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苏氏一早就发现儿子和儿媳妇之间的气氛不对。
  只是小俩口不吵不闹,见了面也是有说有笑的,让她也弄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问儿子,儿子只说他们什么事都没有。
  问儿媳妇,儿媳妇又一脸笑的问她有什么事?
  这会儿,苏氏就感觉儿子话里有话,儿媳妇那话也挺没头没尾的。但好像人家小俩口又都听明白了……
  想不明白他们又在打什么哑谜的苏氏,直接略过这个微生与时冬至都不想让她操心的问题。给儿子夹了一根鸡腿,又给儿媳妇夹了一根整个炖的鸡翅。
  发现微生爱吃鸡翅后,苏氏炖鸡的时候就不将翅尖翅中和翅根都剁开了。
  然后自从知道微生爱吃鸡翅后,他们家再炖鸡的时候,那对鸡翅便都留给微生吃。
  一时吃了饭,时冬至不用人使唤,就主动将饭筷捡下去刷了。
  苏氏去沏茶,微生则出门转了一圈,之后抱了个西瓜回来。
  一时,三人坐在院中最凉爽的地方,一边喝茶吃瓜,一边说了一回以后的安排。
  如今才1973年,时冬至进的这所军校只对内招生。三年学制,没有寒暑假,在校期间不光要各种学习,还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任务和训练。
  毕业后,或是回归原部队,或是另有安排。
  时冬至知道这三年他是肯定没有探亲假的了,只是不知道自己三年后还会不会回到胡杨驻地。想让微生她们在胡杨市这边等他,又怕最后分到了旁的地方。想让她们先回村吧,又怕最后仍是回了胡杨市。
  再一个,他一走三年,哪怕驻地离得极近,可他仍旧感觉微生她们在胡杨市无依无靠,有些不放心。
  苏氏没什么主意,见儿子这么说便将视线转向微生。
  微生想了下,仍旧觉得留在胡杨市生活更舒适些。
  旁的不提,胡杨市有火车,去哪都方便。而回了三合村,那光是回去就挺麻烦,更别提再往外出了。
  先从村里坐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坐好几个小时的汽车去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去旁的地方……
  太折腾人了。
  微生:“……你安心上你的学,毕业后若是分配到了旁的地方,介时给我个地址,我回头去火车站包节货车厢,去哪儿都方便。”
  时冬至:为什么平平淡淡一句话,听来却有种霸气之感呢。
  苏氏:果然,儿媳妇比儿子更让人安心。
  ……
  距离开学报到的日子还有十天,但时冬至最多能在家里呆五天。这五天,微生给时冬至用了些灵泉水,也给他吃过一粒排毒丹。
  因不知道军校那边什么情况,微生还友情赞助了一瓶50粒装补血益气丹。
  隔三差五吃一粒,既不会补太过,也不会让这些药变质。
  苏氏准备不少吃用的给时冬至路上用,心里是又高兴又舍不得,但听微生说上了军校的士兵比没上军校的士兵更有前程时,又满心都是欣慰和期待。
  等时冬至走的那天,苏氏还是没忍住哭了一场,微生见状不由又想到了她的2.0,于是一边揽着苏氏回家,一边承诺了一回明年就带她去军校看望时冬至。
  一说出门,苏氏便又想起之前来胡杨市那一路遭的罪了。可一想到是去看儿子,苏氏又忘了遭罪,满脑子想的都是给儿子带些什么。
  时冬至去上学了,微生与苏氏仍旧留在胡杨市生活。日子仍旧和以前差不多,偶尔家属区的家属们会过来寻她们,偶尔罗新还会被驻地的领导使唤着给她们送些东西。
  收了东西后,微生便总想着回报一二。于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微生去邮局给李团长打了个电话,说她想在驻地那边搞个器械维修速成班。
  李团长一听这话,当即就表示了欢迎。
  因微生不想住在驻地,李团长那边还表示会每天派车来出租屋这边接她往返。
  速成班为期一个月,每天上下午各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前十天,微车讲如何修理驻地的大小汽车。
  之后的二十天,讲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收音机,电报机,广播机……
  都是微生特意提炼出来的干货,绝对的实用速成。
  一个月后,微生还将自己的教案整理了一份,之后交给学员们誊抄。
  好记性不好烂笔头,先加深一下印象,再留一份笔记,忘的时候还可以翻翻。
  除夕前,高政委他们还让罗新问了一回微生他们要不要去驻地过年。微生与苏氏都拒绝了,之后高政委他们又往出租屋这边送了些年货。
  哦,没有鱼。
  经了去年除夕那事后,怕是驻地这边很久都不会吃鱼了呢。
  春天是心脑血管高发期,微生琢磨了一回又给驻地去了电话。
  要不要安排个义诊?
  要!
  要要要!
  于是微生又花了一个星期给驻地和家属区的家属们安排了个义诊。
  同样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微生又在驻地搞了个家庭医疗常识及急救办法的培训班。
  仍旧是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微生直接将她编著的家庭医疗和急救办法小册子复印了一百份留在驻地。
  没敢让他们自己抄,主要是怕这些人抄错了或是抄串行,再让她好心办了坏事。
  七五年,也就是时冬至大三的这一年,微生春天的时候弄了一回义诊,秋末冬初的时候又搞了一个物理培训班。
  教的都是一些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实用的知识……
  可以说,时冬至没在胡杨的这三年,驻地有用心照顾微生和苏氏,微生也用自己的方法回馈了驻地。
  不光如此,因微生的有意为之,就算时冬至去了学校,人情人脉什么的微生都帮他维护住了。
  七三年,时冬至去上军校。于是七四年的夏天,微生便带着苏氏去探了一回亲。
  原本七五年的时候,微生还准备再带苏氏去一趟的,但时冬至却提前写了信回来,说是他们可能要外出训练。想着七六年时冬至就回来了,于是他们便没再去探亲。
  不想七六年临近毕业的时候,时冬至却写信告诉微生,他要去津市附近的特种旅报到。
  并说那边的家属随军条件比较宽,即便不升军衔,微生他们也能随军。
  收到信,微生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苏氏。想到搬家那些事,微生转天又给李团长他们打电话,临了还给自己安排了一回义诊。
  去驻地义诊前,微生先去了趟火车站。巧的是胡杨市就有直到津市的火车。
  微生与火车站这边的运输部门商量了一回包一节货车厢的安排,谈好了价钱和车次,又交了钱,拿到写明了事由的收据后,微生又弄了辆三轮车和一些纸箱麻袋,塑料布,这才回出租屋。
  因要等时冬至报到后,她们才会出发,所以微生跟火车站那边定的日子也比较靠后,也因此她们还有不少时间用来收拾东西。
  因包了一节火车货厢,所以她们这次能带走所有想要带走的东西。
  包括家具,也包括苏氏当宝贝养的母鸡和家猫。
  到了义诊的日子,有人问微生怎么过去,微生又特意将自己的安排说了。于是到了出发的日子,李团长又让二连的副排长张强带着两个班的小战士帮着微生将行李都搬到了火车站。
  微生包的货车厢是15米长中间开门的棚车,于是微生请小战士们将搬上来的行李都靠左石两边放置,留下中间的地方给她和苏氏居住。
  没错,微生没买火车票,毕竟两张火车票不管是硬座还是硬卧都需要不少钱,最重要的是面积还小。
  15米长,宽和高都是2.8米的货车厢,大致算下来也有四十多平的面积。
  家具行李都靠两头放,至少能再空出小二十平的面积。
  也不用担心通风的问题,因为这节货车厢的门是朝两侧开的推拉门。等火车开起来了,就推开其中一扇推门,上面用一块塑料布稍微挡下风,下面再用一张双人床的床板挡在门口。
  既通了风,还照了明,也不用担心车厢里的人和猫掉出车厢外。
  不过这节货车厢没有通往正常车厢的门,所以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上下水问题了。
  微生带了个小蜂窝煤炉,又带了两大桶水,她们在火车里照样能烧水煮饭。至于污水和排便问题,反正要给猫带个猫砂盆,那多给她们自己带个马桶也就是了。
  至于马桶要怎么清理…啧,那就不是事。
  微生在出发的前几天给时冬至发了挂号信,将她这边的安排跟他说了一声。完事又在出发的前一天,给时冬至发了电报。
  时冬至没想到微生当真包了节货车厢,带着他老娘和所有家当来随军。
  那一刻的心情…反正刚刚晋升为时营长的时冬至完全形容不出来。
  别说时冬至了,就是过来帮忙并且亲眼见证微生是怎么在货车厢里收拾出一间屋子的驻地士兵们也都有种‘还可以这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