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用和并不觉得他这般姿态,是多么的放心自己,只是想来是十分自信他们姐弟逃不开他的手掌心,因此李用和也做出一副感激姿态,应了声是。
等他独自入了延和殿,李用和先是打量了一下这个宫殿,这里距离皇帝所住的福宁殿十分遥远,处于整个皇宫的东北角,而且一墙之隔就是人来人往的甬道,嘈杂又偏远,并不算是十分好的地理方位,不仅如此,屋里的摆设看起来也并非多么精致华美,只是宫里常见的普通样式,这在李用和这样看惯了好东西人的眼中,只能说明晃晃的就是不受宠。
正在思索间,外头突然有人通传,县君到了。
李用和压下心中激动,急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迎接。
只听脚步窸窣,下一瞬,李用和的视野里,便出现了一片裙角,李用和呼吸一滞,急忙行礼:臣见过县君。
审礼。下一瞬,李用和就听到了姐姐的声音,接下来便有人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了李用和的手。
李用和抬起头,果真看到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那张脸。
依旧和自己印象中的那般白皙美丽,可是却也能明显看得出,此时的姐姐,少了几分还在闺中时的青涩天真,多了几分被世俗浸染的沉稳和愁苦。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语气发涩,许久才呢喃出两个字:姐姐。
崇阳县君听到这两个字,哭的越发厉害了:这许多年过去,姐姐总算是见着你了,你可还好?
李用和眼眶一时间也有些发酸,点了点头:我都好,姐姐却是瘦了。
听到这话,崇阳县君勉强勾出一抹笑意:傻孩子,哪里是瘦了,姐姐这些年,吃的住的比之前都不知道好了多少,只是一直挂念着你。
正说着,崇阳县君身后的一个侍女却轻咳了一声:县君,之前为郎君备好的东西
哦。崇阳县君这才仿佛回过神,她擦了擦眼泪,转头道:去把东西都拿上来吧。
那侍女应了一声,下去吩咐人了。
而这边,姐弟两个总算是有机会独处了,崇阳县君急忙拉着弟弟坐下,低声道:刘家人对你可还好?我听人说你定婚了,定的是哪家的姑娘?
看着她焦急的模样,李用和此时却平静了许多,他压下了心中翻涌的思绪,温声安抚:姐姐别着急,一样一样说。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姐弟
崇阳县君听着弟弟温和的话语, 一时间竟是有些哽咽。
母亲早丧,父亲也并不是很在意她这个女儿,至于后来入门的继母, 更是对她毫不关心,她在家中, 也只有弟弟会关心她照顾她与她相依为命。
这也是她在弟弟病重时,之所以会自卖自身只为弟弟治病的原因。
李用和看着姐姐如此情形, 心里也是一阵酸涩,只是他也明白, 他的时间并不多, 必须得赶紧说正事。
刘家人如今对我既有拉拢也有打压,不过这都是小事,我能应付的过来, 至于订婚的人家,正是我老师的千金, 是个好姑娘,姐姐您就放心吧,如今最要紧的是你在宫里的情形, 姐姐,你得仔细和我说说。
听说弟弟娶的是老师家的姑娘, 崇阳县君也松了口气,她只听德妃跟前伺候的丫鬟说, 弟弟娶了个小门小户的,言辞间仿佛有为弟弟可惜的意思,当时她自己心里也觉得,以弟弟的才干,娶个小户之女有些亏, 可是她却明白,弟弟是个明白事理的,既然是他自己拿的主意,那肯定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这个做姐姐的更不能去拖他的后腿,因此她当时也只是笑着回了一句,自家也是小门小户,成婚只要性格相合就好。
见她如此应答,之后倒是再没在她跟前提起这事儿了。
只是她心里也明白,这桩婚事,绝对是刘家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此便好,想来这姑娘定也是个知书达理的,日后也能与你琴瑟和鸣。崇阳县君一脸期待的冲着李用和笑。
李用和看着姐姐如此,心里是越发难受了,要说琴瑟和鸣,姐姐这辈子只怕是再没有这个指望了。
好了,还是先说说姐姐在宫里的情形吧,我是男子,怎么着都是委屈不了我的,姐姐在宫里才最是为难。
听到这话,崇阳县君勉强一笑: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挺好,官家为人和气,待我也很客气,德妃娘娘行事敞亮,也从未苛待过我,我一切都好。
李用和听着这话,微微蹙起了眉,他终于发现,姐姐竟是一点都没有提六皇子。
他忍不住道:姐姐,六皇子是不是
快住嘴!崇阳县君面色大变,厉声制止了李用和接下来的话。
六皇子乃是德妃娘娘所出,如今又养在杨婉仪膝下,最是身份贵重,你莫要浑说。
李用和看着姐姐略显惊惶的脸,一时之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他能理解姐姐这样说的原因,为人父母者,只要自己的子女能过得好,那她就什么苦都能受,如今六皇子的前程一片大好,姐姐自然也不希望她这个身份卑微的生母影响到自己的儿子。
可是话虽如此,情何以堪,李用和紧紧握住姐姐的手,低声道:姐姐这话现在能骗你能骗我,难道还能骗一辈子?六皇子日后总会长大,也总会有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天,到时候你觉得德妃还能容得下你吗?我们若是如今不早做打算,那日后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难道要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旁人手上?
崇阳县君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她如今听了也只是流泪:即便真到了那个时候,我能有什么办法,官家一心只爱重德妃,她若想让我死,我又能如何?
李用和听着这话,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紧咬的牙关都开始打颤。
许久,他终于咬牙切齿道:不成,姐姐,无论如何,我都要护住你。
他不了解宋朝一些比较细节的历史,但是关于狸猫换太子这一茬,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他知道,宋仁宗的亲娘在宋仁宗亲政之前就死了,但是换一种说法,她也是的的确确活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只是到底死在了当时的刘太后前头。
如此就可以推断,现在的刘德妃对于自己的姐姐并没有害她的意思,最多也就是个眼不见为净,会防备着她接近六皇子。
因此在大外甥登基之前,只要姐姐与六皇子保持距离,表现的老实听话,还是能保证人身安全的。
想着这些,李用和也把这话和姐姐说了。
无论如何,姐姐如今在宫里,万事还要以自己为重,如今德妃想要当皇后,所有的依靠都在六皇子身上,她必然不会亏待了六皇子,因此姐姐倒也不必操心六皇子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保全自身,多加餐饭谨慎从事,身边的人也要盯紧了,即便难免会有细作,也得有一二信得过的人才行。
崇阳县君在这件事上,自然还是愿意听弟弟的话,她点了点头:我如今也并不敢太靠近六皇子,之前他满月,我原本想给他缝一个虎头帽子,最后缝好了却也没敢送过去。说着说着,她又不免抹起了眼泪。
李用和深深叹了口气,许久才道:既然不好送出去,那便收着吧,等日后外甥大了,给外甥的孩子戴也是一样的。
虽然历史上的宋仁宗没有儿子,但是他也并非不孕不育,期间也是有儿子诞下的,只是没养成罢了,不过如今既然有他在,总能叫大外甥不至于绝后。
崇阳县君一听弟弟这般说,一时之间也不免生出几分期待,如今孩子还小,自己无法亲近,但是等日后孩子大了,难道德妃还能拦得住母子天性吗?弟弟说得对,自己得好好活着,等着与儿子相认的那一天。
看着姐姐精神头起来了,李用和也算是松了口气,他能看得出来,姐姐如今最让人担忧的,不是她的身体因素,而是她的心理因素。
女子生完孩子之后,本就十分容易陷入产后抑郁,而自己的姐姐还偏偏被人夺了子嗣,只怕更容易钻牛角尖,因此他也必须得说些话来宽慰于她,好歹得让她看到一点希望,否则长此以往下去,要是抑郁了那就糟糕了。
等他独自入了延和殿,李用和先是打量了一下这个宫殿,这里距离皇帝所住的福宁殿十分遥远,处于整个皇宫的东北角,而且一墙之隔就是人来人往的甬道,嘈杂又偏远,并不算是十分好的地理方位,不仅如此,屋里的摆设看起来也并非多么精致华美,只是宫里常见的普通样式,这在李用和这样看惯了好东西人的眼中,只能说明晃晃的就是不受宠。
正在思索间,外头突然有人通传,县君到了。
李用和压下心中激动,急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迎接。
只听脚步窸窣,下一瞬,李用和的视野里,便出现了一片裙角,李用和呼吸一滞,急忙行礼:臣见过县君。
审礼。下一瞬,李用和就听到了姐姐的声音,接下来便有人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了李用和的手。
李用和抬起头,果真看到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那张脸。
依旧和自己印象中的那般白皙美丽,可是却也能明显看得出,此时的姐姐,少了几分还在闺中时的青涩天真,多了几分被世俗浸染的沉稳和愁苦。
李用和一时间有些语气发涩,许久才呢喃出两个字:姐姐。
崇阳县君听到这两个字,哭的越发厉害了:这许多年过去,姐姐总算是见着你了,你可还好?
李用和眼眶一时间也有些发酸,点了点头:我都好,姐姐却是瘦了。
听到这话,崇阳县君勉强勾出一抹笑意:傻孩子,哪里是瘦了,姐姐这些年,吃的住的比之前都不知道好了多少,只是一直挂念着你。
正说着,崇阳县君身后的一个侍女却轻咳了一声:县君,之前为郎君备好的东西
哦。崇阳县君这才仿佛回过神,她擦了擦眼泪,转头道:去把东西都拿上来吧。
那侍女应了一声,下去吩咐人了。
而这边,姐弟两个总算是有机会独处了,崇阳县君急忙拉着弟弟坐下,低声道:刘家人对你可还好?我听人说你定婚了,定的是哪家的姑娘?
看着她焦急的模样,李用和此时却平静了许多,他压下了心中翻涌的思绪,温声安抚:姐姐别着急,一样一样说。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姐弟
崇阳县君听着弟弟温和的话语, 一时间竟是有些哽咽。
母亲早丧,父亲也并不是很在意她这个女儿,至于后来入门的继母, 更是对她毫不关心,她在家中, 也只有弟弟会关心她照顾她与她相依为命。
这也是她在弟弟病重时,之所以会自卖自身只为弟弟治病的原因。
李用和看着姐姐如此情形, 心里也是一阵酸涩,只是他也明白, 他的时间并不多, 必须得赶紧说正事。
刘家人如今对我既有拉拢也有打压,不过这都是小事,我能应付的过来, 至于订婚的人家,正是我老师的千金, 是个好姑娘,姐姐您就放心吧,如今最要紧的是你在宫里的情形, 姐姐,你得仔细和我说说。
听说弟弟娶的是老师家的姑娘, 崇阳县君也松了口气,她只听德妃跟前伺候的丫鬟说, 弟弟娶了个小门小户的,言辞间仿佛有为弟弟可惜的意思,当时她自己心里也觉得,以弟弟的才干,娶个小户之女有些亏, 可是她却明白,弟弟是个明白事理的,既然是他自己拿的主意,那肯定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这个做姐姐的更不能去拖他的后腿,因此她当时也只是笑着回了一句,自家也是小门小户,成婚只要性格相合就好。
见她如此应答,之后倒是再没在她跟前提起这事儿了。
只是她心里也明白,这桩婚事,绝对是刘家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此便好,想来这姑娘定也是个知书达理的,日后也能与你琴瑟和鸣。崇阳县君一脸期待的冲着李用和笑。
李用和看着姐姐如此,心里是越发难受了,要说琴瑟和鸣,姐姐这辈子只怕是再没有这个指望了。
好了,还是先说说姐姐在宫里的情形吧,我是男子,怎么着都是委屈不了我的,姐姐在宫里才最是为难。
听到这话,崇阳县君勉强一笑: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挺好,官家为人和气,待我也很客气,德妃娘娘行事敞亮,也从未苛待过我,我一切都好。
李用和听着这话,微微蹙起了眉,他终于发现,姐姐竟是一点都没有提六皇子。
他忍不住道:姐姐,六皇子是不是
快住嘴!崇阳县君面色大变,厉声制止了李用和接下来的话。
六皇子乃是德妃娘娘所出,如今又养在杨婉仪膝下,最是身份贵重,你莫要浑说。
李用和看着姐姐略显惊惶的脸,一时之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他能理解姐姐这样说的原因,为人父母者,只要自己的子女能过得好,那她就什么苦都能受,如今六皇子的前程一片大好,姐姐自然也不希望她这个身份卑微的生母影响到自己的儿子。
可是话虽如此,情何以堪,李用和紧紧握住姐姐的手,低声道:姐姐这话现在能骗你能骗我,难道还能骗一辈子?六皇子日后总会长大,也总会有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天,到时候你觉得德妃还能容得下你吗?我们若是如今不早做打算,那日后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难道要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旁人手上?
崇阳县君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她如今听了也只是流泪:即便真到了那个时候,我能有什么办法,官家一心只爱重德妃,她若想让我死,我又能如何?
李用和听着这话,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紧咬的牙关都开始打颤。
许久,他终于咬牙切齿道:不成,姐姐,无论如何,我都要护住你。
他不了解宋朝一些比较细节的历史,但是关于狸猫换太子这一茬,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他知道,宋仁宗的亲娘在宋仁宗亲政之前就死了,但是换一种说法,她也是的的确确活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只是到底死在了当时的刘太后前头。
如此就可以推断,现在的刘德妃对于自己的姐姐并没有害她的意思,最多也就是个眼不见为净,会防备着她接近六皇子。
因此在大外甥登基之前,只要姐姐与六皇子保持距离,表现的老实听话,还是能保证人身安全的。
想着这些,李用和也把这话和姐姐说了。
无论如何,姐姐如今在宫里,万事还要以自己为重,如今德妃想要当皇后,所有的依靠都在六皇子身上,她必然不会亏待了六皇子,因此姐姐倒也不必操心六皇子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保全自身,多加餐饭谨慎从事,身边的人也要盯紧了,即便难免会有细作,也得有一二信得过的人才行。
崇阳县君在这件事上,自然还是愿意听弟弟的话,她点了点头:我如今也并不敢太靠近六皇子,之前他满月,我原本想给他缝一个虎头帽子,最后缝好了却也没敢送过去。说着说着,她又不免抹起了眼泪。
李用和深深叹了口气,许久才道:既然不好送出去,那便收着吧,等日后外甥大了,给外甥的孩子戴也是一样的。
虽然历史上的宋仁宗没有儿子,但是他也并非不孕不育,期间也是有儿子诞下的,只是没养成罢了,不过如今既然有他在,总能叫大外甥不至于绝后。
崇阳县君一听弟弟这般说,一时之间也不免生出几分期待,如今孩子还小,自己无法亲近,但是等日后孩子大了,难道德妃还能拦得住母子天性吗?弟弟说得对,自己得好好活着,等着与儿子相认的那一天。
看着姐姐精神头起来了,李用和也算是松了口气,他能看得出来,姐姐如今最让人担忧的,不是她的身体因素,而是她的心理因素。
女子生完孩子之后,本就十分容易陷入产后抑郁,而自己的姐姐还偏偏被人夺了子嗣,只怕更容易钻牛角尖,因此他也必须得说些话来宽慰于她,好歹得让她看到一点希望,否则长此以往下去,要是抑郁了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