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25节
碧桃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个理,外人都说陆世子性子清冷,为人也凉薄,之前宫中赏花宴奴婢和姑娘遇着世子的时候,也觉着世子难以接近。可世子这回不仅叫观言送来了首饰安姑娘的心,还帮姑娘将这事情闹到老夫人面前,叫老夫人不能将这桩丑事遮掩下来,奴婢觉着姑娘嫁给世子也很是不错。”
“倘若世子身子能好些,姑娘日后能诞下子嗣,这桩婚事就再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崔令胭脸色微微一变,轻斥道:“不可胡说,世子身份尊贵,我哪里敢说挑剔二字,这话若是传到世子耳中或是传到太后那里,你家姑娘我还能有什么好日子?咱们都要谨言慎行才是。”
碧桃的脸微微有些白,忙点头道:“奴婢知道了,奴婢往后再不会乱说了。”
二人一路往出云院的方向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因着侯府庶女嫉妒嫡出的崔令胭得了和卫国公世子的婚事才刻意泼了这盆脏水,一时间,又是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第39章 落差
镇国公府
松萝院
崔令徽听完白芷的回禀,脸色一沉,一下子就从软塌上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是陆秉之命人细查,还将证据递到了祖母跟前儿,叫祖母也压不下这桩丑事?”
崔令徽喃喃道:“怎么会,不可能的,陆秉之是个什么性子,他哪里会这般好心?”
崔令徽来回踱步,满脸的不可置信,嘴里一直说着什么,丫鬟白芷见着她这个模样,心里头发慌,连忙扶着她在软塌前坐了下来,出声宽慰道:“姑娘别急,哪怕这回真是陆世子出手相帮,也未必是存了维护三姑娘的心思,兴许只是为着不叫人看了侯府和国公府的笑话呢?”
“三姑娘和戚绍章自小一块儿长大,说一声青梅竹马不为过,之前流言蜚语那般多,陆世子再如何宽容大度难道心里头能没点儿芥蒂?依奴婢看,陆世子这不过是为了平息流言蜚语免得两家闹得太过难看,等三姑娘嫁过去后,还不知是何等处境呢?”
崔令徽眉头紧蹙,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没将白芷的话听进去,只出声道:“陆秉之那样薄情心狠,依着他的性子,连帮都不该帮崔令胭的。他对那些流言蜚语只会置之不顾,如今竟会帮崔令胭了?不仅如此,还叫观言送了一匣子首饰,听说是从长公主留下的嫁妆里挑选的。我当初是他的未婚妻子,他何时对我这般上心过,何曾送过我什么礼物?怎么到了崔令胭这里,他就这般上心了?”
崔令徽心中满是不平,想起上辈子她即将嫁给陆秉之时是何等不安和惶恐,洞房花烛夜她因着害怕才对陆秉之流露出抗拒之意,就那一点点错处,陆秉之竟就叫她一人独守空房,叫国公府上上下下全都看了她这个新妇的笑话。
之后在府里的那些年,他视她这个妻子为无物,她受了委屈被人为难时他从未帮过她分毫,对于她放下身段讨好更是满是嘲讽,将她的脸面踩在了脚底下。
那个冷漠薄情的陆秉之她太熟悉,也太痛恨了,正因着这,她才不能接受陆秉之对于崔令胭的这份儿不同。
凭什么,明明崔令胭八字不好不得生母戚氏喜欢,六岁起就被送去戚家,过了这么些年才回了侯府。出身才情或是礼仪哪里比得上她崔令徽,如何能叫陆秉之这般另眼相待?
想起崔令胭那般出众的容貌,崔令徽死死咬着嘴唇,眉眼满是不甘。
白芷早就被自家姑娘的神情吓住了,额头上竟是渗出细密的汗珠来,急的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姑娘平日里稳重,这桩婚事又是姑娘自己不要的,说句不好听的,三姑娘当这个世子夫人也是捡了姑娘不要的东西,由不得三姑娘的。
姑娘这会儿怎就反应如此大呢?
哪怕是嫉妒陆世子帮了三姑娘一回,可也不至于这般反应吧?正如她所说,这也不代表什
么,三姑娘嫁过去还不知是何情形呢,姑娘怎就认定了陆世子对三姑娘与众不同呢?
莫非,姑娘心里头实际是后悔了的?
白芷偷偷看了崔令徽一眼,不敢开口去问。
白芷正想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国公夫人薛氏满是关切的声音:“徽丫头今个儿可吃过药了?身子可好些了?”
“回夫人的话,用过了。”
帘子打起,薛氏带着大丫鬟素梅从外头进来。
崔令徽收起了脸上的表情,挤出几分笑意来,起身迎了上去,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舅母。”
薛氏不等她福下身子,便伸手将她拉了起来:“你自小常来咱们国公府,都是一家子哪里要讲究这些虚礼,快坐吧。舅母今日过来是看看你身子好些了没?你外祖母因着你的寒症可是忧心不已,叫府里好好给你补身子,只你这气色瞧着,还是有些不好,没得叫你外祖母担心了。”
崔令徽往日里被外祖母董老夫人疼宠,又有和陆秉之的婚事,哪怕表面敬重薛氏这个舅母,可心里头却并未有多少尊重的。可如今她没了这桩婚事,再回镇国公府小住时,却发现在外祖家的日子没有往常那般惬意舒坦了。哪怕她的衣食用度依旧和往日里一样,薛氏这个舅母也待她极好,可崔令徽就是能感觉出来,府里除了外祖母外,上上下下都对她和之前不同了,似乎是轻慢了几分。
就连表妹穆蓁,在她住过来这些日子,也只亲自来看过她两回,其余时间只能在外祖母那里见着了。
薛氏说穆蓁学着管家,平日里还要学习看账册,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要忙活,叫她有事了就派人前去通传一声,府里若有哪个敢怠慢于她,必不轻饶,莫要藏在心里头不说叫自己受了委屈。
句句都是关心照顾,生怕怠慢了她半分,叫她有半点儿不如意。可崔令徽明白,一切都和之前不同了。依着她之前未来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哪里有怠慢不怠慢一说,在国公府哪怕穆蓁这个嫡出的姑娘都要捧着她几分呢。
崔令徽又不由得想起了前世,她未嫁给陆秉之时舅母薛氏待她极好,可她嫁过去不得陆秉之喜欢,甚至新婚之夜陆秉之都没有宿在新房而是去了书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后,薛氏看着她的目光就再没有之前的喜欢和疼爱了,更多的是掩藏在怜惜之下的掩饰不住的轻视。
崔令徽回过神来,压下心里头的难受,对着薛氏道:“劳舅母关心徽儿,我身子好多了。”
薛氏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将话题转移开来,道:“今日京城里关于侯府的那些事情你都听说了吧?舅母这趟过来就是想劝劝你,这婚事既落在崔令胭身上,好不好的你就莫要多想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徽丫头你还是往前看,莫要思虑太多反倒是伤了自个儿的身子,叫你外祖母伤心,这便不值当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崔令徽脸色一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分外难堪。
薛氏像是没看到她不自在的样子,又继续道:“之前见着你那堂妹我觉着虽是庶出,却也是个知礼懂事的,日后因着这出身哪怕不能嫁入高门,也同样能寻个差不多的婚事,不叫人小看了的。可如今你瞧瞧,经此一事崔令音声名狼藉还能有什么好前程,京城里哪家愿意叫她嫁进门,说句不好听的,她这样的,只能往外头嫁,贴上些嫁妆,叫侯府再没了这桩丑事,日子长了,京城里就再无人记起她崔令音了。哪怕偶然提起,也是鄙夷奚落,拿来告诫自家府里的姑娘而已。”
“舅母一直知道徽丫头你是个懂事的,你和崔令音不同,可舅母还是要嘱咐你一句,事情该放下就放下,莫要再多想,免得伤人伤己,最后落得个不堪的下场。”
“你先在国公府住着,再过个半年,身子养好些了,也能好好相看相看婚事,这京城里的如意郎君还是不少的。”
崔令徽听到薛氏这番话,一时涨红了脸,她如何听不出舅母是在警告她莫要肖想表哥,莫要想着嫁进这镇国公府来,哪怕外祖母有这个心思她也不答应。
崔令徽顿觉无地自容,眸子里也蒙上了一层水雾,从小到大,她从未受过这般难堪。哪怕上辈子嫁给陆秉之,在国公府过得那般不舒心,她也有个世子夫人的身份,在人前她有自己的体面的。
可舅母薛氏这番话,却叫她意识到没了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她只是宁寿侯府嫡出的姑娘,哪怕镇国公府这个外家,也看低了她几分,要不然,舅母今日也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崔令徽脸色变了又变,压下心中的不甘和羞恼,点头道:“徽儿多谢舅母提点。”
薛氏说到此处,又叮嘱了几句叫丫鬟好生照顾她,便起身离开了。
等到薛氏离开好一会儿,崔令徽才咬牙道:“当我能看得上这国公府吗?舅母未免也太看低了我,我何曾露出过要嫁进这国公府的心思了?真是欺人太甚,都在欺负我!”
气恼之下崔令徽拿起桌上的茶盏就想砸在地上,只是她才刚有动作,白芷便脸色一变,快步上前将她手中的茶盏夺了下来,压低了声音道:“姑娘再如何恼,也不好乱砸东西,这可是在镇国公府,倘若传出些不好听的话来,府里那些人又该如何议论姑娘?”
她如何不知薛氏那番话分明是打了姑娘的脸面,可姑娘在镇国公府虽有老夫人疼爱,说到底也是个外人,不过是寄居在府里的一个表姑娘,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的。
薛氏前脚离开姑娘后脚就砸了东西,若是叫廊下站着的丫鬟听到,传到薛氏耳朵里,姑娘在国公府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难不成,姑娘这会儿就搬回侯府去?
想来姑娘也不愿意这个时候见着三姑娘崔令胭吧?
听着白芷的话,崔令徽浑身一震,强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是没忍住落了下来,却是强撑着傲气道:
“真当陆秉之帮了崔令胭一回就是什么好人吗?那般薄情心冷一个人,崔令胭嫁过去才知道过得是什么日子呢?”
“我不要这桩婚事半点儿都没有错,没了这桩婚事,我难道就嫁不得比陆秉之更尊贵的人吗?”
崔令徽说着,视线往屋外看去,白芷只以为她是自我宽慰,不曾发现她看的方向是皇宫那边。
第40章 闲话
卫国公府
孙嬷嬷回了府里就和窦老夫人回禀了之前在宁寿侯府发生的所有事情。
窦老夫人听完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道:“姐妹阋墙不外如是了,虽猜到是那崔令音做的,可听你这番言语,这崔令音竟是如此狠辣,她说的那番话分明存了挑拨离间之心,是想咱们府里生出误会呢。”
“可她哪里知道,我们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如何想不到这些。崔令胭刚回侯府,这婚事崔令徽不要反而落在她的身上,没人问过她一句愿意于否,也不必去问,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说不的资格。我心中虽觉着有些亏欠于她,可她嫁过来到底也有了世子夫人的身份,崔令胭是个聪慧通透的,想来她也并不十分抗拒这门婚事,要不然也不会送你出来时说出那番话了。若是换了她那继姐崔令徽,断然不会放下身段说这些的。”
窦老夫人笑了笑:“她这般性子温和又通透我也乐意见着,要不然和崔令徽那般高傲自负,往后嫁过来,如何和秉之相处呢?”
“夫妻之间,还是有一人能软和一些才好。”
窦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孙嬷嬷吩
咐道:“崔三姑娘既托你和秉之道谢,你便去一趟吧。”
孙嬷嬷点了点头,福了福身子从屋里退了出来一路往松雪堂去了。
行至半路,遇到了在亭子里吃茶聊天的大夫人岑氏和二姑娘陆丹若。
孙嬷嬷福了福身子算是见礼,移开视线又继续朝前走去。
岑氏远远瞧着,没有吭声。
陆丹若撇了撇嘴,带着几分不屑道:“不过是祖母房里伺候的嬷嬷,得祖母几分看重而已,说到底还不是个身份卑贱的下人,见着咱们母女竟也不过来行礼,分明是看轻了咱们。”
“若是今日在这亭子里坐着的是陆秉之,孙嬷嬷敢如此吗?”
岑氏沉下脸来,斥责道:“行了,说这些有什么用,你祖母看重她,她在府里便有体面,哪里是你能随意看轻的?”
陆丹若甚少被岑氏这般训斥,见着岑氏的脸色知道她是真生气了,一时有些心虚,声音小了几分:“母亲,我也是替母亲委屈嘛。在孙嬷嬷眼里,也就祖母和陆秉之是真正的主子,咱们算是什么呢?就连一个庶出子都能叫她高看一眼。”
陆丹若还想继续说,瞧着岑氏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到底是没敢继续说下去,远远瞧着孙嬷嬷往松雪院去了,才道:“听说陆秉之派人将崔令胭和戚绍章的事情查清楚了,两人并没什么不清不楚,都是宁寿侯府庶出的那个崔令音觉着崔令胭抢了本该落在她头上的婚事,生出嫉妒之心,这才叫她的生母文姨娘编排这些流言蜚语,惹得京城里议论纷纷。这事情那翟老夫人未必查不出来,可若不是陆秉之叫孙嬷嬷上门将证据全都摆在翟老夫人面前,这桩事情怕就如此不了了之了。”
“陆秉之成日里高高在上谁都看不上眼,如今倒是对一个自小养在外家的崔令胭如此不同,实在叫人意外。我还寻思着崔令胭坏了名声等她嫁过来后好拿这个难为她呢,如今京城里都在说崔令胭好生可怜,被庶出的堂姐这般陷害。她可真是好命,流言蜚语都传成这样了陆秉之竟也愿意帮她?母亲,你说他是不是真对这崔令胭上心了?”
岑氏将视线从远去的孙嬷嬷身上收回来,带着几分嘲讽道:“他那样的性子哪里真会对人动心呢?不过是崔令胭既然要嫁进门,就不好看着她坏了名声罢了。与其说他是在维护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不如说他是在维护他自己的脸面。”
“他也是个男人,娘就不信流言蜚语那样传,他心里头真就没生出一点儿芥蒂和嫌隙来。等着瞧吧,崔令胭进了门才知道他心里头到底如何想呢?”
陆丹若听着这话,觉着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冷笑一声道:“若是如此,等崔氏嫁进门可就有热闹看了。若是洞房花烛夜崔氏一人独守空房,咱们国公府怕是又要叫人议论呢?”
岑氏瞪了她一眼,教训道:“姑娘家家的嘴上说话怎么也没个遮拦,这话在我这里说说就行了,若是传到外头去,你还要不要名声?而且,陆秉之本就不喜你这个妹妹,这些话若传到他耳朵里,他又要责罚你了。”
想起前些日子才抄完的孝经,陆丹若微微有些害怕,连忙往四周看了看,见着没人才小声道:“他又没将我当成妹妹疼爱,哪里有这个资格责罚我呢?不过是祖母偏心,他又是长公主所出,祖母任由他欺负我罢了。”
岑氏没有回应女儿这话,她手中拿着茶盏小口小口喝着,心思却是不在这里。
她原以为崔令胭坏了名声嫁过来自己这个婆母就能好生拿捏她了。可偏偏陆秉之竟亲自出手帮了崔令胭,将这些都归咎到崔令音的嫉妒之心上。只盼着陆秉之只是为着自己的面子如此行事,要不然,他若真对这崔令胭上了心,往后处处护着崔令胭这个妻子,对她来说可是没有什么好处。
正想着这些,二夫人贺氏带着女儿陆丹嬿从不远处走了过来,见着岑氏和陆丹若,含笑走上台阶,开口道:“嫂嫂和丹若真是好兴致,竟在这里喝茶聊天,我还以为嫂嫂执掌中馈,整日里忙得不得闲呢,尤其世子的婚事快到了,府里多少事情要操心。”
贺氏说着,带着女儿在石凳前坐了下来。
岑氏听着贺氏这话,心中如何不知道她这是在讽刺她。她若是寻常的继母,自然能插手陆秉之的婚事,可陆秉之生母可是淑宁长公主,外祖母是太后娘娘,在婚事上她顶多帮着布置布置国公府,新房那里都是太后派出来的人张罗呢,哪里有她这个继母插手的余地。
若不是因着这个,她一个当家夫人如何能格外清闲,坐在这里和女儿聊天喝茶。
压下心中的不满,岑氏将话题转移开来,问道:“外头关于宁寿侯府两位姑娘的事情弟妹可听说了?”
贺氏笑着点了点头:“咱们世子如此上心,将那背后搞鬼的崔令音揪了出来,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我如何能不知呢?都说世子性子清冷,我却觉着世子是面冷心热,要不然由着那些流言蜚语将崔三姑娘逼死了,哪里会先送了东西过去安她的心,之后又帮她这么一遭呢。”
贺氏短短几句话说得都是陆秉之的好,岑氏和陆丹若母女二人听得心中都很是憋屈。
当谁不知贺氏这是在讨好陆秉之这个世子呢。
岑氏心中憋闷,挤出一丝笑意道:“是吗,我嫁进府里这么些年,只觉着秉之性子冷得很,我这当继母的也不知怎么才能讨了他的好。”
“唉,当人继母的,尤其前头那位又是长公主,我也不敢多求什么,只盼着秉之能多疼丹若这个妹妹几分就好了。”
说这话时,岑氏的视线落在了坐在一旁的大姑娘陆丹嬿身上,像是不经意出声问道:“我听说前几日老夫人送了你几册收藏的孤本,可是真的?”
陆丹嬿点了点头:“祖母知道我喜欢看这些书籍,便叫孙嬷嬷拿来给我了。”
“倘若世子身子能好些,姑娘日后能诞下子嗣,这桩婚事就再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崔令胭脸色微微一变,轻斥道:“不可胡说,世子身份尊贵,我哪里敢说挑剔二字,这话若是传到世子耳中或是传到太后那里,你家姑娘我还能有什么好日子?咱们都要谨言慎行才是。”
碧桃的脸微微有些白,忙点头道:“奴婢知道了,奴婢往后再不会乱说了。”
二人一路往出云院的方向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因着侯府庶女嫉妒嫡出的崔令胭得了和卫国公世子的婚事才刻意泼了这盆脏水,一时间,又是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第39章 落差
镇国公府
松萝院
崔令徽听完白芷的回禀,脸色一沉,一下子就从软塌上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是陆秉之命人细查,还将证据递到了祖母跟前儿,叫祖母也压不下这桩丑事?”
崔令徽喃喃道:“怎么会,不可能的,陆秉之是个什么性子,他哪里会这般好心?”
崔令徽来回踱步,满脸的不可置信,嘴里一直说着什么,丫鬟白芷见着她这个模样,心里头发慌,连忙扶着她在软塌前坐了下来,出声宽慰道:“姑娘别急,哪怕这回真是陆世子出手相帮,也未必是存了维护三姑娘的心思,兴许只是为着不叫人看了侯府和国公府的笑话呢?”
“三姑娘和戚绍章自小一块儿长大,说一声青梅竹马不为过,之前流言蜚语那般多,陆世子再如何宽容大度难道心里头能没点儿芥蒂?依奴婢看,陆世子这不过是为了平息流言蜚语免得两家闹得太过难看,等三姑娘嫁过去后,还不知是何等处境呢?”
崔令徽眉头紧蹙,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没将白芷的话听进去,只出声道:“陆秉之那样薄情心狠,依着他的性子,连帮都不该帮崔令胭的。他对那些流言蜚语只会置之不顾,如今竟会帮崔令胭了?不仅如此,还叫观言送了一匣子首饰,听说是从长公主留下的嫁妆里挑选的。我当初是他的未婚妻子,他何时对我这般上心过,何曾送过我什么礼物?怎么到了崔令胭这里,他就这般上心了?”
崔令徽心中满是不平,想起上辈子她即将嫁给陆秉之时是何等不安和惶恐,洞房花烛夜她因着害怕才对陆秉之流露出抗拒之意,就那一点点错处,陆秉之竟就叫她一人独守空房,叫国公府上上下下全都看了她这个新妇的笑话。
之后在府里的那些年,他视她这个妻子为无物,她受了委屈被人为难时他从未帮过她分毫,对于她放下身段讨好更是满是嘲讽,将她的脸面踩在了脚底下。
那个冷漠薄情的陆秉之她太熟悉,也太痛恨了,正因着这,她才不能接受陆秉之对于崔令胭的这份儿不同。
凭什么,明明崔令胭八字不好不得生母戚氏喜欢,六岁起就被送去戚家,过了这么些年才回了侯府。出身才情或是礼仪哪里比得上她崔令徽,如何能叫陆秉之这般另眼相待?
想起崔令胭那般出众的容貌,崔令徽死死咬着嘴唇,眉眼满是不甘。
白芷早就被自家姑娘的神情吓住了,额头上竟是渗出细密的汗珠来,急的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姑娘平日里稳重,这桩婚事又是姑娘自己不要的,说句不好听的,三姑娘当这个世子夫人也是捡了姑娘不要的东西,由不得三姑娘的。
姑娘这会儿怎就反应如此大呢?
哪怕是嫉妒陆世子帮了三姑娘一回,可也不至于这般反应吧?正如她所说,这也不代表什
么,三姑娘嫁过去还不知是何情形呢,姑娘怎就认定了陆世子对三姑娘与众不同呢?
莫非,姑娘心里头实际是后悔了的?
白芷偷偷看了崔令徽一眼,不敢开口去问。
白芷正想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国公夫人薛氏满是关切的声音:“徽丫头今个儿可吃过药了?身子可好些了?”
“回夫人的话,用过了。”
帘子打起,薛氏带着大丫鬟素梅从外头进来。
崔令徽收起了脸上的表情,挤出几分笑意来,起身迎了上去,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舅母。”
薛氏不等她福下身子,便伸手将她拉了起来:“你自小常来咱们国公府,都是一家子哪里要讲究这些虚礼,快坐吧。舅母今日过来是看看你身子好些了没?你外祖母因着你的寒症可是忧心不已,叫府里好好给你补身子,只你这气色瞧着,还是有些不好,没得叫你外祖母担心了。”
崔令徽往日里被外祖母董老夫人疼宠,又有和陆秉之的婚事,哪怕表面敬重薛氏这个舅母,可心里头却并未有多少尊重的。可如今她没了这桩婚事,再回镇国公府小住时,却发现在外祖家的日子没有往常那般惬意舒坦了。哪怕她的衣食用度依旧和往日里一样,薛氏这个舅母也待她极好,可崔令徽就是能感觉出来,府里除了外祖母外,上上下下都对她和之前不同了,似乎是轻慢了几分。
就连表妹穆蓁,在她住过来这些日子,也只亲自来看过她两回,其余时间只能在外祖母那里见着了。
薛氏说穆蓁学着管家,平日里还要学习看账册,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都要忙活,叫她有事了就派人前去通传一声,府里若有哪个敢怠慢于她,必不轻饶,莫要藏在心里头不说叫自己受了委屈。
句句都是关心照顾,生怕怠慢了她半分,叫她有半点儿不如意。可崔令徽明白,一切都和之前不同了。依着她之前未来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哪里有怠慢不怠慢一说,在国公府哪怕穆蓁这个嫡出的姑娘都要捧着她几分呢。
崔令徽又不由得想起了前世,她未嫁给陆秉之时舅母薛氏待她极好,可她嫁过去不得陆秉之喜欢,甚至新婚之夜陆秉之都没有宿在新房而是去了书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后,薛氏看着她的目光就再没有之前的喜欢和疼爱了,更多的是掩藏在怜惜之下的掩饰不住的轻视。
崔令徽回过神来,压下心里头的难受,对着薛氏道:“劳舅母关心徽儿,我身子好多了。”
薛氏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将话题转移开来,道:“今日京城里关于侯府的那些事情你都听说了吧?舅母这趟过来就是想劝劝你,这婚事既落在崔令胭身上,好不好的你就莫要多想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徽丫头你还是往前看,莫要思虑太多反倒是伤了自个儿的身子,叫你外祖母伤心,这便不值当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崔令徽脸色一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分外难堪。
薛氏像是没看到她不自在的样子,又继续道:“之前见着你那堂妹我觉着虽是庶出,却也是个知礼懂事的,日后因着这出身哪怕不能嫁入高门,也同样能寻个差不多的婚事,不叫人小看了的。可如今你瞧瞧,经此一事崔令音声名狼藉还能有什么好前程,京城里哪家愿意叫她嫁进门,说句不好听的,她这样的,只能往外头嫁,贴上些嫁妆,叫侯府再没了这桩丑事,日子长了,京城里就再无人记起她崔令音了。哪怕偶然提起,也是鄙夷奚落,拿来告诫自家府里的姑娘而已。”
“舅母一直知道徽丫头你是个懂事的,你和崔令音不同,可舅母还是要嘱咐你一句,事情该放下就放下,莫要再多想,免得伤人伤己,最后落得个不堪的下场。”
“你先在国公府住着,再过个半年,身子养好些了,也能好好相看相看婚事,这京城里的如意郎君还是不少的。”
崔令徽听到薛氏这番话,一时涨红了脸,她如何听不出舅母是在警告她莫要肖想表哥,莫要想着嫁进这镇国公府来,哪怕外祖母有这个心思她也不答应。
崔令徽顿觉无地自容,眸子里也蒙上了一层水雾,从小到大,她从未受过这般难堪。哪怕上辈子嫁给陆秉之,在国公府过得那般不舒心,她也有个世子夫人的身份,在人前她有自己的体面的。
可舅母薛氏这番话,却叫她意识到没了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她只是宁寿侯府嫡出的姑娘,哪怕镇国公府这个外家,也看低了她几分,要不然,舅母今日也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崔令徽脸色变了又变,压下心中的不甘和羞恼,点头道:“徽儿多谢舅母提点。”
薛氏说到此处,又叮嘱了几句叫丫鬟好生照顾她,便起身离开了。
等到薛氏离开好一会儿,崔令徽才咬牙道:“当我能看得上这国公府吗?舅母未免也太看低了我,我何曾露出过要嫁进这国公府的心思了?真是欺人太甚,都在欺负我!”
气恼之下崔令徽拿起桌上的茶盏就想砸在地上,只是她才刚有动作,白芷便脸色一变,快步上前将她手中的茶盏夺了下来,压低了声音道:“姑娘再如何恼,也不好乱砸东西,这可是在镇国公府,倘若传出些不好听的话来,府里那些人又该如何议论姑娘?”
她如何不知薛氏那番话分明是打了姑娘的脸面,可姑娘在镇国公府虽有老夫人疼爱,说到底也是个外人,不过是寄居在府里的一个表姑娘,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的。
薛氏前脚离开姑娘后脚就砸了东西,若是叫廊下站着的丫鬟听到,传到薛氏耳朵里,姑娘在国公府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难不成,姑娘这会儿就搬回侯府去?
想来姑娘也不愿意这个时候见着三姑娘崔令胭吧?
听着白芷的话,崔令徽浑身一震,强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是没忍住落了下来,却是强撑着傲气道:
“真当陆秉之帮了崔令胭一回就是什么好人吗?那般薄情心冷一个人,崔令胭嫁过去才知道过得是什么日子呢?”
“我不要这桩婚事半点儿都没有错,没了这桩婚事,我难道就嫁不得比陆秉之更尊贵的人吗?”
崔令徽说着,视线往屋外看去,白芷只以为她是自我宽慰,不曾发现她看的方向是皇宫那边。
第40章 闲话
卫国公府
孙嬷嬷回了府里就和窦老夫人回禀了之前在宁寿侯府发生的所有事情。
窦老夫人听完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道:“姐妹阋墙不外如是了,虽猜到是那崔令音做的,可听你这番言语,这崔令音竟是如此狠辣,她说的那番话分明存了挑拨离间之心,是想咱们府里生出误会呢。”
“可她哪里知道,我们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如何想不到这些。崔令胭刚回侯府,这婚事崔令徽不要反而落在她的身上,没人问过她一句愿意于否,也不必去问,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说不的资格。我心中虽觉着有些亏欠于她,可她嫁过来到底也有了世子夫人的身份,崔令胭是个聪慧通透的,想来她也并不十分抗拒这门婚事,要不然也不会送你出来时说出那番话了。若是换了她那继姐崔令徽,断然不会放下身段说这些的。”
窦老夫人笑了笑:“她这般性子温和又通透我也乐意见着,要不然和崔令徽那般高傲自负,往后嫁过来,如何和秉之相处呢?”
“夫妻之间,还是有一人能软和一些才好。”
窦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孙嬷嬷吩
咐道:“崔三姑娘既托你和秉之道谢,你便去一趟吧。”
孙嬷嬷点了点头,福了福身子从屋里退了出来一路往松雪堂去了。
行至半路,遇到了在亭子里吃茶聊天的大夫人岑氏和二姑娘陆丹若。
孙嬷嬷福了福身子算是见礼,移开视线又继续朝前走去。
岑氏远远瞧着,没有吭声。
陆丹若撇了撇嘴,带着几分不屑道:“不过是祖母房里伺候的嬷嬷,得祖母几分看重而已,说到底还不是个身份卑贱的下人,见着咱们母女竟也不过来行礼,分明是看轻了咱们。”
“若是今日在这亭子里坐着的是陆秉之,孙嬷嬷敢如此吗?”
岑氏沉下脸来,斥责道:“行了,说这些有什么用,你祖母看重她,她在府里便有体面,哪里是你能随意看轻的?”
陆丹若甚少被岑氏这般训斥,见着岑氏的脸色知道她是真生气了,一时有些心虚,声音小了几分:“母亲,我也是替母亲委屈嘛。在孙嬷嬷眼里,也就祖母和陆秉之是真正的主子,咱们算是什么呢?就连一个庶出子都能叫她高看一眼。”
陆丹若还想继续说,瞧着岑氏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到底是没敢继续说下去,远远瞧着孙嬷嬷往松雪院去了,才道:“听说陆秉之派人将崔令胭和戚绍章的事情查清楚了,两人并没什么不清不楚,都是宁寿侯府庶出的那个崔令音觉着崔令胭抢了本该落在她头上的婚事,生出嫉妒之心,这才叫她的生母文姨娘编排这些流言蜚语,惹得京城里议论纷纷。这事情那翟老夫人未必查不出来,可若不是陆秉之叫孙嬷嬷上门将证据全都摆在翟老夫人面前,这桩事情怕就如此不了了之了。”
“陆秉之成日里高高在上谁都看不上眼,如今倒是对一个自小养在外家的崔令胭如此不同,实在叫人意外。我还寻思着崔令胭坏了名声等她嫁过来后好拿这个难为她呢,如今京城里都在说崔令胭好生可怜,被庶出的堂姐这般陷害。她可真是好命,流言蜚语都传成这样了陆秉之竟也愿意帮她?母亲,你说他是不是真对这崔令胭上心了?”
岑氏将视线从远去的孙嬷嬷身上收回来,带着几分嘲讽道:“他那样的性子哪里真会对人动心呢?不过是崔令胭既然要嫁进门,就不好看着她坏了名声罢了。与其说他是在维护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不如说他是在维护他自己的脸面。”
“他也是个男人,娘就不信流言蜚语那样传,他心里头真就没生出一点儿芥蒂和嫌隙来。等着瞧吧,崔令胭进了门才知道他心里头到底如何想呢?”
陆丹若听着这话,觉着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冷笑一声道:“若是如此,等崔氏嫁进门可就有热闹看了。若是洞房花烛夜崔氏一人独守空房,咱们国公府怕是又要叫人议论呢?”
岑氏瞪了她一眼,教训道:“姑娘家家的嘴上说话怎么也没个遮拦,这话在我这里说说就行了,若是传到外头去,你还要不要名声?而且,陆秉之本就不喜你这个妹妹,这些话若传到他耳朵里,他又要责罚你了。”
想起前些日子才抄完的孝经,陆丹若微微有些害怕,连忙往四周看了看,见着没人才小声道:“他又没将我当成妹妹疼爱,哪里有这个资格责罚我呢?不过是祖母偏心,他又是长公主所出,祖母任由他欺负我罢了。”
岑氏没有回应女儿这话,她手中拿着茶盏小口小口喝着,心思却是不在这里。
她原以为崔令胭坏了名声嫁过来自己这个婆母就能好生拿捏她了。可偏偏陆秉之竟亲自出手帮了崔令胭,将这些都归咎到崔令音的嫉妒之心上。只盼着陆秉之只是为着自己的面子如此行事,要不然,他若真对这崔令胭上了心,往后处处护着崔令胭这个妻子,对她来说可是没有什么好处。
正想着这些,二夫人贺氏带着女儿陆丹嬿从不远处走了过来,见着岑氏和陆丹若,含笑走上台阶,开口道:“嫂嫂和丹若真是好兴致,竟在这里喝茶聊天,我还以为嫂嫂执掌中馈,整日里忙得不得闲呢,尤其世子的婚事快到了,府里多少事情要操心。”
贺氏说着,带着女儿在石凳前坐了下来。
岑氏听着贺氏这话,心中如何不知道她这是在讽刺她。她若是寻常的继母,自然能插手陆秉之的婚事,可陆秉之生母可是淑宁长公主,外祖母是太后娘娘,在婚事上她顶多帮着布置布置国公府,新房那里都是太后派出来的人张罗呢,哪里有她这个继母插手的余地。
若不是因着这个,她一个当家夫人如何能格外清闲,坐在这里和女儿聊天喝茶。
压下心中的不满,岑氏将话题转移开来,问道:“外头关于宁寿侯府两位姑娘的事情弟妹可听说了?”
贺氏笑着点了点头:“咱们世子如此上心,将那背后搞鬼的崔令音揪了出来,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我如何能不知呢?都说世子性子清冷,我却觉着世子是面冷心热,要不然由着那些流言蜚语将崔三姑娘逼死了,哪里会先送了东西过去安她的心,之后又帮她这么一遭呢。”
贺氏短短几句话说得都是陆秉之的好,岑氏和陆丹若母女二人听得心中都很是憋屈。
当谁不知贺氏这是在讨好陆秉之这个世子呢。
岑氏心中憋闷,挤出一丝笑意道:“是吗,我嫁进府里这么些年,只觉着秉之性子冷得很,我这当继母的也不知怎么才能讨了他的好。”
“唉,当人继母的,尤其前头那位又是长公主,我也不敢多求什么,只盼着秉之能多疼丹若这个妹妹几分就好了。”
说这话时,岑氏的视线落在了坐在一旁的大姑娘陆丹嬿身上,像是不经意出声问道:“我听说前几日老夫人送了你几册收藏的孤本,可是真的?”
陆丹嬿点了点头:“祖母知道我喜欢看这些书籍,便叫孙嬷嬷拿来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