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51节
“如今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叫整个国公府都知道了,必是老夫人不大同意,大夫人心中不满又不甘心才叫人放出这些消息来,想要逼得老夫人允许将咱们三少爷记在她名下呢。”
琼姨娘听着这话,脸色缓和了几分,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也有理,而且府里世子身份最为贵重,何需再闹出个嫡子来,这不是和世子过不去吗?从安打小敬重世子这个兄长,不敢也不会有这个心思,我受淑宁长公主大恩得以服侍国公爷,更是诞下从安这个儿子,早已知足,又如何会动这个心思?”
“此事哪怕我求到国公爷面前,也不会叫从安记在大夫人名下的。”
琼姨娘犹豫了一下,又道:“而且,少夫人才刚嫁进门,哪里就愿意自己的小叔突然就成了嫡子呢?哪怕再如何也越不过世子去,可少夫人纵是个大度的,心中定然也不舒坦。”
“这事情瞧着体面,可对从安来说何曾有半分好处,不仅好处没有还会叫世子和少夫人对他有了意见,叫他们兄弟自此有了嫌隙。哪怕世子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可落在外人眼中,便是打了世子这个嫡兄的颜面了,更别说,世子因着中毒一事还被人那般议论,这个关头大夫人生出这等心思,真真是不配当这个国公夫人!”
这边,二夫人贺氏也听到了这消息,当即脸色变得很是难看。
“她刚嫁进门时那般作践折辱陆从安,如今却是动了这个心思,真是做梦,她愿意抬举陆从安,陆从安却未必乐意受她这个恩惠呢?”
“我说呢,那梅老夫人之前为着何事上门,还以为她是过府来看看自己那个不得宠空有国公夫人身份的女儿,不曾想她上门竟是替女儿出了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主意!”
“她这是想要挑拨陆从安和世子这个兄长的关系呢?我就不信老夫人半点儿都看不出来!”
贺氏脸色难看,转头对着坐在身边的女儿陆丹嬿道:“你这大伯母也真是装贤惠,这庶子便是庶子,何须给他嫡子的体面,若陆从安成了嫡子,往后你哥哥和他相处难道也要顾忌着这个?而且,世子如今身子不妥,岑氏费心想叫陆从安当了这个嫡子,难道是想借着陆从安算计这国公府的家业?”
第78章 消息
岑氏生出心思想将三少爷陆从安记在自己名下当作嫡出的消息在卫国公府激起了一阵波澜,府里人虽规矩严谨可到底人多嘴杂难免就将这个消息给透漏出去,没过半日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宁寿侯府
翟老夫人听到这消息当下脸色就难看起来,带着几分嘲讽道:“胭丫头这婆母也真是好笑,自己膝下没个儿子是她自己没本事,不是肚子不争气就是得不了国公爷的喜欢,如今竟将主意打到了那庶子陆从安身上,那陆从安又不是尚在襁褓,人都这般大了记在名下当作嫡出哪里能真有几分母子情分,她动这等心思难不成是个傻的,竟还闹得阵仗这般大,竟是传遍了整个京城,也不怕被人嗤笑议论?”
翟老夫人说着,看了眼下头坐着的大夫人戚氏,吩咐道:“过几日你抽空叫人往卫国公府给胭丫头递个话,叫她回府一趟,这般大的事情我好歹要问问情况。”
戚氏听着,迟疑一下开口道:“之前三朝回门世子才陪着胭丫头回来一趟,这才没过多少日子便要胭丫头再回来,也不知那边会不会有什么意见,觉着咱们侯府是听说了岑氏要将庶子记在名下的消息,这才存了几分打探的心思。”
听出戚氏话中的意思,翟老夫人训斥道:“你这是说得什么话,胭丫头如今成了世子夫人,咱们作为娘家人难道连这点儿关心都不能有吗?之前卫国公府长房只世子一个嫡子,又是淑宁长公主所出,身份尊贵无人敢对他不敬,可岑氏存了这样的心思,就是打了世子和胭丫头这个少夫人的脸面,你真以为多出一个嫡子来胭丫头脸面上会好看?”
“胭丫头好歹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也上点儿心关心关心她吧!”
戚氏脸色微微一变,尤其两个妯娌都在这里,更是生出几分难堪来。
她起身告罪道:“母亲息怒,媳妇自然也是关心胭丫头的,待过几日便叫人将她叫回府里。”
翟老夫人点了点头,想起什么又看向了戚氏,问道:“我听说徽丫头要去上香祈福,还要在广福寺里住上一段时日,她跟你说了你也答应了此事?”
戚氏点了点头,解释道:“是有此事,母亲也知道徽丫头没了和世子的这桩婚事外头那些指指点点尖酸刻薄的人不知有多少,这段时日她心情都不怎么好。尤其之前进宫一趟参加赏花宴,瞧着郑家姑娘成了二皇子妃,心中许是见着之前一块儿参加宴席的贵女如今身份高贵,便更生出几分感慨来,回来后经常闷在自己屋子里也不出来走动,我到底是看着她长大的,早就有些担心怕她闷出病来了,正巧那日她和我提了一提说是想要去广福寺上香,我想了想便应下了,好歹能叫这孩子出去散散心,免得她一直苦着自个儿。”
翟老夫人蹙着眉道:“这还不是她自己闹出来的,为着退婚不管不顾竟坏了名声,如今京城的高门大族哪个会过来提亲,因着她,咱们宁寿侯府丢尽颜面,不知要被人在背地里议论多少年。”
“亏得如今嫁进卫国公府当了世子夫人的还是咱们宁寿侯府的姑娘,不然,咱们府上更是没什么脸面了,她这般举动多半还要连累府里其他姑娘的亲事。自己酿的恶果自己尝着就是,她有什么脸再委屈?”
翟老夫人这番带着几分薄情和恼意的话落下,屋子里无人吭声。
戚氏站在那里,也觉着好生不快,她身为继母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若是不答应的话崔令徽那般性子,没得记恨上她,若是郁结于心真闹出个什么事情来,她这个继母才是头一个被老夫人训斥的。
她想了想,道:“母亲若觉着她去上香不妥,要不然此事就罢了。若是她觉着府里闷了,不如再去镇国公府小住一段时日。”
听到镇国公府,翟老夫人挑了挑眉,想了想开口道:“罢了,她既然想去上香就由着她去吧,带上伺候的婆子和护卫,好周全些免得出了什么事情。”
“对了,记得叫人先去广福寺通传一声,安排个清净些的院子,莫要叫外人扰了徽丫头的清净。”
听老夫人这般说,戚氏应了声是。
翟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揉了揉眉心道:“行了,你们都散了吧,我也有些乏了。”
几人起身告辞,先后退了出来。
等出了樨澜院,卞氏才忍不住对着戚氏道:“徽丫头要去上香想要嫂嫂应下嫂嫂如何就应了她?合该推给老夫人,叫她过来求老夫人才是,这样若是有什么不妥也怪不到嫂嫂这个继母头上去。嫂嫂可真是的,对自己亲生的女儿半点儿不关心,却关心起一个继女来?不
是我将徽丫头往坏里想,虽说那婚事是徽丫头自己不要的才叫胭丫头嫁过去成了世子夫人,可胭丫头过得不好便罢了,若是过得好得了体面,徽丫头这般性子,心里头如何会甘心,会不嫉妒?到时候,她对胭丫头这个继妹恨极了,又哪里会真心和嫂嫂这个继母相处呢?”
“若是换了我,当个甩手掌柜就是了,她好不好的自有老夫人和镇国公府那个外祖母管教帮衬,何苦还给她这个体面?说句不好听的,依着她如今的处境,往后高门大族有哪个看得上她叫她当自己的儿媳或是孙媳,这样一个继女,哪怕撕破脸面也不怕。”
“嫂嫂有这份儿心还是多关心关心胭丫头吧,她那婆母想叫那庶出的三少爷当嫡子呢,这会儿胭丫头心里只怕也不舒坦呢。”
戚氏面上有些挂不住,她自诩贤惠,平日里也惯会装出贤淑大度的样子来,和崔令徽这个继女也相处得不错,装了这么些年,一时叫她和崔令徽撕破了脸面,这倒是有些难了。
卞氏此时戳破了这一层窗户纸,也着实叫人气恼。
戚氏开口道:“我心里自然是记挂着胭丫头的,只是那日世子陪着胭丫头回门我见着世子待胭丫头很好,这才放心些。”
“至于徽丫头,她到底也叫了我这么多年的母亲,如今老夫人因着之前的事情冷落疏远了她,待她没有往日里那般好,她求到我这里,我自然不能一口回绝了。她性子一向要强,若是真郁结于心出了什么事儿,我实在是于心难忍,便只能应了她,叫她出去散散心了。”
卞氏笑了笑:“如此倒是我不知心疼徽丫头了,嫂嫂如此大度贤惠,实在是叫我佩服。”
卞氏说着,就对着一旁的三夫人高氏道:“之前得了一罐好茶,弟妹没事的话不如到我院里坐坐?”
高氏含笑应下,又对着戚氏这个大嫂点了点头,便跟着卞氏一起走开了。
戚氏见着二人离开,强撑着的笑意一下子垮了下来。
“她说得那般轻松,徽丫头说要上香一事儿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一个侯夫人难道还做不得主吗?若是事事都叫她回禀了老夫人,老夫人又要说徽丫头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便当个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她这个当祖母的。说不得,还要训斥我几句,传到镇国公府也不好听。”
“真当我愿意应承呢,如今老夫人顾忌着镇国公府,不也应承下来,叫徽丫头去广福寺上香散心了吗?”
江嬷嬷跟在她身边,听着她这话忙出声宽慰道:“夫人莫要生气,二夫人一向就是这般性子,想什么便说什么半点儿都不顾旁人的想法。她便是在老夫人那里,也是这般性子,您这当嫂嫂的何苦为着这几句话便和她置气呢?”
见着戚氏脸色缓和了几分,江嬷嬷又开口道:“至于咱们姑娘,夫人也有好些日子没和姑娘见面了,借着此事将姑娘叫回府里多个相处的机会也是好的。毕竟之前三朝回门夫人和姑娘闹得有些不愉快,这些日子也没见姑娘和府里走动,更没给夫人这个母亲写信或是送些什么东西,这哪里像是寻常人家的母女,定要多走动走动才好。”
见着戚氏脸色难看想要开口,江嬷嬷又道:“夫人哪怕不在乎这母女情分,也为着咱们少爷着想啊!如今奴婢可听说世子待咱们姑娘着实好得很,甚至将松雪堂的私库和账本都交给了咱们姑娘这个妻子,姑娘得了这份儿体面自然能在国公府立足,往后若是有福气诞下子嗣,这世子夫人的位置就稳当了。若有她这个当姐姐的帮衬,咱们少爷不也多了个助力?”
“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姑娘虽因着夫人当年将她送去戚家的事情对夫人多有怨怪,可瞧着却是没迁怒到少爷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身上。夫人哪怕是为着少爷,也该和姑娘好好相处,缓和这母女间的关系。等日子长了,自然而然就能修复这份儿感情。到时候都在京城,彼此帮衬扶持,夫人这里自然也能轻松一些。便是侯爷,也会看在姑娘这个世子夫人的面儿上对夫人好上几分。”
戚氏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到底是认同了江嬷嬷的话,带着几分别扭道:“她是我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下来的,若能缓和这母女情分,我哪里就真不愿意呢?”
听她这么说,江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一边扶着戚氏的胳膊往前走去,一边道:“夫人能想通这些就好,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的亲女儿靠谱,不然没什么血缘关系,您待她再好也只能养出个白眼狼。”
江嬷嬷犹豫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道:“奴婢听下头的人说,最近一段时日大姑娘似乎和柳姨娘走动的多,之前在园子里碰见还一块儿吃了茶,坐下来说了会儿话。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到底不顾夫人的脸面,夫人其实不必管大姑娘这里了,正如二夫人所说,咱们姑娘不管是因何理由当了这个世子夫人,只要得了体面过得好,大姑娘这个继姐就不会乐意见着,反倒会心中不甘,怨恨上咱们姑娘和夫人这个继母的。”
“她自己不要的婚事,到时候反倒会觉着是咱们姑娘给抢走了!”
戚氏听着她这话,带着几分恼怒道:“好个崔令徽,她难道不知我有多不待见这个柳姨娘,她竟敢和柳姨娘走得近,也不怕得罪了我?”
江嬷嬷想了想,道:“兴许是见着柳姨娘得侯爷喜欢,想借着柳姨娘叫侯爷多疼她几分,毕竟如今老夫人待她这个孙女儿不如往常,夫人又是个继母,她如今能指望依靠的除了镇国公府这个外家,也只有侯爷这个父亲了。”
“柳姨娘若是多替她说些好话,侯爷说不得真能护着她呢。毕竟,柳姨娘和当初的穆氏模样相似,如果她开这个口替大姑娘说话,真能管用也说不准。”
戚氏听到这话,嗤笑一声道:“也是个不孝的,若是穆氏这个亲生母亲知道她和柳姨娘走得近,怕是要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她也真是处境不好,没了老夫人的喜欢疼爱,竟放下身段不顾体面和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姨娘相处起来。她如此作态,也着实叫人看低了去!倘若传到镇国公府那位老夫人耳中,你说她会不会气得晕死过去,还是说会更心疼崔令徽这个外孙女儿,觉着崔令徽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在府里处境艰难,这才不得已和柳姨娘亲近的?”
江嬷嬷语气中带了几分嘲讽:“哪怕能体谅她的难处,只怕也有些寒心了。”
第79章 决定
牡丹院
岑氏没有料到流言蜚语会这般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她想抬举庶子当作嫡出本是府里的家事,如今外头那些人议论纷纷,视线全都落在了卫国公府上,着实叫人恼怒。
“不过叫你派人在府里传几句闲话,好叫琼姨娘和陆从安听见了,你是怎么办事的,怎就闹得人尽皆知?”
齐嬷嬷也没料到会闹得这般阵仗,不免带了几分狐疑道:“奴婢自是知道轻重的,也没料到竟会这般快就传出府去。一个庶子的事情而已,消息传得这般快实在是叫人诧异,夫人,您说是不是世子那边听到消息,故意将事情闹得这般大?”
岑氏听她这般说也想到了陆秉之,她脸色愈发难看起来:“他身份尊贵已是嫡出,仗着已故淑宁长公主这个母亲不知比别家高门大族的世子体面多少,宫中又有太后和皇上看重他,都这般地步了他竟如此没有气量,想要拦着自己的庶弟得个好前程!”
“我看他平日里待陆从安这个庶弟那般亲厚,半点儿都没有自持身份看不起庶弟得样子,还以为咱们这位世子还真是个圣人,如今看来,他心里何曾真正善待过陆从安这个庶弟,不过是为着名声做给府里的人看罢了,真是假慈悲叫人恶心!”
齐嬷嬷见着自家夫人这般恼怒,深知她最是忌惮陆秉之这个继子,这些年早将陆秉之恨透了,如今事情闹得这般大,自然是恨毒了陆秉之这个继子。
未等她开口,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陆丹若面色难看从外头进来,刚一进来就嚷嚷道:“母亲,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可是真的?您真要抬举陆从安,将他记在自己名下当做嫡出?”
岑氏这会儿正在气头上,最是烦心不过哪里有闲情应付陆丹若这个任性骄纵的女儿,见着
她进来便如此没规没矩的,沉下脸来轻斥一声道:“行了,大人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过问,我这里还忙着,你且回你院里去吧,别给我添乱了。”
陆丹若听她这般说,当即就眼圈一红落下泪来,带了几分哽咽道:“女儿只是关心母亲,何曾想过给母亲添乱。母亲如今待女儿竟是连这点儿耐心都没有了吗?这整个卫国公府,也就咱们母女互相依靠了,旁人谁管咱们母女的死活?”
听陆丹若这般说,岑氏微微一怔,一颗心到底是软了几分,她轻轻叹了口气,招了招手叫陆丹若坐在自己跟前儿,这才带着几分无奈道:“行了,我也不瞒着你,你既这般问了,娘就给你说句实话,娘当真是动了心思想将陆从安记在名下。”
陆丹若本以为只是些流言蜚语,是下头的丫鬟婆子传出来故意恶心她和母亲的,这会儿听岑氏这般说,当即就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看向了岑氏。
好一会儿她才开口道:“母亲莫不是糊涂了,陆从安又不是襁褓里的孩子,他都这般大了,您将他记在自己名下,哪怕真心待他又能有多少情分?他对那生母琼姨娘可是一向孝顺。”
说到此处,她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又接着道:“而且,当年母亲责罚他对他动了家法,听说差点儿叫他送了性命。他难道心中不恨着母亲,会愿意真心实意孝顺敬着母亲吗?别到时候养出个白眼狼来,甩又甩不掉,留着又恶心自己。”
“再说,养着旁人的儿子算是怎么一回事儿,母亲难道不想自己给我生个弟弟吗?没有血缘,到底是靠不住的。”
陆丹若这般说着,瞧着比往日里懂事了不少,可她阻挠此事最大的缘由却不是因着这些,而是她看不惯陆从安一个庶子能得了嫡出的身份。
陆从安在府里因着陆秉之这个兄长的照顾本就比她这个继室出的嫡女体面,琼姨娘又因着当初是伺候过淑宁长公主的旧人所以很是得脸,连祖母窦老夫人都没将她当成下贱的姨娘看待,时常叫人送些赏赐过去。
从小到大,这长房反倒是她最是不得体面,平日里拿到手的东西比不得陆秉之,甚至比不上陆从安的多。这些都是她知道的,还有背地里她不知道的呢?
她嫉妒陆秉之这个世子不假,可对于陆从安这个庶兄,她除了看不起外心中其实也有着几分嫉妒,只是这些心思都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去,怕被人给看轻嘲笑罢了。
如今母亲要抬举陆从安,给他个嫡出的身份,她是万万不能再忍着了。
不等岑氏开口,陆丹若便抓着岑氏的胳膊哀求道:“母亲,您就打消这个心思吧,女儿实在是不想多出这么个嫡兄来,他陆从安一个姨娘生的下贱东西,配记在母亲名下吗?”
陆丹若话音落下,却是觉着岑氏的身子一下子就僵住了。
屋子里丫鬟婆子也全都跪了一地,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岑氏拂开陆丹若的手,挤出几分笑意来起身迎到了门口,对着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的卫国公陆愈福了福身子,开口道:“老爷怎么得空过来了,也不派人过来通传一句好叫妾身叫下头的人准备些老爷喜欢的菜式。”
岑氏的眼底有着明显的紧张和心虚,她不知方才女儿那些混账话有多少被陆愈听到了耳中。陆愈一向对这个女儿不如对陆秉之疼爱,若是听到那些话,心中不定对女儿生出几分厌恶来。
这般想着,岑氏更是有几分底气不足,头一回后悔没教好女儿,叫她说出那般不敬兄长的话来。
此时陆丹若见着父亲陆愈早已吓白了脸,哆哆嗦嗦站起身来,躲在了岑氏身后,对着陆愈福了福身子道:“女儿见过父亲。”
陆愈看了她一眼,语气中不辩喜怒:“你私下里和你母亲说些话无论是什么话,虽恰好入了我的耳我也不责罚你。只你记着一点,从安哪怕是琼姨娘所出也是你的庶兄,你做不到心里头敬重他,将他当作自己的哥哥,最起码面儿上的礼数要到了,莫要在人前说这些不敬的话。”
“往后你嫁出去,就是别家的媳妇,只是府里出嫁的姑奶奶,你们兄妹来不来往亲近不亲近,由着你们罢。”
陆丹若本以为卫国公会训斥责罚她,甚至叫人动了家法,心中着实是忐忑不安,更存了几分后悔和恐惧的。
可这会儿父亲这番话说下来,她却是顿时就惨白了一张脸,脚下一软就跪倒在地上,眼泪忍不住簌簌落了下来,颤抖着嘴唇道:“父亲,父亲,女儿......”。
岑氏脸上挤出来的那点儿笑意也没了,她忍不住替女儿辩解道:“老爷,丹若这丫头是不懂事,她说错了话您这当父亲的若是心中恼怒觉着太过失望,罚她禁足或是跪祠堂都行,您怎能说出这般伤她心的话来,她再如何不好也是您的亲生女儿!”
岑氏心中着实是有些发寒,觉着自己有些不大认识陆愈这个夫君了。
毕竟平日里陆愈虽也带着几分威严,可总体上还是给人留余地留体面的,之前觉着女儿任性骄纵也只私下里和她说,叫她好好管教女儿,并从外头寻了个女西席进府,教导女儿一些礼仪和学问。
琼姨娘听着这话,脸色缓和了几分,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也有理,而且府里世子身份最为贵重,何需再闹出个嫡子来,这不是和世子过不去吗?从安打小敬重世子这个兄长,不敢也不会有这个心思,我受淑宁长公主大恩得以服侍国公爷,更是诞下从安这个儿子,早已知足,又如何会动这个心思?”
“此事哪怕我求到国公爷面前,也不会叫从安记在大夫人名下的。”
琼姨娘犹豫了一下,又道:“而且,少夫人才刚嫁进门,哪里就愿意自己的小叔突然就成了嫡子呢?哪怕再如何也越不过世子去,可少夫人纵是个大度的,心中定然也不舒坦。”
“这事情瞧着体面,可对从安来说何曾有半分好处,不仅好处没有还会叫世子和少夫人对他有了意见,叫他们兄弟自此有了嫌隙。哪怕世子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可落在外人眼中,便是打了世子这个嫡兄的颜面了,更别说,世子因着中毒一事还被人那般议论,这个关头大夫人生出这等心思,真真是不配当这个国公夫人!”
这边,二夫人贺氏也听到了这消息,当即脸色变得很是难看。
“她刚嫁进门时那般作践折辱陆从安,如今却是动了这个心思,真是做梦,她愿意抬举陆从安,陆从安却未必乐意受她这个恩惠呢?”
“我说呢,那梅老夫人之前为着何事上门,还以为她是过府来看看自己那个不得宠空有国公夫人身份的女儿,不曾想她上门竟是替女儿出了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主意!”
“她这是想要挑拨陆从安和世子这个兄长的关系呢?我就不信老夫人半点儿都看不出来!”
贺氏脸色难看,转头对着坐在身边的女儿陆丹嬿道:“你这大伯母也真是装贤惠,这庶子便是庶子,何须给他嫡子的体面,若陆从安成了嫡子,往后你哥哥和他相处难道也要顾忌着这个?而且,世子如今身子不妥,岑氏费心想叫陆从安当了这个嫡子,难道是想借着陆从安算计这国公府的家业?”
第78章 消息
岑氏生出心思想将三少爷陆从安记在自己名下当作嫡出的消息在卫国公府激起了一阵波澜,府里人虽规矩严谨可到底人多嘴杂难免就将这个消息给透漏出去,没过半日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宁寿侯府
翟老夫人听到这消息当下脸色就难看起来,带着几分嘲讽道:“胭丫头这婆母也真是好笑,自己膝下没个儿子是她自己没本事,不是肚子不争气就是得不了国公爷的喜欢,如今竟将主意打到了那庶子陆从安身上,那陆从安又不是尚在襁褓,人都这般大了记在名下当作嫡出哪里能真有几分母子情分,她动这等心思难不成是个傻的,竟还闹得阵仗这般大,竟是传遍了整个京城,也不怕被人嗤笑议论?”
翟老夫人说着,看了眼下头坐着的大夫人戚氏,吩咐道:“过几日你抽空叫人往卫国公府给胭丫头递个话,叫她回府一趟,这般大的事情我好歹要问问情况。”
戚氏听着,迟疑一下开口道:“之前三朝回门世子才陪着胭丫头回来一趟,这才没过多少日子便要胭丫头再回来,也不知那边会不会有什么意见,觉着咱们侯府是听说了岑氏要将庶子记在名下的消息,这才存了几分打探的心思。”
听出戚氏话中的意思,翟老夫人训斥道:“你这是说得什么话,胭丫头如今成了世子夫人,咱们作为娘家人难道连这点儿关心都不能有吗?之前卫国公府长房只世子一个嫡子,又是淑宁长公主所出,身份尊贵无人敢对他不敬,可岑氏存了这样的心思,就是打了世子和胭丫头这个少夫人的脸面,你真以为多出一个嫡子来胭丫头脸面上会好看?”
“胭丫头好歹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也上点儿心关心关心她吧!”
戚氏脸色微微一变,尤其两个妯娌都在这里,更是生出几分难堪来。
她起身告罪道:“母亲息怒,媳妇自然也是关心胭丫头的,待过几日便叫人将她叫回府里。”
翟老夫人点了点头,想起什么又看向了戚氏,问道:“我听说徽丫头要去上香祈福,还要在广福寺里住上一段时日,她跟你说了你也答应了此事?”
戚氏点了点头,解释道:“是有此事,母亲也知道徽丫头没了和世子的这桩婚事外头那些指指点点尖酸刻薄的人不知有多少,这段时日她心情都不怎么好。尤其之前进宫一趟参加赏花宴,瞧着郑家姑娘成了二皇子妃,心中许是见着之前一块儿参加宴席的贵女如今身份高贵,便更生出几分感慨来,回来后经常闷在自己屋子里也不出来走动,我到底是看着她长大的,早就有些担心怕她闷出病来了,正巧那日她和我提了一提说是想要去广福寺上香,我想了想便应下了,好歹能叫这孩子出去散散心,免得她一直苦着自个儿。”
翟老夫人蹙着眉道:“这还不是她自己闹出来的,为着退婚不管不顾竟坏了名声,如今京城的高门大族哪个会过来提亲,因着她,咱们宁寿侯府丢尽颜面,不知要被人在背地里议论多少年。”
“亏得如今嫁进卫国公府当了世子夫人的还是咱们宁寿侯府的姑娘,不然,咱们府上更是没什么脸面了,她这般举动多半还要连累府里其他姑娘的亲事。自己酿的恶果自己尝着就是,她有什么脸再委屈?”
翟老夫人这番带着几分薄情和恼意的话落下,屋子里无人吭声。
戚氏站在那里,也觉着好生不快,她身为继母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若是不答应的话崔令徽那般性子,没得记恨上她,若是郁结于心真闹出个什么事情来,她这个继母才是头一个被老夫人训斥的。
她想了想,道:“母亲若觉着她去上香不妥,要不然此事就罢了。若是她觉着府里闷了,不如再去镇国公府小住一段时日。”
听到镇国公府,翟老夫人挑了挑眉,想了想开口道:“罢了,她既然想去上香就由着她去吧,带上伺候的婆子和护卫,好周全些免得出了什么事情。”
“对了,记得叫人先去广福寺通传一声,安排个清净些的院子,莫要叫外人扰了徽丫头的清净。”
听老夫人这般说,戚氏应了声是。
翟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揉了揉眉心道:“行了,你们都散了吧,我也有些乏了。”
几人起身告辞,先后退了出来。
等出了樨澜院,卞氏才忍不住对着戚氏道:“徽丫头要去上香想要嫂嫂应下嫂嫂如何就应了她?合该推给老夫人,叫她过来求老夫人才是,这样若是有什么不妥也怪不到嫂嫂这个继母头上去。嫂嫂可真是的,对自己亲生的女儿半点儿不关心,却关心起一个继女来?不
是我将徽丫头往坏里想,虽说那婚事是徽丫头自己不要的才叫胭丫头嫁过去成了世子夫人,可胭丫头过得不好便罢了,若是过得好得了体面,徽丫头这般性子,心里头如何会甘心,会不嫉妒?到时候,她对胭丫头这个继妹恨极了,又哪里会真心和嫂嫂这个继母相处呢?”
“若是换了我,当个甩手掌柜就是了,她好不好的自有老夫人和镇国公府那个外祖母管教帮衬,何苦还给她这个体面?说句不好听的,依着她如今的处境,往后高门大族有哪个看得上她叫她当自己的儿媳或是孙媳,这样一个继女,哪怕撕破脸面也不怕。”
“嫂嫂有这份儿心还是多关心关心胭丫头吧,她那婆母想叫那庶出的三少爷当嫡子呢,这会儿胭丫头心里只怕也不舒坦呢。”
戚氏面上有些挂不住,她自诩贤惠,平日里也惯会装出贤淑大度的样子来,和崔令徽这个继女也相处得不错,装了这么些年,一时叫她和崔令徽撕破了脸面,这倒是有些难了。
卞氏此时戳破了这一层窗户纸,也着实叫人气恼。
戚氏开口道:“我心里自然是记挂着胭丫头的,只是那日世子陪着胭丫头回门我见着世子待胭丫头很好,这才放心些。”
“至于徽丫头,她到底也叫了我这么多年的母亲,如今老夫人因着之前的事情冷落疏远了她,待她没有往日里那般好,她求到我这里,我自然不能一口回绝了。她性子一向要强,若是真郁结于心出了什么事儿,我实在是于心难忍,便只能应了她,叫她出去散散心了。”
卞氏笑了笑:“如此倒是我不知心疼徽丫头了,嫂嫂如此大度贤惠,实在是叫我佩服。”
卞氏说着,就对着一旁的三夫人高氏道:“之前得了一罐好茶,弟妹没事的话不如到我院里坐坐?”
高氏含笑应下,又对着戚氏这个大嫂点了点头,便跟着卞氏一起走开了。
戚氏见着二人离开,强撑着的笑意一下子垮了下来。
“她说得那般轻松,徽丫头说要上香一事儿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一个侯夫人难道还做不得主吗?若是事事都叫她回禀了老夫人,老夫人又要说徽丫头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便当个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她这个当祖母的。说不得,还要训斥我几句,传到镇国公府也不好听。”
“真当我愿意应承呢,如今老夫人顾忌着镇国公府,不也应承下来,叫徽丫头去广福寺上香散心了吗?”
江嬷嬷跟在她身边,听着她这话忙出声宽慰道:“夫人莫要生气,二夫人一向就是这般性子,想什么便说什么半点儿都不顾旁人的想法。她便是在老夫人那里,也是这般性子,您这当嫂嫂的何苦为着这几句话便和她置气呢?”
见着戚氏脸色缓和了几分,江嬷嬷又开口道:“至于咱们姑娘,夫人也有好些日子没和姑娘见面了,借着此事将姑娘叫回府里多个相处的机会也是好的。毕竟之前三朝回门夫人和姑娘闹得有些不愉快,这些日子也没见姑娘和府里走动,更没给夫人这个母亲写信或是送些什么东西,这哪里像是寻常人家的母女,定要多走动走动才好。”
见着戚氏脸色难看想要开口,江嬷嬷又道:“夫人哪怕不在乎这母女情分,也为着咱们少爷着想啊!如今奴婢可听说世子待咱们姑娘着实好得很,甚至将松雪堂的私库和账本都交给了咱们姑娘这个妻子,姑娘得了这份儿体面自然能在国公府立足,往后若是有福气诞下子嗣,这世子夫人的位置就稳当了。若有她这个当姐姐的帮衬,咱们少爷不也多了个助力?”
“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姑娘虽因着夫人当年将她送去戚家的事情对夫人多有怨怪,可瞧着却是没迁怒到少爷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身上。夫人哪怕是为着少爷,也该和姑娘好好相处,缓和这母女间的关系。等日子长了,自然而然就能修复这份儿感情。到时候都在京城,彼此帮衬扶持,夫人这里自然也能轻松一些。便是侯爷,也会看在姑娘这个世子夫人的面儿上对夫人好上几分。”
戚氏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到底是认同了江嬷嬷的话,带着几分别扭道:“她是我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下来的,若能缓和这母女情分,我哪里就真不愿意呢?”
听她这么说,江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一边扶着戚氏的胳膊往前走去,一边道:“夫人能想通这些就好,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的亲女儿靠谱,不然没什么血缘关系,您待她再好也只能养出个白眼狼。”
江嬷嬷犹豫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道:“奴婢听下头的人说,最近一段时日大姑娘似乎和柳姨娘走动的多,之前在园子里碰见还一块儿吃了茶,坐下来说了会儿话。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到底不顾夫人的脸面,夫人其实不必管大姑娘这里了,正如二夫人所说,咱们姑娘不管是因何理由当了这个世子夫人,只要得了体面过得好,大姑娘这个继姐就不会乐意见着,反倒会心中不甘,怨恨上咱们姑娘和夫人这个继母的。”
“她自己不要的婚事,到时候反倒会觉着是咱们姑娘给抢走了!”
戚氏听着她这话,带着几分恼怒道:“好个崔令徽,她难道不知我有多不待见这个柳姨娘,她竟敢和柳姨娘走得近,也不怕得罪了我?”
江嬷嬷想了想,道:“兴许是见着柳姨娘得侯爷喜欢,想借着柳姨娘叫侯爷多疼她几分,毕竟如今老夫人待她这个孙女儿不如往常,夫人又是个继母,她如今能指望依靠的除了镇国公府这个外家,也只有侯爷这个父亲了。”
“柳姨娘若是多替她说些好话,侯爷说不得真能护着她呢。毕竟,柳姨娘和当初的穆氏模样相似,如果她开这个口替大姑娘说话,真能管用也说不准。”
戚氏听到这话,嗤笑一声道:“也是个不孝的,若是穆氏这个亲生母亲知道她和柳姨娘走得近,怕是要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她也真是处境不好,没了老夫人的喜欢疼爱,竟放下身段不顾体面和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姨娘相处起来。她如此作态,也着实叫人看低了去!倘若传到镇国公府那位老夫人耳中,你说她会不会气得晕死过去,还是说会更心疼崔令徽这个外孙女儿,觉着崔令徽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在府里处境艰难,这才不得已和柳姨娘亲近的?”
江嬷嬷语气中带了几分嘲讽:“哪怕能体谅她的难处,只怕也有些寒心了。”
第79章 决定
牡丹院
岑氏没有料到流言蜚语会这般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她想抬举庶子当作嫡出本是府里的家事,如今外头那些人议论纷纷,视线全都落在了卫国公府上,着实叫人恼怒。
“不过叫你派人在府里传几句闲话,好叫琼姨娘和陆从安听见了,你是怎么办事的,怎就闹得人尽皆知?”
齐嬷嬷也没料到会闹得这般阵仗,不免带了几分狐疑道:“奴婢自是知道轻重的,也没料到竟会这般快就传出府去。一个庶子的事情而已,消息传得这般快实在是叫人诧异,夫人,您说是不是世子那边听到消息,故意将事情闹得这般大?”
岑氏听她这般说也想到了陆秉之,她脸色愈发难看起来:“他身份尊贵已是嫡出,仗着已故淑宁长公主这个母亲不知比别家高门大族的世子体面多少,宫中又有太后和皇上看重他,都这般地步了他竟如此没有气量,想要拦着自己的庶弟得个好前程!”
“我看他平日里待陆从安这个庶弟那般亲厚,半点儿都没有自持身份看不起庶弟得样子,还以为咱们这位世子还真是个圣人,如今看来,他心里何曾真正善待过陆从安这个庶弟,不过是为着名声做给府里的人看罢了,真是假慈悲叫人恶心!”
齐嬷嬷见着自家夫人这般恼怒,深知她最是忌惮陆秉之这个继子,这些年早将陆秉之恨透了,如今事情闹得这般大,自然是恨毒了陆秉之这个继子。
未等她开口,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陆丹若面色难看从外头进来,刚一进来就嚷嚷道:“母亲,外头那些流言蜚语可是真的?您真要抬举陆从安,将他记在自己名下当做嫡出?”
岑氏这会儿正在气头上,最是烦心不过哪里有闲情应付陆丹若这个任性骄纵的女儿,见着
她进来便如此没规没矩的,沉下脸来轻斥一声道:“行了,大人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过问,我这里还忙着,你且回你院里去吧,别给我添乱了。”
陆丹若听她这般说,当即就眼圈一红落下泪来,带了几分哽咽道:“女儿只是关心母亲,何曾想过给母亲添乱。母亲如今待女儿竟是连这点儿耐心都没有了吗?这整个卫国公府,也就咱们母女互相依靠了,旁人谁管咱们母女的死活?”
听陆丹若这般说,岑氏微微一怔,一颗心到底是软了几分,她轻轻叹了口气,招了招手叫陆丹若坐在自己跟前儿,这才带着几分无奈道:“行了,我也不瞒着你,你既这般问了,娘就给你说句实话,娘当真是动了心思想将陆从安记在名下。”
陆丹若本以为只是些流言蜚语,是下头的丫鬟婆子传出来故意恶心她和母亲的,这会儿听岑氏这般说,当即就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看向了岑氏。
好一会儿她才开口道:“母亲莫不是糊涂了,陆从安又不是襁褓里的孩子,他都这般大了,您将他记在自己名下,哪怕真心待他又能有多少情分?他对那生母琼姨娘可是一向孝顺。”
说到此处,她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又接着道:“而且,当年母亲责罚他对他动了家法,听说差点儿叫他送了性命。他难道心中不恨着母亲,会愿意真心实意孝顺敬着母亲吗?别到时候养出个白眼狼来,甩又甩不掉,留着又恶心自己。”
“再说,养着旁人的儿子算是怎么一回事儿,母亲难道不想自己给我生个弟弟吗?没有血缘,到底是靠不住的。”
陆丹若这般说着,瞧着比往日里懂事了不少,可她阻挠此事最大的缘由却不是因着这些,而是她看不惯陆从安一个庶子能得了嫡出的身份。
陆从安在府里因着陆秉之这个兄长的照顾本就比她这个继室出的嫡女体面,琼姨娘又因着当初是伺候过淑宁长公主的旧人所以很是得脸,连祖母窦老夫人都没将她当成下贱的姨娘看待,时常叫人送些赏赐过去。
从小到大,这长房反倒是她最是不得体面,平日里拿到手的东西比不得陆秉之,甚至比不上陆从安的多。这些都是她知道的,还有背地里她不知道的呢?
她嫉妒陆秉之这个世子不假,可对于陆从安这个庶兄,她除了看不起外心中其实也有着几分嫉妒,只是这些心思都藏在心里,不敢说出去,怕被人给看轻嘲笑罢了。
如今母亲要抬举陆从安,给他个嫡出的身份,她是万万不能再忍着了。
不等岑氏开口,陆丹若便抓着岑氏的胳膊哀求道:“母亲,您就打消这个心思吧,女儿实在是不想多出这么个嫡兄来,他陆从安一个姨娘生的下贱东西,配记在母亲名下吗?”
陆丹若话音落下,却是觉着岑氏的身子一下子就僵住了。
屋子里丫鬟婆子也全都跪了一地,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岑氏拂开陆丹若的手,挤出几分笑意来起身迎到了门口,对着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的卫国公陆愈福了福身子,开口道:“老爷怎么得空过来了,也不派人过来通传一句好叫妾身叫下头的人准备些老爷喜欢的菜式。”
岑氏的眼底有着明显的紧张和心虚,她不知方才女儿那些混账话有多少被陆愈听到了耳中。陆愈一向对这个女儿不如对陆秉之疼爱,若是听到那些话,心中不定对女儿生出几分厌恶来。
这般想着,岑氏更是有几分底气不足,头一回后悔没教好女儿,叫她说出那般不敬兄长的话来。
此时陆丹若见着父亲陆愈早已吓白了脸,哆哆嗦嗦站起身来,躲在了岑氏身后,对着陆愈福了福身子道:“女儿见过父亲。”
陆愈看了她一眼,语气中不辩喜怒:“你私下里和你母亲说些话无论是什么话,虽恰好入了我的耳我也不责罚你。只你记着一点,从安哪怕是琼姨娘所出也是你的庶兄,你做不到心里头敬重他,将他当作自己的哥哥,最起码面儿上的礼数要到了,莫要在人前说这些不敬的话。”
“往后你嫁出去,就是别家的媳妇,只是府里出嫁的姑奶奶,你们兄妹来不来往亲近不亲近,由着你们罢。”
陆丹若本以为卫国公会训斥责罚她,甚至叫人动了家法,心中着实是忐忑不安,更存了几分后悔和恐惧的。
可这会儿父亲这番话说下来,她却是顿时就惨白了一张脸,脚下一软就跪倒在地上,眼泪忍不住簌簌落了下来,颤抖着嘴唇道:“父亲,父亲,女儿......”。
岑氏脸上挤出来的那点儿笑意也没了,她忍不住替女儿辩解道:“老爷,丹若这丫头是不懂事,她说错了话您这当父亲的若是心中恼怒觉着太过失望,罚她禁足或是跪祠堂都行,您怎能说出这般伤她心的话来,她再如何不好也是您的亲生女儿!”
岑氏心中着实是有些发寒,觉着自己有些不大认识陆愈这个夫君了。
毕竟平日里陆愈虽也带着几分威严,可总体上还是给人留余地留体面的,之前觉着女儿任性骄纵也只私下里和她说,叫她好好管教女儿,并从外头寻了个女西席进府,教导女儿一些礼仪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