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谢卿心中有朕,唯有她真心诚意为朕着想。】
【当然,谢卿也颇为顾全大局,为勋贵谋子孙计,只是这帮人怎么不感恩戴德?】
朝臣:“……”
陛下眼中就谢兰藻哪哪都好是吗?
要不是有心声泄露,谁能想到她们“暗度陈仓”了?
“臣以为谢中书之议可,若是一家子孙都贤,只一人能够承爵,余者又当如何呢?固然可以另行他途,不过臣觉得可行‘推恩’事,但凡勋贵儿女能过考试的,皆可降等袭爵。”又有朝臣奏道。
户部尚书眉头微微蹙起,跟一旁太府的官员对视。这多一个有爵的,就多一张吃干饭的嘴啊!不过转念一想,就那群歪瓜裂枣哪里可能都考上?况且考什么,陛下尚未明说呢。依照陛下推行明德书院的力度来看,恐怕也与明德书院新课业有关。等到需要操心吃干饭的人时,她可能已经高升了,用不着她管。
这般想着,户部尚书的心绪又平和了。
绝不会是被火器吓到了。
赵嘉陵点头:“诸位还有什么异议?若无有,便由中书拟诏施行。”
【恭喜宿主出发成就“真金不怕火炼”“考耶考也”。】
【成就奖励“金属提炼法”“金属锻造法”】
赵嘉陵嘶了一声。
她跟系统交流多了,也对一些陌生的词汇心领神会。
而工部尚书更是瞪大了眼睛,没控制住倒抽一口冷气。
神明赐予的好东西啊!如果有人反对,神明是不是要把它收回去了?
不行,他绝对不允许!
他虎视眈眈地盯着周边的臣子,像是谁说一声反对的话,就要往他脸上狠狠地捣上一拳。
到底谁想要妨碍他进步?
一些文臣叫得大声是因为“祖宗之法”,至于勋贵,那可是利益相关。在勋贵们为了“进步”决定退后一步时,事情忽然间有了点转圜的余地。大儿废物,小儿还能顶上,而且只要课业达标了,都能来分杯羹,有什么坏处吗?要是孩子里一个高个儿都拔不出来,那不如死了算了。
琢磨了一阵发觉对自己没影响的勋贵们顿时笑逐颜开了,这回是真正的心悦诚服。那高呼“万岁”的声音愣是把一些顽固派细弱的抗议给盖了过去。
大嗓门既是表达对陛下的敬佩,同时也是故意盖住那些已经发怂发软的声音。
可闭上嘴巴吧,爵位继承跟您有什么关系呢?!手是不是太长了啊!陛下何其伟大,是不可能出错的。
于是这跌宕起伏的盛宴又变回了和乐融融的样态。
赵嘉陵依照着旧制赐予朝臣们绫罗锦缎和香膏——原先还有澡豆,不过现在用上了安家产出的香皂、香膏,也算是为了她扬点名声。
安玉婵挣钱,就是她挣钱。
赐物也有轻重,依照身份和亲近而行。
原先比宰臣少些绢布,朝臣们是不在意的。
但这次,只有谢兰藻获得了陛下赏赐的火铳!
凭什么啊!委屈了,要闹了!
赵嘉陵才懒得管那些渴求的眼神,毕竟连金仙公主和驸马的暗示她都忽略了。
在盛宴过后,她与太后摆驾回宫,临行前还让银娥嘱咐谢兰藻注意事项。
“借我看看?”高韶的视线黏在谢兰藻的身上。公主府不乏新奇的玩意儿,但这“火铳”的确从未见过。
“公主府上养着不少小宠呢,恐怕惊着它们。”谢兰藻将火铳收起,慢条斯理地说道。
高韶一噎,嘟囔道:“又不是没有开阔处。”
谢兰藻轻呵一声,拐了个话题:“那博物书籍看得如何了?”
高韶:*“……”
谢兰藻只是随口一问,倒也没多少催促之意。明德书院尚未建成,陛下之前还为学生发愁。不过有的人脑子灵活,应该能够猜到些东西。
勋贵袭爵考校德行,但又不仅仅是德行,还是得做试题。至于试题依照先前弘文、崇文二馆的简单经义和试策,还是重新拟定呢,现在还没个定论。不过既然提出了“考试”,谢兰藻无论如何都要将它与明德书院的“新课改”联系在一起,她不希望在未来有人跳出来阻碍书院发展,并且横生枝节。至于措施么,那自然是将一些人绑到同一条船上。
在遭到了今日的冲击后,顽固的人还会固守成见吗?家中已蒙家训长成的嫡子不会放弃过去的经业,但孙儿辈呢?那些堪堪开蒙的小的呢?放一个到明德书院,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既能在陛下跟前展示忠诚,也能在在未来多一条路可走。
陛下的那一摞书已经着翰林待诏们传抄,至于《通识》也付与皇雍刊刻。过些时日,《通识》也该传遍长安大街小巷了。
“我算是相信你说的话了。”高韶抱着双臂,又感慨一声。
谢兰藻回神,数息后才意识到高韶指的是陛下。
眉眼间浮现出盈盈的笑意,谢兰藻一颔首说:“是。”
高韶又问:“你会不会遗憾这一幕来得太晚?”
谢兰藻:“来日方长。”
高韶:“可毕竟是孤悬的崖间铁锁,能顺利走到终点吗?”
谢兰藻沉默了一下,不知道何时开始,出现在她脑海中的不再是防备和疑虑了,而是那些聒噪却又诚挚的心声。
她眼中闪烁起一抹坚定的光芒,她一颔首道:“能。”
“可权势之下,很容易面——”“面目全非”四个字还没有说完,就被谢兰藻打断。
谢兰藻噙着笑,朝着不远处的赵仙居道:“殿下,驸马她道今日不回府了。”
高韶:“?”
乾坤朗朗,怎么会有人当众胡说八道并且脸上没有一点异色和羞愧的?!
“我没——”话还没说完,高韶就被翻脸的赵仙居拽走了。
谢兰藻垂眼。
同样的吵闹,她的确对陛下的耐心要多些。
第43章
宫中。
赵嘉陵盘坐在榻上,回味着庄子里瞧见的一幕幕。
群臣们目瞪口呆以及肝胆俱丧的模样真的有趣啊,尤其是那些谏官,嘴巴开开合合,最后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依照那帮家伙惯常的表现,他们会上谏言说尚武有碍民生、穷兵黩武会导致大乱。尽管她什么都没做,可那帮谏官总能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种种恐怖然后栽到她的头上,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
这回好了,他们一个字都没吐出来。
看来不是武事不好,是力量不足够,强大的火力才能够带来绝对的压制。
【朕的表现怎么样?】赵嘉陵得意洋洋地询问。
【宿主头角峥嵘。】明君系统回答。
【谁问你这个了。】赵嘉陵心说。
【?】明君系统无语,不是这样哪是哪样?谁让赵嘉陵是它的宿主呢,于是它认命地调动数据库开始做分析,最后道:【宿主是想问,谢兰藻也会因你着迷吗?】
赵嘉陵轻哼,兴奋的情绪收敛,心声略有些矜持:【除此之外,她还有其余选择吗?】
明君系统:【……】
赵嘉陵:【罢了,朕不问你了,你都不是人,哪里懂得人心?朕的奖励呢?】
虽然贵戚们废物,是全自动地闯祸机,但好歹为她带来了成就和奖励。“金属”“锻造”这些词她可是能够听明白的。
发放的奖励是厚厚的一摞书籍,印刷字体板正清晰,仍旧是图文并茂的,十分精细。让赵嘉陵说铁器如何冶炼、锻造的,她当然说不上来。好在书籍的序言中有相关的介绍,明明白白地告诉她新办法会减少多少材料、能让锻造的成品提升多少。
兵器在于利,一柄好剑在战场上可能就达成了所向披靡的效果。况且,冶炼之物不仅能用于兵器!
赵嘉陵因火.药、火器之威力带来的振奋,眨眼就转移到这些金属的冶炼和锻造上了。她猛地一拍腿,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册,吩咐道:“传宰相来!”
宫中急召,谢兰藻心中隐约有所猜测。
火.药之事一开始,陛下便不让旁人碰,等到成果出来了才请朝臣共“赏”,至于其中目的也不难猜测,八成是为了震慑那些嘴皮子利索的人,从而推动种种改制。在庄园里陛下不提让宰臣们加入此事,那么此时,也不会为了它再召见自己。
不是火器,便是新得到的与金属冶炼相关的技艺了吧?
谢兰藻的猜想没有错,等她入宫后,最先闯入眼帘的是陛下那毫不掩饰的灿烂笑脸,紧接着便是厚厚的一摞书。
“谢卿来看。”赵嘉陵朝着谢兰藻招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1若真依照书册上所言,那我大雍未来将是如何光彩?”
谢兰藻一目十行地浏览书籍,术业有专攻,她虽然遍览群书,可毕竟以经业文学为主,对于冶炼之道极为陌生,更何况是这等超乎寻常的技艺。一颗心怦怦的跳动着,谢兰藻的眸光炯然发亮,她道:“陛下打算如何?仍旧给工部和将作监研究么?”
【当然,谢卿也颇为顾全大局,为勋贵谋子孙计,只是这帮人怎么不感恩戴德?】
朝臣:“……”
陛下眼中就谢兰藻哪哪都好是吗?
要不是有心声泄露,谁能想到她们“暗度陈仓”了?
“臣以为谢中书之议可,若是一家子孙都贤,只一人能够承爵,余者又当如何呢?固然可以另行他途,不过臣觉得可行‘推恩’事,但凡勋贵儿女能过考试的,皆可降等袭爵。”又有朝臣奏道。
户部尚书眉头微微蹙起,跟一旁太府的官员对视。这多一个有爵的,就多一张吃干饭的嘴啊!不过转念一想,就那群歪瓜裂枣哪里可能都考上?况且考什么,陛下尚未明说呢。依照陛下推行明德书院的力度来看,恐怕也与明德书院新课业有关。等到需要操心吃干饭的人时,她可能已经高升了,用不着她管。
这般想着,户部尚书的心绪又平和了。
绝不会是被火器吓到了。
赵嘉陵点头:“诸位还有什么异议?若无有,便由中书拟诏施行。”
【恭喜宿主出发成就“真金不怕火炼”“考耶考也”。】
【成就奖励“金属提炼法”“金属锻造法”】
赵嘉陵嘶了一声。
她跟系统交流多了,也对一些陌生的词汇心领神会。
而工部尚书更是瞪大了眼睛,没控制住倒抽一口冷气。
神明赐予的好东西啊!如果有人反对,神明是不是要把它收回去了?
不行,他绝对不允许!
他虎视眈眈地盯着周边的臣子,像是谁说一声反对的话,就要往他脸上狠狠地捣上一拳。
到底谁想要妨碍他进步?
一些文臣叫得大声是因为“祖宗之法”,至于勋贵,那可是利益相关。在勋贵们为了“进步”决定退后一步时,事情忽然间有了点转圜的余地。大儿废物,小儿还能顶上,而且只要课业达标了,都能来分杯羹,有什么坏处吗?要是孩子里一个高个儿都拔不出来,那不如死了算了。
琢磨了一阵发觉对自己没影响的勋贵们顿时笑逐颜开了,这回是真正的心悦诚服。那高呼“万岁”的声音愣是把一些顽固派细弱的抗议给盖了过去。
大嗓门既是表达对陛下的敬佩,同时也是故意盖住那些已经发怂发软的声音。
可闭上嘴巴吧,爵位继承跟您有什么关系呢?!手是不是太长了啊!陛下何其伟大,是不可能出错的。
于是这跌宕起伏的盛宴又变回了和乐融融的样态。
赵嘉陵依照着旧制赐予朝臣们绫罗锦缎和香膏——原先还有澡豆,不过现在用上了安家产出的香皂、香膏,也算是为了她扬点名声。
安玉婵挣钱,就是她挣钱。
赐物也有轻重,依照身份和亲近而行。
原先比宰臣少些绢布,朝臣们是不在意的。
但这次,只有谢兰藻获得了陛下赏赐的火铳!
凭什么啊!委屈了,要闹了!
赵嘉陵才懒得管那些渴求的眼神,毕竟连金仙公主和驸马的暗示她都忽略了。
在盛宴过后,她与太后摆驾回宫,临行前还让银娥嘱咐谢兰藻注意事项。
“借我看看?”高韶的视线黏在谢兰藻的身上。公主府不乏新奇的玩意儿,但这“火铳”的确从未见过。
“公主府上养着不少小宠呢,恐怕惊着它们。”谢兰藻将火铳收起,慢条斯理地说道。
高韶一噎,嘟囔道:“又不是没有开阔处。”
谢兰藻轻呵一声,拐了个话题:“那博物书籍看得如何了?”
高韶:*“……”
谢兰藻只是随口一问,倒也没多少催促之意。明德书院尚未建成,陛下之前还为学生发愁。不过有的人脑子灵活,应该能够猜到些东西。
勋贵袭爵考校德行,但又不仅仅是德行,还是得做试题。至于试题依照先前弘文、崇文二馆的简单经义和试策,还是重新拟定呢,现在还没个定论。不过既然提出了“考试”,谢兰藻无论如何都要将它与明德书院的“新课改”联系在一起,她不希望在未来有人跳出来阻碍书院发展,并且横生枝节。至于措施么,那自然是将一些人绑到同一条船上。
在遭到了今日的冲击后,顽固的人还会固守成见吗?家中已蒙家训长成的嫡子不会放弃过去的经业,但孙儿辈呢?那些堪堪开蒙的小的呢?放一个到明德书院,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既能在陛下跟前展示忠诚,也能在在未来多一条路可走。
陛下的那一摞书已经着翰林待诏们传抄,至于《通识》也付与皇雍刊刻。过些时日,《通识》也该传遍长安大街小巷了。
“我算是相信你说的话了。”高韶抱着双臂,又感慨一声。
谢兰藻回神,数息后才意识到高韶指的是陛下。
眉眼间浮现出盈盈的笑意,谢兰藻一颔首说:“是。”
高韶又问:“你会不会遗憾这一幕来得太晚?”
谢兰藻:“来日方长。”
高韶:“可毕竟是孤悬的崖间铁锁,能顺利走到终点吗?”
谢兰藻沉默了一下,不知道何时开始,出现在她脑海中的不再是防备和疑虑了,而是那些聒噪却又诚挚的心声。
她眼中闪烁起一抹坚定的光芒,她一颔首道:“能。”
“可权势之下,很容易面——”“面目全非”四个字还没有说完,就被谢兰藻打断。
谢兰藻噙着笑,朝着不远处的赵仙居道:“殿下,驸马她道今日不回府了。”
高韶:“?”
乾坤朗朗,怎么会有人当众胡说八道并且脸上没有一点异色和羞愧的?!
“我没——”话还没说完,高韶就被翻脸的赵仙居拽走了。
谢兰藻垂眼。
同样的吵闹,她的确对陛下的耐心要多些。
第43章
宫中。
赵嘉陵盘坐在榻上,回味着庄子里瞧见的一幕幕。
群臣们目瞪口呆以及肝胆俱丧的模样真的有趣啊,尤其是那些谏官,嘴巴开开合合,最后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依照那帮家伙惯常的表现,他们会上谏言说尚武有碍民生、穷兵黩武会导致大乱。尽管她什么都没做,可那帮谏官总能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种种恐怖然后栽到她的头上,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
这回好了,他们一个字都没吐出来。
看来不是武事不好,是力量不足够,强大的火力才能够带来绝对的压制。
【朕的表现怎么样?】赵嘉陵得意洋洋地询问。
【宿主头角峥嵘。】明君系统回答。
【谁问你这个了。】赵嘉陵心说。
【?】明君系统无语,不是这样哪是哪样?谁让赵嘉陵是它的宿主呢,于是它认命地调动数据库开始做分析,最后道:【宿主是想问,谢兰藻也会因你着迷吗?】
赵嘉陵轻哼,兴奋的情绪收敛,心声略有些矜持:【除此之外,她还有其余选择吗?】
明君系统:【……】
赵嘉陵:【罢了,朕不问你了,你都不是人,哪里懂得人心?朕的奖励呢?】
虽然贵戚们废物,是全自动地闯祸机,但好歹为她带来了成就和奖励。“金属”“锻造”这些词她可是能够听明白的。
发放的奖励是厚厚的一摞书籍,印刷字体板正清晰,仍旧是图文并茂的,十分精细。让赵嘉陵说铁器如何冶炼、锻造的,她当然说不上来。好在书籍的序言中有相关的介绍,明明白白地告诉她新办法会减少多少材料、能让锻造的成品提升多少。
兵器在于利,一柄好剑在战场上可能就达成了所向披靡的效果。况且,冶炼之物不仅能用于兵器!
赵嘉陵因火.药、火器之威力带来的振奋,眨眼就转移到这些金属的冶炼和锻造上了。她猛地一拍腿,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册,吩咐道:“传宰相来!”
宫中急召,谢兰藻心中隐约有所猜测。
火.药之事一开始,陛下便不让旁人碰,等到成果出来了才请朝臣共“赏”,至于其中目的也不难猜测,八成是为了震慑那些嘴皮子利索的人,从而推动种种改制。在庄园里陛下不提让宰臣们加入此事,那么此时,也不会为了它再召见自己。
不是火器,便是新得到的与金属冶炼相关的技艺了吧?
谢兰藻的猜想没有错,等她入宫后,最先闯入眼帘的是陛下那毫不掩饰的灿烂笑脸,紧接着便是厚厚的一摞书。
“谢卿来看。”赵嘉陵朝着谢兰藻招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1若真依照书册上所言,那我大雍未来将是如何光彩?”
谢兰藻一目十行地浏览书籍,术业有专攻,她虽然遍览群书,可毕竟以经业文学为主,对于冶炼之道极为陌生,更何况是这等超乎寻常的技艺。一颗心怦怦的跳动着,谢兰藻的眸光炯然发亮,她道:“陛下打算如何?仍旧给工部和将作监研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