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98节
窦老夫人将这一切看在眼中,没觉着崔令胭这般有些无情叫人心寒,正如崔令胭所想,她若是为着表现当嫂嫂的大度而装出关心的样子来,甚至去探病,她瞧着才觉着崔氏心思多呢。
经此一事,只盼着岑氏和若丫头能好好反思,别因着自己是长房便能行事毫无顾忌了。
想
起陆丹若来,窦老夫人有些后悔,想着若是早知丹若会被岑氏养成这个样子,当初她生下来就该将她养在自己这边,也省得今日这般祖孙生出隔阂来。
她有心想多疼她一些,可丹若这性子一日不改,总也叫人觉着失望。
这边齐嬷嬷拿了府里的帖子,从宫中请了太医过来。
太医给陆丹若诊了脉,开了退烧的药便告辞离开。
岑氏命大丫鬟将太医送出去,又给了厚厚的红封,看向靠在床榻上脸颊依旧有些发红的女儿,叹了口气道:“你好好喝药,将这烧退下去再说。再叫膳房做些吃食,没胃口也吃一些,要不然哪里能好了。”
陆丹若却是看向了齐嬷嬷,出声问道:“你和祖母说我病了,祖母只叫你请了太医过来,没说什么别的吗?也没叫人送些补身子的东西给我?”
齐嬷嬷一向知道陆丹若的性子,听她这么问,一时面色微微一变。
想起过去二姑娘在老夫人面前虽不如世子得脸,可倘若病了老夫人也会关心几句,会派心腹孙嬷嬷过来替她探病,往这边送些补品吃食的。
可如今姑娘病了,老夫人虽叫人请了太医,可实际上却没表露出什么关切来。好似姑娘因着跪祠堂得了这场病,全都是姑娘咎由自取,半点儿都没将姑娘这个嫡亲的孙女儿放在心上。
见着齐嬷嬷不说话,陆丹若脸色一沉,咳嗽了两声又问道:“祖母没说要来看我,那崔氏呢?你过去时崔氏定也在清德院给祖母请安,她真就半点儿都不怕人指摘,说她对我这个小姑子不闻不问,她连装装样子都没有吗?”
陆丹若的手死死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甲因着太过用力有些发白。对她来说,这般对她不闻不问,更叫她觉着憋屈难受。明明她是长房嫡出,是这府里除了陆秉之这个世子外身份最尊贵的。如今发了热,祖母不闻不问,崔氏这个嫂嫂也是连装都不装。
是觉着她和母亲失了势,根本就无需她这世子夫人放在眼中吗?
想起那些自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她们的嫂嫂是如何讨好她们,如何怕她们对自己生出不喜来,到了她这儿,却是这般情形。饶是陆丹若早就知道崔令胭是个什么性子,心里头也觉着被人怠慢,觉着有些气愤。
听她提起崔令胭这个少夫人,齐嬷嬷轻轻叹了口气,出声宽慰道:“少夫人想来是怕过来探病,反倒惹得二姑娘生了气,这才没想着过来吧。”
在她看来,姑娘何必多问这么一嘴白白叫自己颜面扫地呢?这高门大族姑嫂间多的是表面的和睦,可像姑娘和少夫人这般的,也是少见。
说到底,都是夫人和二姑娘自己将局面弄成这个样子。往根子上说,甚至和少夫人也没多大关系,都在世子那里。
夫人这个继母和世子相处不好,二姑娘也和世子没多少兄妹情分,处得还不如二房的大姑娘陆丹嬿亲近,崔氏嫁过来得世子喜欢,自然将世子的性子喜好摸透了,心里头如何会想着和夫人还有二姑娘相处好。
即便早先想着处出几分面子情,可二姑娘好几回不敬崔氏,崔氏如何还会有这个心思。
更别说,梅老夫人还曾拿康寿侯府先夫人的事情故意叫少夫人难堪,世子为着给少夫人出气,叫人撞破老太爷和小倌儿的丑事闹得人尽皆知,彼此本就撕破了脸面,哪里还能有好好相处的道理。
有诸多事情在前,二姑娘问出这话来就是自取其辱了。
这话若是传到少夫人耳中,只怕少夫人会愈发看低了二姑娘。
不过人都是这样,总觉着少夫人再如何也是长房的媳妇,她不也在清德院时盼着少夫人也能向着夫人和二姑娘吗?
只可惜,少夫人并非那种以德报怨的,不会为着有个好名声便委屈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
陆丹若问出这话来,自己也觉着有些难堪,低着头攥着手中的帕子,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岑氏也替女儿委屈,女儿本该是府里最尊贵的姑娘,可如今老夫人偏心,根本就半点儿都不关心女儿这个嫡亲的孙女儿。
她这国公夫人,手中的中馈也交出去大半,府里那些伺候的丫鬟婆子只怕也从心底看低了她。
“快别哭了,好好养好身子才是正经。”
昨个儿娘家嫂嫂薛氏过来一趟朝她拿了五千两银子,她想着娘家的事情本就心烦,这会儿女儿病了没得了老夫人半句关心,她更是觉着面上无光,对女儿也失了几分耐心。
陆丹若因着在病中本就有几分敏感,如何听不出母亲语气中的烦躁,心下更是委屈,可见着岑氏难看的脸色,也不敢闹脾气,只恨恨道:“舅母说的对,如今崔氏便这般怠慢咱们母女,等日后崔氏怀了身孕生下孩子,只怕更不将咱们母女放在眼中了。”
“您之前劝我和她好好相处,可我也示弱了,见着她也是一口一个嫂嫂的叫,对她没敢再有半分不敬,可她是如何对我的,她是半点儿都不接我的示好,连我这个小姑子病了都不过来看看,也不表露出半分关心,昨个儿您和婶婶起了争执被祖母怪罪,也没见她给咱们求半句情。她这样子,若真叫她有了身孕生下孩子,女儿不敢想会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得真如舅母说的那般撺掇祖母早些将女儿嫁出去呢?”
岑氏想说些什么,这时候外头却有丫鬟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岑氏沉下脸来,道:“有什么话就说吧,这般吞吞吐吐做什么?”
丫鬟见她这般,也不敢迟疑,出声回禀道:“回禀夫人,定国公府殷老夫人来府上了,这会儿在老夫人院里。”
第147章 赔礼
岑氏听着丫鬟的回禀,愣怔一下,想了想问道:“可打听到是来做什么的吗?屋子里除了殷老夫人和老夫人外,还有哪个?”
岑氏心中有些不安,想着那高僧批命之言,又想着殷老夫人平日里的为人和性子,心中生出一个不好的猜测来,只差问丫鬟殷老夫人登门是不是来换亲的?
在她看来,殷老夫人在赏花宴上将那翡翠镯子送给丹若就算是将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那么多人看着,若是因着高僧批命便不作数了,甚至换成了二房的陆丹嬿,她和女儿还不知被京城里的贵妇和姑娘们如何笑话。
她这个卫国公夫人可丢不起这个脸了。
哪怕这婚事不作数了,也不能便宜了陆丹嬿!
丫鬟见着她脸色阴沉,面上也露出几分紧张来,摇了摇头道:“只知道殷老夫人来了,身后跟着的嬷嬷手中还带了个盒子,老夫人留了二夫人和少夫人在屋里,不知为何将大姑娘给遣了出去。”
丫鬟这么一说,岑氏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猛地一下子站起身来铁青着脸就要往外头走去。
齐嬷嬷见着自家夫人的动作,连忙上前劝道:“夫人可别冒然过去得罪了人,再说,夫人才告罪说因着二姑娘发热要留在这里照顾二姑娘,怎这才多久二姑娘的病就好了,您要老夫人心里头如何想,叫外头的人如何议论您这个国公夫人?”
齐嬷嬷说着,也带了几分祈求看向了靠在软塌上的陆丹若,想叫陆丹若劝一劝夫人,夫人这般过去有什么用处,不管殷老夫人是何心思,难道夫人还能阻止了吗?
殷老夫人一句不想害了二姑娘,叫二姑娘落得和裴安之前两位未婚妻一样的下场,夫人难道还能抢叫二姑娘嫁给裴安,进了定国公府的门?
如今只盼着殷老夫人登门是说和卫国公府的婚事罢休,莫要选了大姑娘陆丹嬿。
齐嬷嬷能想到的,陆丹若自然也能想到,她死死攥紧手中的帕子,带着几分讽刺出声道:“母亲这会儿过去又有什么用处,咱们母女叫人看笑话还看不够吗?”
“左右那殷老夫人也只是表露出些意思,两家又未换了庚帖将婚事定下来,说到底也算不得什么。再说,我好歹也是卫国公府长房嫡出的姑娘,论身份可不比他裴安差什么,难道还要上赶着非要进了定国公府的门吗?您不嫌丢人女儿还嫌丢人呢?”
这些话是陆丹若心中所想,可也满满都是不甘。她不想嫁给裴安是一回事,甚至因着那高僧批命之言裴安心中顾忌选了别家的二房贵女进门是另外一回事,她也不会多想。可若是殷老夫人选了堂姐陆丹嬿,她心里如何能不怨恨不窝火,明明本该是自己的婚事被堂姐给抢走了,叫外头那些人如何议论她?
岑氏听着女儿这番话心中也是一阵酸涩,理智回归自然也不想这般冒然过去叫人看了笑话,只对着小丫鬟吩咐道:“你去盯着老夫人那边,探听清楚殷老夫人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丫鬟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清德院
殷老夫人和窦老夫人寒暄了几句后,便道明了来意,带着几分歉疚道:“原本我瞧上了府上的二姑娘,谁能想到婚事还未定下来外头就有了那高僧批命之言,那些话也落入了安哥儿耳中,他过来和我说不敢不将那批命之言当成胡说,就怕有个万一反倒是结亲不成害了府上的二姑娘,我也赞成他的想法,便上门亲自和老夫人您赔个不是,却也依旧有想和府上结亲的心思,听说府上大姑娘也还未议亲,知书达理最是温柔贤淑,不知老夫人您可舍得?”
殷老夫人这话真是半点儿都不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明白了。
崔令胭坐在下头,听着殷老夫人这般说,也着实有些诧异。不过想到她听到的关于殷老夫人平日里的性情,又觉着殷老夫人这般也并非太过唐突。老夫人本就看重了卫国公府的家世,长房不成,自然换成二房的姑娘了。
窦老夫人好一会儿都没开口,她看了眼二夫人贺氏,见着贺氏面露紧张,眼底还带了几分祈求,想了想才开口道:“这事关小辈们婚事,哪里是能这般轻易就定下的。不过老夫人您顾忌高僧批命之言也在情理之中,左右只是长辈们动了心思,孩子们的庚帖还未交换没彻底将婚事定下来,所以只当没这么一回事儿便是,毕竟该顾忌的还是要顾忌的。”
“至于嬿丫头,此事还是莫要仓促,要我说还是将八字往寺庙里送一送,叫高僧给两个孩子看一看,若是妥帖咱们再往下说,若是连八字都不合,咱们这些长辈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窦老夫人没当即就应了下来,贺氏心中有些紧张,面色也跟着微微变了变,好在听着之后一句话,要先给两个孩子合了八字,贺氏心里头才松了一口气。
殷老夫人也知窦老夫人为人强势,能这般回应也算是应下一半了,脸上便露出几分笑意来,视线落在崔令胭身上,含笑道:“老身今日上门特意给府上二姑娘带了赔礼过来,那高僧批命之言虽也不在我意料之中,可到底换亲一事还是叫二姑娘受了委屈,就劳烦世子夫人帮忙将这赔礼送去二姑娘那里,就说哪日二姑娘出门子,老身定会准备一份丰厚的添妆,只当是补偿她了。”
殷老夫人这般行事也算是周全了,毕竟正如她所言,高僧批命也不是她能左右的。
如今亲自登门,虽是换亲,可也给陆丹若准备了赔礼,还说等陆丹若日后出嫁会送上一份儿丰厚的添妆,如此安排,也算是尽心了。
不然还能怎么,岑氏和陆丹若非要闹上一场,非要叫陆丹若嫁给裴安吗?
崔令胭听着殷老夫人这话,也不好拒绝,毕竟殷老夫人的身份绝对不会亲自去和陆丹若赔不是的,能送这份儿赔礼已是顾及岑氏和陆丹若的心情了。如此想着,只能起身含笑应了下来。
窦老夫人对着她道:“叫孙嬷嬷陪你一块儿过去吧,正好我近日得了两罐上等的六安瓜片,你给你婆婆和丹若送过去,也不必特意叫人跑一趟了。”
崔令胭知道老夫人这是怕她过去被岑氏迁怒,心中一暖,点头应了下来。
她福了福身子告退出来,孙嬷嬷则是接过秦嬷嬷手中的檀木盒子,拿了两罐茶叶陪着她出了清德院。
刚一出来,孙嬷嬷便感慨道:“这下子,府上怕是又没得安生了。”
崔令胭知道她的意思,之前岑氏就因着那高僧批命之言和贺氏这个弟妹闹了一场,甚至还动了手,如今殷老夫人上门,果真将人选换成了陆丹嬿,岑氏心里头不会觉着是殷老夫人和裴安体贴,免得叫陆丹若进了门真就应了那高僧的话,落得个不好的结局。只会觉着是二夫人贺氏,是陆丹嬿这个堂姐抢了本该属于陆丹若的婚事。
崔令胭想了想,出声道:“祖母也不好拒绝,定国公府和咱们国公府门第相当,婶婶又想着叫大姑娘嫁进定国公府,如今因着批命之言殷老夫人登门赔礼,祖母也没理由不应承。”
若不应承下来,就不止岑氏和陆丹若不好受,二夫人贺氏和陆丹嬿也不好受。
孙嬷嬷笑了笑:“是这个理,再说两家结亲也是桩好事,叫大姑娘进了定国公府的门总比二姑娘要好。二姑娘那般性子,嫁过去如何和淳安公主当妯娌。之前老夫人心里头也不愿意,只是不好劝,如今出了高僧批命之言,殷老夫人又亲自登门,虽说是换亲可实际上之前两家也没交换庚帖,老夫人还备了赔礼,已是给足了大夫人和二姑娘面子,若要再闹腾,才是闹得两家都下不来台呢。”
两人一路往牡丹院去了,到了牡丹院门口,孙嬷嬷对着崔令胭道:“大夫人和二姑娘性子急,少夫人注意些,别叫二姑娘气恼上来冲撞了您。”
崔令胭点了点头,不用孙嬷嬷说她也会小心注意的,毕竟她如今有了身孕,如何能不好好保护腹中这个孩子。
“我知道,多谢嬷嬷替我想着。”崔令胭道谢道。
孙嬷嬷算是知道老夫人和世子为何都这般满意少夫人了,少夫人这样的性子,谁能不喜欢?
也就大夫人和二姑娘心里头没成算,婆媳姑嫂间闹得不成样子,没得叫外人看了笑话。
孙嬷嬷走在前头,和崔令胭一块儿进了牡丹院。
自打嫁进卫国公府,崔令胭来牡丹院的次数屈指可数,原先还会过来请安,可后来她和岑氏这个婆婆关系不和,之后有了梅老夫人和岑家老太爷那桩事情,岑氏就愈发不喜她这个儿媳,只叫人过来告诉她不必过来请安了。
崔令胭也没心思做这个表面功夫当个好儿媳,便听话没再往牡丹院来。
今日进了这牡丹院,只觉院子里安静得厉害,廊下站着两个身穿翠绿色褙子的丫鬟,安安静静的,气氛很是压抑。
见着崔令胭和孙嬷嬷过来,两人的表情僵了僵,一个上前福身请安,一个打起帘子朝里头通传。
过了片刻,帘子打起,齐嬷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将二人领了进去。
待崔令胭将来意说了,岑氏的脸色当即就阴沉下来,面带嘲讽道:“不过送个赔礼,怎就还劳烦崔氏你亲自来牡丹院一趟了,我这当婆婆的如何敢使唤你?”
“还是说,你这丹若的嫂嫂,长房的媳妇,不仅不关心自己小姑子,反倒落井下石特意过来看笑话了?”
第148章 笑话
岑氏这番指责的话落下,屋子里的气氛一时就凝滞到了极点。
齐嬷嬷想说什么缓和氛围,好替自家夫人描补几句,夫人真是失了理智,哪怕心中再如何不痛快殷老夫人将人选换成了大姑娘陆丹嬿,也不该将这火气撒在少夫人身上。
少夫人的性子可不是唯唯诺诺,任由婆母磋磨撒气的。
齐嬷嬷还未来得及开口,崔令胭便朝靠在软塌上的陆丹若看了一眼,淡淡道:“夫人说笑了,殷老夫人这个当长辈的开口,我如何能拒绝了。赔礼既已送到,夫人这般误会我,我这便告辞了。”
崔令胭说完这话,对着岑氏微微福了福身子,便径直往外头走去。
岑氏说出那番话来也自知有些不妥,可崔令胭什么时候过来不好,偏偏特意过来送这个赔礼,她如何能将这个儿媳妇往好处想。
只是,她也没料到,崔氏竟这般气性大,连这点儿委屈都受不住,便直接告辞离开,哪里有将她这个婆母放在眼里?
而且,听听她方才话里一口一个夫人,竟是连婆母都不叫了。
经此一事,只盼着岑氏和若丫头能好好反思,别因着自己是长房便能行事毫无顾忌了。
想
起陆丹若来,窦老夫人有些后悔,想着若是早知丹若会被岑氏养成这个样子,当初她生下来就该将她养在自己这边,也省得今日这般祖孙生出隔阂来。
她有心想多疼她一些,可丹若这性子一日不改,总也叫人觉着失望。
这边齐嬷嬷拿了府里的帖子,从宫中请了太医过来。
太医给陆丹若诊了脉,开了退烧的药便告辞离开。
岑氏命大丫鬟将太医送出去,又给了厚厚的红封,看向靠在床榻上脸颊依旧有些发红的女儿,叹了口气道:“你好好喝药,将这烧退下去再说。再叫膳房做些吃食,没胃口也吃一些,要不然哪里能好了。”
陆丹若却是看向了齐嬷嬷,出声问道:“你和祖母说我病了,祖母只叫你请了太医过来,没说什么别的吗?也没叫人送些补身子的东西给我?”
齐嬷嬷一向知道陆丹若的性子,听她这么问,一时面色微微一变。
想起过去二姑娘在老夫人面前虽不如世子得脸,可倘若病了老夫人也会关心几句,会派心腹孙嬷嬷过来替她探病,往这边送些补品吃食的。
可如今姑娘病了,老夫人虽叫人请了太医,可实际上却没表露出什么关切来。好似姑娘因着跪祠堂得了这场病,全都是姑娘咎由自取,半点儿都没将姑娘这个嫡亲的孙女儿放在心上。
见着齐嬷嬷不说话,陆丹若脸色一沉,咳嗽了两声又问道:“祖母没说要来看我,那崔氏呢?你过去时崔氏定也在清德院给祖母请安,她真就半点儿都不怕人指摘,说她对我这个小姑子不闻不问,她连装装样子都没有吗?”
陆丹若的手死死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甲因着太过用力有些发白。对她来说,这般对她不闻不问,更叫她觉着憋屈难受。明明她是长房嫡出,是这府里除了陆秉之这个世子外身份最尊贵的。如今发了热,祖母不闻不问,崔氏这个嫂嫂也是连装都不装。
是觉着她和母亲失了势,根本就无需她这世子夫人放在眼中吗?
想起那些自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她们的嫂嫂是如何讨好她们,如何怕她们对自己生出不喜来,到了她这儿,却是这般情形。饶是陆丹若早就知道崔令胭是个什么性子,心里头也觉着被人怠慢,觉着有些气愤。
听她提起崔令胭这个少夫人,齐嬷嬷轻轻叹了口气,出声宽慰道:“少夫人想来是怕过来探病,反倒惹得二姑娘生了气,这才没想着过来吧。”
在她看来,姑娘何必多问这么一嘴白白叫自己颜面扫地呢?这高门大族姑嫂间多的是表面的和睦,可像姑娘和少夫人这般的,也是少见。
说到底,都是夫人和二姑娘自己将局面弄成这个样子。往根子上说,甚至和少夫人也没多大关系,都在世子那里。
夫人这个继母和世子相处不好,二姑娘也和世子没多少兄妹情分,处得还不如二房的大姑娘陆丹嬿亲近,崔氏嫁过来得世子喜欢,自然将世子的性子喜好摸透了,心里头如何会想着和夫人还有二姑娘相处好。
即便早先想着处出几分面子情,可二姑娘好几回不敬崔氏,崔氏如何还会有这个心思。
更别说,梅老夫人还曾拿康寿侯府先夫人的事情故意叫少夫人难堪,世子为着给少夫人出气,叫人撞破老太爷和小倌儿的丑事闹得人尽皆知,彼此本就撕破了脸面,哪里还能有好好相处的道理。
有诸多事情在前,二姑娘问出这话来就是自取其辱了。
这话若是传到少夫人耳中,只怕少夫人会愈发看低了二姑娘。
不过人都是这样,总觉着少夫人再如何也是长房的媳妇,她不也在清德院时盼着少夫人也能向着夫人和二姑娘吗?
只可惜,少夫人并非那种以德报怨的,不会为着有个好名声便委屈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
陆丹若问出这话来,自己也觉着有些难堪,低着头攥着手中的帕子,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岑氏也替女儿委屈,女儿本该是府里最尊贵的姑娘,可如今老夫人偏心,根本就半点儿都不关心女儿这个嫡亲的孙女儿。
她这国公夫人,手中的中馈也交出去大半,府里那些伺候的丫鬟婆子只怕也从心底看低了她。
“快别哭了,好好养好身子才是正经。”
昨个儿娘家嫂嫂薛氏过来一趟朝她拿了五千两银子,她想着娘家的事情本就心烦,这会儿女儿病了没得了老夫人半句关心,她更是觉着面上无光,对女儿也失了几分耐心。
陆丹若因着在病中本就有几分敏感,如何听不出母亲语气中的烦躁,心下更是委屈,可见着岑氏难看的脸色,也不敢闹脾气,只恨恨道:“舅母说的对,如今崔氏便这般怠慢咱们母女,等日后崔氏怀了身孕生下孩子,只怕更不将咱们母女放在眼中了。”
“您之前劝我和她好好相处,可我也示弱了,见着她也是一口一个嫂嫂的叫,对她没敢再有半分不敬,可她是如何对我的,她是半点儿都不接我的示好,连我这个小姑子病了都不过来看看,也不表露出半分关心,昨个儿您和婶婶起了争执被祖母怪罪,也没见她给咱们求半句情。她这样子,若真叫她有了身孕生下孩子,女儿不敢想会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得真如舅母说的那般撺掇祖母早些将女儿嫁出去呢?”
岑氏想说些什么,这时候外头却有丫鬟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岑氏沉下脸来,道:“有什么话就说吧,这般吞吞吐吐做什么?”
丫鬟见她这般,也不敢迟疑,出声回禀道:“回禀夫人,定国公府殷老夫人来府上了,这会儿在老夫人院里。”
第147章 赔礼
岑氏听着丫鬟的回禀,愣怔一下,想了想问道:“可打听到是来做什么的吗?屋子里除了殷老夫人和老夫人外,还有哪个?”
岑氏心中有些不安,想着那高僧批命之言,又想着殷老夫人平日里的为人和性子,心中生出一个不好的猜测来,只差问丫鬟殷老夫人登门是不是来换亲的?
在她看来,殷老夫人在赏花宴上将那翡翠镯子送给丹若就算是将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那么多人看着,若是因着高僧批命便不作数了,甚至换成了二房的陆丹嬿,她和女儿还不知被京城里的贵妇和姑娘们如何笑话。
她这个卫国公夫人可丢不起这个脸了。
哪怕这婚事不作数了,也不能便宜了陆丹嬿!
丫鬟见着她脸色阴沉,面上也露出几分紧张来,摇了摇头道:“只知道殷老夫人来了,身后跟着的嬷嬷手中还带了个盒子,老夫人留了二夫人和少夫人在屋里,不知为何将大姑娘给遣了出去。”
丫鬟这么一说,岑氏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猛地一下子站起身来铁青着脸就要往外头走去。
齐嬷嬷见着自家夫人的动作,连忙上前劝道:“夫人可别冒然过去得罪了人,再说,夫人才告罪说因着二姑娘发热要留在这里照顾二姑娘,怎这才多久二姑娘的病就好了,您要老夫人心里头如何想,叫外头的人如何议论您这个国公夫人?”
齐嬷嬷说着,也带了几分祈求看向了靠在软塌上的陆丹若,想叫陆丹若劝一劝夫人,夫人这般过去有什么用处,不管殷老夫人是何心思,难道夫人还能阻止了吗?
殷老夫人一句不想害了二姑娘,叫二姑娘落得和裴安之前两位未婚妻一样的下场,夫人难道还能抢叫二姑娘嫁给裴安,进了定国公府的门?
如今只盼着殷老夫人登门是说和卫国公府的婚事罢休,莫要选了大姑娘陆丹嬿。
齐嬷嬷能想到的,陆丹若自然也能想到,她死死攥紧手中的帕子,带着几分讽刺出声道:“母亲这会儿过去又有什么用处,咱们母女叫人看笑话还看不够吗?”
“左右那殷老夫人也只是表露出些意思,两家又未换了庚帖将婚事定下来,说到底也算不得什么。再说,我好歹也是卫国公府长房嫡出的姑娘,论身份可不比他裴安差什么,难道还要上赶着非要进了定国公府的门吗?您不嫌丢人女儿还嫌丢人呢?”
这些话是陆丹若心中所想,可也满满都是不甘。她不想嫁给裴安是一回事,甚至因着那高僧批命之言裴安心中顾忌选了别家的二房贵女进门是另外一回事,她也不会多想。可若是殷老夫人选了堂姐陆丹嬿,她心里如何能不怨恨不窝火,明明本该是自己的婚事被堂姐给抢走了,叫外头那些人如何议论她?
岑氏听着女儿这番话心中也是一阵酸涩,理智回归自然也不想这般冒然过去叫人看了笑话,只对着小丫鬟吩咐道:“你去盯着老夫人那边,探听清楚殷老夫人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丫鬟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清德院
殷老夫人和窦老夫人寒暄了几句后,便道明了来意,带着几分歉疚道:“原本我瞧上了府上的二姑娘,谁能想到婚事还未定下来外头就有了那高僧批命之言,那些话也落入了安哥儿耳中,他过来和我说不敢不将那批命之言当成胡说,就怕有个万一反倒是结亲不成害了府上的二姑娘,我也赞成他的想法,便上门亲自和老夫人您赔个不是,却也依旧有想和府上结亲的心思,听说府上大姑娘也还未议亲,知书达理最是温柔贤淑,不知老夫人您可舍得?”
殷老夫人这话真是半点儿都不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明白了。
崔令胭坐在下头,听着殷老夫人这般说,也着实有些诧异。不过想到她听到的关于殷老夫人平日里的性情,又觉着殷老夫人这般也并非太过唐突。老夫人本就看重了卫国公府的家世,长房不成,自然换成二房的姑娘了。
窦老夫人好一会儿都没开口,她看了眼二夫人贺氏,见着贺氏面露紧张,眼底还带了几分祈求,想了想才开口道:“这事关小辈们婚事,哪里是能这般轻易就定下的。不过老夫人您顾忌高僧批命之言也在情理之中,左右只是长辈们动了心思,孩子们的庚帖还未交换没彻底将婚事定下来,所以只当没这么一回事儿便是,毕竟该顾忌的还是要顾忌的。”
“至于嬿丫头,此事还是莫要仓促,要我说还是将八字往寺庙里送一送,叫高僧给两个孩子看一看,若是妥帖咱们再往下说,若是连八字都不合,咱们这些长辈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窦老夫人没当即就应了下来,贺氏心中有些紧张,面色也跟着微微变了变,好在听着之后一句话,要先给两个孩子合了八字,贺氏心里头才松了一口气。
殷老夫人也知窦老夫人为人强势,能这般回应也算是应下一半了,脸上便露出几分笑意来,视线落在崔令胭身上,含笑道:“老身今日上门特意给府上二姑娘带了赔礼过来,那高僧批命之言虽也不在我意料之中,可到底换亲一事还是叫二姑娘受了委屈,就劳烦世子夫人帮忙将这赔礼送去二姑娘那里,就说哪日二姑娘出门子,老身定会准备一份丰厚的添妆,只当是补偿她了。”
殷老夫人这般行事也算是周全了,毕竟正如她所言,高僧批命也不是她能左右的。
如今亲自登门,虽是换亲,可也给陆丹若准备了赔礼,还说等陆丹若日后出嫁会送上一份儿丰厚的添妆,如此安排,也算是尽心了。
不然还能怎么,岑氏和陆丹若非要闹上一场,非要叫陆丹若嫁给裴安吗?
崔令胭听着殷老夫人这话,也不好拒绝,毕竟殷老夫人的身份绝对不会亲自去和陆丹若赔不是的,能送这份儿赔礼已是顾及岑氏和陆丹若的心情了。如此想着,只能起身含笑应了下来。
窦老夫人对着她道:“叫孙嬷嬷陪你一块儿过去吧,正好我近日得了两罐上等的六安瓜片,你给你婆婆和丹若送过去,也不必特意叫人跑一趟了。”
崔令胭知道老夫人这是怕她过去被岑氏迁怒,心中一暖,点头应了下来。
她福了福身子告退出来,孙嬷嬷则是接过秦嬷嬷手中的檀木盒子,拿了两罐茶叶陪着她出了清德院。
刚一出来,孙嬷嬷便感慨道:“这下子,府上怕是又没得安生了。”
崔令胭知道她的意思,之前岑氏就因着那高僧批命之言和贺氏这个弟妹闹了一场,甚至还动了手,如今殷老夫人上门,果真将人选换成了陆丹嬿,岑氏心里头不会觉着是殷老夫人和裴安体贴,免得叫陆丹若进了门真就应了那高僧的话,落得个不好的结局。只会觉着是二夫人贺氏,是陆丹嬿这个堂姐抢了本该属于陆丹若的婚事。
崔令胭想了想,出声道:“祖母也不好拒绝,定国公府和咱们国公府门第相当,婶婶又想着叫大姑娘嫁进定国公府,如今因着批命之言殷老夫人登门赔礼,祖母也没理由不应承。”
若不应承下来,就不止岑氏和陆丹若不好受,二夫人贺氏和陆丹嬿也不好受。
孙嬷嬷笑了笑:“是这个理,再说两家结亲也是桩好事,叫大姑娘进了定国公府的门总比二姑娘要好。二姑娘那般性子,嫁过去如何和淳安公主当妯娌。之前老夫人心里头也不愿意,只是不好劝,如今出了高僧批命之言,殷老夫人又亲自登门,虽说是换亲可实际上之前两家也没交换庚帖,老夫人还备了赔礼,已是给足了大夫人和二姑娘面子,若要再闹腾,才是闹得两家都下不来台呢。”
两人一路往牡丹院去了,到了牡丹院门口,孙嬷嬷对着崔令胭道:“大夫人和二姑娘性子急,少夫人注意些,别叫二姑娘气恼上来冲撞了您。”
崔令胭点了点头,不用孙嬷嬷说她也会小心注意的,毕竟她如今有了身孕,如何能不好好保护腹中这个孩子。
“我知道,多谢嬷嬷替我想着。”崔令胭道谢道。
孙嬷嬷算是知道老夫人和世子为何都这般满意少夫人了,少夫人这样的性子,谁能不喜欢?
也就大夫人和二姑娘心里头没成算,婆媳姑嫂间闹得不成样子,没得叫外人看了笑话。
孙嬷嬷走在前头,和崔令胭一块儿进了牡丹院。
自打嫁进卫国公府,崔令胭来牡丹院的次数屈指可数,原先还会过来请安,可后来她和岑氏这个婆婆关系不和,之后有了梅老夫人和岑家老太爷那桩事情,岑氏就愈发不喜她这个儿媳,只叫人过来告诉她不必过来请安了。
崔令胭也没心思做这个表面功夫当个好儿媳,便听话没再往牡丹院来。
今日进了这牡丹院,只觉院子里安静得厉害,廊下站着两个身穿翠绿色褙子的丫鬟,安安静静的,气氛很是压抑。
见着崔令胭和孙嬷嬷过来,两人的表情僵了僵,一个上前福身请安,一个打起帘子朝里头通传。
过了片刻,帘子打起,齐嬷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将二人领了进去。
待崔令胭将来意说了,岑氏的脸色当即就阴沉下来,面带嘲讽道:“不过送个赔礼,怎就还劳烦崔氏你亲自来牡丹院一趟了,我这当婆婆的如何敢使唤你?”
“还是说,你这丹若的嫂嫂,长房的媳妇,不仅不关心自己小姑子,反倒落井下石特意过来看笑话了?”
第148章 笑话
岑氏这番指责的话落下,屋子里的气氛一时就凝滞到了极点。
齐嬷嬷想说什么缓和氛围,好替自家夫人描补几句,夫人真是失了理智,哪怕心中再如何不痛快殷老夫人将人选换成了大姑娘陆丹嬿,也不该将这火气撒在少夫人身上。
少夫人的性子可不是唯唯诺诺,任由婆母磋磨撒气的。
齐嬷嬷还未来得及开口,崔令胭便朝靠在软塌上的陆丹若看了一眼,淡淡道:“夫人说笑了,殷老夫人这个当长辈的开口,我如何能拒绝了。赔礼既已送到,夫人这般误会我,我这便告辞了。”
崔令胭说完这话,对着岑氏微微福了福身子,便径直往外头走去。
岑氏说出那番话来也自知有些不妥,可崔令胭什么时候过来不好,偏偏特意过来送这个赔礼,她如何能将这个儿媳妇往好处想。
只是,她也没料到,崔氏竟这般气性大,连这点儿委屈都受不住,便直接告辞离开,哪里有将她这个婆母放在眼里?
而且,听听她方才话里一口一个夫人,竟是连婆母都不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