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用和一听这话,立刻做出震惊表情,然后又用袖子一擦眼睛,立刻有滚滚热泪留下。
  陛下,怎,怎会如此啊!
  见他这副样子,刘美有些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只觉得他演戏太过,但是这话当然不好说到明面上,因此撇过眼去不看他。
  李用和流了一会儿眼泪便也收住了,只是沉默的坐在一旁发呆,从外人看来,倒好像是悲伤至极无所适从的模样。
  **
  两人坐着等了一会儿,便收到了宫里的传信,两人也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往宫中去了。
  外头的天还是黑的,走在路上,更是寒风凛冽,轿子在宫门外就停了下来,两人便也下轿步行。
  刚一下来,刺骨的寒风便当头打在了李用和脸上,李用和只觉得面部一阵阵刺痛。
  他低着头跟在刘美身后,两人一齐入了皇城。
  他们这一路是直直往皇帝的寝宫福宁殿去的,李用和一边走,还一边观察周围的情况,发现如今宫里的氛围也很紧张,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宫女太监们来去匆匆,却一点动静都不敢带出来。
  如此也可见刘皇后对皇宫的控制之深。
  两人很快就到了福宁殿,刚一进殿门,便听到里头震天响的哭嚎声。
  这哭嚎声之悲切,李用和乍一听都不由生出些许哀意。
  等走进了看,发现殿外已经跪了一地的身着孝衣哭灵的人,都是福宁殿里伺候的,而廊下则是站着几个人,等再走近些,这才看清,正是几位相公。
  这几位相公李用和都不大熟悉,唯一认识的,也就只是寇準,而寇準见他进来,也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更多眼神交流,李用和自然也明白寇準的意思,立刻垂下头,只当什么都没看到。
  李用和与刘美就这么也走到了廊下,刘美此时可得意了,但是因着皇帝还尸骨未寒,自然不敢展现出来,只能与打头的寇準拱了拱手:寇相公来得早。
  寇準此时面色严肃,看也不看刘美,只淡淡道:山陵崩,寇某不敢不重视。
  刘美被堵了个没言语,只能恶狠狠的瞪了寇準一眼,然后再不多言。
  几人一番交锋,刘美便落到了下风,但是其实此时的局势对于寇準来说,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对他信任有加的皇帝没了,他与刘后则是实打实的不对付,日后他这个寇相公的相位还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就在暗潮汹涌之时,里头终于传他们进去了。
  寇準打头,几位相公随后,刘美和李用和跟在最后头,一齐入了内殿。
  进去时,发现刘皇后正流着泪跪在最前头,之后便是太子,以及其他宫嫔,寇準几人一进来,也急忙上前给皇帝灵位磕头哭丧。
  寇準一个小老头,更是哭的肝肠寸断,仿佛要哭死在灵前。
  李用和可没有这么丰富的情感,只能再一次使用了自己涂在袖口的洋葱汁,硬生生把眼泪逼出来。
  等哭了一通之后,皇后这才流着泪劝解:几位相公都是国之栋梁,不可如此哀切,如今皇帝大行,最要紧的,还是要稳住朝中局势啊。
  寇準一听这话,却是转头拜向太子:如今先皇已逝,还请太子继位登基,以正国本!
  灵前拥立太子登基之事,倒也是十分正常的程序,但是寇準接在皇后那句话之后就拥立,已经明显能看出他与皇后之间的隔阂。
  而皇后在听了这话之后,也是立刻露出一个尴尬的神色,不过还是很快遮掩了过去,垂眸继续拭泪。
  至于太子,却是一惊,急忙摆手:父皇尸骨未寒,我为人子,只愿灵前尽孝。
  好嘛,三辞三让来了。
  这对于文官来说,正是专业对口的项目,因此几个相公立刻据理力争,引经据典的证明,只有太子登位,稳定朝局,才是最好的孝道。
  而太子三次推辞之后,也终于架不住群众拥立,在灵前登基,称为嗣皇帝。
  而刘皇后,也被立刻尊为刘太后,称为真正的后宫第一人。
  嗣皇帝对着太后行了大礼,而太后则是流着泪将嗣皇帝扶起身,握着他的手道:我的儿,只愿你不要辜负你父皇的一片慈心。
  嗣皇帝流着泪答应,而此时,他的眼神也在太后身后的那群宫妃身上划过,在看到跪在角落的宸妃和惠国公主之时,他眼眶一热,心里却也明白,对于母妃和妹妹,他如今只怕是都不能太过亲近了。
  **
  等到一系列流程走完,大行皇帝的葬礼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寇準和几位相公则是接着商议丧事的名目,要将嗣皇帝拉过去商议。
  刘美一看这个情形,立刻坐不住了,站出来道:如今皇帝年幼,此等大事,还是请太后娘娘做主吧。
  寇準一手拉着嗣皇帝,神色冷凝:皇上虽然年幼,却也是一国之主,更是大行皇帝的亲子,为父尽孝,有何不可?
  刘美转头看了刘太后一眼,发现她眉目低垂,并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立刻有了底气,站出来也一把拉住了嗣皇帝的胳膊,理直气壮道:先皇驾崩之前,将国事都托付给太后,如今皇上年幼,只怕不能亲政,正该由太后辅佐,诸位相公何故违背先皇遗命!
  寇準听完立刻怒道:我等为一国宰相,却并未听闻先皇使太后辅政!
  一听这话,刘美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对着一旁一个内官使了个眼色,那个内官立刻站了出来,手捧一卷明黄圣旨。
  这是先皇遗命,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寇準走上前去,一把抓过那道遗命,打开一看,洋洋洒洒一大堆,的确是让皇后代管朝政,可是即便是遗书也可能是伪造的,寇準压根不信,立刻道:我等身为宰辅,却是从未听过此道遗诏!
  这话说完,侧殿有两人走了出来,一个是副相王曾,另个则是枢密使丁谓。
  丁谓与寇準之间的龃龉极深,见着他出现,寇準心下便是一沉,知道只怕事情有变,而一旁的王曾身为副相,之前的官声一直不错,没想到今日也会出现在此处。
  王曾此时见到寇準也是有些汗颜,可是事已至此,他绝无转圜之余地,他也只能上前对着寇準行了一礼,语气干涩道:此的确为先皇遗诏,下官亲耳所听,亲笔所写。
  丁谓阴仄仄的看着寇準,眸色暗沉:寇相公,难道你连先皇遗命都不从了吗?
  寇準一下子就被这话给激起了火气,张口就想要怒骂丁谓这个小人。
  但是此时太子却一把握住了寇準的手,低声道:寇相公,此遗诏,的确为先皇口述。
  寇準一惊,看向太子,却见他对着自己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而嘴上却还在道:父皇还在世时,就曾与我说过,母后明断朝政,我又实在年幼,日后还得母后辅佐。
  见着太子都这么说了,寇準还能怎么样,而且他也猜出,如今太后只怕已经掌控了整个皇宫,甚至于朝堂之上,也有不少太后的党徒,左思右想便也只能忍下这口气,不情不愿的行了一礼:即是如此,便是臣失礼了。
  刘太后看着寇準,眯着眼睛笑了笑:寇相公言重了。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人才
  寇準此时十分得憋屈, 可是这种憋屈也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憋屈,最后许久,只说出一句话:如今先皇的丧仪该如何制备, 还请太后娘娘明示!
  刘太后看了寇準一眼,却是轻笑一声:几位相公都是国之栋梁, 又是先帝爱臣,那此事便交给寇相公及诸位相公讨论吧, 太子虽然年幼,但是身为人子也可以跟着学学道理。
  说了一圈, 最后却还是把这事儿交到了寇準和太子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