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15节
第21章 坦然
映月院
崔令徽听完玳瑁的回禀后,饶是心中早有准备,此时也不由得白了脸。
身边的谢嬷嬷更是面露惊慌,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我们姑娘不过是身子有些不适,哪里就需要换了旁人代嫁了?”
“再说,三姑娘自小养在外家,哪里比得上我们姑娘,又如何配得上世子夫人的身份?”
谢嬷嬷话音才落就被崔令徽呵斥了:“住口!莫要胡说!我身子有恙,太后心疼世子,合该给世子重新选一贵女嫁给世子才是。”
“太后能给侯府脸面选了三妹妹,侯府该记着太后的恩典,如何敢心存怨怼?”
崔令徽说着,对着玳瑁道:“告诉祖母这事情我知道了,一切全凭太后和祖母安排。”
玳瑁愣了愣,她以为会见着崔令徽狼狈哭诉的模样,可崔令徽表露出这等姿态来,倒叫她着实诧异了。
见着崔令徽掩饰不住的苍白的脸色,她便以为是大姑娘不想叫人看了笑话,这才强自镇定,其实心里头还不知如何难受呢。
这般想着,玳瑁不由得对崔令徽生出几分同情来,又觉着崔令徽也是自作自受。倘若没有之前落水一事,又或者崔令徽在世子中毒之后能多关心关心,那也不至于没了这桩婚事。
也不知大姑娘心里头有没有半分的悔意。没了日后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大姑娘在府中的地位怕是要稍逊一些了。往后在外头参加宴席,也少不得要被人指指点点,说些奚落嫌弃之话。
更别说,大姑娘还有寒症,哪怕太后许诺日后会给大姑娘再寻一门好婚事,也未必有人愿意娶大姑娘。
玳瑁的目光叫崔令徽心中恼怒,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压下了这些火气,对着玳瑁吩咐道:“我有些乏了,祖母身边离不得你,你且回去吧。”
玳瑁福了福身子,压下心中种种心思,告退出去。
等她一出去,谢嬷嬷再也忍不住惊慌说道:“姑娘这可怎么办,姑娘的婚事怎能叫三姑娘抢了去?咱们定要想想法子,不能这么认命了!”
崔令徽脸色虽然依旧苍白,此时却有些平静,她淡声道:“想什么法子?事已至此,难道还有谁能改变太后和窦老夫人的打算吗?”
“罢了,是我和陆秉之无缘无分,所以才做不了夫妻。”
“兴许不成夫妻对彼此才是最好的。”
谢嬷嬷听着这些话,想起之前崔令徽落水一事,心如同在热油里翻滚,终是忍不住问道:“姑娘是不是根本就不愿意嫁给陆世子?如今这般,也算如了姑娘的心意?还有之前落水之事,是不是也是姑娘故意为之?”
对上谢嬷嬷的目光,崔令徽这一回没有避开,也没有说谎,而是带着几分不甘道:“是啊,我不愿意嫁给陆秉之这个身有隐疾之人,不想当个有名无实的卫国公世子夫人,难道不可以吗?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难道就要为着这桩婚事牺牲自己嫁给陆秉之吗?”
“嬷嬷说得对,如今这一切在我意料之中,若有什么叫我难受的,就是崔令胭不该是这样得了这桩婚事,而该是坏了名声不得已嫁给陆秉之。”
谢嬷嬷被她的目光和言语吓了一跳,一时竟没了言语,好半天才开口道:“姑娘没了这桩婚事,又得了寒症不好有孕,可想过往后还能不能再寻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
“姑娘哪怕有这样的想法,也该和奴婢商量商量,夫人去世前将姑娘交给奴婢,姑娘如今这样,夫人在地下如何能瞑目?奴婢日后又如何能和夫人交代?”
谢嬷嬷的声音带了几分哽咽:“姑娘要知道,没了这桩婚事您在府里的地位就不比从前了,连老夫人都不会像之前那样疼爱姑娘,要不然,出了这样大的事情老夫人定要亲自过来告诉姑娘、安慰姑娘的,可这回老夫人只派了玳瑁。这府里的人向来拜高踩低,老夫人这般态度,姑娘往后可如何在府里立足?”
崔令徽眼底闪过一抹委屈和怨恨,带着几分不耐道:“行了,事已至此我又能如何,嬷嬷也不必太过担心,祖母即便不像之前那般疼爱我,我也是父亲的女儿,是这侯府的嫡女,身后还有镇国公府这个外家,难道还有人真敢欺辱于我不成?”
“倒是三妹妹,得了这样一桩婚事,瞧着是风光,可她以为自己嫁给陆秉之就能风风光光,当个高高在上的世子夫人吗?陆秉之那人生性凉薄,如今身子有疾,性子还不知有多阴晴不定,三妹妹嫁过去多得是苦头吃呢?”
“更别说,她自小长在江南,如何能知道京城里勋贵人家的规矩和人情往来,别看窦老夫人今日对她慈爱还送了见面礼,往后她真当了老夫人的孙媳妇,老夫人还不知如何挑剔她的错处呢。”
谢嬷嬷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崔令胭挥了挥手道:“行了,我心中有数,嬷嬷不必再说了,退下吧,我想一个人冷静一下。”
听她这么说,谢嬷嬷在心里头重重叹了一口气,到底是退出了屋外。
等到谢嬷嬷离开,崔令徽才挥手将桌上的茶盏推到地上。
茶盏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崔令徽闭着眼,心中思绪万千。
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说的那般不以为然,也不像她和谢嬷嬷说的那般一点都不慌乱。
她以为解除这桩婚事心里头会松了一口气,因为她终于不用嫁给陆秉之,终于不用嫁去卫国公府过那样受人欺负的日子了。
可事情落定她才发现,她松了一口气是真,可同时,她心里头也突然
变得空空落落的,觉着自己的东西被崔令胭抢走了,对于崔令胭这个妹妹她心中突然就生出几分怨恨来。
哪怕她和谢嬷嬷说崔令胭嫁给陆秉之,没有子嗣难以在卫国公府立足,日子肯定艰难。可饶是如此,她心里头也膈应的很,像是压着一块儿石头,难受极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平复了一些情绪,睁开了眼睛。
事已至此,她不能这般狼狈躲在屋里,那样会叫人看了笑话。
崔令徽想了想,将谢嬷嬷和玉兰叫了进来,伺候着她换了身衣裳,一番收拾打扮之后,竟是一路往出云院的方向去了。
路上遇着的丫鬟婆子见着崔令徽,俱是低头不敢看她,目光里带着同情,带着紧张,见着她往出云院的方向去,心中更是震惊,猜想待会儿大姑娘和三姑娘会不会闹起来。
大姑娘虽然一向端庄稳重,可自己的婚事被刚回府的三姑娘抢了,再稳重的人也会失了理智吧?
有丫鬟急急忙忙将崔令徽往出云院去的事情回禀了翟老夫人。
翟老夫人听到消息,微微蹙了蹙眉,阻拦了身边嬷嬷赶去出云院的动作,开口道:“叫她们姐妹俩私下里谈一谈吧,到底是姐妹,同在一个屋檐下,往后难道彼此避着不见吗?”
卞氏陪在老夫人身边,忍不住道:“母亲不怕徽丫头和胭丫头闹起来吗?”
翟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徽丫头最在乎体面,不会叫人看了她的笑话的,哪里会像是个市井泼妇一样。”
卞氏听老夫人这般说,就没有再劝。
老夫人既然如此说,她便只当旁观者看戏罢了。只是这世子夫人的人选一换,她倒要看看嫂嫂戚氏往后如何和崔令徽这个继女相处。
毕竟,戚氏一向装得贤良慈爱,平日里格外疼宠崔令徽这个继女。如今自己亲生的女儿抢了崔令徽的婚事,这对一向和睦的母女往后会不会心生龃龉?
还是说,戚氏会转而疼爱起崔令胭这个亲生的女儿来。
卞氏又想着倘若她有个女儿的话也能代替崔令徽嫁去卫国公府,那样的话她就能在侯府压过戚氏一头了。可偏偏她膝下没有女儿,二房唯一的崔令音也只是个庶出,只能说这世子夫人合该是落到长房头上的。
出云院
崔令胭听见崔令徽过来,眼底微微露出几分诧异来,却也没觉着心虚,只抬眼看向了门口。
等到崔令徽进来,四目相对,一时没有人说话。
还是崔令徽开口道:“三妹妹,咱们私下里说说话。”
崔令胭点了点头,对着碧桃示意一下,碧桃迟疑一下,到底还是带着丫鬟们退了下去。
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崔令徽和崔令胭两个人。
崔令徽走到软塌前坐了,轻声道:“三妹妹不必觉着歉疚,我过来这趟也并非是寻三妹妹你的不是的。”
崔令胭听着她这话,却是轻轻一笑,丝毫不心虚道:“大姐姐说笑了,这婚事是太后和窦老夫人的意思,又不是我使了手段从大姐姐手里抢来的,为何要心虚觉着愧对大姐姐?”
第22章 各有心思
崔令徽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抹不敢置信,心里也翻滚起怒意来。
“三妹妹自小在外家长大,实在该多学些规矩了,怎可说出这等话来?”崔令徽的声音冷了几分。
崔令胭听着这话却是轻笑一声,意味深长道:“大姐姐说得对,我该谢过大姐姐才是,若没有大姐姐落水一事,这婚事是落不到我身上。”
她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又说道:“不过大姐姐既然如了自己的意躲过这门婚事,就不必摆出这副受了天大委屈被我抢了婚事的样子了。”
崔令胭短短几句话就揭开了这层窗户纸,这番直白的话叫崔令徽分外难堪。
崔令徽冷笑一声,再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来,带着几分嘲讽道:“三妹妹也别太张狂了,以为自己得了这桩婚事是多大的体面吗,等你嫁到卫国公府,才知道这世子夫人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当的。”
崔令胭面色淡然:“这就不劳姐姐操心了。”
崔令徽定定看了她半晌,也无心再和崔令胭再起争执,便抬脚朝外头走去。
谢嬷嬷忙跟了上去,心里头也很是惊讶。三姑娘崔令胭才回了府里,瞧着那般温婉无害的一个人,哪里能想到竟是这般硬气,面对自家姑娘也半点儿都不示弱,反倒是几句话将姑娘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只是三姑娘那些话说得也不错,这桩婚事是大姑娘自己不要的,也是太后和窦老夫人令选了三姑娘嫁给陆世子,从头到尾,三姑娘都没有半点儿错处,说句不好听的,不过是被人摆布罢了。
自家姑娘来这一趟以为能叫三姑娘承了这情,如今看来倒是有些自取其辱了。
谢嬷嬷有些后悔没劝住自家姑娘了,她在心里头轻轻叹了一口气,觉着自家姑娘打小受尽宠爱,在府里养尊处优,性子多少是有些太过傲气了。
这桩婚事如今被三姑娘得了去,不知道往后自家姑娘会不会后悔。
只盼着日后三姑娘嫁给陆世子后莫要得了世子的恩宠,更不要有了身孕得以在卫国公府立足,要不然,她们姑娘就要成了这全京城的笑话了。
谢嬷嬷满腹心事,等到出了出云院的门,才出声宽慰崔令徽:“姑娘也别和三姑娘置气,就如姑娘所说,三姑娘自小在戚家长大,只看到自己得了一桩好婚事,日后要当卫国公世子夫人了,她哪里知道里头的轻重,知道这个卫国公世子夫人有多难做。”
“如今姑娘还是好好调养自己身子才是正经。”
谢嬷嬷想了想,又道:“不然姑娘寻个借口去寺庙里住上一段时日,也免得在府里心里不痛快。”
崔令徽瞥了她一眼:“我若这般做旁人还以为我躲着她崔令胭呢。”
“我就要看着她嫁进卫国公府,等着她三朝回门看看陆秉之会不会给她这个新婚的妻子体面。”
前世她嫁给陆秉之,洞房花烛夜和陆秉之连合卺酒都没喝,叫人看尽了笑话。三朝回门陆秉之虽陪她回了宁寿侯府,可态度却是冷淡的很,是个人都能瞧出来他们夫妻疏离,哪里有半点儿新婚夫妇的样子。
崔令徽是当过这个世子夫人的,所以更知道陆秉之有多凉薄多心冷,眼睛里更是容不得半点儿沙子。
她都当不好这个世子夫人,崔令胭这个自小没在京城长大,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难道就能讨了陆秉之的喜欢吗?
她身后有宁寿侯府,祖母和父亲都疼她,还有镇国公府这个外家,可崔令胭有什么,她难道以为能比她过得好吗?
崔令徽说完这话,没再说什么继续朝前走去,一路都沉默着。
谢嬷嬷跟在她身后,清楚自家姑娘心里头不痛快,也不敢再劝,只一路跟着往映月院的方向去了。
屋子里
看着崔令徽出了院门,碧桃才忍不住道:“大姑娘怎么好意思来这一趟,难道还想着叫姑娘领她的情分,往后见着她就觉着矮了她一等吗?”
“她若不落水得了寒症,姑娘哪里会得了这桩婚事,外头那么些流言蜚语,陆世子瞧着也不是个好相处的,姑娘嫁过去还不知道是何等处境呢。”
“奴婢心里头实在是慌得很。”
崔令胭心里也有些忐忑和茫然,可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起码她不必担心崔令徽算计她和表哥戚绍章,叫她坏了名声落得和梦里那般不堪的下场。
卫国公府,牡丹院
岑氏听完齐嬷嬷的回禀,眼底闪过一抹诧异来,半天才开口道:“这崔三姑娘倒是个有福气的,刚回京城就得了这桩好婚事,定要高兴坏了。”
“只是这般大的事情,老夫人也没派人知会我一声。唉,到底是当人继母的,世子的生母还是淑宁长公主,我这个卫国公夫人当的实在是没有体面,难怪妯娌们都看低了我呢。”
齐嬷嬷伺候了岑氏多年,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听她这般说,忙道:“夫人也宽心些,世子的事情,夫人少插手才好。”
“再说,换成这崔令胭嫁过来,对夫人和姑娘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崔三姑娘自小在外家长大,
哪怕不缺吃穿,性子肯定难免卑怯和小家子气,如何能担得起世子夫人的身份呢?她嫁过来总比崔大姑娘嫁过来要好,往后夫人这个当婆母的也能拿捏她,也不至于在咱们姑娘面前摆嫂嫂的架子。”
映月院
崔令徽听完玳瑁的回禀后,饶是心中早有准备,此时也不由得白了脸。
身边的谢嬷嬷更是面露惊慌,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我们姑娘不过是身子有些不适,哪里就需要换了旁人代嫁了?”
“再说,三姑娘自小养在外家,哪里比得上我们姑娘,又如何配得上世子夫人的身份?”
谢嬷嬷话音才落就被崔令徽呵斥了:“住口!莫要胡说!我身子有恙,太后心疼世子,合该给世子重新选一贵女嫁给世子才是。”
“太后能给侯府脸面选了三妹妹,侯府该记着太后的恩典,如何敢心存怨怼?”
崔令徽说着,对着玳瑁道:“告诉祖母这事情我知道了,一切全凭太后和祖母安排。”
玳瑁愣了愣,她以为会见着崔令徽狼狈哭诉的模样,可崔令徽表露出这等姿态来,倒叫她着实诧异了。
见着崔令徽掩饰不住的苍白的脸色,她便以为是大姑娘不想叫人看了笑话,这才强自镇定,其实心里头还不知如何难受呢。
这般想着,玳瑁不由得对崔令徽生出几分同情来,又觉着崔令徽也是自作自受。倘若没有之前落水一事,又或者崔令徽在世子中毒之后能多关心关心,那也不至于没了这桩婚事。
也不知大姑娘心里头有没有半分的悔意。没了日后卫国公世子夫人的身份,大姑娘在府中的地位怕是要稍逊一些了。往后在外头参加宴席,也少不得要被人指指点点,说些奚落嫌弃之话。
更别说,大姑娘还有寒症,哪怕太后许诺日后会给大姑娘再寻一门好婚事,也未必有人愿意娶大姑娘。
玳瑁的目光叫崔令徽心中恼怒,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压下了这些火气,对着玳瑁吩咐道:“我有些乏了,祖母身边离不得你,你且回去吧。”
玳瑁福了福身子,压下心中种种心思,告退出去。
等她一出去,谢嬷嬷再也忍不住惊慌说道:“姑娘这可怎么办,姑娘的婚事怎能叫三姑娘抢了去?咱们定要想想法子,不能这么认命了!”
崔令徽脸色虽然依旧苍白,此时却有些平静,她淡声道:“想什么法子?事已至此,难道还有谁能改变太后和窦老夫人的打算吗?”
“罢了,是我和陆秉之无缘无分,所以才做不了夫妻。”
“兴许不成夫妻对彼此才是最好的。”
谢嬷嬷听着这些话,想起之前崔令徽落水一事,心如同在热油里翻滚,终是忍不住问道:“姑娘是不是根本就不愿意嫁给陆世子?如今这般,也算如了姑娘的心意?还有之前落水之事,是不是也是姑娘故意为之?”
对上谢嬷嬷的目光,崔令徽这一回没有避开,也没有说谎,而是带着几分不甘道:“是啊,我不愿意嫁给陆秉之这个身有隐疾之人,不想当个有名无实的卫国公世子夫人,难道不可以吗?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难道就要为着这桩婚事牺牲自己嫁给陆秉之吗?”
“嬷嬷说得对,如今这一切在我意料之中,若有什么叫我难受的,就是崔令胭不该是这样得了这桩婚事,而该是坏了名声不得已嫁给陆秉之。”
谢嬷嬷被她的目光和言语吓了一跳,一时竟没了言语,好半天才开口道:“姑娘没了这桩婚事,又得了寒症不好有孕,可想过往后还能不能再寻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
“姑娘哪怕有这样的想法,也该和奴婢商量商量,夫人去世前将姑娘交给奴婢,姑娘如今这样,夫人在地下如何能瞑目?奴婢日后又如何能和夫人交代?”
谢嬷嬷的声音带了几分哽咽:“姑娘要知道,没了这桩婚事您在府里的地位就不比从前了,连老夫人都不会像之前那样疼爱姑娘,要不然,出了这样大的事情老夫人定要亲自过来告诉姑娘、安慰姑娘的,可这回老夫人只派了玳瑁。这府里的人向来拜高踩低,老夫人这般态度,姑娘往后可如何在府里立足?”
崔令徽眼底闪过一抹委屈和怨恨,带着几分不耐道:“行了,事已至此我又能如何,嬷嬷也不必太过担心,祖母即便不像之前那般疼爱我,我也是父亲的女儿,是这侯府的嫡女,身后还有镇国公府这个外家,难道还有人真敢欺辱于我不成?”
“倒是三妹妹,得了这样一桩婚事,瞧着是风光,可她以为自己嫁给陆秉之就能风风光光,当个高高在上的世子夫人吗?陆秉之那人生性凉薄,如今身子有疾,性子还不知有多阴晴不定,三妹妹嫁过去多得是苦头吃呢?”
“更别说,她自小长在江南,如何能知道京城里勋贵人家的规矩和人情往来,别看窦老夫人今日对她慈爱还送了见面礼,往后她真当了老夫人的孙媳妇,老夫人还不知如何挑剔她的错处呢。”
谢嬷嬷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崔令胭挥了挥手道:“行了,我心中有数,嬷嬷不必再说了,退下吧,我想一个人冷静一下。”
听她这么说,谢嬷嬷在心里头重重叹了一口气,到底是退出了屋外。
等到谢嬷嬷离开,崔令徽才挥手将桌上的茶盏推到地上。
茶盏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崔令徽闭着眼,心中思绪万千。
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说的那般不以为然,也不像她和谢嬷嬷说的那般一点都不慌乱。
她以为解除这桩婚事心里头会松了一口气,因为她终于不用嫁给陆秉之,终于不用嫁去卫国公府过那样受人欺负的日子了。
可事情落定她才发现,她松了一口气是真,可同时,她心里头也突然
变得空空落落的,觉着自己的东西被崔令胭抢走了,对于崔令胭这个妹妹她心中突然就生出几分怨恨来。
哪怕她和谢嬷嬷说崔令胭嫁给陆秉之,没有子嗣难以在卫国公府立足,日子肯定艰难。可饶是如此,她心里头也膈应的很,像是压着一块儿石头,难受极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平复了一些情绪,睁开了眼睛。
事已至此,她不能这般狼狈躲在屋里,那样会叫人看了笑话。
崔令徽想了想,将谢嬷嬷和玉兰叫了进来,伺候着她换了身衣裳,一番收拾打扮之后,竟是一路往出云院的方向去了。
路上遇着的丫鬟婆子见着崔令徽,俱是低头不敢看她,目光里带着同情,带着紧张,见着她往出云院的方向去,心中更是震惊,猜想待会儿大姑娘和三姑娘会不会闹起来。
大姑娘虽然一向端庄稳重,可自己的婚事被刚回府的三姑娘抢了,再稳重的人也会失了理智吧?
有丫鬟急急忙忙将崔令徽往出云院去的事情回禀了翟老夫人。
翟老夫人听到消息,微微蹙了蹙眉,阻拦了身边嬷嬷赶去出云院的动作,开口道:“叫她们姐妹俩私下里谈一谈吧,到底是姐妹,同在一个屋檐下,往后难道彼此避着不见吗?”
卞氏陪在老夫人身边,忍不住道:“母亲不怕徽丫头和胭丫头闹起来吗?”
翟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徽丫头最在乎体面,不会叫人看了她的笑话的,哪里会像是个市井泼妇一样。”
卞氏听老夫人这般说,就没有再劝。
老夫人既然如此说,她便只当旁观者看戏罢了。只是这世子夫人的人选一换,她倒要看看嫂嫂戚氏往后如何和崔令徽这个继女相处。
毕竟,戚氏一向装得贤良慈爱,平日里格外疼宠崔令徽这个继女。如今自己亲生的女儿抢了崔令徽的婚事,这对一向和睦的母女往后会不会心生龃龉?
还是说,戚氏会转而疼爱起崔令胭这个亲生的女儿来。
卞氏又想着倘若她有个女儿的话也能代替崔令徽嫁去卫国公府,那样的话她就能在侯府压过戚氏一头了。可偏偏她膝下没有女儿,二房唯一的崔令音也只是个庶出,只能说这世子夫人合该是落到长房头上的。
出云院
崔令胭听见崔令徽过来,眼底微微露出几分诧异来,却也没觉着心虚,只抬眼看向了门口。
等到崔令徽进来,四目相对,一时没有人说话。
还是崔令徽开口道:“三妹妹,咱们私下里说说话。”
崔令胭点了点头,对着碧桃示意一下,碧桃迟疑一下,到底还是带着丫鬟们退了下去。
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崔令徽和崔令胭两个人。
崔令徽走到软塌前坐了,轻声道:“三妹妹不必觉着歉疚,我过来这趟也并非是寻三妹妹你的不是的。”
崔令胭听着她这话,却是轻轻一笑,丝毫不心虚道:“大姐姐说笑了,这婚事是太后和窦老夫人的意思,又不是我使了手段从大姐姐手里抢来的,为何要心虚觉着愧对大姐姐?”
第22章 各有心思
崔令徽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抹不敢置信,心里也翻滚起怒意来。
“三妹妹自小在外家长大,实在该多学些规矩了,怎可说出这等话来?”崔令徽的声音冷了几分。
崔令胭听着这话却是轻笑一声,意味深长道:“大姐姐说得对,我该谢过大姐姐才是,若没有大姐姐落水一事,这婚事是落不到我身上。”
她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又说道:“不过大姐姐既然如了自己的意躲过这门婚事,就不必摆出这副受了天大委屈被我抢了婚事的样子了。”
崔令胭短短几句话就揭开了这层窗户纸,这番直白的话叫崔令徽分外难堪。
崔令徽冷笑一声,再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茶盏站起身来,带着几分嘲讽道:“三妹妹也别太张狂了,以为自己得了这桩婚事是多大的体面吗,等你嫁到卫国公府,才知道这世子夫人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当的。”
崔令胭面色淡然:“这就不劳姐姐操心了。”
崔令徽定定看了她半晌,也无心再和崔令胭再起争执,便抬脚朝外头走去。
谢嬷嬷忙跟了上去,心里头也很是惊讶。三姑娘崔令胭才回了府里,瞧着那般温婉无害的一个人,哪里能想到竟是这般硬气,面对自家姑娘也半点儿都不示弱,反倒是几句话将姑娘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只是三姑娘那些话说得也不错,这桩婚事是大姑娘自己不要的,也是太后和窦老夫人令选了三姑娘嫁给陆世子,从头到尾,三姑娘都没有半点儿错处,说句不好听的,不过是被人摆布罢了。
自家姑娘来这一趟以为能叫三姑娘承了这情,如今看来倒是有些自取其辱了。
谢嬷嬷有些后悔没劝住自家姑娘了,她在心里头轻轻叹了一口气,觉着自家姑娘打小受尽宠爱,在府里养尊处优,性子多少是有些太过傲气了。
这桩婚事如今被三姑娘得了去,不知道往后自家姑娘会不会后悔。
只盼着日后三姑娘嫁给陆世子后莫要得了世子的恩宠,更不要有了身孕得以在卫国公府立足,要不然,她们姑娘就要成了这全京城的笑话了。
谢嬷嬷满腹心事,等到出了出云院的门,才出声宽慰崔令徽:“姑娘也别和三姑娘置气,就如姑娘所说,三姑娘自小在戚家长大,只看到自己得了一桩好婚事,日后要当卫国公世子夫人了,她哪里知道里头的轻重,知道这个卫国公世子夫人有多难做。”
“如今姑娘还是好好调养自己身子才是正经。”
谢嬷嬷想了想,又道:“不然姑娘寻个借口去寺庙里住上一段时日,也免得在府里心里不痛快。”
崔令徽瞥了她一眼:“我若这般做旁人还以为我躲着她崔令胭呢。”
“我就要看着她嫁进卫国公府,等着她三朝回门看看陆秉之会不会给她这个新婚的妻子体面。”
前世她嫁给陆秉之,洞房花烛夜和陆秉之连合卺酒都没喝,叫人看尽了笑话。三朝回门陆秉之虽陪她回了宁寿侯府,可态度却是冷淡的很,是个人都能瞧出来他们夫妻疏离,哪里有半点儿新婚夫妇的样子。
崔令徽是当过这个世子夫人的,所以更知道陆秉之有多凉薄多心冷,眼睛里更是容不得半点儿沙子。
她都当不好这个世子夫人,崔令胭这个自小没在京城长大,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难道就能讨了陆秉之的喜欢吗?
她身后有宁寿侯府,祖母和父亲都疼她,还有镇国公府这个外家,可崔令胭有什么,她难道以为能比她过得好吗?
崔令徽说完这话,没再说什么继续朝前走去,一路都沉默着。
谢嬷嬷跟在她身后,清楚自家姑娘心里头不痛快,也不敢再劝,只一路跟着往映月院的方向去了。
屋子里
看着崔令徽出了院门,碧桃才忍不住道:“大姑娘怎么好意思来这一趟,难道还想着叫姑娘领她的情分,往后见着她就觉着矮了她一等吗?”
“她若不落水得了寒症,姑娘哪里会得了这桩婚事,外头那么些流言蜚语,陆世子瞧着也不是个好相处的,姑娘嫁过去还不知道是何等处境呢。”
“奴婢心里头实在是慌得很。”
崔令胭心里也有些忐忑和茫然,可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起码她不必担心崔令徽算计她和表哥戚绍章,叫她坏了名声落得和梦里那般不堪的下场。
卫国公府,牡丹院
岑氏听完齐嬷嬷的回禀,眼底闪过一抹诧异来,半天才开口道:“这崔三姑娘倒是个有福气的,刚回京城就得了这桩好婚事,定要高兴坏了。”
“只是这般大的事情,老夫人也没派人知会我一声。唉,到底是当人继母的,世子的生母还是淑宁长公主,我这个卫国公夫人当的实在是没有体面,难怪妯娌们都看低了我呢。”
齐嬷嬷伺候了岑氏多年,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听她这般说,忙道:“夫人也宽心些,世子的事情,夫人少插手才好。”
“再说,换成这崔令胭嫁过来,对夫人和姑娘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崔三姑娘自小在外家长大,
哪怕不缺吃穿,性子肯定难免卑怯和小家子气,如何能担得起世子夫人的身份呢?她嫁过来总比崔大姑娘嫁过来要好,往后夫人这个当婆母的也能拿捏她,也不至于在咱们姑娘面前摆嫂嫂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