了,再说了,皇家婚事讲什么辈分。
李用和冷汗都冒出来了:陛下,不可啊,珣儿与皇长女血缘相近,只怕不利骨血,而且李家家门寒微,只怕配不上公主。
皇帝听了这话却是蹙眉:说什么家门寒微,你是我舅舅,家门怎会寒微,只是说什么不利骨血?此话当真吗?
李用和连忙擦了把汗:此话当然为真,臣也算观察过许多家门户的亲事,若是两家血脉关系越近,子嗣上却是越艰难的。
这话倒是把皇帝给劝住了,毕竟他也不想自己的女儿没有子嗣。
最后只能叹息道:也罢,此事就先放在一边,日后我自会再找时间嘉赏舅舅的。
第131章 冲突
李用和听到这话, 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再重复历史上的悲剧,虽然现在的李珣并非历史上的李玮,而苗美人肚里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