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13节
戚若柔心中有些不信,因为她察觉到今个儿府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可崔令胭不愿意说,她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又坐了一会儿后便告辞离开了。
看着戚若柔离开,崔令胭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碧柔如今在崔令胭跟前儿伺候,知道她进宫一趟定是精神紧张,这会儿又陪着表姑娘说了会儿话,定是有些累了,便温声道:“姑娘乏了吧,不如进去歇会儿,等到用午膳时奴婢再叫姑娘起来。”
崔令胭也觉着有些累了,便点了点头走进了内室。
躺在床榻上,崔令胭却是不自觉想起了今日赏花时突然出现的陆秉之来。
也不知崔令徽这桩婚事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今个儿当着太后的面,陆秉之这个卫国公世子对崔令徽的态度可是冷淡的很,一点儿都没有将她当作自己未婚妻子的态度。
想起陆秉之真正的身份,崔令胭又觉着陆秉之这般身份的人,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傲气,崔令徽这般嫌弃他,不情愿嫁给他,他心里如何能留有崔令徽的位置呢?
如今崔令徽寒症一事定会传开来,也不知卫国公府会不会退了这门婚事。
崔令胭琢磨着,觉着思绪有些繁杂,脑袋都有些胀痛,便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都清空了。
左右这婚事成不成都和她不相干,崔令徽当不当这个世子夫人是她自己的事情,最多府里祖母和父亲他们关心,对她这个刚回府的三姑娘能有什么影响呢?
这般想着崔令胭心里头稍稍安稳了几分,一阵困意袭来,很快就睡着了。
......
戚若柔回了住处,詹氏见她回来忙站起身来问道:“怎么,可向胭丫头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听母亲这般问,戚若柔摇了摇头:“表妹到底是崔家人,哪怕这些年崔家对她不管不顾,可心里头也是向着崔家的,哪里会对我这个外人说些什么。”
戚若柔心里头有些闷闷的,情绪有些不高:“罢了,左右是侯府的事情,关咱们什么事呢?母亲就别瞎操心了。”
詹氏自己生的女儿自己知道,听戚若柔这般说便低声道:“你知道什么呢?如今咱们住进这府里,总要打听些消息的,要不然事事都不清楚,那和耳朵聋了有什么样。”
她说着,轻叹了口气道:“罢了,胭丫头才回府,有些事情许是不好和咱们说,今个儿府里气氛这般紧张,不用专门打听,你哥哥那里肯定能听到消息,到时候咱们也就知道了。”
詹氏说着,拉着戚若柔的手到桌前坐下来,带着几分猜测道:“你说,这进一趟宫能出什么事儿呢?难道是崔大姑娘在宫里头受了什么委屈?”
“可她是卫国公世子未过门的媳妇,太后的孙媳妇,有太后撑腰,有哪个敢给她脸色看呢?”
詹氏又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高门显贵出来的姑娘也不得不受一些委屈,也对,倘若那陆世子当真身有隐疾,这崔大姑娘嫁过去哪怕有世子夫人的尊贵身份,这日子想必也是难捱的。”
“毕竟女人家有个儿子才是倚靠,崔大姑娘这桩婚事也不知是有福还是无福,可真是叫人唏嘘。”
戚若柔点了点头,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兴许崔大姑娘就是看重这世子夫人的身份呢。毕竟,陆世子可是太后的外孙,又得皇上那般看重,也是值得赌一赌这桩婚事的。”
戚若柔和詹氏在这边谈论崔令徽。
映月院里,崔令徽躺在床榻上,脸色分外苍白。
方才祖母翟老夫人对她流露出来的掩饰不住的苛责叫崔令徽有些受不住。
她是侯府嫡出,父亲心中又心心念念都是已故母亲的好,哪怕娶了继室戚氏,戚氏也要讨好她,以博取父亲的喜欢。可以说整个宁寿侯府,她比几位少爷都要尊贵,祖母翟老夫人平日里对她是关切备至,满是慈爱,连冷脸的时候都没有过,何曾有过今日这般明显的苛责?
崔令徽觉着像是有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叫她面上无光。
她鼓起勇气做了想要做的事情,期盼这辈子不要嫁给陆秉之那个薄情的男人。可今日的一场寒症,却叫她明白,她从这门婚事里解脱出来的同时,也要失去许多。
不然,祖母岂会因着她有可能当不了这个世子夫人,便如此待她。
崔令徽心中有些堵得慌,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穆蓁瞧着她难看的脸色,出声宽慰道:“表姐也别太难过了,老夫人也是关心则乱,不然怎会吩咐厨房给表姐准备红糖姜汤,还叫人准备了安神的汤药。”
“老夫人年纪大了,一时没忍住脾气也是有的,在这宁寿侯府,难道还有哪个能越过表姐你去?”
穆蓁迟疑一下,又道:“表姐,今日赏花宴上陆世子待表姐的态度似乎有些冷淡,是不是因着之前落水一事叫世子对表姐有了什么误会?”
“这世上的人最是爱编排是非了,若真有什么误会表姐还是和世子解释清楚吧。要不然,若是叫世子心中存了芥蒂,表姐便是嫁过去,往后也难得了世子的心。”
崔令徽带着几分苦涩道:“我这般身子,这桩婚事还不知能不能继续呢。太后娘娘一向心疼陆秉之,说不得想要退了这门婚事呢。”
穆蓁一时无言,半晌才道:“表姐别多想了,世子如今退了这门婚事,一时间哪里去寻其他的人嫁给他。再说,哪怕为着世子的名声,太后也不会冒然退婚的。”
崔令徽何尝没想到这些,这便是她为何当初打算叫崔令胭这个妹妹代替她嫁给陆秉之的缘故。
她本想叫崔令胭坏了名声,嫁给陆秉之当了这个世子夫人。因为她不想白白给崔令胭这个继妹一个世子夫人的尊贵身份。
属于她的东西,哪怕她不要了,也不能叫旁人轻轻松松拿去,往后还要拿这个身份来压着她,高高在上看着她。
可是这算计难以施行,便只能拿她自己的身子做文章了。
如今,太后多半是存了退婚的心
思。可为着陆秉之的名声,大抵会换个人来嫁给陆秉之,而这个人,会从他们宁寿侯府的姑娘里选。
这么一来,自然就只有刚回府的崔令胭了。
毕竟,陆秉之身份摆在那里,再如何也不会娶一个崔令音这个庶女为正妻。
要不然,她倒是愿意将这个机会让给崔令音这个性子有些怯懦的堂妹,而不是崔令胭。
崔令徽虽然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崔令胭那姣好的相貌实在是叫她瞧着有些刺眼。
她有些害怕崔令胭嫁给陆秉之后会得了陆秉之的喜爱。
第19章 换人
崔令徽进宫参加赏花宴身子不适惊动太医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紧接着,太医诊出她得了寒症之事也闹得人尽皆知。
一时间,崔令徽这个未来的卫国公世子夫人一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吸引了好些人的目光。
卫国公府
窦老夫人送走了太后宫中的燕嬷嬷,长长叹了一口气。
她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孙嬷嬷,开口道:“上回你去宁寿侯府探望崔令徽时也是见过府里三姑娘的,你瞧着这崔三姑娘性子如何?”
窦老夫人知道今日宫中太后办了赏花宴,只她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便未曾入宫。
她也没想到,一场赏花宴竟闹出这种事情来。
孙儿陆秉之待崔令徽这个未过门的妻子态度冷淡她一点儿都不意外。她只是没想到,崔令徽之前落水,身子竟是落下了体寒的毛病。且她方才听燕嬷嬷的回禀,这寒症发作起来竟是有些严重,要好好调养精心养着的。而且,是药三分毒,吃多了药身子也会有其他毛病的,甚至成婚后会难以有孕。
窦老夫人虽念着崔令徽年纪小哪怕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也是愿意包容的。可如今听说崔令徽落了这个毛病,她心里头和太后一样对这门婚事便有些不大满意了。
尤其,崔令徽之前失足落水一事颇有蹊跷。如今得了寒症,实在是叫人心里头膈应,以前稍微能容忍的事情一下子就放大,叫人难以容忍了。
方才燕嬷嬷说太后为着秉之的名声不好直接退婚,便动了另则一位宁寿侯府的姑娘代嫁的心思。
宁寿侯府除了嫡出的大姑娘崔令徽外,就只有庶出的二姑娘崔令音和刚回府的三姑娘崔令胭。
太后属意崔令胭这个刚回府的三姑娘,窦老夫人一时间就对崔令胭上了心。
听窦老夫人这般问,孙嬷嬷想了想,回道:“老奴虽和崔三姑娘相处时间不长,却觉着这崔三姑娘性子温婉,进退有度,最难得的是自小养在外家,如今回了府里,眉眼间竟没有一点子卑怯和小家子气,也看不出来有什么怨怼,瞧着性子平和,倒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一般。”
“兴许是因着自小住在外家,哪怕有外祖母护着,也是寄人篱下受了不少委屈的缘故吧。认真说起来,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窦老夫人是知道宁寿侯夫人戚氏的那些事的,听孙嬷嬷这么说也点了点头:“这当娘的都偏心,自然不会再有人真心护着她,是个可怜的。”
“你看人的眼光差不了的,既如此,明日你陪我去宁寿侯府一趟,将这事儿和府里老夫人好好商量商量。”
孙嬷嬷听她这样说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老夫人,太后娘娘既有这个心思,何不请太后娘娘派人往侯府传个话?”
在她看来,太后娘娘是世子的外祖母,又身份贵重,自是有资格管世子的婚事,替世子择一个更合适的妻子的。
太后一道懿旨下来,宁寿侯府难道还敢不从吗?再说,只是换个姑娘嫁到他们卫国公府,实际上对宁寿侯府并未有什么损失。
宁寿侯府若是知道轻重,就该知道这样的选择是最好的。要不然崔令徽这个大姑娘嫁过来当了世子夫人,若是没法子诞下子嗣,也是难以在府里立足。
与其如此,倒不如叫崔三姑娘嫁过来。
窦老夫人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听着这话伸手点了点她:“你呀,咱们也不是多金贵的人,再说,甭管当初崔大姑娘落水一事是有心还是无心,如今开口先要退婚的是咱们。两家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何必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呢?若是太后下旨,难免叫人觉着以权势压人,倒不如我这个亲祖母亲自去府上商量。”
“再说,我也想亲眼见一见这崔三姑娘,看看她性子是不是有你说得那般好,合适嫁给咱们秉之。”
孙嬷嬷听老夫人这般说,也知道不好再劝,老夫人的性子向来宽厚,也肯替旁人想一想。
孙嬷嬷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太后和老夫人既有这个心思,要不要将这事情和世子说一说。”
不管怎么说,也是世子要成婚。
窦老夫人摇了摇头:“先不说了,等事情定下来我再将此事告诉秉之。秉之那孩子对这门婚事也没多上心,对他来说这京城里的高门贵女对他来说娶谁都没多大区别。”
她又有些发愁道:“也不知往后有谁能进了这孩子的心。我倒宁愿他因着崔令徽落水和对他的不闻不问发个脾气,那样看着才像将这门婚事放在心上了。可他,全然没有,如今换个人嫁过来,难道还指望他有什么意见。”
窦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再继续说了,吩咐道:“话虽如此,此事没定下来前先不要往外声张。”
孙嬷嬷点了点头:“事关世子婚事,奴婢晓得轻重的。”
“想来宁寿侯府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毕竟那崔令徽心里也是不愿意继续这门婚事的,如今太后动了这个心思,叫崔令胭嫁给世子,也算如了崔令徽的心意了,不算他们国公府欺负她一个姑娘家。
孙嬷嬷将后面的话放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可她知道老夫人也是这般想的。
......
牡丹院
岑氏才看完了账本,便见着门口帘子打起,心腹齐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脸上带了几分急切。
岑氏蹙了蹙眉,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齐嬷嬷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夫人,太后娘娘派了燕嬷嬷来了府里。”
岑氏听她这样说,不以为意道:“太后关心世子,隔三差五就派人出宫探望还送些赏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更何况,陆秉之如今身子有余毒,太后自然就更上心了。
齐嬷嬷却是道:“夫人不知这回燕嬷嬷从老夫人那里出来就直接回宫了,并未往世子那里去。”
岑氏听到这话眼底才露出诧异来,她想了想,道:“派人去打听打听。”
齐嬷嬷道:“老夫人屋里伺候的丫鬟嘴巴都严得很,哪里能问出来。”
“不过奴婢听说老夫人明日要去宁寿侯府一趟。”
“夫人,您说老夫人是不是要去退了这桩婚事?”
崔令徽在赏花宴上腹痛惊动太医并查出寒症的消息她们也是知道的,太后最疼世子这个外孙,哪里会愿意叫这桩婚事继续下去。
岑氏想了想,有些迟疑道:“之前也没见老夫人对崔令徽落水一事有什么想法,老夫人向来宽厚,那崔令徽如今还在病中,哪里会这般直接便上门退亲呢?再说,世子如今身子有恙,京城里又有那些个流言蜚语,若是此时退了这门婚事,还不知又要惹得多少人议论非议呢。老夫人和太后看重世子,如何会想叫世子因着这事儿名声受损?”
又坐了一会儿后便告辞离开了。
看着戚若柔离开,崔令胭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碧柔如今在崔令胭跟前儿伺候,知道她进宫一趟定是精神紧张,这会儿又陪着表姑娘说了会儿话,定是有些累了,便温声道:“姑娘乏了吧,不如进去歇会儿,等到用午膳时奴婢再叫姑娘起来。”
崔令胭也觉着有些累了,便点了点头走进了内室。
躺在床榻上,崔令胭却是不自觉想起了今日赏花时突然出现的陆秉之来。
也不知崔令徽这桩婚事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今个儿当着太后的面,陆秉之这个卫国公世子对崔令徽的态度可是冷淡的很,一点儿都没有将她当作自己未婚妻子的态度。
想起陆秉之真正的身份,崔令胭又觉着陆秉之这般身份的人,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傲气,崔令徽这般嫌弃他,不情愿嫁给他,他心里如何能留有崔令徽的位置呢?
如今崔令徽寒症一事定会传开来,也不知卫国公府会不会退了这门婚事。
崔令胭琢磨着,觉着思绪有些繁杂,脑袋都有些胀痛,便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都清空了。
左右这婚事成不成都和她不相干,崔令徽当不当这个世子夫人是她自己的事情,最多府里祖母和父亲他们关心,对她这个刚回府的三姑娘能有什么影响呢?
这般想着崔令胭心里头稍稍安稳了几分,一阵困意袭来,很快就睡着了。
......
戚若柔回了住处,詹氏见她回来忙站起身来问道:“怎么,可向胭丫头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听母亲这般问,戚若柔摇了摇头:“表妹到底是崔家人,哪怕这些年崔家对她不管不顾,可心里头也是向着崔家的,哪里会对我这个外人说些什么。”
戚若柔心里头有些闷闷的,情绪有些不高:“罢了,左右是侯府的事情,关咱们什么事呢?母亲就别瞎操心了。”
詹氏自己生的女儿自己知道,听戚若柔这般说便低声道:“你知道什么呢?如今咱们住进这府里,总要打听些消息的,要不然事事都不清楚,那和耳朵聋了有什么样。”
她说着,轻叹了口气道:“罢了,胭丫头才回府,有些事情许是不好和咱们说,今个儿府里气氛这般紧张,不用专门打听,你哥哥那里肯定能听到消息,到时候咱们也就知道了。”
詹氏说着,拉着戚若柔的手到桌前坐下来,带着几分猜测道:“你说,这进一趟宫能出什么事儿呢?难道是崔大姑娘在宫里头受了什么委屈?”
“可她是卫国公世子未过门的媳妇,太后的孙媳妇,有太后撑腰,有哪个敢给她脸色看呢?”
詹氏又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高门显贵出来的姑娘也不得不受一些委屈,也对,倘若那陆世子当真身有隐疾,这崔大姑娘嫁过去哪怕有世子夫人的尊贵身份,这日子想必也是难捱的。”
“毕竟女人家有个儿子才是倚靠,崔大姑娘这桩婚事也不知是有福还是无福,可真是叫人唏嘘。”
戚若柔点了点头,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兴许崔大姑娘就是看重这世子夫人的身份呢。毕竟,陆世子可是太后的外孙,又得皇上那般看重,也是值得赌一赌这桩婚事的。”
戚若柔和詹氏在这边谈论崔令徽。
映月院里,崔令徽躺在床榻上,脸色分外苍白。
方才祖母翟老夫人对她流露出来的掩饰不住的苛责叫崔令徽有些受不住。
她是侯府嫡出,父亲心中又心心念念都是已故母亲的好,哪怕娶了继室戚氏,戚氏也要讨好她,以博取父亲的喜欢。可以说整个宁寿侯府,她比几位少爷都要尊贵,祖母翟老夫人平日里对她是关切备至,满是慈爱,连冷脸的时候都没有过,何曾有过今日这般明显的苛责?
崔令徽觉着像是有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叫她面上无光。
她鼓起勇气做了想要做的事情,期盼这辈子不要嫁给陆秉之那个薄情的男人。可今日的一场寒症,却叫她明白,她从这门婚事里解脱出来的同时,也要失去许多。
不然,祖母岂会因着她有可能当不了这个世子夫人,便如此待她。
崔令徽心中有些堵得慌,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穆蓁瞧着她难看的脸色,出声宽慰道:“表姐也别太难过了,老夫人也是关心则乱,不然怎会吩咐厨房给表姐准备红糖姜汤,还叫人准备了安神的汤药。”
“老夫人年纪大了,一时没忍住脾气也是有的,在这宁寿侯府,难道还有哪个能越过表姐你去?”
穆蓁迟疑一下,又道:“表姐,今日赏花宴上陆世子待表姐的态度似乎有些冷淡,是不是因着之前落水一事叫世子对表姐有了什么误会?”
“这世上的人最是爱编排是非了,若真有什么误会表姐还是和世子解释清楚吧。要不然,若是叫世子心中存了芥蒂,表姐便是嫁过去,往后也难得了世子的心。”
崔令徽带着几分苦涩道:“我这般身子,这桩婚事还不知能不能继续呢。太后娘娘一向心疼陆秉之,说不得想要退了这门婚事呢。”
穆蓁一时无言,半晌才道:“表姐别多想了,世子如今退了这门婚事,一时间哪里去寻其他的人嫁给他。再说,哪怕为着世子的名声,太后也不会冒然退婚的。”
崔令徽何尝没想到这些,这便是她为何当初打算叫崔令胭这个妹妹代替她嫁给陆秉之的缘故。
她本想叫崔令胭坏了名声,嫁给陆秉之当了这个世子夫人。因为她不想白白给崔令胭这个继妹一个世子夫人的尊贵身份。
属于她的东西,哪怕她不要了,也不能叫旁人轻轻松松拿去,往后还要拿这个身份来压着她,高高在上看着她。
可是这算计难以施行,便只能拿她自己的身子做文章了。
如今,太后多半是存了退婚的心
思。可为着陆秉之的名声,大抵会换个人来嫁给陆秉之,而这个人,会从他们宁寿侯府的姑娘里选。
这么一来,自然就只有刚回府的崔令胭了。
毕竟,陆秉之身份摆在那里,再如何也不会娶一个崔令音这个庶女为正妻。
要不然,她倒是愿意将这个机会让给崔令音这个性子有些怯懦的堂妹,而不是崔令胭。
崔令徽虽然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崔令胭那姣好的相貌实在是叫她瞧着有些刺眼。
她有些害怕崔令胭嫁给陆秉之后会得了陆秉之的喜爱。
第19章 换人
崔令徽进宫参加赏花宴身子不适惊动太医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紧接着,太医诊出她得了寒症之事也闹得人尽皆知。
一时间,崔令徽这个未来的卫国公世子夫人一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吸引了好些人的目光。
卫国公府
窦老夫人送走了太后宫中的燕嬷嬷,长长叹了一口气。
她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孙嬷嬷,开口道:“上回你去宁寿侯府探望崔令徽时也是见过府里三姑娘的,你瞧着这崔三姑娘性子如何?”
窦老夫人知道今日宫中太后办了赏花宴,只她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便未曾入宫。
她也没想到,一场赏花宴竟闹出这种事情来。
孙儿陆秉之待崔令徽这个未过门的妻子态度冷淡她一点儿都不意外。她只是没想到,崔令徽之前落水,身子竟是落下了体寒的毛病。且她方才听燕嬷嬷的回禀,这寒症发作起来竟是有些严重,要好好调养精心养着的。而且,是药三分毒,吃多了药身子也会有其他毛病的,甚至成婚后会难以有孕。
窦老夫人虽念着崔令徽年纪小哪怕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也是愿意包容的。可如今听说崔令徽落了这个毛病,她心里头和太后一样对这门婚事便有些不大满意了。
尤其,崔令徽之前失足落水一事颇有蹊跷。如今得了寒症,实在是叫人心里头膈应,以前稍微能容忍的事情一下子就放大,叫人难以容忍了。
方才燕嬷嬷说太后为着秉之的名声不好直接退婚,便动了另则一位宁寿侯府的姑娘代嫁的心思。
宁寿侯府除了嫡出的大姑娘崔令徽外,就只有庶出的二姑娘崔令音和刚回府的三姑娘崔令胭。
太后属意崔令胭这个刚回府的三姑娘,窦老夫人一时间就对崔令胭上了心。
听窦老夫人这般问,孙嬷嬷想了想,回道:“老奴虽和崔三姑娘相处时间不长,却觉着这崔三姑娘性子温婉,进退有度,最难得的是自小养在外家,如今回了府里,眉眼间竟没有一点子卑怯和小家子气,也看不出来有什么怨怼,瞧着性子平和,倒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一般。”
“兴许是因着自小住在外家,哪怕有外祖母护着,也是寄人篱下受了不少委屈的缘故吧。认真说起来,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窦老夫人是知道宁寿侯夫人戚氏的那些事的,听孙嬷嬷这么说也点了点头:“这当娘的都偏心,自然不会再有人真心护着她,是个可怜的。”
“你看人的眼光差不了的,既如此,明日你陪我去宁寿侯府一趟,将这事儿和府里老夫人好好商量商量。”
孙嬷嬷听她这样说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老夫人,太后娘娘既有这个心思,何不请太后娘娘派人往侯府传个话?”
在她看来,太后娘娘是世子的外祖母,又身份贵重,自是有资格管世子的婚事,替世子择一个更合适的妻子的。
太后一道懿旨下来,宁寿侯府难道还敢不从吗?再说,只是换个姑娘嫁到他们卫国公府,实际上对宁寿侯府并未有什么损失。
宁寿侯府若是知道轻重,就该知道这样的选择是最好的。要不然崔令徽这个大姑娘嫁过来当了世子夫人,若是没法子诞下子嗣,也是难以在府里立足。
与其如此,倒不如叫崔三姑娘嫁过来。
窦老夫人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听着这话伸手点了点她:“你呀,咱们也不是多金贵的人,再说,甭管当初崔大姑娘落水一事是有心还是无心,如今开口先要退婚的是咱们。两家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何必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呢?若是太后下旨,难免叫人觉着以权势压人,倒不如我这个亲祖母亲自去府上商量。”
“再说,我也想亲眼见一见这崔三姑娘,看看她性子是不是有你说得那般好,合适嫁给咱们秉之。”
孙嬷嬷听老夫人这般说,也知道不好再劝,老夫人的性子向来宽厚,也肯替旁人想一想。
孙嬷嬷想了想,试探着问道:“太后和老夫人既有这个心思,要不要将这事情和世子说一说。”
不管怎么说,也是世子要成婚。
窦老夫人摇了摇头:“先不说了,等事情定下来我再将此事告诉秉之。秉之那孩子对这门婚事也没多上心,对他来说这京城里的高门贵女对他来说娶谁都没多大区别。”
她又有些发愁道:“也不知往后有谁能进了这孩子的心。我倒宁愿他因着崔令徽落水和对他的不闻不问发个脾气,那样看着才像将这门婚事放在心上了。可他,全然没有,如今换个人嫁过来,难道还指望他有什么意见。”
窦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再继续说了,吩咐道:“话虽如此,此事没定下来前先不要往外声张。”
孙嬷嬷点了点头:“事关世子婚事,奴婢晓得轻重的。”
“想来宁寿侯府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毕竟那崔令徽心里也是不愿意继续这门婚事的,如今太后动了这个心思,叫崔令胭嫁给世子,也算如了崔令徽的心意了,不算他们国公府欺负她一个姑娘家。
孙嬷嬷将后面的话放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可她知道老夫人也是这般想的。
......
牡丹院
岑氏才看完了账本,便见着门口帘子打起,心腹齐嬷嬷从外头走了进来,脸上带了几分急切。
岑氏蹙了蹙眉,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齐嬷嬷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夫人,太后娘娘派了燕嬷嬷来了府里。”
岑氏听她这样说,不以为意道:“太后关心世子,隔三差五就派人出宫探望还送些赏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更何况,陆秉之如今身子有余毒,太后自然就更上心了。
齐嬷嬷却是道:“夫人不知这回燕嬷嬷从老夫人那里出来就直接回宫了,并未往世子那里去。”
岑氏听到这话眼底才露出诧异来,她想了想,道:“派人去打听打听。”
齐嬷嬷道:“老夫人屋里伺候的丫鬟嘴巴都严得很,哪里能问出来。”
“不过奴婢听说老夫人明日要去宁寿侯府一趟。”
“夫人,您说老夫人是不是要去退了这桩婚事?”
崔令徽在赏花宴上腹痛惊动太医并查出寒症的消息她们也是知道的,太后最疼世子这个外孙,哪里会愿意叫这桩婚事继续下去。
岑氏想了想,有些迟疑道:“之前也没见老夫人对崔令徽落水一事有什么想法,老夫人向来宽厚,那崔令徽如今还在病中,哪里会这般直接便上门退亲呢?再说,世子如今身子有恙,京城里又有那些个流言蜚语,若是此时退了这门婚事,还不知又要惹得多少人议论非议呢。老夫人和太后看重世子,如何会想叫世子因着这事儿名声受损?”